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废气喷淋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843503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8 14: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废气喷淋塔,包括塔体,塔体为圆柱体空腔结构,塔体内从上至下依次间隔地设有除雾层、填料层一、填料层二和空气仓,空气仓的一侧和塔体顶部分别开设有进气口和出气口,填料层一和填料层二分别设有换料装置用以更换填料层一和填料层二内的填料,填料层一和填料层二的上方均设有喷淋装置用以喷洒形成水雾,塔体旁设有供水装置用以向喷淋装置供水,废气从进气口进入并依次经过空气仓、填料层二、填料层一和除雾层,经净化的气体最终从出气口排出。有益效果:采用双层填料层和双喷淋装置来增大两相接触的比表面积,使两相充分接触,从而达到吸收和净化废气的目的,换料装置方便更换填料层内的填料。换料装置方便更换填料层内的填料。换料装置方便更换填料层内的填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废气喷淋塔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环保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废气喷淋塔。

技术介绍

[0002]工业中经常使用废气喷淋塔来净化废气,但现有的废气喷淋塔的废气净化效果不好,且填料层内的填料不易更换,影响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废气喷淋塔,以解决上述问题。
[0004]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废气喷淋塔,包括塔体,所述塔体为圆柱体空腔结构,所述塔体内从上至下依次间隔地设有除雾层、填料层一、填料层二和空气仓,所述空气仓的一侧和所述塔体顶部分别开设有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填料层一和所述填料层二分别设有换料装置用以更换所述填料层一和所述填料层二内的填料,所述填料层一和所述填料层二的上方均设有喷淋装置用以喷洒形成水雾,所述塔体旁设有供水装置用以向所述喷淋装置供水,废气从所述进气口进入并依次经过所述空气仓、所述填料层二、所述填料层一和所述除雾层,经净化的气体最终从所述出气口排出。
[000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采用双层填料层和双喷淋装置来增大两相接触的比表面积,使两相充分接触,从而达到吸收和净化废气的目的,换料装置方便更换填料层内的填料。
[0006]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技术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0007]所述换料装置包括开设于所述塔体侧壁上的进料口和出料口,所述进料口和所述出料口均与所述填料层一或所述填料层二连通。
[0008]所述喷淋装置包括环管和喷嘴,所述环管固定连接于所述塔体的内侧壁且其位于所述填料层一或所述填料层二的上方,所述喷嘴设有多个且其均匀间隔的连通的固定连接于所述环管底部。
[0009]所述喷嘴为螺旋喷嘴。
[0010]所述供水装置包括水箱、泵和进水管,所述水箱与所述空气仓连通,所述水箱的高度小于所述空气仓的高度,所述泵安装于所述水箱上,所述进水管与所述泵的出水口连通,所述进水管还与两个所述环管连通。
[0011]所述水箱一侧还连通有溢流管。
[0012]所述除雾层为由PP或PVC材料制作而成的除雾器。
[0013]所述填料层一和所述填料层二内的填充物为Φ32环球型填充材料,其材质为PVC。
[0014]所述空气仓的一侧底部还连通的固定连接有放空管。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废气喷淋塔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图1所示的一种废气喷淋塔的俯视图。
[0017]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0018]1、塔体,2、除雾层,3、填料层一,4、填料层二,5、空气仓,8、进气口,9、出气口,10、进料口,11、出料口,12、放空管,13、水箱,14、泵,15、进水管,16、环管,17、喷嘴,18、溢流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范围。
[0020]如图1

2所示,一种废气喷淋塔,包括塔体1,所述塔体1为圆柱体空腔结构,所述塔体1内从上至下依次间隔地设有除雾层2、填料层一3、填料层二4和空气仓5,所述空气仓5的一侧和所述塔体1顶部分别开设有进气口8和出气口9,所述填料层一3和所述填料层二4分别设有换料装置用以更换所述填料层一3和所述填料层二4内的填料,所述填料层一3和所述填料层二4的上方均设有喷淋装置用以喷洒形成水雾,所述塔体1旁设有供水装置用以向所述喷淋装置供水,废气从所述进气口8进入并依次经过所述空气仓5、所述填料层二4、所述填料层一3和所述除雾层2,经净化的气体最终从所述出气口9排出。
[0021]所述换料装置包括开设于所述塔体1侧壁上的进料口10和出料口11,所述进料口10和所述出料口11均与所述填料层一3或所述填料层二4连通。可方便更换填料层一3和填料层二4内的填料。
[0022]所述喷淋装置包括环管16和喷嘴17,所述环管16固定连接于所述塔体1的内侧壁且其位于所述填料层一3或所述填料层二4的上方,所述喷嘴17设有多个且其均匀间隔的连通的固定连接于所述环管16底部。
[0023]所述喷嘴17为螺旋喷嘴。螺旋喷嘴又叫脱硫喷嘴、防堵塞喷嘴、大流量喷嘴、除尘喷嘴、耐腐蚀喷嘴,是一种实心锥形或空心锥形喷雾喷嘴,喷流角度范围可为50
°‑
170
°
。液体流率范围为5.5

