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流阀及包含其的热水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819563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6 08: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稳流阀及包含其的热水器。稳流阀包括:阀壳体,具有入口端和出口端,内部具有流动通道;设置于流动通道内的调节组件,调节组件包括挡板、活动杆、调节件和支撑件;挡板靠近入口端、两端抵接于阀壳体的内壁面并相对于阀壳体可滑动;调节件靠近出口端。活动杆的一端连接于挡板、另一端作用于调节件,以使调节件在初始状态和激活状态之间切换。处于初始状态,流动通道完全关闭;处于激活状态,调节件至少部分打开流动通道。水压较小时,流动通道的截面尺寸较小;当水压继续增大时,水流通过的截面尺寸较大;当水压增大到一定值时,在挡板、活动杆和调节件的作用下,流动通道完全关闭,能够起到防止水压过大而涨坏水管的作用。管的作用。管的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稳流阀及包含其的热水器
[0001]本申请要求申请日为2021年1月6日,专利技术名称为“稳流阀及包含其的热水器”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CN 2021100142093的优先权。本申请引用上述中国专利申请的全文。


[0002]本技术涉及热水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稳流阀及包含其的热水器。

技术介绍

[0003]随着燃气热水器在市场上的占比不断增多,出现的问题也越来越多。比如,水压波动造成水流量的不断波动,这样就给用户带去非常不好的使用体验。又比如进水管中的水压过大,会影响燃气热水器的进水,影响燃气热水器的正常使用,严重的话可能会使得进水管涨裂,给用户造成人身安全以及财产损失。
[0004]在现有技术中,热水器中使用的稳流阀通常不能根据水压的大小而自动调节阀的开度。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能够根据水压的大小自动调节水阀开度的稳流阀,且在达到一定水压时,该稳流阀能够自动关闭,防止因涨坏水管而漏水。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稳流阀及包含其的热水器。
[0006]本技术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0007]一种稳流阀,用于热水器,所述稳流阀包括:
[0008]阀壳体,具有入口端和出口端,所述阀壳体的内部具有流动通道,所述流动通道连通在所述入口端和所述出口端之间;及
[0009]设置于所述流动通道内的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包括挡板、活动杆、支撑件和调节件;
[0010]其中,所述挡板靠近所述入口端,所述挡板的两端抵接于所述阀壳体的内壁面,并相对于所述阀壳体可滑动;所述调节件靠近所述出口端;所述支撑件连接于所述阀壳体的内壁面并用于支撑所述活动杆;
[0011]所述活动杆的另一端用于作用于所述调节件,以使所述调节件相对于所述阀壳体运动并在初始状态和激活状态之间切换;
[0012]其中,所述活动杆和所述调节件被配置为:
[0013]当所述调节件处于初始状态,所述流动通道处于完全关闭状态;
[0014]当所述调节件处于激活状态,所述调节件至少部分打开所述流动通道。
[0015]在本方案中,当水流自入口端流入时,水流冲击挡板,使得挡板相对于阀壳体滑动,挡板运动带动活动杆运动,活动杆运动带动调节件相对于阀壳体运动,进而能够使得调节件在初始状态和激活状态之间切换,或者在激活状态时,改变流动通道的打开程度。如此,当水压较小时,挡板受到的作用力较小,活动杆运动的行程较小,通过活动杆施加给调
节件的作用力也较小,调节件相对于阀壳体运动的幅度也较小,使得水流通过的流动通道的截面尺寸会较小;当水压继续增大时,水流施加给挡板的作用力较大,活动杆运动的行程较大,调节件相对于阀壳体运动的幅度也较大,使得水流通过的截面尺寸也较大,能够起到稳定流量的效果;当水压增大到一定值时,在挡板、活动杆和调节件的作用下,流动通道完全关闭,能够起到防止水压过大而涨坏水管的作用。
[0016]优选地,所述支撑件的中部具有用于使所述活动杆通过的第一连通孔;
[0017]所述调节组件还包括复位件,所述复位件套设于所述活动杆上,且所述复位件夹设在所述挡板和所述支撑件之间,以用于向所述挡板施加朝向所述入口端的作用力。
[0018]在本方案中,水压由上述一定值减小时,复位件能够向挡板施加朝向所述入口端的作用力,进而便于挡板复位,便于进行下次调节。
[0019]优选地,沿水的流动方向,所述支撑件包括相连接的第一支撑部分和第二支撑部分,所述第一支撑部分和所述第二支撑部分均连接于所述阀壳体的内壁面,所述第一支撑部分的中部设有第二连通孔,所述第二支撑部分的中部设有所述第一连通孔,所述第二连通孔与所述第一连通孔同轴且所述第二连通孔的孔径不小于所述第一连通孔的孔径;
[0020]所述第一支撑部分朝向所述复位件的一侧具有第一容置槽,所述挡板中朝向所述复位件的一端设有第二容置槽。
[0021]在本方案中,第一支撑部分既能够对复位件起到定位和限位的作用,又能够对活动杆起到一定程度的支撑作用,同时当第二连通孔的直径大于第一连通孔的直径时,第一支撑部分还便于水流的通过。第二支撑部分和第一支撑部分相配合,既能够为水流通过提供通道,又能够可靠地对活动杆起到支撑作用,有利于提高稳流阀的可靠性。
