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栽培椒类植物的花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861188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8 15: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栽培椒类植物的花架装置,其包括支撑组件以及翅形骨架,翅形骨架设置在支撑组件的上面;支撑组件包括顶部支撑环、底部支撑环和支撑杆,顶部支撑环与支撑杆的上端部固定连接,底部支撑环与支撑杆的底端部固定连接,用于支撑翅形骨架;翅形骨架为网格状结构且呈中心对称;顶部支撑环设置在翅形骨架的中间,且翅形骨架的第一端与顶部支撑环以及支撑杆固定连接,翅形骨架的第二端向外延伸且呈一定的弧度向上翘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翅形骨架与支撑组件的连接,将支撑组件设置在花盆内,有利于对椒类植物的栽培,同时利用椒类植物的果实进行造景,大大的提高了园艺的景观效果。景观效果。景观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栽培椒类植物的花架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园艺栽培设施
,更为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栽培椒类植物尤其是高秧椒类植物的花架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随着农业生态园、农业旅游的迅猛发展,对农业观赏栽培技术的需求日益增大。辣椒种类繁多,植株高矮不同、果实形状、颜色各异,利用辣椒造景有很好的观赏效果。
[0003]并且,随着辣椒栽培技术的推广,辣椒不仅仅具有食用的功能,还有较高的观赏价值。目前较为流行的观赏椒基本为矮生辣椒,高秧型辣椒应用较少,且栽培管理技术不常见。高秧型的辣椒经过修剪整形再与不同花架结合,景观效果极好。
[0004]因此,设计专利技术一种能够利用椒类植物进行造景的花架装置,有利于对椒类植物的栽培,也能很好的增强观景效果,是十分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用于栽培椒类植物的花架装置,其为一种新型的椒类植物造景栽培装置,通过设置翅形骨架与支撑组件,并将支撑组件设置在花盆内,在结构上进行了创新,并结合对椒类植物进行修剪整形,利于对椒类植物的栽培,同时利用椒类植物的果实进行造景,大大的提高了园艺的景观效果。
[0006]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7]一种用于栽培椒类植物的花架装置,其包括支撑组件以及至少两个翅形骨架,所述翅形骨架设置在所述支撑组件的上面;所述支撑组件包括顶部支撑环、底部支撑环和支撑杆,所述顶部支撑环设置在所述翅形骨架的中间并与所述翅形骨架固定连接,所述顶部支撑环与所述支撑杆的上端部固定连接,所述底部支撑环与所述支撑杆的底端部固定连接;所述翅形骨架为多根支杆相互连接形成的网格状结构,且所述翅形骨架彼此之间呈中心对称设置,所述翅形骨架的第一端与所述顶部支撑环以及支撑杆固定连接,所述翅形骨架的第二端向外延伸;所述支杆包括中间支杆、第一边缘支杆和第二边缘支杆,位于所述翅形骨架第一端中部的所述中间支杆的端部与所述顶部支撑环固定连接,位于所述翅形骨架第一端两侧的所述第一边缘支杆和第二边缘支杆的端部分别与位置相对的所述支撑杆的外侧固定连接。
[0008]优选地,所述顶部支撑环和底部支撑环的位置相对应,且均与所述支撑杆保持垂直。
[0009]优选地,所述顶部支撑环和底部支撑环的直径相同。
[0010]优选地,位置相对的所述支撑杆之间的距离等于所述支撑环的直径。
[0011]优选地,所述第一边缘支杆为弧形杆,所述第二边缘支杆和中间支杆均为直杆,所述第一边缘支杆和第二边缘支杆与所述支撑杆的连接点相互对称。
[0012]优选地,所述中心支杆与顶部支撑环的连接点两两相互对称,且到相邻的两根支
撑杆顶端的距离相等。
[0013]优选地,对称设置的翅形骨架之间的夹角为90
°
且呈一定的弧度向上翘起。
[0014]本技术的效果如下:
[0015]1、本技术的用于栽培椒类植物的花架装置,适用于栽培植物单株造景或者成片造景的特点,花架装置可单独使用,也可连在一起使用,结构简单,安装灵活便利,能较好的展现植物景观,增强园艺景观观赏效果。
[0016]2、本技术的翅形骨架的设置用于将植物的枝条在不同位置进行固定,其上设置的网格能使植物的幼果从网格中逐一穿过,等待果实生长膨大后便开始转色,形成景观。
[0017]3、本技术的支撑组件固定在花盆内,支撑环的设置使高秧植物的主茎在支撑环内进行栽培,便于椒类植物的造型。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的用于栽培椒类植物的花架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的用于栽培椒类植物的花架装置的剖视图;
