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致变色器件及其制作方法、眼镜技术

技术编号:30828509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8 12:34
本公开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关于一种电致变色器件及其制作方法、眼镜,所述电致变色器件包括:第一基板、第一电极层、电致变色层、第二电极层和盖板层,所述第一电极层设于所述第一基板的一侧;所述电致变色层设于所述第一电极层远离所述第一基板的一侧;所述第二电极层设于所述电致变色层远离所述第一电极层的一侧;所述盖板层设于所述第二电极层远离所述电致变色层的一侧,并且所述盖板层包括第二基板和第一水氧阻隔膜,所述第一水氧阻隔膜设于所述第二基板的一侧,并且所述第二基板远离所述第一水氧阻隔膜的一面为硬化处理面,所述硬化处理面的硬度大于所述第二基板靠近所述第一水氧阻隔膜一面的硬度。有利于电致变色器件的轻薄化。色器件的轻薄化。色器件的轻薄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致变色器件及其制作方法、眼镜


[0001]本公开涉及电子设备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致变色器件及其制作方法、眼镜。

技术介绍

[0002]电致变色器件能够响应电信号改变颜色及透光率等特性。由于电致变色器件的这些特性,电致变色器件可以应用于虚拟现实眼镜和增强现实眼镜等智能眼镜中。为了增加智能眼镜佩戴的舒适性,需要眼镜尽可能的轻薄化,而目前电致变色器件的厚度较大,不利于智能眼镜的轻薄化。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致变色器件及其制作方法、眼镜,进而至少一定程度上实现电致变色器件的轻薄化。
[0004]根据本公开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电致变色器件,所述电致变色器件包括:
[0005]第一基板;
[0006]第一电极层,所述第一电极层设于所述第一基板的一侧;
[0007]电致变色层,所述电致变色层设于所述第一电极层远离所述第一基板的一侧;
[0008]第二电极层,所述第二电极层设于所述电致变色层远离所述第一电极层的一侧;
[0009]盖板层,所述盖板层设于所述第二电极层远离所述电致变色层的一侧,并且所述盖板层包括第二基板和第一水氧阻隔膜,所述第一水氧阻隔膜设于所述第二基板的一侧,并且所述第二基板远离所述第一水氧阻隔膜的一面为硬化处理面,所述硬化处理面的硬度大于所述第二基板靠近所述第一水氧阻隔膜一面的硬度。
[0010]根据本公开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一种制作电致变色器件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0011]在第一基板的一侧上形成第一电极层;
[0012]在所述第一电极层远离所述第一基板的一侧形成电致变色层;
[0013]在第二基板的一面形成第一水氧阻隔膜,并对所述第二基板的另一面进行硬化处理,以形成盖板层;
[0014]在所述第一水氧阻隔膜远离所述第二基板的一侧形成第二电极层;
[0015]将形成有第二电极层的盖板层设于所述电致变色层远离所述第一电极层的一侧,并且使所述第一水氧阻隔膜位于所述第二电极层远离所述电致变色层的一侧。
[0016]根据本公开的第三个方面,提供一种眼镜,所述眼镜包括上述的电致变色器件。
[0017]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电致变色器件,通过在第二基板的一面设置第一水氧阻隔膜,并对第二基板的另一面进行硬化处理,使第二基板的表面硬化,实现了通过第二基板及第一水氧阻隔膜形成的盖板对电致变色器件进行保护,从而避免了在电致变色器件表面设置玻璃盖板,实现了电致变色器件的轻薄化。
[0018]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
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0019]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0]图1为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电致变色器件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电致变色器件的示意图;
[0022]图3为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第三种电致变色器件的示意图;
[0023]图4为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制作电致变色器件的方法的流程图。
[0024]图中:
[0025]110、第一基板;120、第一电极层;130、电致变色层;140、第二电极层;150、盖板层;151、第二基板;152、第一水氧阻隔膜;153、第一光学胶层;154、第三基板;160、第二光学胶层;170、第二水氧阻隔膜;180、防水围堰。
具体实施方式
[0026]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方式。然而,示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实施方式;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使得本专利技术将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方式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结构,因而将省略它们的详细描述。
