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TensorFlow的模型内部轮廓识别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854194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8 15: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TensorFlow的模型内部轮廓识别装置,夹持机构将透明圆柱壳体夹持固定在工件模型的上部,当卷绕机构对无弹性带进行卷绕时带动检测头升降,从而实现测量检测头至工件模型内壁一个竖向平面中的距离,从而生成第一曲线,当转动透明圆柱壳体时,测量检测头至工件模型内壁另一个竖向平面中的距离,从而生成第二曲线,转动透明圆柱壳体的角度可以五度为基数,直到转动累计值至三百六十度,生成由第一、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TensorFlow的模型内部轮廓识别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模型内部轮廓识别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TensorFlow的模型内部轮廓识别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技术中,通常使用基于TensorFlow的模型内部轮廓识别装置用于识别模型内部轮廓,而基于TensorFlow实现了将信息数据化,模型内部轮廓通过编程数据显示,精确性更高。
[0003]但现有的基于TensorFlow的模型内部轮廓识别装置在应用时往往是通过位置传感器测量位置传感器与其被测面之间的距离,将此处距离进行记录之后再测量同平面相邻位置的位置传感器与其被测面之间的距离,此时,可测得一个平面内被测物一周与位置传感器一周的间距,从而获得被测物一个平面的轮廓,当测量被测物立体轮廓时需要测量被测物不同高度位置,由多组数据同时生成被测物的立体轮廓,效率较低;为此我们提供一种基于TensorFlow的模型内部轮廓识别装置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TensorFlow的模型内部轮廓识别装置,此装置可高效率测量模型内部的轮廓形态。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一种基于TensorFlow的模型内部轮廓识别装置,包括:
[0006]设置于工件模型内部的透明圆柱壳体,所述透明圆柱壳体中设置有空心槽,空心槽的内部设置有上下移动的检测头,所述透明圆柱壳体的上端设置有夹持机构,透明圆柱壳体通过夹持机构夹持在工件模型的上部,夹持机构上设置有卷绕机构,所述卷绕机构通过无弹性带与空心槽内部的检测头连接对检测头进行卷绕,所述无弹性带上设置有高度刻度,所述卷绕机构上设置有监测无弹性带上高度刻度的监测单元。
[0007]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夹持机构包括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的上端设置有限位槽,所述透明圆柱壳体的外表面活动镶嵌有卡合在限位槽中的滚珠,所述限位板的下端通过螺纹配合连接有压紧螺钉,所述压紧螺钉的端部固定设置有贴合在工件模型上部外圈处的压板,所述压紧螺钉上设置有长度刻度。
[0008]本实施例中,夹持机构将透明圆柱壳体夹持固定在工件模型的上部,透明圆柱壳体可在夹持机构中转动,且透明圆柱壳体保持在工件模型内部的中间位置,当卷绕机构对无弹性带进行卷绕时带动检测头升降,从而实现测量检测头至工件模型内壁一个竖向平面中的距离,从而生成第一曲线,当转动透明圆柱壳体时,测量检测头至工件模型内壁另一个竖向平面中的距离,从而生成第二曲线,转动透明圆柱壳体的角度可以五度为基数,直到转动累计值至三百六十度,生成由第一、二
···
N曲线组成的曲线集合图,通过观察曲线集合图中的不同曲线并复制曲线,将其曲线以三百六十度拼接组成,形成立体的曲线图,即模
型内部轮廓示意图,此装置可高效率测量模型内部的轮廓形态。
[0009]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夹持机构在透明圆柱壳体的两侧对称设置有至少两组。
[0010]需要说明的是,夹持机构设置有两组可将透明圆柱壳体夹持固定在工件模型的中部夹持稳固。
[0011]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卷绕机构包括固定在限位板上表面的传动单元,所述无弹性带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传动单元的转轴上和检测头的上部。
