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无人化技术的绿叶菜生产耕整作畦播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813692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6 08: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无人化技术的绿叶菜生产耕整作畦播种装置,包括载具,所述载具的顶棚上端通过螺栓连接有通讯控制装置,所述载具的右端通过搭载平台及连接板设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下表面左端均匀设有耕地犁,所述支撑杆的下表面右端设有覆盖犁,所述支撑杆的中间位置设有播种箱,所述播种箱的左方转动连接有动力曲轴,所述播种箱的内部上端设有播种轮,所述播种轮的下端滑动连接有播种杆,所述传动杆的左端与所述动力曲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所述滑道的下端滑动连接有破土头,所述播种杆的右表面上端设有拨杆,所述拨杆的上端与所述播种轮通过棘轮啮合,替代人工播种使得播种更加精确,保证了种子的生长。保证了种子的生长。保证了种子的生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无人化技术的绿叶菜生产耕整作畦播种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农业生产播种装置
,具体领域为一种基于无人化技术的绿叶菜生产耕整作畦播种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农业是利用动植物的生长发育规律,通过人工培育来获得产品的产业,农业,广义是指包括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副业五种产业形式农业,狭义农业是指种植业,包括生产粮食作物、经济作物、饲料作物和绿肥等农作物的生产活动,农业属于第一产业,研究农业的科学是农学,农业的劳动对象是有生命的动植物,获得的产品是动植物本身,农业是提供支撑国民经济建设与发展的基础产业,目前市场上的农业分布范围十分辽阔,地球表面除两极和沙漠外,几乎都可用于农业生产,通过集体化管理以得到良好的收益,但是,农业种植时需要进行播种,通常都是采用人工播种的方法,增加了劳动负担也降低了劳动效率;且播种时需要根据不同种子的类型选择合适的间距,人工播种无法进行精确,影响了种子的生长。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无人化技术的绿叶菜生产耕整作畦播种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目前市场上的农业分布范围十分辽阔,地球表面除两极和沙漠外,几乎都可用于农业生产,通过集体化管理以得到良好的收益,但是,农业种植时需要进行播种,通常都是采用人工播种的方法,增加了劳动负担也降低了劳动效率;且播种时需要根据不同种子的类型选择合适的间距,人工播种无法进行精确,影响了种子生长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无人化技术的绿叶菜生产耕整作畦播种装置,包括载具,所述载具的顶棚上端通过螺栓连接有通讯控制装置,所述载具的右端设有搭载平台,所述搭载平台的右端通过螺栓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右侧外表面下端设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下表面中间位置设有耕地犁支撑杆,所述耕地犁支撑杆的下表面均匀设有五个耕地犁,所述支撑杆的下表面右端设有覆盖犁支撑杆,所述覆盖犁支撑杆的下表面均匀设有五个覆盖犁,所述支撑杆的中间位置且在所述耕地犁支撑杆与所述覆盖犁支撑杆之间设有播种箱,所述支撑杆的下端且在所述播种箱的左方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动力曲轴,所述支撑杆的左端与所述动力曲轴通过变相齿轮啮合有传动轴,所述播种箱的内部上端设有放置腔,所述放置腔的下端设有播种轮,所述播种轮通过转轴与所述播种箱的前后壁转动连接,所述播种轮的下端设有滑道,所述滑道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播种杆,所述播种杆的上端前后表面通过转轴连接有传动杆的右端,所述传动杆的左端与所述动力曲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所述传动杆的中间位置与所述播种箱的左壁通过转轴连接,所述滑道的下端滑动连接有破土头,所述播种杆的右表面上端设有拨杆,所述拨杆的上端与所述播种轮通过棘轮啮合。
[0005]优选的,所述通讯控制装置包括处理芯片、SIM卡槽、北斗导航模块、拼插电连接口、车身状态传感器、监控摄像头及伸缩天线。
[0006]优选的,所述传动轴的左端通过万向轴与所述载具右端的动力输出预留口连接。
[0007]优选的,所述播种箱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播种箱均匀设置在五个所述耕地犁及五个所述覆盖犁之间。
[0008]优选的,所述播种杆的下端伸入到所述破土头的内部,所述破土头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破土头以所述播种杆为中心左右对称设置,两个所述破土头之间连接有弹簧,两个所述破土头的上端与所述播种箱之间连接有弹簧。
[000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一种基于无人化技术的绿叶菜生产耕整作畦播种装置,采用载具上端设置通讯控制装置,并在载具右端通过支撑杆分别连接耕地犁、播种箱及覆盖犁的设计,目前市场上的农业分布范围十分辽阔,地球表面除两极和沙漠外,几乎都可用于农业生产,通过集体化管理以得到良好的收益,在农业种植进行播种时,替代传统人工播种的方法,降低了劳动负担也提升了劳动效率;且播种时可以根据不同种子的类型选择合适的间距,替代人工播种使得播种更加精确,保证了种子的生长。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本技术的主体结构示意图;
[0011]图2为本技术的支撑杆结构俯视示意图;
[0012]图3为本技术的支撑杆结构示意图;
[0013]图4为本技术的通讯控制箱结构俯视剖视图;
[0014]图5为本技术的播种箱结构剖视图。
[0015]图中:1

