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搭建元件及搭建元件拼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807361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6 08: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拼装玩具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搭建元件及搭建元件拼接结构,所述搭建元件包括主体,所述主体为通过一截平面沿一轨迹线延伸形成,所述轨迹线为直线或曲线,所述主体包括外表面,所述外表面包括外周面及分别连接于所述外周面两端的两端面;且所述主体的端面具有呈弧形状的过渡面,所述过渡面通过在所述主体的端面开设凹槽或倒角形成;所述主体的外表面设有至少一个凸部或至少一个凹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的该搭建元件及其拼接形成的结构以新的形状,以及新的连接方式进行元件之间的连接,在开发儿童的智力、方便人们的工作与生活的同时,给人以美和艺术的渲陶,同时防止意外的产生。外的产生。外的产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搭建元件及搭建元件拼接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玩具拼接及玩具摆件
,特别是涉及一种搭建元件及搭建元件拼接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在成人的现实世界里,很多的建筑是方状的。在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中,很多的物件也是方状的。人类摆脱不了对方状的物品的依赖,其实是摆脱不了对方状的物品的美的诱惑。
[0003]在儿童的玩具世界里,目前儿童拼接玩具主流的是乐高的方状拼接玩具体系。其优点是生产方面使用传统的注射模制设备,通过注射模制来生产,生产过程中产品脱模方便,生产成本低下。其缺点是玩具体系的思路以空间堆彻形成组合体的方式,没有改变几千年来的积木玩具的思路,只是加上了榫卯,对儿童的智力开发没有实质性的突破。并且,方状的物品无论对正在启智的儿童、正在工作的成人、还是正享受生活的人们,在意外发生的时候,方状物品的刃都有可能对人体产生伤害。
[0004]随着生产技术的进步,特别是人工智能和3D打印技术的发展,随着计算机和3D打印设备的普及,新的对儿童的智力进一步开发的玩具体系,或新的应用于日常工作和生活之中的立体件,应用新技术和充备来生产,其成本已经能够被人们所接受;但是目前市场仍缺乏除方块以外的拼接玩具。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搭建元件及搭建元件拼接结构,该搭建元件及其拼接形成的结构以新的形状,以及新的连接方式进行元件之间的连接,在开发儿童的智力、方便人们的工作与生活的同时,给人以美和艺术的渲陶,同时防止意外的产生。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搭建元件,包括:主体,所述主体为通过一截平面沿一轨迹线延伸形成,所述轨迹线为直线或曲线,所述主体包括外表面,所述外表面包括外周面及分别连接于所述外周面两端的两端面;且所述主体的端面具有呈弧形状的过渡面,所述过渡面通过在所述主体的端面开设凹槽或倒角形成;所述主体的外表面设有至少一个凸部或至少一个凹部。
[000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凸部或所述凹部开设在所述外周面或所述过渡面。
[000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截平面为圆形。
[0009]在一些实施例中,至少一个所述过渡面呈半球状,或呈橄榄球状。
[0010]在一些实施例中,至少一个所述过渡面呈与圆柱体的外周面相适配的形状。
[0011]在一些实施例中,至少一个所述过渡面包括柱面的一部分。
[0012]在一些实施例中,一所述过渡面呈内凹状,另一所述过渡面呈外凸状;或两所述过渡面均呈内凹状;或两所述过渡面均呈外凸状。
[00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凹部和所述凸部均为圆柱体。
[0014]一种搭建元件,包括两个主体,其分别为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所述第一主体的一端和所述第二主体的一端相连,且连接处为弯折状;
[0015]所述第一主体为通过一截平面沿第一轨迹线延伸形成,所述第一轨迹线为直线或曲线,所述第一主体包括第一外表面,所述第一外表面包括第一外周面及连接于所述第一主体另一端的第一端面;所述第一端面具有呈弧形状的第一过渡面,所述第一过渡面通过在所述第一端面开设第一凹槽或第一倒角形成;
[0016]所述第二主体为通过一截平面沿第二轨迹线延伸形成,所述第二轨迹线为直线或曲线,所述第二主体包括第二外表面,所述第二外表面包括第二外周面及连接于所述第二主体另一端的第二端面;所述第二端面具有呈弧形状的第二过渡面,所述第二过渡面通过在所述第二端面开设第二凹槽或第二倒角形成;
[0017]所述第一主体的第一外表面设有至少一个凸部或至少一个凹部;和/或所述第二主体的第二外表面设有至少一个凸部或至少一个凹部。
[001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主体和所述第二主体连接处限定形成有弯折部,所述弯折部的外缘面为平滑过渡的曲面或平面。
[0019]一种搭建元件拼接结构,包括至少两个如以上任一项所述的搭建元件,定义其中一个所述搭建元件为第一搭建元件,另一所述搭建元件为第二搭建元件;所述第一搭建元件的外表面上设置有凸部,所述第二搭建元件的外表面上设置有凹部,所述第一搭建元件上的凸部与所述第二搭建元件上的凹部配合相连;或所述第一搭建元件的外表面上设置有凹部,所述第二搭建元件的外表面上设置有凹部,所述第一搭建元件上的凹部与所述第二搭建元件上的凹部配合相连。
[0020]在一些实施例中,当所述第一搭建元件上的凹部与所述第二搭建元件上的凹部配合相连时,两所述凹部之间设置有紧固件。
[0021]在一些实施例中,当所述第一搭建元件上的凸部与所述第二搭建元件上的凹部配合相连时,所述凹部和所述凸部上具有相适配的牙部。
[0022]一种搭建元件拼接结构,包括至少两个如以上任一项所述的搭建元件,定义其中一个所述搭建元件为第一搭建元件,另一所述搭建元件为第二搭建元件;所述第一搭建元件的外周面设置有凸部,所述第二搭建元件的外周面设置有凹部,所述第一搭建元件的外周面上的凸部与所述第二搭建元件的外周面上的凹部配合连接;或所述第一搭建元件的外周面设置有凹部,所述第二搭建元件的外周面设置有凹部,所述第一搭建元件的外周面上的凹部与所述第二搭建元件的外周面上的凹部配合连接。
