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化铜粉末的制备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809336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6 08:21
本申请涉及废液回收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氧化铜粉末的制备装置,该制备装置包括:第一反应桶,用于将含有亚铜离子的酸性蚀刻废液与氧化剂进行第一混合处理以使得亚铜离子被氧化为铜离子从而形成第一混合溶液;第二反应桶,连通第一反应桶且设置有pH探头和温度控制元件,用于将第一混合溶液与碱性溶液在pH≥8、温度>50℃的条件下进行第二混合处理以形成氧化铜;收集桶,用于收集来自于第二反应桶中分散有氧化铜粉末的悬浮液;固液分离元件,连通收集桶,用于分离悬浮液中的氧化铜粉末。该装置结构简单,自动化程度高,有利于简化工艺,降低成本,而且,不产生有毒气体,无废水废液产生,环境友好。环境友好。环境友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氧化铜粉末的制备装置


[0001]本申请属于废液回收
,尤其涉及一种氧化铜粉末的制备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电子行业的飞速发展,印刷电路板的产量也随之逐年增加,在制造印刷电路板的蚀刻工序中,需要使用大量的酸性蚀刻废液,这些蚀刻液在使用完毕后形成酸性蚀刻废液,该酸性蚀刻废液中往往含有大量的以离子形式存在的铜。为了有效回收利用酸性蚀刻废液中的铜,人们尝试了多种方法。目前主要为中和法和电解法,中和法是往酸性蚀刻废液中加入碱进行中和,使铜以氢氧化物的形式沉淀出来,经过压滤后变成铜泥送往冶炼厂冶炼成单质铜,该方法不仅浪费大量的碱,还会产生大量的废水,同时压滤后的铜泥价值低。电解法可以产生有价值的电解铜,但是,由于在电解过程中需要添加电解添加剂,残留的添加剂会影响后续再生液的回收利用效果,同时电解法能耗高,操作复杂,甚至会产生有毒氯气。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氧化铜粉末的制备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方法不能有效回收处理酸性蚀刻废液中的铜的问题。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一种氧化铜粉末的制备装置,包括以下步骤:
[0006]第一反应桶,用于将含有亚铜离子的酸性蚀刻废液与氧化剂进行第一混合处理以使得所述亚铜离子被氧化为铜离子从而形成第一混合溶液;
[0007]第二反应桶,连通所述第一反应桶且设置有pH探头和温度控制元件,用于将所述第一混合溶液与碱性溶液在pH≥8、温度>50℃的条件下进行第二混合处理以形成氧化铜;
[0008]收集桶,用于收集来自于所述第二反应桶中分散有氧化铜粉末的悬浮液;
[0009]固液分离元件,连通所述收集桶,用于分离所述悬浮液中的所述氧化铜粉末。
[0010]本申请所提供的氧化铜粉末的制备装置,包括第一反应桶、第二反应桶、收集桶和固液分离元件,第二反应桶连通第一反应桶,在第一反应桶中将酸性蚀刻废液与氧化剂混合以使得酸性蚀刻废液中的亚铜离子被氧化剂氧化为铜离子后,将第一混合溶液从第一反应桶流入第二反应桶中并与碱性溶液在pH≥8、温度>50℃的条件下混合,使得第一混合溶液中的铜离子与氢氧根离子和氧化剂反应制得氧化铜粉末,并中和掉来源于酸性蚀刻废液中的酸性成分,之后通过收集桶收集分散有氧化铜粉末的悬浮液以及通过固液分离元件分离悬浮液中的氧化铜粉末,该装置结构简单,自动化程度高,有利于简化工艺,降低成本,而且,不产生有毒气体,无废水废液产生,环境友好。通过采用上述制备装置制得的氧化铜粉末纯度高且粒径小,具备较高的商业价值,实现了对酸性蚀刻废液的变废为宝。
附图说明
[001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2]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氧化铜粉末的制备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2是实施例1制备的氧化铜粉末的SEM图;
[0014]图3是实施例1制备的氧化铜粉末的粒径分布;
[0015]图4是实施例1制备的氧化铜粉末的XRD图;
[0016]图5是实施例1制备的氧化铜粉末的XPS图。
[0017]1‑
第一反应桶,11

