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滤清器总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849043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8 14: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空气滤清器总成,壳体上设置进气口、出气口,壳体内插装滤芯组件,滤芯组件的中央通道连通出气口,壳体内设置有叶片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叶片环的导流作用形成旋流,在旋转离心力的作用下,将空气中的水分及杂质进行初步过滤分离,提高了总体的分水效率和过滤效率,即使在空气滤清器体积较小的情况下,也具有较高的分水效率和过滤效率;初步过滤后的空气流进入滤芯组件再进一步过滤,降低了滤芯组件的过滤负担,延长了滤芯组件的维护保养周期,降低了维护保养成本。降低了维护保养成本。降低了维护保养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空气滤清器总成


[0001]本技术涉及领内燃机空气过滤
,尤其是一种空气滤清器总成。

技术介绍

[0002]在内燃机进气系统中,空气滤清器总成作为核心产品,对空气中的灰尘杂质及水分起到过滤、分离的作用,给发动机提供干净、干燥的空气,保证车辆的正常运行。随着汽车排放法规的日趋严格,内燃机尾气处理系统更加复杂和庞大,而整车的布置空间有限,则留给其他发动机部件的安装空间较小,为了适配于较小的安装空间,现有的空气滤清器体积通常较小,分水效率及过滤效率较低,滤芯组件的维护保养周期短,维护保养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申请人针对上述现有空气滤清器的分水效率及过滤效率低,维护保养周期短等缺点,提供一种结构合理的空气滤清器总成,提高分水效率及过滤效率,延长维护保养周期。
[0004]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一种空气滤清器总成,壳体上设置进气口、出气口,壳体内插装滤芯组件,滤芯组件的中央通道连通出气口,壳体内设置有叶片环,叶片环的一端具有气流通道;叶片环将壳体的内部空腔分为位于叶片环外侧的环流腔及位于叶片环内侧的内腔,滤芯组件插装在内腔内;环流腔连通进气口,环流腔与内腔通过气流通道导通。
[000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0007]壳体与出气口同侧的端面上具有呈渐进式朝后递减的台阶面,台阶面位于环流腔内。
[0008]进气口沿切向方向设置在壳体的圆周壁面上。
[0009]叶片环的周向壁面挡在进气口的进气端口前方。
[0010]进气口的进气端口位于靠近出气口的一侧。
[0011]进气口的一侧面具有朝向出气口内凹的弧面。
[0012]叶片环一体成型在壳体上、为从与出气口同侧的内侧面上沿轴向朝相端盖向后延伸形成,延伸出的端面与端盖具有间距、形成气流通道;叶片环的侧圆周壁面上开设有开口。
[0013]进气口位于叶片环与开口相对的另一侧。
[0014]出气口为弯头结构,一体成型在壳体上。
[0015]进气口上设有进气网格;出气口设置在壳体的一侧端面,壳体的另一侧端面具有端盖,端盖上设置有排尘袋;滤芯组件包括外滤芯及安全滤芯,安全滤芯同轴插装在外滤芯中央,安全滤芯的中央通道连通出气口。
[0016]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7]本技术在叶片环的导流作用形成旋流,在旋转离心力的作用下,将空气中的
水分及杂质进行初步过滤分离,提高了总体的分水效率和过滤效率,即使在空气滤清器体积较小的情况下,也具有较高的分水效率和过滤效率;初步过滤后的空气流进入滤芯组件再进一步过滤,降低了滤芯组件的过滤负担,延长了滤芯组件的维护保养周期,降低了维护保养成本。
[0018]本技术的台阶面可以引导环流腔的气流朝向气流通道沿轴向旋转,增加气流的旋流路径,提高分水效率和过滤效率,同时还可以减少气流阻力,降低背压。
[0019]本技术的空气沿切向进入环流腔后,沿同一个方向旋转,增加了气流的稳定性和旋转离心力,有利于提高分水效率和过滤效率。
[0020]本技术的叶片环的周向壁面挡在进气口的进气端口前方,可以避免气流正面直接冲击到滤芯组件上,避免了气流中的水分直接冲击到滤芯组件的滤纸层而造成滤纸层破损,利于提高滤芯组件的使用寿命;开口位于进气口相对的另一侧,可以方便气流旋流后进入滤芯组件,利于减少气流的阻力,降低背压。
[0021]本技术的弧面引导气流进入环流腔、降低背压的同时,还使得进气口进入环流腔的端口位于靠近出气口的一侧,进气气流在出气口负压的引导下也会产生旋转,进一步增加旋流效果,增大旋转离心力,进一步提高了分水效率和过滤效率。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图。
[0023]图2为图1的轴向横截面剖视图。
[0024]图3为壳体的立体图。
[0025]图4为图3的左视图。
[0026]图5为图4的A

