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载银丝素蛋白纳米颗粒抗菌剂、制备方法及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0826143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8 12: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纳米材料和高分子生物医用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载银丝素蛋白纳米颗粒抗菌剂、制备方法及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方法如下:配置一定质量分数浓度的丝素蛋白溶液,然后将硝酸银或者纳米银按照一定的比例添加到丝素蛋白溶液中,均匀混合之后置于液氮中冷冻,在完全冻结之后经退火处理,获得载银的丝素蛋白纳米颗粒。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载银的丝素蛋白纳米颗粒抗菌剂抗菌效果明显,其制备方法原料组成简单、制备工艺简单,制备过程无需添加其它化学试剂,适合工业化生产。适合工业化生产。适合工业化生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载银丝素蛋白纳米颗粒抗菌剂、制备方法及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纳米材料和高分子生物医用材料
,尤其涉及一种载银丝素蛋白纳米颗粒抗菌剂、制备方法及应用。

技术介绍

[0002]抗菌消毒于日常生活、医药技术和工业领域都是不可或缺的。抗菌的方法有多种形式,例如光照法、辐射法、消毒剂法、抗菌法、高温法等。银、铜等金属离子具有有效的抗菌作用。其中,银离子作为抗菌剂早已为人所知。来自溶解硝酸银和磺胺嘧啶银的银离子对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具有强有力的杀菌效果。纳米银由于超高的比表面积和活性,也开始广泛作为抗菌剂来使用,但是其抗菌的原理可能还是银离子发挥作用。由于银盐或者银纳米粒子不稳定,因此,其作为抗菌剂使用时需要合适的载体。目前常用的载体有沸石、磷酸钙、二氧化硅和氧化物等。
[0003]丝素蛋白是一种天然高分子蛋白,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可降解性,已经作为生物材料被广泛应用到生物医用材料领域。申请号为202011358899.6的专利技术专利提出了一种单侧负载银的丝素蛋白抗菌敷料及制备方法和应用,在丝素蛋白敷料一些负载纳米银,从而提供良好的抗菌效果。然而,直接将银负载到膜、海绵等材料上,难以提供稳定持续的释放。纳米颗粒由于超高的比表面积和高效的释放效率,已经被广泛用作抗菌剂的载体。将银系抗菌剂装载到可降解的纳米颗粒载体中是制备新型抗菌剂的有效途径。
[0004]申请号为201210108553.X的专利技术专利提出了一种丝蛋白

银纳米粒子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将丝蛋白溶液与硝酸银溶液混合之后,在太阳光或模拟太阳光照射下将银的前躯体原位还原成银纳米粒子,然后再进行材料的成型或者制备。申请号为202011335506.X的专利技术专利提出了一种制备丝素蛋白基双金属抗菌涂层的方法,将硝酸银、四氯金酸粉末与丝素蛋白溶液共混,进行紫外照射还原得到银纳米颗粒和金纳米颗粒。然而,上述方法都是以丝素蛋白为稳定剂,通过还原法制备丝素蛋白

银纳米复合物,制备过程涉及化学反应,不可控。而且,仅仅以丝素蛋白为稳定剂并没有发挥出丝素蛋白作为可降解纳米载体的优势,制备的丝素蛋白

银纳米复合物作为抗菌剂使用分散性差、也难以维持长期的可持续释放。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载银丝素蛋白纳米颗粒抗菌剂、制备方法及应用,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绿色环保的一种载银丝素蛋白纳米颗粒抗菌剂及其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采用冷冻的方法,直接获得载银丝素蛋白纳米颗粒。
[0006]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载银丝素蛋白纳米颗粒抗菌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银盐或银单质加入至丝素蛋白溶液中得到共混液,将共混液进行超低温冷冻,之后进行升温退火处理,诱导丝素蛋白组装和结构转变,获得不溶于水的载银的丝素蛋白纳米颗粒冷冻体;冷冻体解冻后,获得载银丝素蛋白纳米颗粒抗菌剂;或冷冻体冷冻干燥,得到
载银的丝素蛋白纳米冻干粉体。
[0007]进一步地,所述银盐包括硝酸银,所述银单质包括纳米银。
[0008]进一步地,所述纳米银粒径:10