4140升/分。这种结构紧凑的喷嘴有着畅通的流道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液体阻塞,使液体在给定尺寸的管道上达到最大流量。
[0024]所述供水装置包括水箱13、泵14和进水管15,所述水箱13与所述空气仓5连通,所述水箱13的高度小于所述空气仓5的高度,所述泵14安装于所述水箱13上,所述进水管15与所述泵14的出水口连通,所述进水管15还与两个所述环管16连通。泵14将水箱13内的水通过进水管15提升至环管16内,经喷嘴17喷出。
[0025]所述水箱13一侧还连通有溢流管18。当水箱13内的水位过高时通过溢流管18溢流,从而避免空气仓5内的水位过高,影响进气口8进气。
[0026]所述除雾层2为由PP或PVC材料制作而成的除雾器。除雾器主要是由波形叶片、板片、卡条等固定装置组成;除雾器主要是由板片、支承装置构成。板片通常由高分子材料(如聚丙稀PP、FRP等)或不锈钢(如316L、317L等)2大类材料制作而成。一般分为流线型和折线型。当含有雾沫的气体以一定速度流经除雾器时,由于气体的惯性撞击作用,雾沫与波形板相碰撞而被聚的液滴大到其自身产生的重力超过气体的上升力与液体表面张力的合力时,液滴就从波形板表面上被分离下来。除雾器波形板的多折向结构增加了雾沫被捕集的机会,未被除去的雾沫在下一个转弯处经过相同的作用而被捕集,这样反复作用,从而大大提高了除雾效率。气体通过波形板除雾器后,基本上不含雾沫。烟气通过除雾器的弯曲通道,
在惯性力及重力的作用下将气流中夹带的液滴分离出来:脱硫后的烟气以一定的速度流经除雾器,烟气被快速、连续改变运动方向,因离心力和惯性的作用,烟气内的雾滴撞击到除雾器叶片上被捕集下来,雾滴汇集形成水流,因重力的作用,下落至浆液池内,实现了气液分离,使得流经除雾器的烟气达到除雾要求后排出。
[0027]所述填料层一3和所述填料层二4内的填充物为Φ32环球型填充材料,其材质为PVC。Φ32环球型填充材料具有比表面积大,低压损,及物质移转高度低等特性,相较于其它型的填充材,选择使用Φ32环球型填充材料有较高的处理效率及较低的运行费用。
[0028]所述空气仓5的一侧底部还连通的固定连接有放空管12。当需要将空气仓5和水箱13内的水方空时,可打开放空管12的阀门使水排出。
[0029]根据气体吸收过程中气液两相在表面上进行传质反应以及传递速率和比表面积成正比的原理,因此采用填料来增大两相接触的比表面积,使两相充分接触,从而达到吸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废气喷淋塔,其特征在于,包括塔体(1),所述塔体(1)为圆柱体空腔结构,所述塔体(1)内从上至下依次间隔地设有除雾层(2)、填料层一(3)、填料层二(4)和空气仓(5),所述空气仓(5)的一侧和所述塔体(1)顶部分别开设有进气口(8)和出气口(9),所述填料层一(3)和所述填料层二(4)分别设有换料装置用以更换所述填料层一(3)和所述填料层二(4)内的填料,所述填料层一(3)和所述填料层二(4)的上方均设有喷淋装置用以喷洒形成水雾,所述塔体(1)旁设有供水装置用以向所述喷淋装置供水,废气从所述进气口(8)进入并依次经过所述空气仓(5)、所述填料层二(4)、所述填料层一(3)和所述除雾层(2),经净化的气体最终从所述出气口(9)排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废气喷淋塔,其特征在于,所述换料装置包括开设于所述塔体(1)侧壁上的进料口(10)和出料口(11),所述进料口(10)和所述出料口(11)均与所述填料层一(3)或所述填料层二(4)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废气喷淋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淋装置包括环管(16)和喷嘴(17),所述环管(16)固定连接于所述塔体(1)的内侧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友福阳建李太辉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蓝清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