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蛋白印迹仪内的摇摆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835261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8 14: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蛋白印迹仪内的摇摆机构,包括膜承载装置、连杆机构和转动机构,所述转动机构为摇摆机构内的驱动部件,用于给摇摆机构提供动能;所述转动机构与所述连杆机构相连,所述转动机构能够带动所述连杆机构进行运动;所述连杆机构与所述膜承载装置相连,所述转动机构能通过所述连杆机构带动所述膜承载装置运动,实现所述膜承载装置的反复摇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摇摆结构对转动机构内的电机要求很低,相对于传统蛋白印迹仪内的电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采用的电机不需要很大的转动力矩;同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需要对电机进行复杂的控制,如电机转速的精准控制、旋转方向的控制等。旋转方向的控制等。旋转方向的控制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蛋白印迹仪内的摇摆机构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蛋白印迹仪内的摇摆机构。

技术介绍

[0002]免疫印迹(Western Blot,又称蛋白印迹)是根据抗原抗体的特异性结合检测复杂样品中的某种蛋白的方法。该法是在凝胶电泳和固相免疫测定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免疫生化技术。由于免疫印迹具有凝胶电泳的高分辨力和固相免疫测定的高特异性和敏感性,现已成为蛋白分析的一种常规技术。免疫印迹在对于蛋白质特性、表达与分布的检测方面最为常用,例如病毒的抗体或抗原检测、多肽分子的质量测定以及组织抗原的定性或半定量检测。
[0003]目前,蛋白印迹相关得测试通常都是在自动蛋白印迹仪上进行,蛋白质印迹仪将待测蛋白根据其性质,如分子量,分子大小,电荷以及其等电点等采用不同的电泳方法进行分离;通过电流将凝胶中的蛋白质转移到聚偏二氟乙烯膜上;利用抗体与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原理,以抗体作为探针钓取目的蛋白。值得注意的是在加入抗体前应首先加入非特异性蛋白,如牛血清白蛋白对膜进行“封阻”而防止抗体与膜的非特异性结合。
[0004]将膜及试剂放入自动蛋白印迹仪之后,通过仪器本身的摇摆机构往复摇摆,使膜和抗原充分的融合反应,进而获取准确的检验结果。但是传统的摇摆机构存在所需转动力矩大,摆动机构的适应性不足,试剂容易从自动蛋白印迹仪内晃出等问题,因此,需要设计一种新的摇摆结构,以克服以上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蛋白印迹仪内的摇摆机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蛋白印迹仪内的摇摆机构,用于对放入自动蛋白印迹仪内的膜及试剂,通过摇摆机构的往复摇摆让仪器内的膜和抗原充分的融合反应,进而获取准确的检验结果。该摇摆机构包括膜承载装置、连杆机构和转动机构,所述转动机构为摇摆机构内的驱动部件,一般由电机控制,用于给摇摆机构提供动能;所述转动机构与所述连杆机构相连,所述转动机构能够带动所述连杆机构进行运动;所述连杆机构与所述膜承载装置相连,蛋白印迹仪内所有的检测,加液、孵育、结合、加样、清洗等步骤都是在所述膜承载装置内进行,所述转动机构能通过所述连杆机构带动所述膜承载装置运动,实现所述膜承载装置的反复摇摆,所述膜承载装置的往复摇摆能使得样品与试剂充分融合及反应,进而达到准确检测的目的。
[0007]进一步地,膜承载装置具有转动支点,所述膜承载装置能绕所述转动支点进行旋转,一般情况下,为了使仪器内的膜和抗原均匀融合,该转动支点位于膜承载装置的中垂面上。所述转动支点同时也位于固定板上,所述膜承载装置与所述固定板通过所述转动支点转动配合连接,为了确保膜承载装置在所述固定板上的安装稳定性以及旋转稳定性,所述
转动支点设有两个。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固定板上设有固定座,固定座上设有两个支撑耳,两个支撑耳内均设有通孔,通孔用于安装销,所述销上还套设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连接于所述膜承载装置。上述销就是这里的所述膜承载装置与所述固定座的旋转支点,也是它们的旋转中心。
[0008]进一步地,为了提升转动支点位置的转动流畅度,所述销与两个支撑耳之间、所述销与支撑板之间均设有滑动部件,最常见的滑动部件为滚动轴承,其具有造价低,工作稳定等优点,但是也存在频繁需要补充润滑油或是润滑脂的问题,比较繁琐,尤其是在蛋白印迹仪中,所述膜承载装置的转动支点位置需要高频转动,这需要技术人员定期进行维护,过于繁琐。在本实施例中,滑动部件采用特殊工程塑料制成的滑动轴承(压配合轴承),例如德国iglidur的滑动轴承,它具有高耐磨性、耐灰尘、耐脏污、免润滑、免维护等一系列特点,适用于本装置。