200nm。
[0009]进一步地,所述丝素蛋白溶液经蚕丝脱胶溶解获得;所述丝素蛋白溶液质量分数为0.05~0.8%。
[0010]进一步地,所述银盐或银单质用量为丝素蛋白质量的5~30%。
[0011]进一步地,所述超低温冷冻包括液氮冷冻;所述升温退火处理温度包括在温度为

10~0℃的条件下冷冻处理12h~96h;所述解冻包括在4~60℃条件下进行融化。
[0012]进一步地,所述纳米颗粒尺寸为50~1000nm。
[0013]进一步地,所述的丝素蛋白溶液是将蚕丝或者蚕茧进行脱胶、溶解、透析处理后得到再生丝素蛋白溶液。
[0014]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利用如上述的制备方法制备的载银丝素蛋白纳米颗粒抗菌剂。
[0015]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载银丝素蛋白纳米颗粒抗菌剂在作为抗菌剂中的应用。
[0016]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及积极效果为:
[0017](1)本专利技术不涉及复杂的化学反应,制备过程可控,无副产物产生;
[0018](2)本专利技术制备过程反应条件温和,是基于水溶液体系制备,无需其它化学试剂的使用;
[0019](3)本专利技术制备方法简单、制备流程短,无需特殊的设备和复杂的流程,可以实现纳米颗粒的宏量制备,具有产业化上的应用价值;
[0020](4)同时本专利技术制备得到的不同纳米颗粒分散性良好,抗菌效果良好。丝素蛋白可以缓慢降解,可以实现银的持续释放。
附图说明
[0021]图1是实施例1制备的载银离子丝素蛋白纳米颗粒分散液的光学显微镜图片;
[0022]图2是实施例1制备的载银丝素蛋白纳米颗粒的扫描电镜图;
[0023]图3是实施例1

5制备的载银丝素蛋白纳米颗粒抗菌实验数据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各实施例及试验例中所用的设备和试剂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得到。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
[0025]根据本申请包含的信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可以轻而易举地对本专利技术的精确描述进行各种改变,而不会偏离所附权利要求的精神和范围。应该理解,本专利技术的范围不局限于所限定的过程、性质或组分,因为这些实施方案以及其他的描述仅仅是为了示意性说明本专利技术的特定方面。实际上,本领域或相关领域的技术人员明显能够对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作出的各种改变都涵盖在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
[0026]为了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而不是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在本申请中所用的表示用量、百分比的所有数字、以及其他数值,在所有情况下都应理解为以词语“大约”所修饰。因此,除非特别说明,否则在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列出的数字参数都是近似值,其可能
会根据试图获得的理想性质的不同而加以改变。各个数字参数至少应被看作是根据所报告的有效数字和通过常规的四舍五入方法而获得的。本专利技术中,“约”指给定值或范围的10%以内,优选为5%以内。
[0027]除非特殊说明,本专利技术下述各实施例中所述的丝素蛋白溶液在液氮中进行冷冻处理的温度为

196℃。
[0028]本专利技术披露了一种载银丝素蛋白纳米颗粒抗菌剂、制备方法及应用。本专利技术以丝素蛋白纳米颗粒作为载体,采用丝素蛋白溶液与硝酸银粉末或纳米银共混并通过冷冻与升温退火处理得到载银丝素蛋白纳米颗粒抗菌剂。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0029]实施例1
[0030]步骤1、制备丝素蛋白溶液;
[0031]具体地,可以采用以下工艺:将100g桑蚕丝浸入5L的0.1%碳酸钠溶液中,于98~100℃煮沸处理30min,重复三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载银丝素蛋白纳米颗粒抗菌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将银盐或银单质加入至丝素蛋白溶液中得到共混液,将共混液进行超低温冷冻,之后进行升温退火处理,诱导丝素蛋白组装和结构转变,获得不溶于水的载银的丝素蛋白纳米颗粒冷冻体;冷冻体解冻后,获得载银丝素蛋白纳米颗粒抗菌剂;或冷冻体冷冻干燥,得到载银的丝素蛋白纳米冻干粉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载银丝素蛋白纳米颗粒抗菌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银盐包括硝酸银,所述银单质包括纳米银。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载银丝素蛋白纳米颗粒抗菌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银粒径:10

200n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载银丝素蛋白纳米颗粒抗菌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丝素蛋白溶液经蚕丝脱胶溶解获得;所述丝素蛋白溶液质量分数为0.05~0.8%。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载银丝素蛋白纳米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尤仁传肖佳慧李秀芳张强闫书芹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纺织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