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梯脱困自救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853662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8 15: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电梯脱困自救结构,包括张紧套、芯轴、限位套和逃生升降吊车;张紧套,张紧套的顶端和电梯升降机构之间固定连接,张紧套的底端和芯轴之间相卡合;芯轴,芯轴的底端和轿厢之间固定连接;限位套,限位套套设于张紧套和芯轴的外侧,限位套用于压紧固定张紧套和芯轴,限位套连接设置有逃生拉绳,电梯内的被困人员通过拽拉逃生拉绳,使限位套向下移动,在轿厢的重力作用下,张紧套和芯轴之间进行分离,实现了电梯内被困人员脱困的效果,借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电梯内人员可以自救脱困的优点。脱困的优点。脱困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梯脱困自救结构


[0001]本技术属于电梯
,特别涉及一种电梯脱困自救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目前,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电梯的应用越来越普及,特别是家用电梯被越来越多的家庭所接受,给人们的家庭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性。随之而来的,由于电梯的超限使用、维保不佳以及本身的质量问题,或者电梯所处的内外环境影响,给电梯带来了极大的安全隐患。电梯的突然中止,电梯升降机构无法继续带动轿厢升降,致使人员被困电梯,人员得不到及时的救援,严重影响到乘客的人身安全。目前常用的自救系统不能实现电气故障及机械故障时的完全自救,且可靠性低、时效性差,给乘员带来极大的人身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提出一种电梯脱困自救结构,能够在电梯发生故障时,电梯内人员可以自救脱困。
[0004]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电梯脱困自救结构,包括张紧套、芯轴和限位套;
[0005]张紧套,张紧套的顶端和电梯升降机构之间固定连接,张紧套的底端和芯轴之间相卡合;
[0006]芯轴,芯轴的底端和轿厢之间固定连接;
[0007]限位套,限位套套设于张紧套和芯轴的外侧,限位套用于压紧固定张紧套和芯轴,限位套连接设置有逃生拉绳,通过拽拉逃生拉绳分离张紧套和芯轴。
[0008]当电梯升降机构运行正常时,由电梯升降机构带动张紧套,张紧套带动芯轴,芯轴带动轿厢进行升降,当电梯升降机构故障时,电梯内的被困人员通过拽拉逃生拉绳,使限位套向下移动,在轿厢的重力作用下,张紧套和芯轴之间进行分离,电梯内被困人员脱困的效果。
[0009]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张紧套呈上下贯通的圆柱型设置,张紧套的顶端设置有向内凹陷的第一卡槽,所述电梯升降机构和第一卡槽之间卡合设置,张紧套的顶端外侧套设有上锁紧帽,上锁紧帽和张紧套之间螺纹连接设置,上锁紧帽用于压紧固定张紧套和电梯升降机构。
[0010]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芯轴呈上下贯通的圆柱型设置,芯轴的顶部设置有第一倾斜面,芯轴的顶端设置有第二卡槽,张紧套的底端一体连接设置有若干卡爪,卡爪底端的一侧一体连接设置有卡勾,卡勾和第二卡槽之间相卡合。
[0011]呈爪型设置的张紧套,更易实现抓紧芯轴或分离芯轴的状态,第一倾斜面的设置,用于更易使芯轴插入张紧套内。
[0012]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芯轴的顶端插入张紧套内部设置,卡勾设置于卡爪的内侧,第二卡槽由芯轴顶端的侧壁外表面向内凹陷形成。
[0013]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芯轴的底端设置有向内凹陷的第三卡槽,轿厢和第三卡槽之间相卡合,芯轴底端的外侧套设有下锁紧帽,下锁紧帽和芯轴之间螺纹连接设置,下锁紧帽用于压紧固定芯轴和轿厢。
[0014]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限位套呈上下贯通设置,限位套包括一体连接设置的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和第二倾斜面;
[0015]第一连接部呈圆柱型设置,第一连接部套设于卡爪的外侧;
[0016]第二连接部呈圆柱型设置,第二连接部套设于芯轴的外侧;
[0017]第二倾斜面的顶面和第一连接部的底面连接设置,第二倾斜面的底面和第二连接部的顶面连接设置,第一连接部的横截面积大于第二连接部的横截面积。
[0018]第一连接部用于限制卡爪之间呈相对张开的状态,第一连接部和卡爪之间采用锥面配合的方式进行连接。
[0019]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芯轴的外侧套设有弹簧,弹簧的顶面和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底面之间相抵接,弹簧的底面和轿厢的顶面之间相抵接。
[0020]弹簧处于具有预紧力的状态,用于顶紧限位套,防止限位套脱落,提高了张紧套和芯轴之间的连接性。
[0021]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第二连接部的侧壁设置有两个对穿的圆孔,该圆孔内贯穿设置有固定轴,固定轴和所述逃生拉绳之间固定连接设置;
[0022]芯轴的侧壁设置有两个对穿的第一开口,第一开口沿芯轴的轴向方向设置,固定轴贯穿第一开口设置。
