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螨抑菌面料制备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827105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8 12: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抗螨抑菌面料制备工艺,先将纤维纺成纱,再将纱织造成面料,最后用抗螨抑菌整理液对面料进行后处理,得到抗螨虫抑菌的面料。制得的面料柔软亲肤、抗螨抑菌效果好、安全性高,适用于制作贴身衣物。适用于制作贴身衣物。适用于制作贴身衣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抗螨抑菌面料制备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纺织面料领域,具体涉及抗螨抑菌面料制备工艺。

技术介绍

[0002]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螨虫和细菌无处不在,会对我们的健康产生多种的影响。尤其是与皮肤直接接触的家居服等贴身衣物如果携带大量的细菌、螨虫,会污染肌肤、堵塞毛孔,导致长痘、发炎、瘙痒、化脓等严重的皮肤顽疾。
[0003]对于家居服面料等采用高支高密的精纺面料,面料柔软、光滑、亲肤感好,但是由于表面光滑,在进行后处理时,如果整理液在其表面接触停留时间较短,难以实现整理液对面料的充分渗透,导致处理效果不好;现有技术主要是通过增加浸渍时间来达到充分渗透的目的,处理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抗螨抑菌面料制备工艺,先将纤维纺成纱,再将纱织造成面料,最后用抗螨抑菌整理液对面料进行后处理,得到抗螨虫抑菌的面料。制得的面料柔软亲肤、抗螨抑菌效果好、安全性高,适用于制作贴身衣物。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0006]抗螨抑菌面料制备工艺,其包括如下步骤:
[0007](1)将纤维纺成纱;
[0008](2)将纱织造成面料;
[0009](3)用抗螨抑菌整理液对面料进行后处理,得到抗螨虫抑菌的面料;
[0010]所述纺成的纱的支数为40支以上;
[0011]所述织造成的面料的密度为每平方英寸面料中经纱、纬纱的总根数不小于200根;
[0012]所述的用抗螨抑菌整理液对面料进行后处理,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0013]1)用抗螨抑菌整理液对面料进行喷浸处理;
[0014]2)用抗螨抑菌整理液对完成喷浸的面料进行浸泡处理,完成面料的浸润;
[0015]3)对完成浸润的面料进行脱液、吹干处理。
[0016]优选地,所述纤维包括天然植物纤维。
[0017]优选地,所述纤维还包括化学纤维。
[0018]优选地,所述天然植物纤维包括棉纤维、木棉纤维中的至少一种。
[0019]优选地,所述的化学纤维包括合成纤维、再生纤维中的至少一种。
[0020]优选地,所述合成纤维包括维纶(聚乙烯醇缩甲醛纤维)。
[0021]优选地,所述再生纤维包括再生植物纤维素纤维、再生植物蛋白纤维中的至少一种;
[0022]再生植物纤维素纤维包括竹浆纤维、艾草纤维中的至少一种;
[0023]所述再生植物蛋白纤维包括大豆蛋白纤维。
[0024]所述棉纤维为长绒棉纤维,手扯长度平均为33

45mm;
[0025]所述木棉纤维、维纶、竹浆纤维、艾草纤维和大豆蛋白纤维均为短切纤维,长度为30

50mm。
[0026]棉纤维,又称棉花,是纺织工业的重要原料,棉纤维制品吸湿和透气性好,柔软而保暖,主要组成物质是纤维素,具有耐碱不耐酸的特性;
[0027]木棉纤维作为一种天然纤维素纤维,具有薄壁、大中空的独特结构,其中空率远远高于其他现有纤维,是优良的隔热、隔音、保暖和浮力材料,其光泽、吸湿性和保暖性是用作服装面料的天然材料,不易被水浸湿,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天然抗菌,不蛀不霉,还具有较好的耐碱性和一定的耐弱酸性;
[0028]维纶号称“合成棉花”,吸湿性大、化学稳定性好,不耐强酸,耐碱;
[0029]竹浆纤维,竹浆纤维具有较好的天然抑菌性和防臭性,耐磨性和吸湿性好,悬垂性佳,手感柔软;
[0030]艾草纤维,不仅具有良好的吸湿透湿性、手感柔软、可生物降解,还具备艾草的抗菌抑菌、养生保健等特异的功能性和保健性;
[0031]竹浆纤维和艾草纤维作为再生植物纤维素纤维,具有耐碱不耐酸的特性;
[0032]大豆蛋白纤维,细度细、比重轻、拉伸强度高、耐酸耐碱性强、吸湿导湿性好,有着羊绒般的柔软手感,蚕丝般的柔和光泽,优于棉的保暖性和良好的亲肤性等优良性能;大豆蛋白纤维不耐酸,具有一定的耐碱性。
[0033]优选地,所述抗螨抑菌整理液,按重量份计,包括如下组分:羧甲基壳聚糖5