载具、2

通讯控制装置、3

搭载平台、4

连接板、5

支撑杆、6

耕地犁支撑杆、7

耕地犁、8

覆盖犁支撑杆、9

覆盖犁、10

播种箱、11

动力曲轴、12

传动轴、13

放置腔、14

播种轮、15

滑道、16

播种杆、17

传动杆、18

破土头、19

拨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7]请参阅图1

5,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基于无人化技术的绿叶菜生产耕整作畦播种装置,包括载具1,所述载具1的顶棚上端通过螺栓连接有通讯控制装置2,通过通讯控制装置2进行无人化作业,所述载具1的右端设有搭载平台3,所述搭载平台3的右端通过螺栓连接有连接板4,所述连接板4的右侧外表面下端设有支撑杆5,所述支撑杆5的下表面中间位置设有耕地犁支撑杆6,所述耕地犁支撑杆6的下表面均匀设有五个耕地犁7,所述支撑杆5的下表面右端设有覆盖犁支撑杆8,所述覆盖犁支撑杆8的下表面均匀设有五个覆盖犁9,所述支撑杆5的中间位置且在所述耕地犁支撑杆6与所述覆盖犁支撑杆8之间设有播种箱10,通过耕地犁7进翻土及作畦,随后播种箱10进行播种,再由覆盖犁9进行覆盖,所述支撑杆5的下端且在所述播种箱10的左方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动力曲轴11,所述支撑
杆5的左端与所述动力曲轴11通过变相齿轮啮合有传动轴12,所述播种箱10的内部上端设有放置腔13,所述放置腔13的下端设有播种轮14,所述播种轮14通过转轴与所述播种箱10的前后壁转动连接,所述播种轮14的下端设有滑道15,所述滑道15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播种杆16,所述播种杆16的上端前后表面通过转轴连接有传动杆17的右端,所述传动杆17的左端与所述动力曲轴11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所述传动杆17的中间位置与所述播种箱10的左壁通过转轴连接,所述滑道15的下端滑动连接有破土头18,所述播种杆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无人化技术的绿叶菜生产耕整作畦播种装置,包括载具(1),其特征在于:所述载具(1)的顶棚上端通过螺栓连接有通讯控制装置(2),所述载具(1)的右端设有搭载平台(3),所述搭载平台(3)的右端通过螺栓连接有连接板(4),所述连接板(4)的右侧外表面下端设有支撑杆(5),所述支撑杆(5)的下表面中间位置设有耕地犁支撑杆(6),所述耕地犁支撑杆(6)的下表面均匀设有五个耕地犁(7),所述支撑杆(5)的下表面右端设有覆盖犁支撑杆(8),所述覆盖犁支撑杆(8)的下表面均匀设有五个覆盖犁(9),所述支撑杆(5)的中间位置且在所述耕地犁支撑杆(6)与所述覆盖犁支撑杆(8)之间设有播种箱(10),所述支撑杆(5)的下端且在所述播种箱(10)的左方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动力曲轴(11),所述支撑杆(5)的左端与所述动力曲轴(11)通过变相齿轮啮合有传动轴(12),所述播种箱(10)的内部上端设有放置腔(13),所述放置腔(13)的下端设有播种轮(14),所述播种轮(14)通过转轴与所述播种箱(10)的前后壁转动连接,所述播种轮(14)的下端设有滑道(15),所述滑道(15)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播种杆(16),所述播种杆(16)的上端前后表面通过转轴连接有传动杆(17)的右端,所述传动杆(17)的左端与所述动力曲轴(11)通过轴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洁李立张志新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清美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