[0023]通过拽拉逃生拉绳,克服弹簧的弹力后,固定轴带动限位套沿第一开口的方向向下移动,直至限位套脱离对卡爪的限位作用后,在轿厢的重力作用下张紧套和芯轴之间相分离,实现了电梯内被困人员的脱困效果。
[0024]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第一连接部的侧壁设置有两个对穿的第三开口,第二连接部的侧壁设置有两个对穿的圆孔,该圆孔内贯穿设置有固定轴,第二连接部的侧壁设置有两个对穿的第四开口,第四开口和第三开口之间连通设置;
[0025]芯轴的侧壁设置有两个对穿的第一开口,第一开口沿芯轴的轴向方向设置,固定轴贯穿第一开口设置,芯轴的侧壁设置有两个对穿的第二开口,第二开口沿芯轴的轴向方向设置,第二开口的长度小于第一开口的长度设置,第二开口中贯穿设置有压板,压板的一端和轿厢之间相铰接,压板的另一端和所述逃生拉绳之间固定连接,压板和固定轴之间连接设置。
[0026]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压板的一侧设置有支架,支架的顶端和压板之间相铰接,支架的底端和轿厢之间固定连接设置;
[0027]压板靠近支架的一端设置有滑口,滑口沿压板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固定轴贯穿滑口设置。
[0028]通过拽拉逃生拉绳,利用杠杆原理,使压板相对于支架进行转动,克服弹簧的弹力后,压板带动固定轴向下移动,固定轴带动限位套沿第一开口的方向向下移动,直至限位套脱离对卡爪的限位作用后,在轿厢的重力作用下张紧套和芯轴之间相分离,实现了电梯内被困人员的脱困效果。
[0029]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30]1、通过拽拉逃生拉绳,克服弹簧的弹力后,固定轴带动限位套沿第一开口的方向向下移动,直至限位套脱离对卡爪的限位作用后,在轿厢的重力作用下张紧套和芯轴之间相分离,实现了电梯内被困人员的脱困效果。
[0031]2、通过拽拉逃生拉绳,利用杠杆原理,使压板相对于支架进行转动,克服弹簧的弹力后,压板带动固定轴向下移动,固定轴带动限位套沿第一开口的方向向下移动,直至限位套脱离对卡爪的限位作用后,在轿厢的重力作用下张紧套和芯轴之间相分离,实现了电梯内被困人员的脱困效果。
附图说明
[003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做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33]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34]图2为本技术脱困后的结构示意图;
[0035]图3为限位套的结构示意图;
[0036]图4为芯轴的结构示意图;
[0037]图5为张紧套的结构示意图;
[0038]图6为本技术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0039]图7为本技术脱困后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0040]图8为限位套的另一结构示意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梯脱困自救结构,其特征在于,张紧套、芯轴和限位套;张紧套,所述张紧套的顶端和电梯升降机构之间固定连接,所述张紧套的底端和芯轴之间相卡合;芯轴,所述芯轴的底端和轿厢之间固定连接;限位套,所述限位套套设于张紧套和芯轴的外侧,所述限位套用于压紧固定张紧套和芯轴,所述限位套连接设置有逃生拉绳,通过拽拉所述逃生拉绳分离张紧套和芯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梯脱困自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张紧套呈上下贯通的圆柱型设置,张紧套的顶端设置有向内凹陷的第一卡槽,所述电梯升降机构和第一卡槽之间卡合设置,张紧套的顶端外侧套设有上锁紧帽,上锁紧帽和张紧套之间螺纹连接设置,上锁紧帽用于压紧固定张紧套和电梯升降机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梯脱困自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芯轴呈上下贯通的圆柱型设置,芯轴的顶部设置有第一倾斜面,芯轴的顶端设置有第二卡槽,所述张紧套的底端一体连接设置有若干卡爪,卡爪底端的一侧一体连接设置有卡勾,卡勾和第二卡槽之间相卡合。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梯脱困自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芯轴的顶端插入张紧套内部设置,所述卡勾设置于卡爪的内侧,所述第二卡槽由芯轴顶端的侧壁外表面向内凹陷形成。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梯脱困自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芯轴的底端设置有向内凹陷的第三卡槽,所述轿厢和第三卡槽之间相卡合,芯轴底端的外侧套设有下锁紧帽,下锁紧帽和芯轴之间螺纹连接设置,下锁紧帽用于压紧固定芯轴和轿厢。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梯脱困自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套呈上下贯通设置,限位套包括一体连接设置的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和第二倾斜面;第一连接部呈圆柱型设置,第一连接部套设于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宫成霖薛学朝冯永胜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优创华信智能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