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气剂比例混合器,涉及气液混合领域,主要为了解决气体和液体混合时的比例平衡问题;该装置包括壳体、进液口、调压室、膜板、出气室、网孔板和双轴电机,所述壳体内腔设有双轴电机,所述双轴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所述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上分别设有第一螺旋叶板和第二螺旋叶板,在第一螺旋叶板和第二螺旋叶板的作用下,使气体和液体加速进入到壳体内混合,通过引流管、调压室和膜板的作用,使气体和液体的混合比例达到平衡,通过搅拌片的作用,提高气体和液体的混合效果,增大液体中的气体含量,通过第一过滤网和第二过滤网的配合,提高液体中杂质过滤效果。质过滤效果。质过滤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气剂比例混合器
[0001]本技术涉及气液混合领域,具体是一种气剂比例混合器。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气体和液体混合器在使用过程中,无法做到有效的比例混合,使气体和液体的混合效果较差,无法满足生产过程中气剂使用条件,影响生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气剂比例混合器,以解决上述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气剂比例混合器,包括壳体、双轴电机、进气室、出气室和进液口,壳体内腔左侧设有进液口,所述进液口从左侧到右侧的口径呈逐渐缩小状态,所述进液口的右侧固定连接第一过滤网,所述第一过滤网的左侧面上固定连接多个第二过滤网,通过第一过滤网和第二过滤网的相互配合,所述壳体内腔远离进液口的一侧安装有防水罩,所述防水罩内设有双轴电机,所述双轴电机左侧输出端固定连接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远离双轴电机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一螺旋叶板,所述第一转轴上固定连接搅拌片,所述双轴电机的右侧输出端固定连接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上固定连接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与第二锥齿轮相互啮合,所述第二锥齿轮固定安装在第三转轴上,所述第三转轴上固定安装有搅拌片,所述第三转轴的上端固定连接第二螺旋叶板,所述第二螺旋叶板的上方设有出气室,所述出气室上设有网孔板,所述出气室的上方连接进气室,所述进气室的左端连接调压室,所述调压室内腔上下两侧滑动连接膜板,所述调压室内膜板的左侧连接引流管,所述引流管远离调压室的一端连接壳体的内部。
[0006]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技术还提供以下可选技术方案:
[0007]在一种可选方案中:所述第二过滤网与第一过滤网呈一定夹角连接。
[0008]在一种可选方案中:所述第三转轴转动安装在壳体的内腔底部。
[0009]在一种可选方案中:所述进气室的右端连接进气管。
[0010]在一种可选方案中:还包括活动杆、拉板、第一弹簧、插杆、第二弹簧、固定板和插槽,所述网孔板活动贯穿出气室的两侧,所述网孔板穿过出气室的一侧上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活动连接活动杆,所述活动杆的上端固定连接拉板,所述拉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下端固定连接在网孔板的上表面,所述活动杆的下端通孔内设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下端固定连接插杆,所述网孔板的下方设有进气室位于活动杆的一侧固定连接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表面设有插槽,所述插杆与通孔活动连接,所述插杆的下端插设在插槽内。
[0011]相较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2]液剂经过进液口进入到壳体内腔,引流管将液剂引流到调压室,当壳体的内部液压过大时,引流管进入到调压室内的液体增多,带动膜板在调压室的上下两侧滑动,使进气
室的压力增大,使气体加速通过网孔板,使气体与液体在壳体内腔混合比稳定,当需要拆卸网孔板时,拉动拉板,带动第一弹簧和插杆远离插槽,当需要固定网孔板时,停止拉动拉板,在第二弹簧的作用下,带动拉板恢复原位,使第一弹簧带动插杆插入到插槽内,对网孔板进行固定,启动双轴电机,带动第一转轴、第二转轴、第三转轴转动,带动第一螺旋叶板和第二螺旋叶板转动,使液体和气体在负压的作用下吸入到壳体内腔中,在搅拌片的作用下,气体和液体的混合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第1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技术图1中A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5]图3为本技术图1中B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6]图4为本技术图1中C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7]附图标记注释:1壳体、2进液口、3第一过滤网、4第二过滤网、5引流管、6调压室、7膜板、8进气室、9进气管、10出气室、11双轴电机、12第一转轴、13搅拌片、14第一螺旋叶板、15第二转轴、16第一锥齿轮、17第二锥齿轮、18第三转轴、19第二螺旋叶板、20网孔板、21活动杆、22拉板、23弹簧、24插杆、25固定板、26插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以下实施例会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述,在附图或说明中,相似或相同的部分使用相同的标号,并且在实际应用中,各部件的形状、厚度或高度可扩大或缩小。