[0027]虽然本说明书中使用相对性的用语,例如“上”“下”来描述图标的一个组件对于另一组件的相对关系,但是这些术语用于本说明书中仅出于方便,例如根据附图中所述的示例的方向。能理解的是,如果将图标的装置翻转使其上下颠倒,则所叙述在“上”的组件将会成为在“下”的组件。当某结构在其它结构“上”时,有可能是指某结构一体形成于其它结构上,或指某结构“直接”设置在其它结构上,或指某结构通过另一结构“间接”设置在其它结构上。
[0028]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首先提供一种电致变色器件,如图1和图2所示,该电致变色器件包括:第一基板110、第一电极层120、电致变色层130、第二电极层140和盖板层150,第一电极层120设于第一基板110的一侧;电致变色层130设于第一电极层120远离第一基板110的一侧;第二电极层140设于电致变色层130远离第一电极层120的一侧;盖板层150设于第二电极层140远离电致变色层130的一侧,并且盖板层150包括第二基板151和第一水氧阻隔膜152,第一水氧阻隔膜152设于第二基板151的一侧,并且第二基板151远离第一水氧阻隔膜152的一面为硬化处理面,硬化处理面的硬度大于第二基板151靠近第一水氧阻隔膜152一面的硬度。
[0029]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电致变色器件,通过在第二基板151的一面设置第一水氧阻隔膜152,并对第二基板151的另一面进行硬化处理,使第二基板151的表面硬化,实现了通过第二基板151及第一水氧阻隔膜152形成的盖板对电致变色器件进行保护,从而避免了在电致变色器件表面设置玻璃盖板,实现了电致变色器件的轻薄化。
[0030]进一步的,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电致变色器件还可以包括第二光学胶层160、第二水氧阻隔膜170和防水围堰180,第二光学胶层160设于第一基板110远离第一电极层120的一侧;第二水氧阻隔膜170设于第二光学胶层160远离第一基板110的一侧。防水围堰180设于盖板层150和第二水氧阻隔膜170之间,并且防水围堰180、盖板层150和第二水氧阻隔膜170形成密封腔体,第二光学胶层160、第一基板110、第一电极层120、电致变色层130和第二电极层140依次堆叠于密封腔体的内部。
[0031]通过第二光学胶层160将第二水氧阻隔膜170连接于第一基板110,实现对电致变色器件底部的防水,防水围堰180设于盖板层150和第二水氧阻隔膜170之间,并且连接盖板层150和第二水氧阻隔膜170,形成密封的腔体,实现了电致变色器件侧面的防水。
[0032]下面将对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电致变色器件的各部分进行详细说明:
[0033]第一基板110可以是有机基板或者无机基板,当第一基板110为有机基板时,第一基板110的材料可以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聚碳酸酯、聚醚砜和聚酰亚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致变色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致变色器件包括:第一基板;第一电极层,所述第一电极层设于所述第一基板的一侧;电致变色层,所述电致变色层设于所述第一电极层远离所述第一基板的一侧;第二电极层,所述第二电极层设于所述电致变色层远离所述第一电极层的一侧;和盖板层,所述盖板层设于所述第二电极层远离所述电致变色层的一侧,并且所述盖板层包括第二基板和第一水氧阻隔膜,所述第一水氧阻隔膜设于所述第二基板的一侧,并且所述第二基板远离所述第一水氧阻隔膜的一面为硬化处理面,所述硬化处理面的硬度大于所述第二基板靠近所述第一水氧阻隔膜一面的硬度。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致变色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水氧阻隔膜设于所述第二基板靠近所述第二电极层的一侧。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致变色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层还包括:第三基板,所述第三基板设于所述第二电极层远离所述电致变色层的一侧;第一光学胶层,所述第一光学胶层设于所述第三基板远离所述第二电极层的一侧,所述第二基板设于所述第一光学胶远离所述第三基板的一侧。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致变色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致变色器件还包括:第二光学胶层,所述第二光学胶层设于所述第一基板远离所述第一电极层的一侧;第二水氧阻隔膜,所述第二水氧阻隔膜设于所述第二光学胶层远离所述第一基板的一侧。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致变色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致变色器件还包括:防水围堰,所述防水围堰设于所述盖板层和所述第二水氧阻隔膜之间,并且所述防水围堰、所述盖板层和所述第二水氧阻隔膜形成密封腔体,所述第二光学胶层、所述第一基板、所述第一电极层、所述电致变色层和所述第二电极层依次堆叠于所述密封腔体的内部。6.如权利要求1

5任一项所述的电致变色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层的厚度为25μm

125μm。7.如权利要求1

5任一项所述的电致变色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水氧阻隔膜为Al2O3单层隔膜,或者所述第一水氧阻隔膜为Al2O3和SiO2双层结构隔膜,或者所述第一水氧阻隔膜为Al2O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蓝昊
申请(专利权)人: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