10份、苦参碱3

5份、2

甲基
‑4‑
异噻唑啉
‑3‑
酮1

2份、纯水100

500份、乳化剂0.1

0.5份、硅烷偶联剂0.1

0.5份、海藻酸钠0.05

0.1份;
[0034]制备步骤如下:
[0035]1)按配比称取原料;
[0036]2)将海藻酸钠、羧甲基壳聚糖加入到纯水中,搅拌至透明、粘稠状的溶液;
[0037]所述粘稠状的溶液的粘度为50

300m Pa
·
s的微粘稠状;
[0038]3)将苦参碱加入到上述透明、粘稠状的溶液中,搅拌至完全溶解,得到混合液;
[0039]4)将2

甲基
‑4‑
异噻唑啉
‑3‑
酮、乳化剂、硅烷偶联剂加入到上述混合液中,搅拌至分散均匀,制得抗螨抑菌整理液。
[0040]羧甲基壳聚糖是一种水溶性壳聚糖衍生物,基于虾、蟹等外壳为原料壳制备所得,为生物源抗螨抑菌剂,具有良好的杀虫、杀菌效果,对金黄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抗菌性强;
[0041]苦参碱是由豆科植物苦参中提取获得,也是生物源抗螨抑菌剂,具有杀菌、灭菌和杀虫的功效,对真菌、球菌、杆菌有良好的抑制与杀灭作用,能够有效去除螨虫;
[0042]2‑
甲基
‑4‑
异噻唑啉
‑3‑
酮是一种化学合成的高效杀菌剂,对于抑制微生物的生长有很好的作用,在低浓度下能有效杀灭多种细菌,可以抑制细菌、真菌及霉菌的生长,另外,噻唑啉化合物具有很好的生物杀螨活性。
[0043]优选地,采用面料浸润处理装置对面料进行抗螨抑菌后处理,所述面料浸润处理装置,包括浸润池;所述浸润池一侧顶端设置有喷浸机构,所述浸润池另一侧顶端设置有脱水机构;
[0044]所述喷浸机构包括负压腔体,所述负压腔体加快整理液浸润面料;
[0045]所述负压腔体包括脱料组件,所述脱料组件位于所述负压腔体上方,所述脱料组件用于面料喷浸后与负压腔体脱离;
[0046]所述喷浸机构还包括喷淋组件,所述喷淋组件位于所述负压腔体正上方,所述喷淋组件一侧通过循环泵与所述浸润池连接;
[0047]所述脱水机构包括滤水组件,所述滤水组件正上方设置有风干组件,所述风干组件用于浸润后的面料脱水;
[0048]所述负压腔体和所述滤水组件上方两侧边均设置有压辊,所述压辊用于面料在负压腔体和滤水组件上方平整输送。
[004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50]1.本专利技术的面料是基于植物纤维制备的,纤维手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抗螨抑菌面料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将纤维纺成纱;(2)将纱织造成面料;(3)用抗螨抑菌整理液对面料进行后处理,得到抗螨虫抑菌的面料;所述的用抗螨抑菌整理液对面料进行后处理,具体包括如下步骤:1)用抗螨抑菌整理液对面料进行喷浸处理;2)用抗螨抑菌整理液对完成喷浸的面料进行浸泡处理,完成面料的浸润;3)对完成浸润的面料进行脱液、吹干处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螨抑菌面料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包括天然植物纤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抗螨抑菌面料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还包括化学纤维。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抗螨抑菌面料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然植物纤维包括棉纤维、木棉纤维中的至少一种。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抗螨抑菌面料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化学纤维包括合成纤维、再生纤维中的至少一种。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抗螨抑菌面料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合成纤维包括维纶。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抗螨抑菌面料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再生纤维包括再生植物纤维素纤维、再生植物蛋白纤维中的至少一种;再生植物纤维素纤维包括竹浆纤维、艾草纤维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再生植物蛋白纤维包括大豆蛋白纤维。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螨抑菌面料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螨抑菌整理液,按重量份计,包括如下组分:羧甲基壳聚糖5

10份、苦参碱3

5份、2

甲基
‑4‑
异噻唑啉
‑3‑
酮1

2份、纯水100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翁冰雄郭佳丽惠国朋赵国玉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安之伴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