一种模块化旋转式空间原子层沉积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0862477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8 15: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空间原子层沉积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模块化旋转式空间原子层沉积系统,包括:第一壳体,第一壳体是由多个相同的可拆卸相连的单元腔室组合而成的环形结构,每个单元腔室内均间隔设有多个隔断以将单元腔室分割成多个功能区域腔;多段传动导轨,多段传动导轨上设有多个用于放置晶圆的托盘,多个托盘一一对应地与多个单元腔室相对应,每一段传动导轨设置在第一壳体内的每一个单元腔室中,当单元腔室组合成第一壳体时,多段传动导轨形成闭环,以使多个托盘在多个单元腔室内循环移动;通过将第一壳体设置成环形结构,具有空间紧凑,本系统可以将系统配件放置在环形中央,利于产线布局。利于产线布局。利于产线布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模块化旋转式空间原子层沉积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空间原子层沉积
,具体涉及一种模块化旋转式空间原子层沉积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原子层沉积(atomic layer deposition,ALD)技术,是一种基于顺序性的、表面自饱和反应的化学气相薄膜沉积技术。其与传统的化学气相沉积(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CVD)技术相比,ALD具有膜层致密、均匀度高、台阶覆盖率高等优势,在显示、半导体、微电子、能源等领域受到广泛关注。随着适应不同领域应用的ALD技术的发展,其逐步从基础研究阶段进入到实际应用阶段。原子层沉积循环过程(reaction cycle)由A、B两个半反应(half cycle)组成,一个cycle分四个步骤进行:1)前驱体A脉冲进入反应腔室,在基板表面进行吸附反应;2)惰气吹扫多余的前驱体A及反应副产物;3)前驱体B脉冲进入反应腔室,在步骤1反应后的基板表面进行吸附反应;4)惰气吹扫多余的前驱体B及反应副产物,然后依次循环从而实现薄膜在基板表面逐层生长这一沉积过程。但因ALD每次沉积只能实现自限性单原子层的生长,薄膜沉积速率非常慢,导致目前ALD的应用大都集中在高端半导体芯片制程领域。
[0003]空间原子层沉积(spatial ALD,SALD)技术是为了提升沉积速率而出现的一种新型ALD技术。相较于普通ALD以时间顺序进行反应循环,SALD以空间位置顺序进行反应循环,不同前驱体在相互隔绝的不同位置连续通入,使得A、B两个半反应在反应室的不同位置连续交替进行。SALD的沉积时间取决于基板通过不同反应位置所需的时间,其远远低于完成传统ALD反应循环所需的累计时间。这种以空间换时间的方式能够大幅提升沉积速率,是大多数工业应用的首选方案。
[0004]在SALD领域,有不少厂商已经开发出了相应的工业级产品,例如芬兰Beneq公司的卷对卷WCS

600SALD设备,可以针对薄膜卷材(如PET)进行最高10米/秒的连续沉积。对于片材(如晶圆、玻璃基板等),SALD设备大多分为三种:线性、单片旋转、多片旋转。线性SALD设备目前已经应用在PERC太阳能电池的制造工艺流程中,代表性产品如江苏微导的HY4000系统,其标称硅片处理能力为4000片/小时(在沉积10nm的氧化铝条件下)。
[0005]另一种更常见的旋转式SALD是多片旋转,美国应用材料公司、日本毅力科创、台积电等公司在其各自公开的多篇专利中详细描述了该类设备的构造。举例而言,美国应用材料公司在中国专利申请CN104054158A中提出一种由多个气体分配组件组成的处理腔室,该腔室配备有能够搭载基板载具的旋转轨道,以供基板在不同气体分配组件间旋转移动,从而实现空间原子层沉积。又如,台积电在中国专利CN106887398B中披露了一种半导体制造设备,其包含制程腔、晶圆座、输送不同化学物质不同反应区的输送机构以及隔离不同化学反应区的气缘机构。多个半导体晶圆通过真空吸盘固定在晶圆座上,当晶圆座整体旋转时,晶圆随之在不同反应区之间转动,实现空间原子层沉积。
[0006]尽管线性、单片旋转、多片旋转的SALD都能够大幅提升沉积速率,满足量产需要,
但还是有各自相应的问题,例如:线性设备的狭长型布局占地面积大,不利于产线布局;单片选择设备效率不高,不能同时处理多个晶圆基板;多片旋转设备结构复杂,一体化设计导致维修成本高,设备离线时间不可控,且一体化结构设计的扩展性差,不利于设备升级改造。
[0007]因此,研发一种模块化旋转式空间原子层沉积系统,用于解决上述至少一种技术问题成为一种必需。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模块化旋转式空间原子层沉积系统,分段模块化单元腔室设计便于设备检修维护,提高设备在线生产时间,且利于产线布局。
[0009]本技术的上述目的可采用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0010]本技术提供一种模块化旋转式空间原子层沉积系统,包括:
[0011]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是由多个相同的可拆卸相连的单元腔室组合而成的环形结构,每个所述单元腔室内均间隔设有多个隔断以将所述单元腔室分割成多个功能区域腔;
