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WM桩及旋喷咬合组合拱形支护结构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847995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8 14: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SWM桩及旋喷咬合组合拱形支护结构墙,涉及支护结构墙技术领域,具体为SWM桩及旋喷咬合组合拱形支护结构墙,包括SWM工法桩。该SWM桩及旋喷咬合组合拱形支护结构墙,通过卡槽和卡块的设置,使该拱形结构墙具备了方便拆卸运输的效果,通过支撑块和支撑槽的配合设置,在使用的过程中可以使底部垫板、拱形结构墙和顶部支撑板具备了可拆卸的功能,从而起到了可多次使用的作用,达到了防止资源浪费的目的,通过蜂窝孔的设置,使该拱形结构墙具备了减轻重量的效果,通过支撑块和拱形结构墙的配合设置,在使用的过程中可以经过拆卸和安装后多次使用,从而起到了多次使用的作用,达到了降低成本的目的。达到了降低成本的目的。达到了降低成本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SWM桩及旋喷咬合组合拱形支护结构墙


[0001]本技术涉及支护结构墙
,具体为SWM桩及旋喷咬合组合拱形支护结构墙。

技术介绍

[0002]SMW工法桩是以多轴型钻掘搅拌机在现场向一定深度进行钻掘,同时在钻头处喷出水泥系强化剂而与地基土反复混合搅拌,在各施工单元之间则采取重叠搭接施工,然后在水泥土混合体未结硬前插入H型钢或钢板作为其应力补强材,至水泥结硬,便形成一道具有一定强度和刚度的、连续完整的、无接缝的地下墙体,SMW工法最常用的是三轴型钻掘搅拌机,其中钻杆有用于粘性土及用于砂砾土和基岩之分,此外还研制了其他一些机型,用于城市高架桥下等施工,空间受限制的场合,或海底筑墙,或软弱地基加固,支护结构墙是为保证地下结构施工及基坑周边环境的安全,对侧壁及周边环境采用的支挡、加固与保护措施。
[0003]目前,现有的支护结构墙大多是在地下结构施工时对侧壁进行支挡、加固和保护措施,虽然能够有效的进行支挡、加固和保护,但是现有的支护结构墙均使用混凝土浇铸,会造成资源浪费,而且现有的支护结构墙大多一次性使用,增加了施工成本,存在资源浪费和增加成本的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SWM桩及旋喷咬合组合拱形支护结构墙,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6](二)技术方案
[0007]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SWM桩及旋喷咬合组合拱形支护结构墙,包括SWM工法桩,所述SWM工法桩的一端可拆卸连接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的外侧面固定连接有底部垫板、拱形结构墙和顶部支撑板,所述底部垫板的上表面开设有连接槽,所述拱形结构墙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凸块,所述连接凸块的外表面与连接槽的内表面卡接,所述拱形结构墙的上表面开设有连接槽,所述顶部支撑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凸块,所述顶部支撑板的下表面通过连接槽和连接凸块与拱形结构墙的上表面卡接,所述拱形结构墙包括第一结构墙和第二结构墙,所述拱形结构墙的内部包括外层钢板、内层钢板、支撑板、连接杆和蜂窝孔。
[0008]可选的,所述第一结构墙远离支撑块的一端开设有卡槽,所述第二结构墙远离支撑块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卡块。
[0009]可选的,所述第一结构墙远离支撑块的一端通过卡槽和卡块与第二结构墙远离支撑块的一端卡接,所述第一结构墙和第二结构墙的形状均为弧形。
[0010]可选的,所述外层钢板的内表面与连接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远离外层
钢板的一端与内层钢板的外侧面固定连接,所述外层钢板的内表面通过连接杆与内层钢板的外表面固定连接。
[0011]可选的,所述外层钢板的内表面与支撑板的一侧面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远离外层钢板的一侧与内层钢板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的内部开设有蜂窝孔。
[0012]可选的,所述支撑块的一侧面开设有支撑槽,所述支撑槽的内表面与SWM 工法桩一端的外侧面卡接,所述SWM工法桩的下部固定连接有地基。
[0013](三)有益效果
[0014]本技术提供了SWM桩及旋喷咬合组合拱形支护结构墙,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5]1、该SWM桩及旋喷咬合组合拱形支护结构墙,通过卡槽和卡块的设置,使该拱形结构墙具备了方便拆卸运输的效果,通过支撑块和支撑槽的配合设置,在使用的过程中可以使底部垫板、拱形结构墙和顶部支撑板具备了可拆卸的功能,从而起到了可多次使用的作用,达到了防止资源浪费的目的。
