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移动的罗茨风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834839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8 14: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便于移动的罗茨风机,包括基层底板,基层底板下表面四个顶角位置分别设置有移动装置,每个移动装置包括支撑轴,每个支撑轴上端与基层底板下表面相互连接,每个支撑轴下端安装有减震组件,每个减震组件包括第一减震轴,每个第一减震轴下端设置有第二减震轴,每个第二减震轴下端设置有第三减震轴,每个第三减震轴下端安装有升降组件,每个升降组件包括限位轴,每个限位轴上端与第三减震轴下端相互连接,每个限位轴下端设置有外筒,每个外筒下端设置有连接螺栓,每个连接螺栓远离外筒一端设置有万向轮,通过移动装置,方便了平常作业时的搬运移动,提高了实用性,实现了高效的工作模式。实现了高效的工作模式。实现了高效的工作模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移动的罗茨风机


[0001]本技术主要涉及罗茨风机的
,具体为一种便于移动的罗茨风机。

技术介绍

[0002]罗茨风机属容积式风机,由机壳、墙板、叶轮、油箱、消声器五大部分组成,有两个三叶叶轮在由机壳和墙板密封的空间中相对转动,由于每个叶轮都是采用渐开线,或是外摆线的包络线,每个叶轮的三个叶片是完全相同的,同时两个叶轮也是完全相同的,这样就大大降低了加工难度。叶轮在加工时采用数控设备,保证了两个叶轮在中心距不变情况下,不管两个叶轮旋转到什么位置,都能保持一定的极小间隙,从而保证气体的泄漏在允许范围内。
[0003]在如今现有市场上的的罗茨风机中,例如申请号和公开号分别为 CN201820122548.7和CN207960946U申请文案的技术结构中,包括缓冲固定底座,缓冲固定底座的顶端安装有伺服驱动电机,伺服驱动电机的一端设置有电机连接端口,电机连接端口的一侧连接有黄油环,黄油环的一侧设置有罗茨风机,罗茨风机的顶端设置有进风消音管,进风消音管的顶端设置有保护密封盖,罗茨风机的底端设置有出风口,出风口的顶端分别设置有安全阀和压力表,罗茨风机的内部设置有内腔,虽然可实现加压能力,但是平常操作时不易移动,基于此,我们需要研制出一种可以方便移动的罗茨风机。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主要提供了一种便于移动的罗茨风机,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技术问题。
[0005]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6]一种便于移动的罗茨风机,包括基层底板,所述基层底板下表面四个顶角位置分别设置有移动装置,每个所述移动装置包括支撑轴,每个所述支撑轴上端与基层底板下表面相互连接,每个所述支撑轴下端安装有减震组件,每个所述减震组件包括第一减震轴,每个所述第一减震轴上端与支撑轴下端相互连接,每个所述第一减震轴下端设置有第二减震轴,每个所述第二减震轴外壁设置有减震弹簧,每个所述第二减震轴远离第一减震轴一端设置有第三减震轴,每个所述第三减震轴远离第二减震轴一端安装有升降组件,每个所述升降组件包括限位轴,每个所述限位轴上端与第三减震轴下端相互连接,每个所述限位轴下端设置有外筒,每个所述外筒下端设置有连接螺栓,每个所述连接螺栓远离外筒一端设置有万向轮。
[0007]进一步的,每个所述外筒内壁下表面设置有气压口,在本实施例中,通过气压口,调整外筒内的气压,从而推动限位轴的升降,实现了罗茨风机的高度控制。
[0008]进一步的,所述基层底板上表面一侧设置有半弧形固定模块,所述半弧形固定模块通过固定螺栓与基层底板上表面相互连接,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半弧形固定模块,实现了对泵体的固定。
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0024]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连接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知识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0025]请着重参照附图1