[0023]一种搭建元件拼接结构,包括至少两个如以上任一项所述的搭建元件,定义其中一个所述搭建元件为第一搭建元件,另一所述搭建元件为第二搭建元件;所述第一搭建元件和所述第二搭建元件为一体成型件,且所述第一搭建元件的外周面与所述第二搭建元件的外周面相连。
[002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搭建元件的外周面和所述第二搭建元件的外周面的连接位置处设置有加强筋或连接板。
[002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搭建元件与所述第二搭建元件的轴向相平行。
[002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搭建元件的长度和所述第二搭建元件的长度相等;或所述第一搭建元件的长度是所述第二搭建元件的长度的倍数。
[0027]一种搭建元件拼接结构,包括两个如以上任一项所述的搭建元件,定义其中一个所述搭建元件为第一搭建元件,另一所述搭建元件为第二搭建元件;所述第一搭建元件的外周面设置有凸部,所述第二搭建元件的其中一个过渡面设置有凹部,所述第一搭建元件的外周面上的凸部与所述第二搭建元件的过渡面上的凹部配合连接;或所述第一搭建元件的外周面设置有凹部,所述第二搭建元件的其中一个过渡面设置有凹部,所述第一搭建元件的外周面上的凹部与所述第二搭建元件的过渡面上的凹部配合连接;或所述第一搭建元件的外周面设置有凹部,所述第二搭建元件的其中一个过渡面设置有凸部,所述第一搭建元件的外周面上的凹部与所述第二搭建元件的过渡面上的凸部配合连接。
[0028]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搭建元件及搭建元件拼接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突破了搭建元件常规的方块结构设计,采用圆柱形结构,并在圆柱形主体上设置多个凸部或凹部,使得其可以构建的形状形式更加灵活多样,并且减少了连接转角处的锋利程度,增加了玩具使用上的安全性,同时在外观上形成不同的观感,丰富了人们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搭建元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所述主体为通过一截平面沿一轨迹线延伸形成,所述轨迹线为直线或曲线,所述主体包括外表面,所述外表面包括外周面及分别连接于所述外周面两端的两端面;且所述主体的端面具有呈弧形状的过渡面,所述过渡面通过在所述主体的端面开设凹槽或倒角形成;所述主体的外表面设有至少一个凸部或至少一个凹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搭建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凸部或所述凹部开设在所述外周面或所述过渡面。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搭建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截平面为圆形。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搭建元件,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所述过渡面呈半球状,或呈橄榄球状。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搭建元件,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所述过渡面呈与圆柱体的外周面相适配的形状。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搭建元件,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所述过渡面包括柱面的一部分。7.如权利要求4-6任一项所述的搭建元件,其特征在于,一所述过渡面呈内凹状,另一所述过渡面呈外凸状;或两所述过渡面均呈内凹状;或两所述过渡面均呈外凸状。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搭建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部和所述凸部均为圆柱体。9.一种搭建元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主体,其分别为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所述第一主体的一端和所述第二主体的一端相连,且连接处为弯折状;所述第一主体为通过一截平面沿第一轨迹线延伸形成,所述第一轨迹线为直线或曲线,所述第一主体包括第一外表面,所述第一外表面包括第一外周面及连接于所述第一主体另一端的第一端面;所述第一端面具有呈弧形状的第一过渡面,所述第一过渡面通过在所述第一端面开设第一凹槽或第一倒角形成;所述第二主体为通过一截平面沿第二轨迹线延伸形成,所述第二轨迹线为直线或曲线,所述第二主体包括第二外表面,所述第二外表面包括第二外周面及连接于所述第二主体另一端的第二端面;所述第二端面具有呈弧形状的第二过渡面,所述第二过渡面通过在所述第二端面开设第二凹槽或第二倒角形成;所述第一主体的第一外表面设有至少一个凸部或至少一个凹部;和/或所述第二主体的第二外表面设有至少一个凸部或至少一个凹部。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搭建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体和所述第二主体连接处限定形成有弯折部,所述弯折部的外缘面为平滑过渡的曲面或平面。11.一种搭建元件拼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两个如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搭建元件,定义其中一个所述搭建元件为第一搭建元件,另一所述搭建元件为第二搭建元件;所述第一搭建元件的外表面上设置有凸部,所述第二搭建元件的外表面上设置有凹部,所述第一搭建元件上的凸部与所述第二搭建元件上的凹部配合相连;或所述第一搭建元件的外表面上设置有凹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晓群林晓欢苏伟生郭玉武陈炳权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代谢增长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