[0016]2、该SWM桩及旋喷咬合组合拱形支护结构墙,通过蜂窝孔的设置,使该拱形结构墙具备了减轻重量的效果,通过支撑块和拱形结构墙的配合设置,在使用的过程中可以经过拆卸和安装后多次使用,从而起到了多次使用的作用,达到了降低成本的目的。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上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侧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本技术拱形结构墙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1、SWM工法桩;2、底部垫板;3、顶部支撑板;4、拱形结构墙; 401、第一结构墙;402、第二结构墙;5、支撑块;6、支撑槽;7、连接槽; 8、连接凸块;9、卡槽;10、卡块;11、外层钢板;12、内层钢板;13、支撑板;14、连接杆;15、蜂窝孔;16、地基。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3]请参阅图1至图4,本技术提供技术方案:SWM桩及旋喷咬合组合拱形支护结构墙,包括SWM工法桩1,SWM工法桩1的一端可拆卸连接有支撑块 5,支撑块5的外侧面固定连接有底部垫板2、拱形结构墙4和顶部支撑板3,底部垫板2的上表面开设有连接槽7,拱形结构墙4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凸块8,连接凸块8的外表面与连接槽7的内表面卡接,拱形结构墙4的上表面开设有连接槽7,顶部支撑板3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凸块8,顶部支撑板3的下表面通过连接槽7和连接凸块8与拱形结构墙4的上表面卡接,拱形结构墙4包括第一结构墙401和第二结构墙402,拱形结构墙4的内部包括外层钢板11、内层钢板12、支撑板13、连接杆14和蜂窝孔15,第一结构墙 401远离支撑块5的一端开设有卡槽9,第二结构墙402远离支撑块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卡块10,第一结构墙401远离支撑块5的一端通过卡槽9和卡块 10与第二结构墙402远离支撑块5的一端卡接,第一结构墙401和第二结构墙402的
形状均为弧形,外层钢板11的内表面与连接杆14的一端固定连接,连接杆14远离外层钢板11的一端与内层钢板12的外侧面固定连接,外层钢板11的内表面通过连接杆14与内层钢板12的外表面固定连接,外层钢板11 的内表面与支撑板13的一侧面固定连接,支撑板13远离外层钢板11的一侧与内层钢板12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支撑板13的内部开设有蜂窝孔15,支撑块5的一侧面开设有支撑槽6,支撑槽6的内表面与SWM工法桩1一端的外侧面卡接,SWM工法桩1的下部固定连接有地基16。
[0024]使用时,通过SWM工法桩1的“工”形设置,使SWM工法桩1的结构强度得到了最大化,安装时,先规划好距离,将SWM工法桩1打入地基16中,然后将底部垫板2通过支撑块5侧面开设的支撑槽6卡接至SWM工法桩1的一侧,再将拱形结构墙4通过连接槽7和连接凸块8与底部垫板2卡接,然后再次通过连接槽7和连连接凸块8将顶部支撑板3和拱形结构墙4进行卡接,第一结构墙401与第二结构墙402之间通过卡槽9和卡块10卡接,因为底部垫板2、顶部支撑板3和拱形结构墙4均为拱形,能够达到一定的支撑强度,拱形结构墙4内部设置的支撑板13的内部开设有蜂窝孔15,能够大大降低拱形结构墙4的重量。
[002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SWM桩及旋喷咬合组合拱形支护结构墙,包括SWM工法桩(1),其特征在于:所述SWM工法桩(1)的一端可拆卸连接有支撑块(5),所述支撑块(5)的外侧面固定连接有底部垫板(2)、拱形结构墙(4)和顶部支撑板(3),所述底部垫板(2)的上表面开设有连接槽(7),所述拱形结构墙(4)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凸块(8),所述连接凸块(8)的外表面与连接槽(7)的内表面卡接,所述拱形结构墙(4)的上表面开设有连接槽(7),所述顶部支撑板(3)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凸块(8),所述顶部支撑板(3)的下表面通过连接槽(7)和连接凸块(8)与拱形结构墙(4)的上表面卡接,所述拱形结构墙(4)包括第一结构墙(401)和第二结构墙(402),所述拱形结构墙(4)的内部包括外层钢板(11)、内层钢板(12)、支撑板(13)、连接杆(14)和蜂窝孔(1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SWM桩及旋喷咬合组合拱形支护结构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结构墙(401)远离支撑块(5)的一端开设有卡槽(9),所述第二结构墙(402)远离支撑块(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卡块(1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SWM桩及旋喷咬合组合拱形支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薛崔红卢永全张龙李志亮张佳佳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临汾市政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