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旱地马铃薯起垄覆膜膜面集雨高效栽培的播种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829721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8 12:3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旱地马铃薯起垄覆膜膜面集雨高效栽培的播种机,包括机架、旋地装置、开沟犁、上土装置、动力传送装置、施肥箱、分土压膜装置和补水箱;旋地装置、开沟犁和上土装置从前到后依次安装在机架的底部横梁上;开沟犁为起双垄开沟犁;动力传送装置、施肥箱和分土压膜装置从前到后依次安装在机架的顶部;分土压膜装置的后端具有多个分土压膜槽;补水箱设置在分土压膜装置的顶部;动力传送装置与拖拉机的输出轴传动连接;动力传送装置通过齿轮与旋地装置传动连接;动力传送装置通过皮带与上土装置传动连接;上土装置通过第一链条与施肥箱的排肥轴传动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能一次完成旋地、起双垄、施肥、补水、覆膜5道工序,工作效率高。效率高。效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旱地马铃薯起垄覆膜膜面集雨高效栽培的播种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农业机械
,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用于旱地马铃薯起垄覆膜膜面集雨高效栽培的播种机。

技术介绍

[0002]目前起垄覆膜垄沟集水栽培工艺应用在马铃薯栽培中的试验平均产量为47258.7kg/hm2,试验表明:马铃薯生育期明显延长,植株长势茂盛,单株结薯个数、单株结薯重、单薯重都有不同程度增加,增产15.2%,水分利用效率90.07kg/hm2/mm,增加了14.81%。
[0003]但是,由于缺乏与该工艺相配套使用的播种机械,以及劳动力缺乏等因素,导致起垄覆膜垄沟集水栽培技术推广应用迟缓,特别是现有播种机械根本不能适应山地及小块地的播种作业,严重制约着旱地马铃薯起垄覆膜膜面集雨高效栽培技术的推广应用。具体说,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是:目前广泛应用的农作物起垄覆膜抗旱栽培播种机,多采用宽垄覆膜、膜上种植或膜侧种植技术。宽垄覆膜膜上种植技术虽然可以提高土壤温度、减少水分蒸发,但覆膜阻止了雨水下渗入土壤,将雨水分流到膜测垄沟中,不能起到将有限降水汇聚在农作物根部,达不到集雨的目的,该技术当前无法解决出苗破膜技术;膜侧种植虽然能解决放苗问题,也会将有限降雨汇集在农作物根部,但是该技术田间覆膜面积少,水分散失较严重,如栽植马铃薯、萝卜等适宜起垄作物则无法垄上栽植;旱地马铃薯起垄覆膜膜面集雨高效栽培技术结合了以上两种基本技术的优势,对提升农业生产栽培技术具有先进性、实用性,但由于缺乏与技术相配套播种机械,以及劳动力缺乏等因素,导致旱地马铃薯起垄覆膜膜面集雨高效栽培技术推广应用迟缓,现生产中无相应配套机械可完成该技术指标,专用机械的缺乏严重制约着干旱区农作物栽培技术的更新。
[0004]因此,提供一种用于旱地马铃薯起垄覆膜膜面集雨高效栽培的播种机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旱地马铃薯起垄覆膜膜面集雨高效栽培的播种机,以解决上述提到的技术问题。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用于旱地马铃薯起垄覆膜膜面集雨高效栽培的播种机,包括机架、旋地装置、开沟犁、上土装置、动力传送装置、施肥箱、分土压膜装置和补水箱;
[0008]所述旋地装置、所述开沟犁和所述上土装置从前到后依次安装在所述机架的底部横梁上;所述动力传送装置、所述施肥箱和所述分土压膜装置从前到后依次安装在所述机架的顶部;所述分土压膜装置的后端具有多个分土压膜槽;所述补水箱设置在所述分土压膜装置的顶部;
[0009]所述动力传送装置与拖拉机的输出轴传动连接;所述动力传送装置通过齿轮与所
述旋地装置传动连接;所述动力传送装置通过皮带与所述上土装置传动连接;所述上土装置通过第一链条与所述施肥箱的排肥轴传动连接。
[0010]通过采取以上方案,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1]能一次完成旋地、起双垄、施肥、补水、覆膜5道工序,工作效率高,适用于干旱区、半干旱区。
[0012]进一步的,还包括破膜覆土压膜装置,所述破膜覆土压膜装置安装在所述机架的底部横梁上且位于所述上土装置后方。