5,一种便于移动的罗茨风机,包括基层底板 1,所述基层底板1下表面四个顶角位置分别设置有移动装置2,每个所述移动装置2包括支撑轴21,每个所述支撑轴21上端与基层底板1下表面相互连接,每个所述支撑轴21下端安装有减震组件22,每个所述减震组件22包括第一减震轴221,每个所述第一减震轴221 上端与支撑轴21下端相互连接,每个所述第一减震轴221下端设置有第二减震轴222,每个所述第二减震轴222外壁设置有减震弹簧223,每个所述第二减震轴222远离第一减震轴221一端设置有第三减震轴 224,每个所述第三减震轴224远离第二减震轴222一端安装有升降组件23,每个所述升降组件23包括限位轴231,每个所述限位轴231 上端与第三减震轴224下端相互连接,每个所述限位轴231下端设置有外筒232,每个所述外筒232下端设置有连接螺栓24,每个所述连接螺栓24远离外筒232一端设置有万向轮25。
[0026]请着重参照附图1和附图3,所述基层底板1上表面一侧设置有半弧形固定模块11,所述半弧形固定模块11通过固定螺栓与基层底板1上表面相互连接,所述半弧形固定模块11凹陷处设置有泵体3,所述泵体3外壁一侧设置有进气矩形管道32,所述泵体3外壁另一侧设置有出气矩形管道31,所述泵体3外壁一端设置有第一连接插口33,所述第一连接插口33与第二连接插口41相互卡合,所述第二连接插口41远离第一连接插口33一端与驱动体4外壁一端相互连接,所述驱动体4外壁两侧对称设置有矩形固定模块12,所述矩形固定模块12通过固定螺栓与基层底板1上表面相互连接,在本实施例中,通过泵体3,实现了对气体的加压能力。
[0027]请着重参照附图2、附图4和附图5,每个所述外筒232内壁下表面设置有气压口233,所述进气矩形管道32上表面固定有矩形模块321,所述矩形模块321上表面设置有气压表5,在本实施例中,通过气压表5,实现了对气体压强的控制。
[0028]本技术的具体操作方式如下:
[0029]首先将已经安装在基层底板1下表面的移动装置2进行检查,然后打开气压口233,升高基层底板1,方便之后的推动,随之在各个器件均无损的情况下推动罗茨风机,万向轮25滚动,向目的地移动,其中减震组件22中的减震弹簧223减轻了移动的时候带来的震动,到达目的地后,气压口233放气,使外筒232内气压下降,降低罗茨风机重心,从而使结构更加稳定,最后打开驱动体4,将电能转化成动能,通过第一连接插口33和第二连接插口41来驱动泵体3,达到给气体加压的目的。
[0030]上述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技术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技术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这种非实质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技术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他场合的,均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移动的罗茨风机,包括基层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层底板(1)下表面四个顶角位置分别设置有移动装置(2),每个所述移动装置(2)包括支撑轴(21),每个所述支撑轴(21)上端与基层底板(1)下表面相互连接,每个所述支撑轴(21)下端安装有减震组件(22),每个所述减震组件(22)包括第一减震轴(221),每个所述第一减震轴(221)上端与支撑轴(21)下端相互连接,每个所述第一减震轴(221)下端设置有第二减震轴(222),每个所述第二减震轴(222)外壁设置有减震弹簧(223),每个所述第二减震轴(222)远离第一减震轴(221)一端设置有第三减震轴(224),每个所述第三减震轴(224)远离第二减震轴(222)一端安装有升降组件(23),每个所述升降组件(23)包括限位轴(231),每个所述限位轴(231)上端与第三减震轴(224)下端相互连接,每个所述限位轴(231)下端设置有外筒(232),每个所述外筒(232)下端设置有连接螺栓(24),每个所述连接螺栓(24)远离外筒(232)一端设置有万向轮(2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移动的罗茨风机,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外筒(232)内壁下表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龚德明沈思君白小敏
申请(专利权)人:九江诚源水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