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KYB株式会社专利>正文

叶片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821485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8 11:35
叶片泵(100)具备:泵外壳(10),其具有收容凹部(11);泵芯(20),其被收容于收容凹部(11),泵芯(20)具有:转子(24);多个叶片(25),其被收装于在转子(24)上所形成的多个狭缝;凸轮环(26),其内周形成有凸轮面(26a);第一侧面板(29),其隔着凸轮环(26)而被设置于与收容凹部(11)的底面(11a)相反的一侧,第一侧面板(29)具有朝向径向外侧突出的第一突出部(29b),泵芯(20)经由第一突出部(29b)而被卡定于泵外壳(10)。(10)。(1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叶片泵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叶片泵。

技术介绍

[0002]在日本特开JP2018

80687A中,记载了具备具有收容凹部的泵外壳和被收容于收容凹部中的泵芯在内的叶片泵。日本特开JP2018

80687A所记载的叶片泵被组装于作为驱动源的电动马达。

技术实现思路

[0003]在日本特开JP2018

80687A所记载的叶片泵中,通过将泵外壳组装于电动马达,从而固定泵芯。因此,为了在直至叶片泵被组装于电动马达为止的期间,防止泵芯从泵外壳脱落的情况,需要将覆盖泵芯的盖板等脱落防止部件组装于泵外壳。
[0004]另一方面,需要在将叶片泵组装于电动马达时,从泵外壳拆下脱落防止部件。由于需要这样将脱落防止部件组装于泵外壳的工序和拆下脱落防止部件的工序,从而使工时增加,因此,其结果是,具有叶片泵的装置的制造成本可能会上升。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使具有叶片泵的装置的制造成本降低。
[0006]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某一方式,通过由驱动源旋转驱动从而喷出工作流体的叶片泵具备:泵外壳,其具有收容凹部;泵芯,其被收容于所述收容凹部,所述泵芯具有:转子,其被传递所述驱动源的旋转驱动力;多个叶片,其以自由滑动的方式而被收装于多个狭缝,这多个狭缝呈辐射状地被形成于所述转子;凸轮环,其内周形成有凸轮面,所述叶片的顶端伴随着所述转子的旋转而与该凸轮面滑动接触;第一侧面板,其隔着所述凸轮环而被设置于与所述收容凹部的底面相反的一侧,所述第一侧面板具有朝向径向外侧突出的第一突出部,所述泵芯经由所述第一突出部而被卡定于所述泵外壳。
附图说明
[0007]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叶片泵的剖视图。
[0008]图2为沿着图1的II

II线的叶片泵的剖视图。
[0009]图3为沿着图2的III

III线的叶片泵的放大剖视图。
[0010]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叶片泵的剖视图。
[0011]图5为沿着图4的V

V线的叶片泵的剖视图。
[0012]图6为沿着图5的VI

VI线的叶片泵的放大剖视图。
[0013]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叶片泵的变形例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以下,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0015]<第一实施方式>
[0016]参照图1至图3,对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叶片泵100进行说明。图1为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叶片泵100被组装于驱动源50的状态的剖视图,图2表示沿着图1的II

