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成主控阀、液压系统和起重机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0813507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6 08: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起重机液压控制系统,为解决现有起重机液压系统连接管路多、结构复杂问题;提供一种集成主控阀、液压系统和起重机,其中集成主控阀,包括进油联、卷扬联、伸缩变幅联和回油联,卷扬联和伸缩变幅联的各主阀芯的先导液控端均连接有阀芯控制电磁阀,阀芯控制电磁阀的进油端与主阀芯的先导液控端连接,出油端与泄压油路连通。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阀芯控制电磁阀只有两个油口,其便于在集成主控阀上集成与布置,从而使起重机的上车液压控制系统中的液压部件能够在主控阀中集成,进而减少简化液压系统的连接管路,降低整机成本的同时能够减少整机管路漏油风险点。减少整机管路漏油风险点。减少整机管路漏油风险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集成主控阀、液压系统和起重机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起重机液压控制系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集成主控阀、液压系统和起重机。

技术介绍

[0002]起重机上车液压系统包含有主泵、先导泵、先导手柄、先导供油阀、主控阀、伸缩油缸切换阀、二节臂油缸和三四五节臂油缸等,其中先导泵给主控阀提供先导流量及压力;先导供油阀控制先导压力的开关,通过切断先导压力保证系统的负载安全;起重机主控阀包含有四联控制油路,用于控制汽车起重机的主卷、副卷、变幅、伸缩油缸。伸缩油缸切换阀通过切换使主控阀控制二节臂油缸或三四五节臂油缸的伸缩。
[0003]现有主控阀及其控制的液压系统中使用的液压元件多,整机连接管路多,导致整机成本高,质量反馈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起重机液压系统连接管路多、结构复杂问题,而提供一种集成主控阀、液压系统和起重机。
[0005]本技术为实现其目的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提供一种集成主控阀,用于起重机上车液压系统控制,包括进油联、卷扬联、伸缩变幅联和回油联,所述进油联设置有P口、回油 T口、与泄压油路连通的泄压L口;卷扬联、伸缩变幅联和回油联的回油油路相互连通后经背压阀与回油T口连接;卷扬联、伸缩变幅联和回油联的进油主油路与P口连通;所述卷扬联和伸缩变幅联设置有与其各主阀芯的先导控制端连通的先导控制油口;
[0006]其特征在于所述卷扬联和伸缩变幅联的各主阀芯的先导液控端均连接有阀芯控制电磁阀,所述阀芯控制电磁阀的进油端与主阀芯的先导液控端连接,出油端与泄压油路连通。在本技术中,阀芯控制电磁阀关闭时主阀芯的阀杆受先导控制油口的先导压力控制,需要紧急停止该主阀芯所控制的动作时,与该主阀芯对应的阀芯控制电磁阀导通,该主阀芯的先导控制端直接与泄压油路连通,主阀芯的阀杆复位至中位。由于阀芯控制电磁阀只有两个油口,其便于在集成主控阀上集成与布置,从而使起重机的上车液压控制系统中的液压部件能够在主控阀中集成,进而减少简化液压系统的连接管路,降低整机成本的同时能够减少整机管路漏油风险点。
[0007]上述集成主控阀中,各主阀芯的先导液控端与对应的先导控制油口之间的油路上设置有阻尼孔,所述阀芯控制电磁阀的进油口连接在对应的主阀芯的先导液控端与阻尼孔之间。
[0008]上述集成主控阀中,所述进油联中还设置有三通压力补偿阀,所述三通压力补偿阀的进油端与P口连通,回油端与背压阀的进油端连通,控制端与连通LS口的LS油路连接。
[0009]上述集成主控阀中,所述回油联中设置有先导压力控制电磁阀和串联的减压阀和单向阀,所述减压阀的进油端与进油主油路连通,单向阀的出油端与先导压力控制电磁阀
的进油端连接,先导压力控制电磁阀的出油端与泄压油路连通,所述回油联上设置与所述单向阀出油端连通的先导油供油接口。
[0010]上述集成主控阀中,所述回油联中还设置有溢流阀,所述溢流阀的进油端与减压阀的出油端连通,所述溢流阀的出油端与泄压油路连通。
[0011]上述集成主控阀中,伸缩油缸切换阀设置在所述回油联,所述伸缩油缸切换阀的先导控制端与两位三通电磁阀的出油端连接,两位三通电磁阀的进油端与所述单向阀的出油端连通,两位三通电磁阀的回油端与泄压油路连通。
[0012]本技术为实现其目的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提供一种液压系统,用于汽车起重机上车控制,包括先导手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前述的集成主控阀,所述先导手柄的进油端与所述回油联上的先导油供油接口连接,所述先导手柄的先导控制出油端与所述集成主控阀上各先导控制油口对应连接。
[0013]本技术为实现其目的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提供一种汽车起重机,其特征在于具有前述的液压系统。
