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曲面形汽车内饰包覆件的对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852033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8 14: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曲面形汽车内饰包覆件的对线装置,包括装置本体,装置本体包括支撑组件、固定组件、位移组件和对线组件,固定组件固定安装于水平基座上,位移组件包括滑轨、滑块和第一驱动组件,滑轨与滑块滑动连接,滑块在第一驱动组件的驱动力下沿滑轨方向做往复运动,对线组件包括对线组件包括第一对线组件与第二对线组件,该对线装置利用第一对线组件与第二对线组件分别以不同的姿态对皮革上的不同位置的缝纫线进行对线,实现曲面形汽车内饰包覆件的对线,另外,利用第一驱动组件驱动滑块带动对线组件的移出与移进,不仅提高的对线组件的移动精度且提高了对线组件的移动效率,进一步提高对线组件的对线效率。进一步提高对线组件的对线效率。进一步提高对线组件的对线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曲面形汽车内饰包覆件的对线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汽车内饰件制作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曲面形汽车内饰包覆件的对线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汽车的普及,人们对汽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汽车内饰是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汽车内饰的品质直接影响整辆车的档次,故为满足人们的需求必须提高汽车内饰的品质。
[0003]汽车内饰包括各种流线型的曲面形内饰,较长且曲面形的汽车内饰在将皮革包覆于骨架件上时一般通过手工进行包覆,严重影响对线效率且容易造成表面不平整的现象出现。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曲面形汽车内饰包覆件的对线装置,该对线装置利用位移组件和对线组件进行半自动化的生产方式,提高对线效率和对线精度。
[0005]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曲面形汽车内饰包覆件的对线装置,包括装置本体,所述装置本体包括:
[0006]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包括竖直支架与水平基座,所述竖直支架与水平基座固定连接;
[0007]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固定安装于所述水平基座上,所述固定组件用于固定骨架件,所述骨架件上设有与皮革上的缝纫线相匹配的凹陷槽;
[0008]位移组件,所述位移组件包括滑轨、滑块和第一驱动组件,所述滑轨与滑块滑动连接,所述滑块在所述第一驱动组件的驱动力下沿所述滑轨方向做往复运动;
[0009]对线组件,所述对线组件包括第一对线组件与第二对线组件,所述第一对线组件包括第一支架、第一调节件和第一压线件,所述第二对线组件包括第二支架、第二调节件和第二压线件,所述第一支架与第二支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架与第二支架固定连接所述滑块,所述第一压线件在所述第一调节件的调节下沿第一方向移动,所述第二压线件在所述第二调节件的调节下沿第二方向移动,以使得所述第一压线件与第二压线件匹配所述凹陷槽的不同位置,所述第一方向不同于第二方向。
[0010]优选的,所述对线组件还包括第三对线组件,所述第三对线组件包括第三支架、第三调节件和第三压线件,所述第三支架与所述第一支架、第二支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压线件在所述第三调节件的调节下沿所述第三方向移动,以使得所述第三压线件下压于所述皮革的缝纫线上,所述第三方向不同于所述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
[0011]优选的,所述第一对线组件与第二对线组件分别包括第一调节杆与第二调节杆,所述第一调节杆与第二调节杆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调节件与第二调节件固定连接,另一端
分别与第一压线件与第二压线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压线件与第二压线件分别在所述第一调节件与第二调节件的调节下跟随所述第一调节杆与第二调节杆沿所述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运动。
[0012]优选的,所述第一调节杆垂直安装有所述第一支架与第一压线件之间,第二调节杆垂直安装于所述第二支架与第二压线件之间,所述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分别为所述第一调节杆与第二调节杆的轴线方向。
[0013]优选的,所述对线组件还包括若干导向柱,若干所述导向柱与所述第一调节杆或第二调节杆相邻设置,若干所述导向柱平行于所述第一调节杆或第二调节杆,所述导向柱的一端活动连接所述第一支架或第二支架,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压线件或第二压线件固定连接。
[0014]优选的,所述装置本体还包括锁紧组件,所述锁紧组件固定安装于所述滑块上,所述锁紧组件包括第一扣板件与第一扣杆件,当所述对线组件运动至接近所述固定组件时,所述第一扣杆件卡扣于所述第一扣板件上。
[0015]优选的,所述第一扣板件上设有第一倾斜面,所述第一倾斜面位于所述第一扣板件的端部;所述第一扣杆件包括第一扣杆、第一弹簧与第一旋转轴,所述第一扣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所述第一扣杆的中间部位活动安装于所述第一旋转轴上;所述锁紧组件在所述第一驱动组件的驱动力下跟随所述滑块在竖直方向上运动,所述第一扣杆的另一端沿所述第一倾斜面卡扣于所述第一扣板件上。
