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太阳能光电热水器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0829975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8 12: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太阳能光电热水器系统,系统包括光伏发电板,低压直流电热水器,光伏发电板设置在室外,光伏发电板通过功率及温度控制电路与低压直流电热水器相连接,低压直流电热水器的保温水箱容量在光伏发电板8小时发电能加热水到50度的水量的1.5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太阳能光电热水器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热水器相关
,具体为一种新型太阳能光电热水器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热水器是家庭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生活用品。常用有电热水器、燃气热水器、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热水器主要有玻璃真空集热管热水器、太阳能集热板热水器:
[0003]玻璃真空集热管太阳能热水器,主要通过吸收阳光热量对水进行加热,但是这种玻璃真空集热管太阳能热水器,在晴天时吸收阳光热量对水加热的不可控,比如连续晴天不用热水情况下致使水箱内热水加热至沸腾,导致水资源蒸发浪费及过度加热导致水质结垢变差,而当阴天时,无阳光照射时不能吸收阳光热量对水进行加热,而且多个真空管孔位还导致保温桶内热量通过真空管孔位置流失。所有的水管及太阳能热水器要有很好的保温措施,否则冬季会冻坏太阳能热水器。并且真空管太阳能热水器需平整屋顶安装,对一些斜面及不规则屋顶的安装难度较大;
[0004]家用市电电热水器,是通过给加热管或者加热丝通电,对水进行加热,但是这种家用市电电热水器,不仅耗电量大,而且在通电情况下使用,会因为各种不确定因素导致漏电,致使使用者生命财产面临危险及遭受损失;虽然现在的防漏电技术已经相当成熟,各种漏电保护开关、各种防电墙,但在一些特殊环境及人为安装、使用操作不当的情况下,各种电热水器漏电致人触电伤亡报道时有发生;
[0005]燃气热水器,是通过是指以燃气作为燃料,通过燃烧加热的方式将热量传递到流经热交换器的冷水中,以达到制备热水目的的一种燃气用具,但是现有的燃气热水器,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熄火风险,煤气无色无味,熄火后产生煤气泄漏不易察觉,导致使用者面临煤气中毒风险,而且煤气燃烧产生大量碳排放,不利于降耗减排。
[0006]而现有技术中,比如:如授权公告号为:CN102591243B,授权公告日为:2014.03.12的“热水器自动控制电路”,本专利技术涉及热水器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用于燃气热水器的自动控制电路。热水器自动控制电路,包括水流量信号检测电路、主电磁阀驱动控制电路及单片机,所述水流量信号检测电路通过单片机与主电磁阀驱动控制电路连接,所述热水器自动控制电路还包括单稳态保护电路,所述水流量信号检测电路通过单稳态保护电路与主电磁阀驱动控制电路连接。本专利技术热水器自动控制电路中的单稳态保护电路在整个控制电路中相对对立,避免由于单片机实效时,引起热水器在没有水流量信号时的干烧,整个热水器自动控制电路消除燃气泄露的危险,保证用户的安全。
[0007]但是上述现有技术仍然没有解决煤气泄露以及产生大量碳排放的问题,因此,我们提出一种新型太阳能光电热水器系统,以便于解决上述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太阳能光电热水器系统,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玻璃真空集热管太阳能热水器,连续晴天造成过度加热,阴天无法正常加热,以及安
装难度较大的问题;家用市电电热水器,存在漏电安全隐患以及能耗过大的问题;燃气热水器,存在漏气而致煤气中毒,以及煤气燃烧产生大量碳排放,不利于降耗减排的问题。
[0009]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太阳能热水器系统,包括:光伏发电板,低压直流电热水器,所述光伏发电板设置在室外,光伏发电板通过功率及温度控制电路与低压直流电热水器相连接。
[0010]优选的,所述功率及温度控制电路设置有5个部分,温度控制器、保温发热管Z4、第一发热管Z1、第二发热管Z2、第三发热管Z3。
