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模式成像线损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841018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8 14: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多模式成像线损检测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一侧设置有绕线辊,所述底座的中部设置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两侧对称设置有滑动轨道,所述滑动轨道的滑块座顶部垂直设置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顶部设置有线缆导向装置;所述固定座的顶部分别设置有结构相同且内部可旋转的的第一自转套筒和第二自转套筒,所述第一自转套筒的内壁上对称设置有两个摄像头,所述第二自转套筒的内壁上对称设置有多角度集束光源和感光成像装置,所述固定座的前部外壁上设置有显示屏。本实用通过获取线缆外周的实际图像和线缆外周经放大后的投影图像,投射于显示屏上,便于用户识别线缆破损。便于用户识别线缆破损。便于用户识别线缆破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模式成像线损检测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线缆检测
,具体涉及为多模式成像线损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线缆是光缆、电缆等物品的统称。线缆的用途有很多,主要用于控制安装、连接设备、输送电力等多重作用,是日常生活中常见而不可缺少的一种东西。然而现有的线缆检测装置大多检测功能不完整,在进行线缆破损检测时,通过摄像对线缆检测时,常常由于夹持不稳定,导致摄录装置拍摄成像不清晰,使得检测结果不准确。由于,线板截面为圆形半径通常又较小,通过肉眼或机器视觉识别图像的难度也很大,容易造成漏检。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多模式成像线损检测装置。
[0004]本技术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5]本技术提供了多模式成像线损检测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一侧设置有绕线辊,所述底座的中部设置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两侧对称设置有滑动轨道,所述滑动轨道上滑动设置有滑块座,所述滑块座顶部垂直设置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顶部设置有线缆导向装置;
[0006]所述固定座的顶部分别设置有结构相同且内部可旋转的第一自转套筒和第二自转套筒,所述第一自转套筒的内壁上对称设置有两个摄像头,所述第二自转套筒的内壁上对称设置有多角度集束光源和感光成像装置,所述固定座的前部外壁上设置有显示屏。
[0007]优选地,所述滑块座顶部设置有固定螺栓,所述固定螺栓螺纹贯穿所述滑块座与所述滑动轨道相抵触。
[0008]优选地,所述绕线辊、线缆导向装置、第一自转套筒、第二自转套筒的中心线在同一条直线上。
[0009]优选地,所述线缆导向装置包括上下活动连接的两个半圆滚珠套,上部的半圆滚珠套底部对称设置有两个连接滑杆,下部的半圆滚珠套顶部对称设置有两个伸缩滑槽,所述连接滑杆插设于所述伸缩滑槽内,所述连接滑杆的底部固定连接于防分离弹簧的一端,所述防分离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伸缩滑槽的底部。
[0010]优选地,所述连接滑杆的下部侧壁开设有定位槽,所述定位槽内插设有定位销,所述定位销的靠近所述定位槽底部的一侧设置有定位弹簧,所述定位弹簧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定位销,另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定位槽底部,所述半圆滚珠套的外侧壁开设有若干个与所述伸缩滑槽贯通的定位孔,所述定位孔和定位槽与所述定位销相适配。
[0011]优选地,所述绕线辊由驱动电机驱动。
[0012]优选地,所述第一自转套筒包括固定设置于所述固定座顶部的支架,所述支架顶部固定设置有外套筒,所述外套筒内转动设置有内旋筒,所述外套筒的中部下侧开设有驱
动通槽,所述驱动通槽的正下方设置有驱动轮,所述内旋筒相对于所述驱动通槽的位置套设有第一齿轮,所述驱动轮上套设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构成相互齿合的齿轮组,所述驱动轮由固定设置于所述固定座顶部的转动电机驱动;
[0013]所述第二自转套筒与所述第一自转套筒的结构相同。
[0014]优选地,所述第一自转套筒设置于所述固定座靠近所述绕线辊的一侧,所述第二自转套筒设置于所述固定座远离所述绕线辊的一侧。
[0015]优选地,所述第二自转套筒的外套筒两端活动设置有遮光板,所述遮光板中部开设有线缆穿行通孔。
[0016]优选地,所述感光成像装置为面阵CCD感光传感器。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所具有的有益效果:
[0018](1)通过所述线缆导向装置的两个半圆滚珠套适配不同半径的线缆,也使线缆的移动更加稳定便捷。
[0019](2)通过所述第一自转套筒内的摄像头对线缆四周进行拍照,防止遗漏破损点。
[0020](3)通过所述第二自转套筒内的多角度集束光源和感光成像装置将线缆边缘的投影放大成像,便于肉眼或机器视觉识别破损点。
附图说明
[0021]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0022]图1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导向装置结构示意图,