[0016]优选的,所述锁紧组件还包括第二扣杆件、第二扣板件、推块和第二驱动组件,所述第二扣板件与第一扣板件分别固定安装于所述竖直支架的不同位置,所述第二扣杆件包括第二扣杆、第二弹簧与第二旋转轴,所述第二扣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簧,所述第二扣杆的中间部位活动安装于所述第二旋转轴上;所述第一扣杆件于第二扣杆件沿所述导轨方向并列设置,所述推块位于所述第一扣杆件与第二扣杆件中间位置,所述推块在所述第二驱动组件的驱动力下使得所述第一扣杆件与第二扣杆件分别绕所述第一旋转轴与第二旋转轴旋转,以使得所述第一扣杆件或第二扣杆件分别脱离所述第一扣板件与第二扣板件。
[0017]优选的,所述固定组件包括与所述骨架件外形相匹配的模芯,所述模芯固定安装于所述水平基座上。
[0018]相比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9]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曲面形汽车内饰包覆件的对线装置,该对线装置利用第一对线组件与第二对线组件分别以不同的姿态对皮革上的不同位置的缝纫线进行对线,实现曲面形汽车内饰包覆件的对线,另外,利用第一驱动组件驱动滑块带动对线组件的移出与移进,不仅提高的对线组件的移动精度且提高了对线组件的移动效率,进一步提高对线组件的对线效率。
[0020]上述说明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技术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给出。
附图说明
[0021]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22]图1为本技术的用于曲面形汽车内饰包覆件的对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
[0024]图3为图1中B处的放大图;
[0025]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固定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骨架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7]附图标记:100、装置本体;110、水平基座;120、竖直支架;20、固定组件;310、滑轨;320、滑块;330、限位块;410、第一对线组件;411、第一调节件;412、第一支架;413、第一压线件;414、第一调节杆;421、第二调节件;422、第二支架;423、第二压线件;424、第二调节杆;431、第三调节件;432、第三支架;433、第三压线件;434、第三调节杆;440、导向柱;420、第二对线组件;430、第三对线组件;50、锁紧组件;510、第一卡扣板;511、第一倾斜面;521、第一扣杆;522、第一旋转轴;523、第一弹簧;531、第二扣杆;532、第二旋转轴;533、第二弹簧;541、推块;542、第二驱动组件;551、第二卡口板;552、第二倾斜面;60、凹陷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结合附图以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曲面形汽车内饰包覆件的对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装置本体,所述装置本体包括: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包括竖直支架与水平基座,所述竖直支架与水平基座固定连接;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固定安装于所述水平基座上,所述固定组件用于固定骨架件,所述骨架件上设有与皮革上的缝纫线相匹配的凹陷槽;位移组件,所述位移组件包括滑轨、滑块和第一驱动组件,所述滑轨与滑块滑动连接,所述滑块在所述第一驱动组件的驱动力下沿所述滑轨方向做往复运动;对线组件,所述对线组件包括第一对线组件与第二对线组件,所述第一对线组件包括第一支架、第一调节件和第一压线件,所述第二对线组件包括第二支架、第二调节件和第二压线件,所述第一支架与第二支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架与第二支架固定连接所述滑块,所述第一压线件在所述第一调节件的调节下沿第一方向移动,所述第二压线件在所述第二调节件的调节下沿第二方向移动,以使得所述第一压线件与第二压线件匹配所述凹陷槽的不同位置,所述第一方向不同于第二方向。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曲面形汽车内饰包覆件的对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对线组件还包括第三对线组件,所述第三对线组件包括第三支架、第三调节件和第三压线件,所述第三支架与所述第一支架、第二支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压线件在所述第三调节件的调节下沿第三方向移动,以使得所述第三压线件下压于所述皮革的缝纫线上,所述第三方向不同于所述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曲面形汽车内饰包覆件的对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对线组件与第二对线组件分别包括第一调节杆与第二调节杆,所述第一调节杆与第二调节杆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调节件、第二调节件固定连接,另一端分别与第一压线件与第二压线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压线件与第二压线件分别在所述第一调节件与第二调节件的调节下跟随所述第一调节杆与第二调节杆沿所述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运动。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曲面形汽车内饰包覆件的对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节杆垂直安装有所述第一支架与第一压线件之间,第二调节杆垂直安装于所述第二支架与第二压线件之间,所述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分别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粟坤东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越源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