A截面剖视图。
[0027]图中:1、壳体;11、进气口;12、出气口;13、叶片环;131、开口;14、环流腔;15、内腔;16、气流通道;17、台阶面;18、弧面;
[0028]2、端盖;3、滤芯组件;31、外滤芯;32、安全滤芯;4、排尘袋;5、进气网格。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
[0030]如图1、图2所示,本技术的壳体1的圆周壁面上设置有进气口11,进气口11上设有进气网格5;壳体1的一侧端面具有出气口12,另一侧端面通过卡扣连接有端盖2,端盖2上设置有排尘袋4;壳体1内部插装滤芯组件3,滤芯组件3包括外滤芯31及安全滤芯32,安全滤芯32同轴插装在外滤芯31中央,安全滤芯32的中央通道连通出气口12。
[0031]如图2、图3、图5所示,壳体1内部沿轴向设置有叶片环13,叶片环13一体成型在壳体1上、为从与出气口12同侧的内侧面上沿轴向朝相端盖2向后延伸形成,延伸出的端面与端盖2具有间距、形成气流通道16,叶片环13的侧圆周壁面上开设有开口131。叶片环13将壳体1的内部空腔分为位于叶片环13外侧的环形的环流腔14及位于叶片环13内侧的内腔15,滤芯组件3插装在内腔15内;环流腔14连通进气口11,环流腔14与内腔15通过气流通道16与开口131导通;空气从进气口11进入环流腔14,在叶片环13的导流作用下旋转、形成旋流,在旋转离心力的作用下,水分及颗粒杂质被初步过滤分离,有利于提高总体的分水效率和过
滤效率。如图1所示,壳体1与出气口12同侧的端面朝向端盖2、渐进式逐渐内凹,在端面上形成有呈渐进式朝后递减的台阶面17,台阶面17位于环流腔14内,可以引导环流腔14的气流朝向气流通道16沿轴向旋转,增加气流的旋流路径,提高分水效率和过滤效率,同时还可以减少气流阻力,降低背压。
[0032]如图1、图3、图5所示,进气口11沿切向方向设置在壳体1的圆周壁面上,空气沿切向进入环流腔14后,沿同一个方向旋转,增加了气流的稳定性和旋转离心力,有利于提高分水效率和过滤效率。如图3所示,进气口11位于叶片环13与开口131相对的另一侧,即叶片环13的周向壁面挡在进气口11的进气端口前方,可以避免气流正面直接冲击到滤芯组件3上,避免了气流中的水分直接冲击到滤芯组件3的滤纸层而造成滤纸层破损,利于提高滤芯组件3的使用寿命;开口131位于进气口11相对的另一侧,可以方便气流旋流后进入滤芯组件3,利于减少气流的阻力,降低背压。如图4所示,进气口11的后侧面具有朝向出气口12内凹的弧面18,弧面18引导气流进入环流腔14、降低背压的同时,还使得进气口11进入环流腔14的端口位于靠近出气口12的一侧,进气气流在出气口12负压的引导下也会产生旋转,进一步增加旋流效果,增大旋转离心力,进一步提高了分水效率和过滤效率。
[0033]如图1所示,出气口12为弯头结构,一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气滤清器总成,壳体(1)上设置进气口(11)、出气口(12),壳体(1)内插装滤芯组件(3),滤芯组件(3)的中央通道连通出气口(12),其特征在于:壳体(1)内设置有叶片环(13),叶片环(13)的一端具有气流通道(16);叶片环(13)将壳体(1)的内部空腔分为位于叶片环(13)外侧的环流腔(14)及位于叶片环(13)内侧的内腔(15),滤芯组件(3)插装在内腔(15)内;环流腔(14)连通进气口(11),环流腔(14)与内腔(15)通过气流通道(16)导通。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滤清器总成,其特征在于:壳体(1)与出气口(12)同侧的端面上具有呈渐进式朝后递减的台阶面(17),台阶面(17)位于环流腔(14)内。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滤清器总成,其特征在于:进气口(11)沿切向方向设置在壳体(1)的圆周壁面上。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滤清器总成,其特征在于:叶片环(13)的周向壁面挡在进气口(11)的进气端口前方。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滤清器总成,其特征在于:进气口(11)的进气端口位于靠近出气口(12)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志华曲直王生选唐松良梁志普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亿利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