[0013]进一步的,所述破膜覆土压膜装置包括覆膜刮片、破膜器和拨土压膜片;所述覆膜刮片、所述破膜器和所述拨土压膜片从前到后依次安装在所述机架的底部横梁上。
[0014]进一步的,所述上土装置包括第二链条和多个横向刮片;多个所述横向刮片分别等间隔固定在所述第二链条上。
[0015]由此可知,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旱地马铃薯起垄覆膜膜面集雨高效栽培的播种机,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采用播种时条施化肥的方式,使肥料能准确施用与马铃薯植株根部,可以有效提高肥料利用效率;通过补水箱可在马铃薯条播播种的同时将水补在种薯播种的位置,可节水增效,提高水分利用效率。
附图说明
[00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7]图1附图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用于旱地马铃薯起垄覆膜膜面集雨高效栽培的播种机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9]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用于旱地马铃薯起垄覆膜膜面集雨高效栽培的播种机,包括机架1、旋地装置2、开沟犁3、上土装置4、动力传送装置5、施肥箱6、分土压膜装置7和补水箱8;
[0020]旋地装置2、开沟犁3和上土装置4从前到后依次安装在机架1的底部横梁上;开沟犁3为起双垄开沟犁;动力传送装置5、施肥箱6和分土压膜装置7从前到后依次安装在机架1的顶部;分土压膜装置7的后端具有多个分土压膜槽71;补水箱8设置在分土压膜装置7的顶部;
[0021]动力传送装置5与拖拉机的输出轴传动连接;动力传送装置5通过齿轮与旋地装置2传动连接;动力传送装置5通过皮带与上土装置4传动连接;上土装置4通过第一链条与施肥箱6的排肥轴传动连接。
[0022]本专利技术能一次完成旋地、起双垄、施肥、补水、覆膜5道工序,工作效率高,完全适合旱地马铃薯起垄覆膜膜面集雨高效栽培技术的技术指标要求(起垄覆膜种植为起单垄种植,其中垄高25cm,垄上宽20出苗,垄底宽40出苗,每两垄覆120cm膜一道,两垄之间的V形垄沟浅覆土,用刀具每隔10cm划破地膜5cm口子以便降水下渗进地膜中,覆膜后采用马铃薯点播器人工破膜点播,株距35cm),在干旱区、半干旱区马铃薯、甜菜等需起垄种植作物播种具有明显的先进性和适用性。
[0023]具体的,还包括破膜覆土压膜装置9,破膜覆土压膜装置9安装在机架1的底部横梁上且位于上土装置4后方。
[0024]具体的,破膜覆土压膜装置9包括覆膜刮片91、破膜器92和拨土压膜片93;覆膜刮片91、破膜器92和拨土压膜片93从前到后依次安装在机架1的底部横梁上。
[0025]具体的,上土装置4包括第二链条41和多个横向刮片42;多个横向刮片42分别等间隔固定在第二链条41上,在第二链条41的转动下,带动多个横向刮片42将土运输到分土压膜装置7内部,再通过分土压膜槽71实现分土压膜。
[0026]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实施例公开的装置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相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
[0027]对所公开的实施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旱地马铃薯起垄覆膜膜面集雨高效栽培的播种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旋地装置、开沟犁、上土装置、动力传送装置、施肥箱、分土压膜装置和补水箱;所述旋地装置、所述开沟犁和所述上土装置从前到后依次安装在所述机架的底部横梁上;所述动力传送装置、所述施肥箱和所述分土压膜装置从前到后依次安装在所述机架的顶部;所述分土压膜装置的后端具有多个分土压膜槽;所述补水箱设置在所述分土压膜装置的顶部;所述动力传送装置与拖拉机的输出轴传动连接;所述动力传送装置通过齿轮与所述旋地装置传动连接;所述动力传送装置通过皮带与所述上土装置传动连接;所述上土装置通过第一链条与所述施肥箱的排肥轴传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国辉郭志乾张新学厚俊余帮强王效瑜胡智琪魏国宁
申请(专利权)人:宁夏农林科学院固原分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