[0020]图3为翅形骨架与支撑组件连接结构俯视图。
[0021]附图标记说明:
[0022]翅形骨架1,支撑杆2,顶部支撑环3,底部支撑环4,中间支杆5,第一边缘支杆6,网格7,第二边缘支杆8。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以下,将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特征和方面。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功能相同或相似的元件,尽管在附图中示出了实施例的各种方面,但是除非特别指出,不必按比例绘制附图。
[0024]一种用于栽培椒类植物的花架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支撑组件以及至少两个翅形骨架1,翅形骨架1设置在支撑组件的上面,支撑组件固定在栽培有植物的花盆内。现以设置为两个翅形骨架1的花架装置为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翅形骨架的结构完全相同,是由多根支杆相互连接的网格状结构,且彼此之间呈中心对称设置。支杆优选为轻质材料,以减轻翅形骨架1的自重,对称设置的翅形骨架1之间的夹角为90
°

[0025]支撑组件包括顶部支撑环3、底部支撑环4和两根相同高度的支撑杆2,顶部支撑环3与两根支撑杆2的上端部固定连接,底部支撑环4与两根支撑杆2的底端部固定连接,支撑环与支撑杆相互垂直,且两根支撑杆2之间的距离等于支撑环的直径,用于支撑翅形骨架1。
[0026]顶部支撑环3设置于两个翅形骨架1的中间,且与底部支撑环4的位置相对应。两个翅形骨架1的第一端均与顶部支撑环3以及支撑杆2固定连接,翅形骨架1的第二端向外延伸且呈一定的弧度向上翘起。
[0027]支杆包括多根中间支杆5、两根第一边缘支杆6和两根第二边缘支杆8,第一边缘支杆6为弧形杆,第二边缘支杆8和中间支杆5均为直杆。
[0028]在翅形骨架1的第一端的位于网格7最中间的一根中间支杆5的端部与顶部支撑环3固定连接,两个翅形骨架1的中间支杆5与顶部支撑环3的连接点相互对称,且两个连接点到相邻两根支撑杆顶端部与顶部支撑环的连接点的距离相等。
[0029]位于翅形骨架1的第一端的第一边缘支杆6和第二边缘支杆8的端部分别与两根支撑杆2的外侧固定连接,两个翅形骨架1的边缘支杆与两个支撑杆2的连接点相互对称且高度相同,使翅形骨架1与支撑组件固定连接为一体。
[0030]每个花盆定植一株健壮幼苗,底部支撑环4固定在花盆中,支撑环的直径小于花盆的直径且大于植物主茎的直径,支撑杆2的高度小于植物的高度,便于底部支撑环4伸入到花盆中进行固定,并且使植物处在圆形的底部支撑环4中间,再从顶部支撑环3穿过。
[0031]翅形骨架1的设置用于将植物的枝条在不同位置进行固定,其上设置的网格7的大小大于植物幼果的大小,能使植物的幼果从网格中穿过,等待果实生长膨大后便开始转色,形成单个盆景景观造型。
[0032]现根据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使用方法做进一步描述,优选采用风铃椒的栽培方法为具体实施例。其中,风铃椒植株繁茂,果实形状为风铃状,单果重1.12g左右,成熟前果实颜色呈绿色,成熟后果实颜色呈红色。利用风铃椒的果实进行造景,大大的提高了园艺的景观效果
[0033]风铃椒的栽培采用穴盘育苗,育苗温度高于15℃,其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0034]步骤一、播种前采用温汤浸种,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栽培椒类植物的花架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支撑组件以及至少两个翅形骨架,所述翅形骨架设置在所述支撑组件的上面;所述支撑组件包括顶部支撑环、底部支撑环和支撑杆,所述顶部支撑环设置在所述翅形骨架的中间并与所述翅形骨架固定连接,所述顶部支撑环与所述支撑杆的上端部固定连接,所述底部支撑环与所述支撑杆的底端部固定连接;所述翅形骨架为多根支杆相互连接形成的网格状结构,且所述翅形骨架彼此之间呈中心对称设置,所述翅形骨架的第一端与所述顶部支撑环以及支撑杆固定连接,所述翅形骨架的第二端向外延伸;所述支杆包括中间支杆、第一边缘支杆和第二边缘支杆,位于所述翅形骨架第一端中部的所述中间支杆的端部与所述顶部支撑环固定连接,位于所述翅形骨架第一端两侧的所述第一边缘支杆和第二边缘支杆的端部分别与位置相对的所述支撑杆的外侧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栽培椒类植物的花架装置,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智宏张天柱陈小文薛晓莉张晓阳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中农富通园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