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透明压膜式隐形义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815511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6 08: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透明压膜式隐形义齿,包括人工牙(1)和局部透明压膜(2),所述的局部透明压膜(2)套设在与牙缺失部位相邻的基牙上,所述的人工牙(1)置于局部透明压膜(2)内,且位于牙缺失部位。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价格低廉,透明美观,固位良好,不压迫牙龈,便于清洁与更换等优点。便于清洁与更换等优点。便于清洁与更换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透明压膜式隐形义齿


[0001]本技术涉及口腔修复义齿
,具体涉及一种透明压膜式隐形义齿。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户外活动方式的剧增,活泼好动的儿童发生前牙外伤脱落的风险和比例越来越高。特别是8岁以上的孩子,上前牙刚刚萌出,还没有发育完全,整个牙列正处于混合牙列时期,一旦因为牙外伤导致牙齿缺失,又没有完善的过渡性修复治疗,不仅会给孩子造成严重的心理阴影,亦会给18岁成年以后的永久修复造成很大的影响。
[0003]目前,针对年轻恒前牙缺失的过渡性修复,主要有everStick粘接桥以及常规塑料隐形义齿修复。EverStick粘接桥虽然具有固定修复,不需摘戴,相对美观的优势,但在修复过程中需要牙备、酸蚀、粘结缺失牙相邻的牙齿,会对相邻牙的牙釉质造成一定的损伤;另外,年轻恒牙从萌出到发育完全,在口内的形态、位置以及咬合关系等等都在不断的变化,固定修复无法灵活适应口内不断变化的新情况。常规塑料隐形义齿虽然价格低廉,制作方便且可以随时更换,但覆盖牙龈的塑料基托容积存食物,造成牙龈的炎症;另外,由于缺失牙邻近的年轻恒基牙发育不全,往往没有理想的固位倒凹,易导致隐形义齿固位差,总是脱落和遗失。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提供一种透明压膜式隐形义齿,固位良好,不压迫牙龈,便于清洁与更换。
[0005]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透明压膜式隐形义齿,包括人工牙和局部透明压膜,所述的局部透明压膜套设在与牙缺失部位相邻的基牙上,所述的人工牙置于局部透明压膜内,且位于牙缺失部位。
[0006]进一步地,所述的局部透明压膜覆盖牙缺失部位左右两侧的2~5颗基牙。此设计可提高整体结构的稳定性。
[0007]所述的牙缺失部位位于前牙区域,所述的基牙为前牙。优选的,局部透明压膜覆盖左侧3号前牙区域至右侧3号前牙区域,在提高结构强度及稳定性的同时,不影响咬合。
[0008]所述的局部透明压膜的内腔形状与基牙相匹配,套设在与牙缺失部位相邻的基牙的牙冠上。
[0009]进一步地,所述的局部透明压膜上边缘距牙龈0.5~0.8mm。局部透明压膜与牙龈的距离设置可避免刺激牙龈,造成牙龈退缩。
[0010]所述的局部透明压膜厚度为0.65~0.7mm。局部透明压膜的厚度选择可在保证一定强度的前提下,增加患者佩戴的舒适性。
[0011]所述的隐形义齿还包括设置在与牙缺失部位相邻的基牙上的突起结构和设置在局部透明压膜内侧的凹槽结构,所述的突起结构与凹槽结构形状和位置相匹配。
[0012]进一步地,所述的突起结构为粘结在牙面的树脂突起。
[0013]所述的突起结构位于基牙的唇侧。
[0014]所述的突起结构的厚度为0.8~1mm,上边缘距离牙龈1.2~2mm。突起结构不易过突过大,否则以造成透明压膜式隐形义齿就位以及摘戴困难,导致变形。且其位置设计既保证了对局部透明压膜的固定,又便于摘戴。
[0015]一种上述透明压膜式隐形义齿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6]第一步:通过取模、模型扫描或口内扫描获得牙齿三维模型;
[0017]第二步:通过数字化修复软件镜像设计人工牙的形状;
[0018]第三步:将口腔内三维数字化模型信息与突起结构信息打印制作树脂模型;
[0019]第四步:根据设计数据,树脂切削制备人工牙,并将人工牙置入打印制作的树脂模型中;
[0020]第五步:将聚乙烯酞酸压膜片加热烤软后抽真空负压,在打印的树脂模型及人工牙上得到局部透明压膜,且此时局部透明压膜的内侧会形成与突起结构相匹配的凹槽结构。
[002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0022]1.本技术通过将人工牙置入局部透明压膜内,并将带有人工牙的局部透明压膜套设在与牙缺失部位相邻的基牙上,不损伤邻牙,结构简单,固位良好,不压迫牙龈,便于清洁与更换;
[0023]2.本技术通过粘结在牙面的突起结构与局部透明压膜内侧的凹槽结构配合实现进一步加强固位,使局部透明压膜不易脱落;
[0024]3.本技术采用具有一定韧性的隐形矫正专用透明压膜片对人工牙进行固定,具有相对美观、稳定、安全、制作简便、异物感小、强度较高等优点;
[0025]4.本技术局部透明压膜采用聚乙烯酞酸压膜片经热烤软后抽真空负压在石膏模型上成型而成,具有制作简便、价格低廉、透明美观等优点;
[0026]5.本技术通过树脂突起与凹槽结构结合固位,固位良好,使得局部透明压膜边缘无需伸展至颈缘牙龈处,这样可以有效避免对牙龈的刺激,亦便于佩戴与拆卸;
[0027]6.本技术没有使用金属,压膜透明且具有韧性,对人工牙包裹好,不易口内脱位分离,造成危险;
[0028]7.本技术充分利用局部透明压膜的弹性,对突起结构的厚度及位置等进行优化选择,在满足其对局部透明压膜固定需求的同时,便于局部透明压膜的摘戴;
[0029]8.本技术人工牙可根据自身天然邻牙形态颜色个性化数字手段制作,配合透明压膜,整体美观性高,材料便宜,制作简便,人工牙可反复利用,无需重复制作,病人佩戴舒适度高。
附图说明
[0030]图1为本技术人工牙、局部透明压膜和凹槽结构的示意图;
[0031]图2为本技术突起结构位置示意图;
[0032]图3为本技术透明压膜式隐形义齿整体结构示意图;
[0033]图中:1