II线的截面的剖视图,图3为将沿着图2的III

III线的截面放大表示的放大剖视图。
[0017]叶片泵100被用作被搭载于车辆的流体压力设备、例如动力转向装置、无级变速器等流体压力供给源。工作流体为油或者其他的水溶性代替液体等。作为驱动叶片泵100的驱动源50,使用了未图示的发动机、电动马达。
[0018]如图1以及图2所示,叶片泵100具备:泵外壳10,其具有收容凹部11;泵芯20,其被收容于收容凹部11。
[0019]泵外壳10具有:安装面10a,其被安装于驱动源50的外壳52的安装面52a;收容凹部11,其在安装面10a上开口。收容凹部11为凹状空间,具有底面11a、被形成于底面11a侧的第一收容孔11b、和与第一收容孔11b连续地被形成且内径大于第一收容孔11b的第二收容孔11c。
[0020]另外,在泵外壳10上,设置有缺口部11d、凹状的高压室32和喷出通路33,其中,所述缺口部11d以从第二收容孔11c的内周面朝向径向外侧开槽的方式形成,所述高压室32被形成于底面11a,所述喷出通路33与高压室32连通,并在安装面10a上开口。
[0021]缺口部11d以与在驱动源50的外壳52的安装面52a上开口的未图示的流体箱通路对置的方式而被设置,喷出通路33以与在驱动源50的外壳52的安装面52a上开口的未图示的工作油供给通路对置的方式而被设置。另外,被设置于驱动源50的外壳52的流体箱通路与对工作油进行贮存的未图示的流体箱连通,工作油供给通路与由工作油驱动的流体压力设备连通。
[0022]泵芯20具有:被驱动轴1,其由驱动源50旋转驱动;转子24,其经由被驱动轴1而被传递驱动源50的旋转驱动力;多个叶片25,其以自由滑动的方式而被收装于多个狭缝,该多个狭缝呈辐射状地被形成于转子24;凸轮环26,其在内周上形成有凸轮面26a,叶片25的顶端伴随着转子24的旋转而与该凸轮面26a滑动接触。在凸轮环26的内部,由转子24的外周面、凸轮环26的凸轮面26a、以及相邻的叶片25划分出多个泵室27。
[0023]被驱动轴1为轴状部件,具有与转子24卡合的卡合部1a、和以从泵芯20朝向驱动源50突出的方式而被设置的连结部1b。在卡合部1a的外周面上被实施了花键加工,连结部1b经由奥德姆接头(oldham joint)等接头部件54而与驱动源50的驱动轴51连结。
[0024]转子24为环状部件,在其中心部,以在轴向上贯穿的方式形成有与被驱动轴1的卡合部1a卡合的卡合孔24a。在卡合孔24a的内周面上被实施了花键加工。另外,在转子24的外周面上,被形成为辐射状的多个未图示的狭缝开口,在各狭缝中以自由滑动的方式而收装有叶片25。
[0025]凸轮环26为在内周面形成有大致椭圆形状的凸轮面26a的环状部件。凸轮面26a具有:两个吸入区域,其伴随着转子24的旋转而将泵室27的容积扩张;两个喷出区域,其伴随着转子24的旋转而将泵室27的容积收缩。
[0026]泵芯20还具有:第一侧面板29,其隔着凸轮环26而被设置于与收容凹部11的底面11a相反的一侧;第二侧面板28,其被设置于凸轮环26与收容凹部11的底面11a之间。
[0027]如图2所示,第一侧面板29为以两个吸入端口29a呈圆弧状地被开槽的方式而被形
成的环状部件。吸入端口29a被设置成与凸轮环26的吸入区域对应,并且是为了向泵室27引导工作油而被设置的。
[0028]第二侧面板28为两个圆弧状的贯穿孔作为喷出端口28a而被形成的圆板状部件。喷出端口28a被设置成与凸轮环26的喷出区域对应,并且是为了向高压室32引导从泵室27中被喷出的工作油而被设置的。另外,向泵室27引导工作油的吸入端口不仅仅被设置于第一侧面板29,也可以被设置于第二侧面板28和凸轮环26。
[0029]另外,泵芯20具有插通凸轮环26、第一侧面板29以及第二侧面板28的两个连结销30。通过两个连结销30对凸轮环26、第一侧面板29以及第二侧面板28的相对旋转进行限制,从而实施凸轮环26的吸入区域和第一侧面板29的吸入端口29a的定位、以及凸轮环26的喷出区域和第二侧面板28的喷出端口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叶片泵,通过由驱动源旋转驱动从而喷出工作流体,其中,具备:泵外壳,其具有收容凹部;泵芯,其被收容于所述收容凹部,所述泵芯具有:转子,其被传递所述驱动源的旋转驱动力;多个叶片,其以自由滑动的方式而被收装于多个狭缝,该多个狭缝呈辐射状地被形成于所述转子;凸轮环,其内周形成有凸轮面,所述叶片的顶端伴随着所述转子的旋转而与该凸轮面滑动接触;第一侧面板,其隔着所述凸轮环而被设置于与所述收容凹部的底面相反的一侧,所述第一侧面板具有朝向径向外侧突出的第一突出部,所述泵芯经由所述第一突出部而被卡定于所述泵外壳。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叶片泵,其中,所述叶片泵还具备环状部件,所述环状部件被嵌入至在所述收容凹部的内周面上所形成的环状槽中,所述环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久保康平藤田朋之赤塚浩一朗牧义之
申请(专利权)人:KYB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