本技术所列举的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并非用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对本技术所作的任何显而易知的修饰或变更都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与范围。
[0019]实施例1
[0020]请参阅图1~3,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气剂比例混合器,包括壳体1、双轴电机11、进气室8、出气室10和进液口2,壳体1内腔左侧设有进液口2,所述进液口2从左侧到右侧的口径呈逐渐缩小状态,所述进液口2的右侧固定连接第一过滤网3,所述第一过滤网3的左侧面上固定连接多个第二过滤网4,每个所述第二过滤网4与第一过滤网3呈一定夹角连接,通过第一过滤网3和第二过滤网4的相互配合,能够将液体中的杂质进行有效的过滤,所述壳体1内腔远离进液口2的一侧安装有防水罩,所述防水罩内设有双轴电机11,所述双轴电机11左侧输出端固定连接第一转轴12,所述第一转轴12远离双轴电机11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一螺旋叶板14,所述第一螺旋叶板14旋转时会产生负压,带动液体快速流入壳体1的内腔,所述第一转轴12上固定连接搅拌片13,所述搅拌片13能够充分的搅拌液体和气体,使气体和液体的混合效果更好,增加气体在液体中的含量,所述双轴电机11的右侧输出端固定连接第二转轴15,所述第二转轴15上固定连接第一锥齿轮16,所述第一锥齿轮16与第二锥齿轮17相互啮合,所述第二锥齿轮17固定安装在第三转轴18上,所述第三转轴18转动安装在壳体1的内腔底部,所述第三转轴18上固定安装有搅拌片13,所述第三转轴18的上端固定连接第二螺旋叶板19,所述第二螺旋叶板19的上方设有出气室10,所述出气室10上设有网孔板20,所述出气室10的上方连接进气室8,所述进气室8的右端连接进气管9,所述进气室8的左端连接调压室6,所述调压室6内腔上下两侧滑动连接膜板7,所述调压室6内膜板7的左侧
连接引流管5,所述引流管5远离调压室6的一端连接壳体1的内部,当壳体1的内部液压过大时,引流管5进入到调压室6内的液体增多,带动膜板7在调压室6的上下两侧滑动,使进气室8的压力增大,使气体加速通过网孔板20,使气体与液体在壳体1内腔混合比稳定。
[0021]实施例2
[0022]请参阅图4,本技术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还包括活动杆21、拉板22、第一弹簧23、插杆24、第二弹簧23、固定板25和插槽26,所述网孔板20活动贯穿出气室10的两侧,所述网孔板20穿过出气室10的一侧上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活动连接活动杆21,所述活动杆21的上端固定连接拉板22,所述拉板22的下表面固定连接第二弹簧23,所述第二弹簧23的下端固定连接在网孔板20的上表面,所述活动杆21的下端通孔内设有第一弹簧23,所述第一弹簧23的下端固定连接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剂比例混合器,包括壳体(1)、双轴电机(11)、进气室(8)、出气室(10)和进液口(2),其特征在于,壳体(1)内腔左侧设有进液口(2),所述进液口(2)从左侧到右侧的口径呈逐渐缩小状态,所述进液口(2)的右侧固定连接第一过滤网(3),所述第一过滤网(3)的左侧面上固定连接多个第二过滤网(4),通过第一过滤网(3)和第二过滤网(4)的相互配合,所述壳体(1)内腔远离进液口(2)的一侧安装有防水罩,所述防水罩内设有双轴电机(11),所述双轴电机(11)左侧输出端固定连接第一转轴(12),所述第一转轴(12)远离双轴电机(11)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一螺旋叶板(14),所述第一转轴(12)上固定连接搅拌片(13),所述双轴电机(11)的右侧输出端固定连接第二转轴(15),所述第二转轴(15)上固定连接第一锥齿轮(16),所述第一锥齿轮(16)与第二锥齿轮(17)相互啮合,所述第二锥齿轮(17)固定安装在第三转轴(18)上,所述第三转轴(18)上固定安装有搅拌片(13),所述第三转轴(18)的上端固定连接第二螺旋叶板(19),所述第二螺旋叶板(19)的上方设有出气室(10),所述出气室(10)上设有网孔板(20),所述出气室(10)的上方连接进气室(8),所述进气室(8)的左端连接调压室(6),所述调压室(6)内腔上下两侧滑动连接膜板(7),所述调压室(6)内膜板(7)的左侧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乃仓,李铁锁,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路盛源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