[0011]优选的,所述保温发热管Z4与光伏发电板的正负极相连,第一发热管Z1的一端与光伏发电板的负极相连,另一端与MOS功率管Q1的D极相连,MOS功率管Q1的S极与光伏发电板的正极相连,MOS功率管Q1的G极与R4、R5一端相连,R5另一端与光伏发电板的正极相连,R4另一端与集成电路IC1的阴极相连,IC1的阳极与光伏发电板的负极相连,IC1的控制极与P1的滑动极和R3一端相连,R3另一端相连与Z1和MOS功率管Q1的D极相连,P1的两个固定端分别与R1、R2相连,R2另一端与温度控制器输出开关的一端极相连,R1另一端与光伏发电板的负极相连;第二发热管Z2的一端与光伏发电板的负极相连,另一端与MOS功率管Q2的D极相连,MOS功率管Q2的S极与光伏发电板的正极相连,MOS功率管Q2的G极与R9、R10一端相连,R10另一端与光伏发电板的正极相连,R9另一端与集成电路IC2的阴极相连,IC2的阳极与光伏发电板的负极相连,IC2的控制极与P2的滑动极和R8一端相连,R8另一端相连与Z2和MOS功率管Q2的D极相连,P2的两个固定端分别与R6、R7相连,R7另一端与温度控制器输出开关的一端相连,R6另一端与光伏发电板的负极相连;第三发热管Z3的一端与光伏发电板的负极相连,另一端与MOS功率管Q3的D极相连,MOS功率管Q3的S极与光伏发电板的正极相连,MOS功率管Q3的G极与R14、R15一端相连,R15另一端与光伏发电板的正极相连,R14另一端与集成电路IC3的阴极相连,IC3的阳极与光伏发电板的负极相连,IC3的控制极与P3的滑动极和R13一端相连,R13另一端相连与Z3和MOS功率管Q3的D极相连,P3的两个固定端分别与R11、R12相连,R12另一端与温度控制器输出开关的一端相连,R11另一端与光伏发电板的负极相连;温度控制器输出开关的另一端与光伏发电板的正极相连。
[0012]优选的,所述光伏发电板电压为18V时,调节P1使MOS功率管Q1导通Z1加热;当光伏发电板电压为24V时,调节P2使MOS功率管Q2导通Z2加热;当光伏发电板电压为30V时,调节P3使MOS功率管Q3导通Z3加热;当低压直流电热水器的水温达到设定温度时温度控制器输出的开关断开,IC1、IC2、IC3的控制极断电,MOS功率管Q1、MOS功率管Q2、MOS功率管Q3断开,Z1、Z2、Z3停止加热;Z4以较小功率继续加热热水器处于保温状态。
[0013]优选的,所述光伏发电板的发电电压达到指定数值时,对应的可控硅被触发导通,并对应控制相应位置的发热装置导通工作,此时加热功率为所有通路加热器功率之和。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5]1、该新型太阳能热水器系统,在晴天把水加热到调定温度时,温控器自动断电停止加热,避免过加热及阴天仍可对水进行加热及热量流失;以及能很好解决斜面屋顶及不规整屋面的安装问题,采用把光伏板所发出的电能转换为热水热能的储能方式,所以容量选取1.5

2倍/8小时加热量;
[0016]2、使用光伏供电低压(36V安全电压)直流加热技术,旨在杜绝市电电热水器触电安全问题,以及实现零能耗;
[0017]3、利用光伏供电的方式进行加热,解决了燃气加热带来的煤气中毒问题,并且实现了零排放。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专利技术电路示意图。
[0019]图中:GFTYN为光伏发电板,IC1、IC2、IC3为可调稳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太阳能光电热水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光伏发电板,低压直流电热水器,所述光伏发电板设置在室外,光伏发电板通过功率及温度控制电路与低压直流电热水器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太阳能光电热水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功率及温度控制电路设置有5个部分,温度控制器、保温发热管Z4、第一发热管Z1、第二发热管Z2、第三发热管Z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太阳能热水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发热管Z4与光伏发电板的正负极相连,第一发热管Z1的一端与光伏发电板的负极相连,另一端与MOS功率管Q1的D极相连,MOS功率管Q1的S极与光伏发电板的正极相连,MOS功率管Q1的G极与R4、R5一端相连,R5另一端与光伏发电板的正极相连,R4另一端与集成电路IC1的阴极相连,IC1的阳极与光伏发电板的负极相连,IC1的控制极与P1的滑动极和R3一端相连,R3另一端相连与Z1和MOS功率管Q1的D极相连,P1的两个固定端分别与R1、R2相连,R2另一端与温度控制器输出开关的一端极相连,R1另一端与光伏发电板的负极相连;第二发热管Z2的一端与光伏发电板的负极相连,另一端与MOS功率管Q2的D极相连,MOS功率管Q2的S极与光伏发电板的正极相连,MOS功率管Q2的G极与R9、R10一端相连,R10另一端与光伏发电板的正极相连,R9另一端与集成电路IC2的阴极相连,IC2的阳极与光伏发电板的负极相连,IC2的控制极与P2的滑动极和R8一端相连,R8另一端相连与Z2和MOS功率管Q2的D极相连,P2的两个固定端分别与R6、R7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励铭杨丽珍梁耀杨竹林王蕊王张卫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晟耀源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