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摩擦离合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856852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8 15: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摩擦离合器,摩擦离合器包括筒体,开口处可拆安装有筒盖,定义筒体沿上下方向延伸,所述筒盖中转动穿装有上下延伸的转轴;所述转轴上沿上下方向活动套装有第一摩擦片和第二摩擦片,第一摩擦片和第二摩擦片位于筒体内,且在上下方向上交替叠放;其中,所述第一摩擦片止转装配在筒体内,第一摩擦片转动套装在转轴外部,所述第二摩擦片止转套装在所述转轴外部;摩擦离合器还包括:螺纹顶紧件,沿周向均布有至少两个,上下延伸,螺纹穿装在所述筒盖上,螺纹顶紧件包括弹簧,弹簧用于将第一摩擦片和第二摩擦片弹性顶压在筒体的内壁上,转动螺纹顶紧件可改变弹簧的压缩程度,进而改变第一摩擦片和第二摩擦片之间的预压力。压力。压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摩擦离合器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摩擦离合器。

技术介绍

[0002]摩擦装置是机械传动系统中的重要部件,其广泛应用于船舶动力传动系统、通用与工程机械传动系统、农业机械传动系统等领域,摩擦装置包括摩擦离合器,摩擦离合器利用摩擦副间的摩擦力实现机械机构或机器主动部分与从动部分的接合、分离或不同步运转。
[0003]如申请公布号为CN110748577A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应用于秸秆粉碎还田机的传动系统的摩擦离合器,其中的固定磨片和活动磨片交替放置,并用弹簧对其施加顶压力,在固定磨片和活动磨片之间产生摩擦力。固定磨片和活动磨片分置在两个部件上,当其中一个部件转速过高或者转动阻力过大时,固定磨片和活动磨片发生相对转动,出现打滑,实现过载保护。
[0004]目前的摩擦离合器存在的问题在于:弹簧施加的顶压力为定值,使得固定磨片和活动磨片只能在设定的情况下才能相对转动而实现过载保护,适用范围较窄,无法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通用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摩擦离合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摩擦离合器通用性较差的技术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摩擦离合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摩擦离合器,包括:
[0007]筒体,一端封闭、一端开口,且开口处可拆安装有筒盖,定义筒体沿上下方向延伸,所述筒盖中转动穿装有上下延伸的转轴,所述筒体和转轴中的其中一个设有回转输入部,另一个设有回转输出部;
[0008]所述转轴上沿上下方向活动套装有第一摩擦片和第二摩擦片,第一摩擦片和第二摩擦片位于筒体内,且在上下方向上交替叠放;
[0009]其中,所述第一摩擦片止转装配在筒体内,第一摩擦片转动套装在转轴外部,所述第二摩擦片止转套装在所述转轴外部;
[0010]摩擦离合器还包括:
[0011]螺纹顶紧件,沿周向均布有至少两个,上下延伸,螺纹穿装在所述筒盖上,螺纹顶紧件包括弹簧,弹簧用于将第一摩擦片和第二摩擦片弹性顶压在筒体的内壁上,转动螺纹顶紧件可改变弹簧的压缩程度,进而改变第一摩擦片和第二摩擦片之间的预压力。
[00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由于螺纹顶紧件螺纹穿装在筒盖上,通过转动螺纹顶紧件可以改变弹簧的压缩程度,进而改变第一摩擦片和第二摩擦片之间的预压力,能够改变第一摩擦力和第二摩擦力相对打滑时回转输入部的扭矩大小,进而适应不同的使用工况,提高摩擦离合器的通用性。
[0013]作为进一步优化的方案,所述筒盖上固定穿装有弹簧筒,所述螺纹顶紧件包括螺纹装配在弹簧筒内的螺纹件,还包括滑动装配在弹簧筒内的顶压头,所述顶压头用于顶压第一摩擦片和第二摩擦片;
[0014]所述弹簧弹性压装于所述螺纹件与顶压头之间。
[0015]本方案的效果在于,顶压头滑动装配在弹簧筒内,能够对顶压头进行扶正,防止第一摩擦片和第二摩擦片相对转动时顶压头发生较大幅度的歪斜,防止弹簧受损。
[0016]作为进一步优化的方案,所述第一摩擦片的外径大于第二摩擦片的外径,而在第一摩擦片的边缘形成径向外凸部分;
[0017]摩擦离合器包括固设于筒体和/或筒盖上的导柱,导柱上下延伸并贯穿第一摩擦片的所述径向外凸部分。
[0018]本方案的效果在于,导柱固设在筒体和/或筒盖上,并贯穿径向外凸部分,能够保证筒体能够与第一摩擦片之间同步转动,而且不需要对筒体和摩擦片做较大程度的改动。
[0019]作为进一步优化的方案,第一摩擦片和第二摩擦片均设有至少两个,各第一摩擦片和第二摩擦片沿上下方向交替布置。
[0020]本方案的效果在于,摩擦片的数量越多,所能产生预紧力越大,发生打滑时回转输入部的扭矩越大。
[0021]作为进一步优化的方案,所述转轴包括方形段,所述第二摩擦片上设有方孔,所述方形段与所述方孔适配以使得转轴与第二摩擦片止转装配;
[0022]所述转轴还包括与所述筒盖转动配合的转轴圆柱段,转轴圆柱段与所述方形段配合形成定位台阶,定位台阶用于与筒盖配合而将转轴压紧在所述筒体上。
[0023]本方案的效果在于,通过筒盖与定位台阶的顶压,能够保证转轴在上下方向上相对于筒体、筒盖固定布置,防止在工作过程中转轴上下窜动。
[0024]作为进一步优化的方案,所述筒体上设有定位孔,所述转轴中位于方形段的一侧设有定位凸起,定位凸起与所述转轴圆柱段分设在方形段两侧,定位凸起用于定位插装于定位孔内。
[0025]本方案的效果在于,通过定位凸起与定位孔的配合,能够与转轴的转轴圆柱段配合,防止转轴发生歪斜。
[0026]作为进一步优化的方案,所述筒体上的回转输入部或回转输出部为设于筒体上的连接轴,连接轴与所述筒体同轴布置。
附图说明
[0027]图1为本技术摩擦离合器实施例1的立体图;
[0028]图2为本技术摩擦离合器实施例1的俯视图;
[0029]图3为图2中A