[0024]图3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第一自转套筒结构示意图,
[0025]图4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第二自转套筒结构示意图,
[0026]图5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感光成像装置的成像原理图一,
[0027]图6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感光成像装置的成像原理图二。
[0028]图中:
[0029]1、底座,2、绕线辊,3、滑动轨道,4、滑块座,5、支撑柱,6、线缆导向装置, 7、固定座,8、第一自转套筒,9、第二自转套筒,10、摄像头,11、多角度集束光源,12、感光成像装置,13、显示屏,41、固定螺栓,51、外套杆,52、内插杆,61、半圆滚珠套,62、连接滑杆,63、防分离弹簧,64、定位销,65、定位弹簧,66、定位孔, 81、支架,82、外套筒,83、内旋筒,84、驱动轮,85、齿轮组。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为使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下面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做进一步的详细解释。
[0031]如图1至图4所示,本技术提供了多模式成像线损检测装置,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一侧设置有绕线辊2,所述底座1的中部设置有固定座7,所述固定座7的两侧对称设置有滑动轨道3,所述滑动轨道3上滑动设置有滑块座4,所述滑块座4顶部垂直设置有支撑柱5,所述支撑柱5顶部设置有线缆导向装置6。
[0032]所述固定座7的顶部分别设置有结构相同且内部可旋转的第一自转套筒8和第二
自转套筒9,所述第一自转套筒8的内壁上绕所述第一自转套筒8的中心线对称设置有两个摄像头10,所述第二自转套筒9的内壁上绕所述第二自转套筒9的中心线对称设置有多角度集束光源11和感光成像装置12,所述固定座7的前部外壁上设置有显示屏13。
[0033]待检测线缆依次穿过远离所述绕线辊2的线缆导向装置6、所述第二自转套筒9、第一自转套筒8、另一个线缆导向装置6,连接于所述绕线辊2并在所述绕线辊2的转动下缠绕于所述绕线辊2上,所述摄像头10拍摄线缆外周的图像并显示于所示显示器 13上,所述多角度集束光源11照射线缆,投影于所述感光成像装置12,生成投影图片并显示于所示显示器13上,再通过肉眼或机器视觉识别线损。
[0034]所述线缆导向装置6用于夹持线缆,并对线缆进行导向。所述滑动轨道3和滑块座 4用于根据线缆的质量调整两个线缆导向装置6间的距离,防止因线缆太重导致两个线缆导向装置6间的线缆由于自重下垂,影响线缆图片的准确性。
[0035]所述滑块座4顶部设置有固定螺栓41,所述固定螺栓41螺纹贯穿所述滑块座4与所述滑动轨道3相抵触。所述滑块座4顶部设置有第一螺栓通孔,所述固定螺栓41螺纹贯穿所述第一螺纹通孔并和所述滑动轨道3的顶部端面相抵触。所述固定螺栓41用于将所述滑块座4固定于所述滑动轨道3上。
[0036]所述绕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多模式成像线损检测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一侧设置有绕线辊(2),所述底座(1)的中部设置有固定座(7),所述固定座(7)的两侧对称设置有滑动轨道(3),所述滑动轨道(3)上滑动设置有滑块座(4),所述滑块座(4)顶部垂直设置有支撑柱(5),所述支撑柱(5)顶部设置有线缆导向装置(6);所述固定座(7)的顶部分别设置有结构相同且内部可旋转的第一自转套筒(8)和第二自转套筒(9),所述第一自转套筒(8)的内壁上对称设置有两个摄像头(10),所述第二自转套筒(9)的内壁上对称设置有多角度集束光源(11)和感光成像装置(12),所述固定座(7)的前部外壁上设置有显示屏(1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模式成像线损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座(4)顶部设置有固定螺栓(41),所述固定螺栓(41)螺纹贯穿所述滑块座(4)与所述滑动轨道(3)相抵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模式成像线损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线辊(2)、线缆导向装置(6)、第一自转套筒(8)、第二自转套筒(9)的中心线在同一条直线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模式成像线损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缆导向装置(6)包括上下活动连接的两个半圆滚珠套(61),上部所述的半圆滚珠套(61)底部对称设置有两个连接滑杆(62),下部的所述半圆滚珠套(61)顶部对称设置有两个伸缩滑槽,所述连接滑杆(62)插设于所述伸缩滑槽内,所述伸缩滑槽内设置有防分离弹簧(63),所述连接滑杆(62)的底部固定连接于防分离弹簧(63)的一端,所述防分离弹簧(63)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伸缩滑槽的底部。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模式成像线损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滑杆(62)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皓张天泰王旭汪岩王明俭王东阳陈昱成朱乐方刘光星甘增增刘浩川刘涵佼冯雄雄张江州马光慧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甘南供电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