[0014]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集成主控阀能够极大的减少整机液压元件及连接管路,在降低整机成本的同时能够减少整机管路漏油风险点,提高整机质量。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技术汽车起重机上的液压系统的部分原理图。
[0016]图2是本技术中集成主控阀的原理图。
[0017]图3是本技术中集成主控阀中进油联部分的原理图。
[0018]图4是本技术中集成主控阀中卷扬联部分的原理图。
[0019]图5是本技术中集成主控阀中伸缩变幅联部分的原理图。
[0020]图6是本技术中集成主控阀中回油联部分的原理图。
[0021]图中零部件名称及序号:
[0022]进油联1、卷扬联2、伸缩变幅联3、回油联4、主泵5、集成主控阀6、二节臂油缸7、多节臂油缸8、先导手柄9、三通压力补偿阀11、背压阀12、第一主阀芯21、第二主阀芯22、阀芯控制电磁阀23、阻尼孔24、第三主阀芯31、第四主阀芯32、切换油路33、溢流阀41、伸缩油缸切换阀42、两位三通电磁阀43、定流量阀44、主安全阀45、Ls溢流阀46、先导压力控制电磁阀47、溢流阀48、蓄能器49、单向阀410、减压阀411、泄压油路412、回油油路413、进油主油路414、Ls油路415。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具体实施方案。
[0024]如图1所示,汽车起重机上的液压系统用于汽车起重机上车控制,其包括主泵5、先导手柄9、集成主控阀6和伸缩油缸。主泵5从液压油箱中吸取液压油向集成主控阀6供油,集成主控阀6将进油主油路的压力油减压后输出,作为先导油源向先导手柄9供油,先导手柄9则在操作员的操作下向集成主控阀6中对应联的主阀芯的先导控制端输送先导控制压力油,实现相应的动作。
[0025]如图2所示,集成主控阀6包括进油联1、卷扬联2、伸缩变幅联3和回油联4。各联的
回油油路相互连通后经背压阀与回油T口连接,各联的进油主油路与P口连通。
[0026]如图3所示,进油联1设置有P口、回油T口、与泄压油路连通的泄压L口。进油联中设置有三通压力补偿阀11,三通压力补偿阀11的进油端与P口连通,回油端与背压阀12的进油端连通,控制端与连通LS口的LS油路连接。
[0027]如图4所示,在卷扬联2中设置有第一主阀芯21和第二主阀芯22,分别用于控制主卷扬液压马达和副卷扬液压马达(图中未示)。第一主阀芯21和第二主阀芯22的进油端与该联的进油主油路连接,回油端与该联的回油油路连接,第一主阀芯21的两工作油口通过A1 口和B1口与主卷扬液压马达连接,第二主阀芯22的两工作油口通过A2口和B2口与副卷扬液压马达连接。在该联的端盖上设置有四个先导控制油口,分别是a1口、b1口、a2口、b2 口。其中a1口与b1口分别与第一主阀芯21的两端的先导控制端连通,a2口与b2口分别与第二主阀芯22的两端的先导控制端连通。在两主阀芯两端的先导控制端与对应的先导控制油口之间均设置有阻尼孔24和阀芯控制电磁阀23。先导控制油口通过阻尼孔24与对应的主阀芯两端的先导控制端连通。阀芯控制电磁阀23为两位两通阀,其进油口连接在对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集成主控阀,用于起重机上车液压系统控制,包括进油联(1)、卷扬联(2)、伸缩变幅联(3)和回油联(4),所述进油联(1)设置有P口、回油T口、与泄压油路(412)连通的泄压L口;各联的回油油路(413)相互连通后经背压阀(12)与回油T口连接,各联的进油主油路(414)与P口连通;所述卷扬联(2)和伸缩变幅联(3)上设置有与其各主阀芯的先导控制端连通的先导控制油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卷扬联(2)和伸缩变幅联(3)中各主阀芯的先导液控端均连接有阀芯控制电磁阀(23),所述阀芯控制电磁阀(23)的进油端与主阀芯的先导液控端连接,出油端与泄压油路(412)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主控阀,其特征在于各主阀芯的先导液控端与对应的先导控制油口之间的油路上设置有阻尼孔(24),所述阀芯控制电磁阀(23)的进油口连接在对应的主阀芯的先导液控端与阻尼孔(24)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集成主控阀,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油联(1)中还设置有三通压力补偿阀(11),所述三通压力补偿阀的进油端与P口连通,回油端与背压阀(12)的进油端连通,控制端与连通LS口的LS油路(415)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集成主控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油联(4)中设置有先导压力控制电磁阀(47)和串联的减压阀(4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固徐青山蒋拓高名乾王开宇王冬王宜前陶成勇林汉华
申请(专利权)人:柳州柳工液压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