A截面的示意图;
[0030]图4为图2中B

B截面的示意图;
[0031]图5为本技术摩擦离合器实施例1中转轴的示意图;
[0032]图6为本技术摩擦离合器实施例1中第一摩擦片的示意图;
[0033]图7为本技术摩擦离合器实施例1中第二摩擦片的示意图;
[0034]附图标记说明:
[0035]附图1中:101

筒体;102

筒盖;103

连接轴;104

转轴;105

紧固螺钉;106

弹簧筒;107

调整螺钉;
[0036]附图2中:102

筒盖;104

转轴;105

紧固螺钉;107

调整螺钉;
[0037]附图3中:101

筒体;102

筒盖;103

连接轴;104

转轴;106

弹簧筒;107

调整螺钉;108

弹簧;109

顶压头;110

第一摩擦片;111

第二摩擦片;
[0038]附图4中:101

筒体;102

筒盖;104

转轴;105

紧固螺钉;110

第一摩擦片;111

第二摩擦片;112

导柱;
[0039]附图5中:104

转轴;1041

转轴第一圆柱段;1042

转轴四方段;1043

转轴第二圆柱段;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摩擦离合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筒体(101),一端封闭、一端开口,且开口处可拆安装有筒盖(102),定义筒体(101)沿上下方向延伸,所述筒盖(102)中转动穿装有上下延伸的转轴(104),所述筒体(101)和转轴(104)中的其中一个设有回转输入部,另一个设有回转输出部;所述转轴(104)上沿上下方向活动套装有第一摩擦片(110)和第二摩擦片(111),第一摩擦片(110)和第二摩擦片(111)位于筒体(101)内,且在上下方向上交替叠放;其中,所述第一摩擦片(110)止转装配在筒体(101)内,第一摩擦片(110)转动套装在转轴(104)外部,所述第二摩擦片(111)止转套装在所述转轴(104)外部;摩擦离合器还包括:螺纹顶紧件,沿周向均布有至少两个,上下延伸,螺纹穿装在所述筒盖(102)上,螺纹顶紧件包括弹簧(108),弹簧(108)用于将第一摩擦片(110)和第二摩擦片(111)弹性顶压在筒体(101)的内壁上,转动螺纹顶紧件可改变弹簧(108)的压缩程度,进而改变第一摩擦片(110)和第二摩擦片(111)之间的预压力。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擦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筒盖(102)上固定穿装有弹簧筒(106),所述螺纹顶紧件包括螺纹装配在弹簧筒(106)内的螺纹件,还包括滑动装配在弹簧筒(106)内的顶压头(109),所述顶压头(109)用于顶压第一摩擦片(110)和第二摩擦片(111);所述弹簧(108)弹性压装于所述螺纹件与顶压头(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宇鹏师丽芳张润杰徐卫东张良杰刘德良姚灿江王巧红赵维全蔡东苗雷宗昌钟荣松徐刚赵文杰田利忠王福亚孙玉洲石治中李竞赵子龙夏立国陈俊如李文涛王向克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平高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