[0012]多段传动导轨,所述多段传动导轨上设有多个用于放置晶圆的托盘,多个所述托盘一一对应地与多个所述单元腔室相对应,多段所述传动导轨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内的多个单元腔室中,当所述单元腔室组合成第一壳体时,所述多段传动导轨形成闭环,以使多个所述托盘在多个所述单元腔室内循环移动;
[0013]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与其中一个所述单元腔室相连通,所述第二壳体内设有用于将晶圆放置在托盘上的搬运机械臂;
[0014]气体进入管道,所述气体进入管道分别与多个所述单元腔室相连通,所述气体进入管道用于向至少部分所述功能区域腔送入相应气体。
[0015]在本技术的一些是实施例中,所述传动导轨包括导轨本体和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的下端滑动设置在所述导轨本体内,所述连接件的上端连接于所述托盘,所述连接件上设有齿轮接口;
[0016]还包括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电机轴上设有齿轮盘,所述齿轮盘与所述齿轮接口啮合配合。
[0017]在本技术的一些是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件和所述导轨本体之间滚动连接有多个钢珠。
[0018]在本技术的一些是实施例中,多个所述功能区域腔依次为第一反应气体腔、第一真空腔、第一惰性气体腔、第二反应气体腔、第二真空腔、第二惰性气体腔。
[0019]在本技术的一些是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壳体包括用于存放晶圆的存放腔、用于放置所述搬运机械臂的搬运腔和与所述第一壳体的内腔相连通的操作腔,所述搬运腔位于所述存放腔和所述操作腔之间。
[0020]在本技术的一些是实施例中,所述搬运腔、所述存放腔和所述操作腔可拆卸相连。
[0021]在本技术的一些是实施例中,所述存放腔的下方设有用于放置电气控制柜的第一抽真空腔,所述操作腔的下方设有用于放置驱动电机的第二抽真空腔。
[0022]在本技术的一些是实施例中,所述操作腔内设有升降杆,所述升降杆用于穿过所述托盘带动所述晶圆向上移动。
[0023]在本技术的一些是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壳体包括上盖、底板和两个间隔设置的外壁层,所述上盖设置在两个所述外壁层的上方,所述底板设置在两个所述外壁层的下方。
[0024]在本技术的一些是实施例中,所述上盖上间隔设有多个长条形进气口,所述底板上设有多个与所述单元腔室相连通的真空抽气口,所述气体进入管道通过多个所述长条形进气口与多个所述功能区域腔相连通。
[0025]技术本技术的模块化旋转式空间原子层沉积系统的特点及优点是:
[0026]通过将第一壳体设置成环形结构,具有空间紧凑,本系统可以将系统配件(如真空系统、配气系统、电气控制系统等)放置在环形中央,利于产线布局。
附图说明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块化旋转式空间原子层沉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是由多个相同的可拆卸相连的单元腔室组合而成的环形结构,每个所述单元腔室内均间隔设有多个隔断以将所述单元腔室分割成多个功能区域腔;多段传动导轨,所述多段传动导轨上设有多个用于放置晶圆的托盘,多个所述托盘一一对应地与多个所述单元腔室相对应,多段所述传动导轨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内的多个单元腔室中,当所述单元腔室组合成第一壳体时,所述多段传动导轨形成闭环,以使多个所述托盘在多个所述单元腔室内循环移动;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与其中一个所述单元腔室相连通,所述第二壳体内设有用于将晶圆放置在托盘上的搬运机械臂;气体进入管道,所述气体进入管道分别与多个所述单元腔室相连通,所述气体进入管道用于向至少部分所述功能区域腔送入相应气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旋转式空间原子层沉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导轨包括导轨本体和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的下端滑动设置在所述导轨本体内,所述连接件的上端连接于所述托盘,所述连接件上设有齿轮接口;还包括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电机轴上设有齿轮盘,所述齿轮盘与所述齿轮接口啮合配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块化旋转式空间原子层沉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和所述导轨本体之间滚动连接有多个钢珠。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旋转式空间原子层沉积系统,其特征在于,多个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雨晴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态锐仪器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