[0022]优选地,所述第二连通孔的孔径大于所述第一连通孔的孔径;
[0023]所述第二支撑部分包括支撑筒和位于所述支撑筒内的中心连接部,所述支撑筒中靠近所述第一支撑部分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撑部分,所述中心连接部的中部设置有所述第一连通孔,所述中心连接部与所述支撑筒的内壁面之间连接有间隔设置的连接杆。
[0024]在本方案中,连接杆能够起到加强作用,使得在实现水流顺利通过的基础上,能够较为可靠地实现对活动杆的支撑,进而有利于进一步提高稳流阀的可靠性。
[0025]优选地,所述第一支撑部分的两端抵接于所述阀壳体的内壁面,且沿所述阀壳体的径向方向,所述第一支撑部分的横截面尺寸大于所述挡板的横截面的尺寸。
[0026]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设置,挡板与第一支撑部分的截面尺寸之间的关系使得:当挡板在水流的作用下滑动时,至少挡板的外周缘与第一支撑部分所抵接的阀壳体的内壁之间形成的间隙能够较为可靠地使得水流通过。
[0027]优选地,所述阀壳体的内壁面上设置有用于容置所述挡板中靠近所述入口端的一端的第三容置槽。
[0028]在本方案中,第三容置槽便于实现对挡板的定位,有利于简化稳流阀的结构。同时,第三容置槽的设置,便于实现稳流阀中水流的单向流动。
[0029]优选地,所述阀壳体包括相连通的水平部分和竖直部分,所述活动杆包括相连接的水平杆和竖直杆,所述水平杆连接在所述挡板和所述竖直杆之间,所述水平杆位于所述水平部分,所述竖直杆位于所述竖直部分,且所述竖直杆用于作用于所述调节件。
[0030]在本方案中,阀壳体包括水平部分和竖直部分,阀壳体为弯管结构,有利于减少在
水平方向占用的空间,有利于提高稳流阀的刚度。另外,弯管结构的阀壳体的内部能够为调节组件提供较多的可操作空间,便于以较为紧凑的结构实现可靠的调节。
[0031]优选地,所述稳流阀还包括连接杆,所述竖直杆远离所述水平杆的一端连接于所述连接杆的一端,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和所述调节件通过转轴连接。
[0032]在本方案中,挡板在水流的作用下相对于阀壳体滑动,挡板的运动带动活动杆运动,在连接杆和转轴的作用下,活动杆的运动会带动调节件相对于阀壳体旋转。
[0033]优选地,所述竖直杆远离所述水平杆的一端具有第四容置槽,所述连接杆穿设于所述第四容置槽,且所述连接杆的两端伸出所述第四容置槽;
[0034]其中,所述连接杆伸出所述容置槽的两端与所述竖直杆的壁面之间设置有限位部。
[0035]在本方案中,活动杆与连接杆通过容置槽和限位部的配合实现连接,连接结构较为简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稳流阀,用于热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稳流阀包括:阀壳体,具有入口端和出口端,所述阀壳体的内部具有流动通道,所述流动通道连通在所述入口端和所述出口端之间;及设置于所述流动通道内的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包括挡板、活动杆、支撑件和调节件;其中,所述挡板靠近所述入口端,所述挡板的两端抵接于所述阀壳体的内壁面,并相对于所述阀壳体可滑动;所述调节件靠近所述出口端;所述支撑件连接于所述阀壳体的内壁面并用于支撑所述活动杆;所述活动杆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挡板,所述活动杆的另一端用于作用于所述调节件,以使所述调节件相对于所述阀壳体运动并在初始状态和激活状态之间切换;其中,所述活动杆和所述调节件被配置为:当所述调节件处于初始状态,所述流动通道处于完全关闭状态;当所述调节件处于激活状态,所述调节件至少部分打开所述流动通道。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稳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的中部具有用于使所述活动杆通过的第一连通孔;所述调节组件还包括复位件,所述复位件套设于所述活动杆上,且所述复位件夹设在所述挡板和所述支撑件之间,以用于向所述挡板施加朝向所述入口端的作用力。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稳流阀,其特征在于,沿水的流动方向,所述支撑件包括相连接的第一支撑部分和第二支撑部分,所述第一支撑部分和所述第二支撑部分均连接于所述阀壳体的内壁面,所述第一支撑部分的中部设有第二连通孔,所述第二支撑部分的中部设有所述第一连通孔,所述第二连通孔与所述第一连通孔同轴且所述第二连通孔的孔径不小于所述第一连通孔的孔径;所述第一支撑部分朝向所述复位件的一侧具有第一容置槽,所述挡板中朝向所述复位件的一端设有第二容置槽。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稳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通孔的孔径大于所述第一连通孔的孔径;所述第二支撑部分包括支撑筒和位于所述支撑筒内的中心连接部,所述支撑筒中靠近所述第一支撑部分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撑部分,所述中心连接部的中部设置有所述第一连通孔,所述中心连接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雅平朱海龙沈文权魏苗苗吴帅王雲涛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