流量泵,12

第一搅拌元件,13

第三管道,2

第二反应桶,21

温度控制元件,22

第二搅拌元件,23

pH探头,24

溢流口,3

收集桶,4

固液分离元件,5

酸性蚀刻废液投料口,51

过滤元件,52

第一管道,6

氧化剂投料口,62

第二管道,31

开关阀门,32

第四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为了使本申请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0019]本申请说明书中,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仅用于描述目的,用来将目的如物质彼此区分开,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限定有“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0020]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氧化铜粉末的制备装置,如图1所示,该制备装置包括:
[0021]第一反应桶1,用于将含有亚铜离子的酸性蚀刻废液与氧化剂进行第一混合处理以使得亚铜离子被氧化为铜离子从而形成第一混合溶液;
[0022]第二反应桶2,连通第一反应桶1且设置有pH探头23和温度控制元件21,用于将第一混合溶液与碱性溶液在pH≥8、温度>50℃的条件下进行第二混合处理以形成氧化铜;
[0023]收集桶3,用于收集来自于第二反应桶2中分散有氧化铜粉末的悬浮液;
[0024]固液分离元件4,连通收集桶3,用于分离悬浮液中的氧化铜粉末。
[0025]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氧化铜粉末的制备装置,包括第一反应桶、第二反应桶、收集桶和固液分离元件,第二反应桶连通第一反应桶,在第一反应桶中将酸性蚀刻废液与氧化剂混合以使得酸性蚀刻废液中的亚铜离子被氧化剂氧化为铜离子后,将第一混合溶液从第一反应桶流入第二反应桶中并与碱性溶液在pH≥8、温度>50℃的条件下混合,使得第一混合溶液中的铜离子与氢氧根离子和氧化剂反应制得氧化铜粉末,并中和掉来源于酸性蚀刻废液中的酸性成分,之后通过收集桶收集分散有氧化铜粉末的悬浮液以及通过固液分离元件分离悬浮液中的氧化铜粉末,该装置结构简单,自动化程度高,有利于简化工艺,降低成本,而且,不产生有毒气体,无废水废液产生,环境友好。通过采用上述制备装置制得的氧化铜粉末纯度高且粒径小,具备较高的商业价值,实现了对酸性蚀刻废液的变废为宝。
[0026]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上述制备装置还包括:酸性蚀刻废液投料口5和氧化剂投料口6,第一反应桶1通过第一管道52和第二管道62分别与酸性蚀刻废液投料口5和氧化剂投料口6连通,且第一管道52和第二管道62上均设置有用于过滤杂质的过滤元件51。如此,以防止酸性蚀刻废液和氧化剂中的杂质掺杂入后续形成的氧化铜粉末中,保证氧化铜粉末的纯度。
[0027]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第二反应桶2通过第三管道13与第一反应桶1连通,第三管道13的其中一端开口连通第二反应桶2的底部。具体地,第三管道13沿溶液流通方向上设有两端开口,其中一端开口连通第二反应桶2的底部,另一端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氧化铜粉末的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反应桶,用于将含有亚铜离子的酸性蚀刻废液与氧化剂进行第一混合处理以使得所述亚铜离子被氧化为铜离子从而形成第一混合溶液;第二反应桶,连通所述第一反应桶且设置有pH探头和温度控制元件,用于将所述第一混合溶液与碱性溶液在pH≥8、温度>50℃的条件下进行第二混合处理以形成氧化铜;收集桶,用于收集来自于所述第二反应桶中分散有氧化铜粉末的悬浮液;固液分离元件,连通所述收集桶,用于分离所述悬浮液中的所述氧化铜粉末。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反应桶通过第三管道与所述第一反应桶连通,所述第三管道的其中一端开口连通所述第二反应桶的底部。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管道上设置有流量泵。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伟奇曹玉平李再强黄文涛梁民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祺鑫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