人工牙,2

局部透明压膜,3

突起结构,4

凹槽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0034]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在以本技术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0035]实施例1
[0036]一种透明压膜式隐形义齿,如图1所示,包括厚度为0.65~0.7mm的局部透明压膜2,置于局部透明压膜2内的人工牙1以及设置在局部透明压膜2内侧的凹槽结构4,如图2所示,在牙缺失部位相邻的基牙上设置有两个突起结构3,突起结构3的形状和位置与凹槽结构4相匹配,突起结构3为厚度0.8~1mm,上边缘距离牙龈1.2~2mm的树脂突起。佩戴时,如图3所示,将装有人工牙1的局部透明压膜2就位,沿着牙列共同就位方向戴入,突起结构3与凹槽结构4卡合,将局部透明压膜2稳定固位在与牙缺失部位相邻的基牙的牙冠上,且其上边缘距牙龈0.5~0.8mm,避免在使用过程中刺激牙龈,造成牙龈退缩。
[0037]本实施例透明压膜式隐形义齿的制备方法为:
[0038]第一步:通过取模、模型扫描或口内扫描获得牙齿三维模型;
[0039]第二步:通过数字化修复软件镜像设计人工牙1的形状;
[0040]第三步:将口腔内三维数字化模型信息与突起结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透明压膜式隐形义齿,其特征在于,包括人工牙(1)和局部透明压膜(2),所述的局部透明压膜(2)套设在与牙缺失部位相邻的基牙上,所述的人工牙(1)置于局部透明压膜(2)内,且位于牙缺失部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明压膜式隐形义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局部透明压膜(2)覆盖牙缺失部位左右两侧的2~5颗基牙。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明压膜式隐形义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牙缺失部位位于前牙区域,所述的基牙为前牙。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明压膜式隐形义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局部透明压膜(2)的内腔形状与基牙相匹配,套设在与牙缺失部位相邻的基牙的牙冠上。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透明压膜式隐形义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局部透明压膜(2)上边缘距牙龈0.5~0.8mm。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龚志成徐红珍钟群张强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口腔病防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