[0012]进一步的,检测头可使用位置传感器等,监测单元可使用摄像机等,传动单元可使用电机等装置,当传动单元均速卷绕无弹性带时,可使得检测头在空心槽中稳定上升或下降,实现对检测头与工件模型内壁之间距离的检测,且检测头的外部通过透明圆柱壳体进行限位和保护,既保证了检测头不受工件模型内壁的碰撞而损坏,也避免了检测头升降轴线位置变化而影响测量,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
[0013]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监测单元固定在传动单元的上表面并朝向传动单元上的转轴卷绕无弹性带的位置。
[0014]具体的,监测单元检测无弹性带上高度刻度,从而在曲线集合图上的不同高度记录此时检测头至工件模型内壁的距离,检测头至工件模型内壁的距离为L,无弹性带上的高度刻度为H,如图3和图5:当曲线集合图上的不同曲线呈直线时,不同曲线组成的为圆柱形轮廓,证明轮廓内壁无缺陷;如图4和图6:当曲线集合图上的不同曲线呈曲线时,不同曲线组成的为曲折状的立体轮廓,证明模型内部轮廓有缺陷,可用于雷管等模型内部轮廓的检测,方便高效;
[0015]需要说明的是,压紧螺钉上的长度刻度用于将透明圆柱壳体正好夹持在工件模型的中部,当工件模型外周的压紧螺钉安装在限位板上位置的刻度一致时,证明透明圆柱壳体位于工件模型的中部。
[0016]本技术的一种基于TensorFlow的模型内部轮廓识别装置,具备如下有益效果:
[0017]本技术的一种基于TensorFlow的模型内部轮廓识别装置,夹持机构将透明圆柱壳体夹持固定在工件模型的上部,透明圆柱壳体可在夹持机构中转动,且透明圆柱壳体保持在工件模型内部的中间位置,当卷绕机构对无弹性带进行卷绕时带动检测头升降,从而实现测量检测头至工件模型内壁一个竖向平面中的距离,从而生成第一曲线,当转动透明圆柱壳体时,测量检测头至工件模型内壁另一个竖向平面中的距离,从而生成第二曲线,转动透明圆柱壳体的角度可以五度为基数,直到转动累计值至三百六十度,生成由第一、二
···
N曲线组成的曲线集合图,通过观察曲线集合图中的不同曲线并复制曲线,将其曲线以三百六十度拼接组成,形成立体的曲线图,即模型内部轮廓示意图,此装置可高效率测量模型内部的轮廓形态。
[0018]参照后文的说明与附图,详细公开了本技术的特定实施方式,指明了本技术的原理可以被采用的方式,应该理解,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在范围上并不因而受到限制,在所附权利要求的精神和条款的范围内,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包括许多改变、修改和等同。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技术的无弹性带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本技术的无缺陷轮廓识别曲线图;
[0022]图4为本技术的有缺陷轮廓识别曲线图;
[0023]图5为本技术的无缺陷轮廓识别曲线生成轮廓结构示意图;
[0024]图6为本技术的有缺陷轮廓识别曲线生成轮廓结构示意图。
[0025]图中:工件模型1、检测头2、空心槽3、传动单元4、监测单元5、无弹性带6、透明圆柱壳体7、滚珠8、限位槽9、限位板10、压板11、压紧螺钉12。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通过附图中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是应该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
[0027]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设置于、设有”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TensorFlow的模型内部轮廓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于工件模型内部的透明圆柱壳体,所述透明圆柱壳体中设置有空心槽,空心槽的内部设置有上下移动的检测头,所述透明圆柱壳体的上端设置有夹持机构,透明圆柱壳体通过夹持机构夹持在工件模型的上部,夹持机构上设置有卷绕机构,所述卷绕机构通过无弹性带与空心槽内部的检测头连接对检测头进行卷绕,所述无弹性带上设置有高度刻度,所述卷绕机构上设置有监测无弹性带上高度刻度的监测单元。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TensorFlow的模型内部轮廓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机构包括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的上端设置有限位槽,所述透明圆柱壳体的外表面活动镶嵌有卡合在限位槽中的滚珠,所述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峰坤王蒙王斌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