[0009]进一步地,所述连杆机构包括第一连接结构,第一连接结构上转动配合连接有第二连接结构,第二连接结构转动连接有第三连接结构,其中第一连接结构与所述转动机构连接,第三连接结构与所述膜承载装置连接。第一连接结构、第二连接结构、第三连接结构可以为三根连杆,相邻连杆之间转动配合连接,最简单的转动配合连接方式就是通过一根转动轴插入到相邻连杆的转动配合位置。在工作过程中,转动轴与连接的连杆之间会进行频繁的转动,可以采用与上述转动支点类似的技术方案,在转动部位设置由特殊工程塑料制成的滑动轴承。在本实施例中,由于第一连接结构与所述转动机构内的电机连接,如果第一连接结构为一根连杆,那么在电机工作时,电机的转轴会因第一连接结构的重力以及离心力而受到极不均匀的载荷,这会影响电机的使用寿命,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连接结构呈圆盘状,使其重力尽均匀分布,能减缓电机转轴受到的不均匀载荷,所述圆盘状的第一连接结构以及其上转动配合连接的所述第二连接结构构成了一个类似偏心轮的结构。
[0010]进一步地,所述膜承载装置通常呈长方形,为了让所述转动机构内的电机启动时所述膜承载装置受力均匀,所述第三连接结构位于所述膜承载装置沿长边方向上的中垂面上。需要注意的是,所述第三连接结构偏心设置,即所述第三连接结构不能位于两个转动支点之间的连线上,因为当所述第三连接结构位于两个转动支点之间的连线上时,所述转动机构无法驱动所述膜承载装置进行摇摆运动。进一步地,在其他条件都一致的情况下,所述第三连接结构与所述转动支点的距离越远,即偏心距离越远,所述膜承载装置的最大摇摆幅度越小。
[0011]进一步地,为了方便统计装置内膜承载装置的摇摆次数,所述连杆机构上设有一光耦挡片,与之对应的,装置内还设有一个光耦感应结构,随着所述转动机构启动带动所述连杆机构运动,所述转动机构内的电机每转一圈,所述连杆机构上的所述光耦挡片就经过一次(遮挡一次)所述光耦感应结构,进行一次计数。进一步地,所述光耦挡片安装于所述第二连接结构上,当所述膜承载装置处于水平位置时,光耦挡片右端正好遮挡光耦感应器,光耦感应器在光耦挡片运动过程中的必经路径上。
[0012]进一步地,所述转动机构内的电机保持固定不动,以确保所述膜承载装置每次摇摆的幅度、频率、角度等参数都保持一致。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板为固定不动的,因此所述转动机构可以安装于所述固定板上。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固定板上安装有第一安装板,所述第一安装板呈L形,所述第一安装板能安装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所述第
一连接结构。所述第一安装板上设有第二安装板,所述第二安装板用于安装所述光耦感应结构。
[0013]进一步地,当所述膜承载装置呈水平状态时,所述转动机构位于所述第三连接结构的下侧位置。
[0014]进一步地,所述转动机构内的电机的转轴位于所述第三连接结构的正下侧位置,即所述第三连接结构与所述电机转轴的连线呈竖直状态。
[0015]综上,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6]本技术的摇摆结构,对转动机构内的电机要求很低,相对于传统蛋白印迹仪内的电机,本技术所采用的电机不需要很大的转动力矩;同时,本技术不需要对电机进行复杂的控制,如电机转速的精准控制、旋转方向的控制等;此外,本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蛋白印迹仪内的摇摆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膜承载装置、连杆机构和转动机构,所述转动机构为摇摆机构内的驱动部件,用于给摇摆机构提供动能;所述转动机构与所述连杆机构相连,所述转动机构能够带动所述连杆机构进行运动;所述连杆机构与所述膜承载装置相连,所述转动机构能通过所述连杆机构带动所述膜承载装置运动,实现所述膜承载装置的反复摇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蛋白印迹仪内的摇摆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膜承载装置具有转动支点,所述膜承载装置能绕所述转动支点进行旋转。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蛋白印迹仪内的摇摆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支点位于所述膜承载装置的中垂面上。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蛋白印迹仪内的摇摆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支点位于固定板上,所述膜承载装置与所述固定板通过所述转动支点转动配合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蛋白印迹仪内的摇摆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上设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上设有两个支撑耳,所述两个支撑耳内均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用于安装销,所述销上还套设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也设有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剑秋吴刚罗志敏钟春梅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深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