泵后盖耐疲劳检测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0805533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6 08: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泵后盖耐疲劳检测系统,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设有导向部件、偏心轮传动部件以及壳体部件;所述导向部件包括:操作箱体、四个导向棒、移动套筒以及连接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设备生产技术领域,本案的有益效果为:本案采用的导向部件,是开放式的结构,可方便涂润滑脂,使连杆运动平滑,而且散热快,可减少零件的磨耗程度,本案采用的偏心轮传动部件,可以省掉齿轮转动组件,无减速机构,使传动效率更高,本案采用的是空心杯无刷电机。机。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泵后盖耐疲劳检测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设备生产
,具体为泵后盖耐疲劳检测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泵后盖耐疲劳工序过程为(组装产品完成后,按抽检率抽出相应数量的成品,操作时将电机高速(12V,28600rpm)运行五分钟,最后抽检产品的电机会烧坏,测试的泵后盖也需要报废),目前的耐疲劳检测系统存在以下不足:1、浪费的电机累积数量较多,浪费较大;2、检测过程是在产品组装后进行,使组装样品过程失去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泵后盖耐疲劳检测系统,解决了现有的泵后盖耐疲劳工序存在的,浪费的电机累积数量较多,浪费较大;检测过程是在产品组装后进行,使组装样品过程失去意义的技术问题。
[0004]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泵后盖耐疲劳检测系统,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设有导向部件、偏心轮传动部件以及壳体部件;
[0005]所述导向部件包括:操作箱体、四个导向棒、移动套筒以及连接杆;
[0006]所述操作箱体固定安装于所述安装板上壁面处,四个所述导向棒均固定安装于所述操作箱体内,所述移动套筒活动套装于四个所述导向棒上,所述连接杆端活动嵌装于所述操作箱体一侧壁面内且与所述移动套筒一侧连接。
[0007]优选的,所述偏心轮传动部件包括:电机以及偏心轴;
[0008]所述电机固定安装于所述安装板上壁面处,所述偏心轴一端与所述电机驱动端连接且另一端活动嵌装于所述移动套筒内。
[0009]优选的,所述壳体部件包括:壳体支座、泵前盖、壳体压条以及若干固定螺栓;
[0010]所述壳体支座固定安装于所述安装板上壁面处,所述泵前盖放置于所述壳体支座上,所述壳体压条放置于所述泵前盖上,若干所述固定螺栓均嵌装于所述壳体支座以及壳体压条内。
[0011]优选的,所述电机与所述安装板连接处设有固定电机的固定块。
[0012]优选的,所述电机采用无刷电机。
[0013]优选的,所述连接杆一端设有检测头。
[0014]有益效果
[0015]本技术提供了泵后盖耐疲劳检测系统,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此款泵后盖耐疲劳检测系统的导向部件,是开放式的结构,可方便涂润滑脂,使连接杆运动平滑,而且散热快,可减少零件的磨耗程度。
[0016](2)此款泵后盖耐疲劳检测系统的偏心轮传动部件,可以省掉齿轮转动组件,无减速机构,使传动效率更高。
[0017](3)此款泵后盖耐疲劳检测系统选用的是空心杯无刷电机。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泵后盖耐疲劳检测系统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泵后盖耐疲劳检测系统导向部件示意图。
[0020]图3为泵后盖耐疲劳检测系统偏心轮部件示意图。
[0021]图中:1

安装板;2

操作箱体;3

导向棒;4

移动套筒;5

连接杆;6

电机;7

偏心轴;8

壳体支座;9

泵前盖;10

壳体压条; 11

固定螺栓;12

固定块;13

检测头。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3]请参阅图1

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泵后盖耐疲劳检测系统,本案的主要组件为:安装板1,所述安装板1上设有导向部件、偏心轮传动部件以及壳体部件;
[0024]需要说明的是,当需要对泵后盖进行检测时,由工作人员将泵后盖固定在壳体组件上,通过驱动安装板1上端的偏心轮传动部件,通过偏心轮传动部件带动导向部件工作,实现对泵后盖的检测的目的。
[0025]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所述导向部件包括:操作箱体2、四个导向棒3、移动套筒4以及连接杆5;
[0026]所述操作箱体2固定安装于所述安装板1上壁面处,四个所述导向棒3均固定安装于所述操作箱体2内,所述移动套筒4活动套装于四个所述导向棒3上,所述连接杆5端活动嵌装于所述操作箱体2一侧壁面内且与所述移动套筒4一侧连接。
[0027]需要说明的是,当需要对泵后盖进行检测时,由工作人员驱动安装板1上端的偏心轮传动部件,通过偏心轮传动部件带动移动套筒4在操作箱体2内的四个导向棒3上高速左右往复运动,从而通过连接杆5带动泵后盖进行高速左右往复运动,实现对泵后盖的疲劳强度极限的模拟。
[0028]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所述偏心轮传动部件包括:电机6以及偏心轴7;
[0029]所述电机6固定安装于所述安装板1上壁面处,所述偏心轴7 一端与所述电机6驱动端连接且另一端活动嵌装于所述移动套筒4 内。
[0030]需要说明的是,当需要对泵后盖进行检测时,由工作人员驱动安装在安装板1上的电机6转动,从而带动安装在电机6驱动端的偏心轴7转动,再通过偏心轴7带动导向部件往复运动实现对泵后盖的检测的目的。
[0031]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所述壳体部件包括:壳体支座8、泵前盖 9、壳体压条10以及若干固定螺栓11;
[0032]所述壳体支座8固定安装于所述安装板1上壁面处,所述泵前盖9放置于所述壳体支座8上,所述壳体压条10放置于所述泵前盖 9上,若干所述固定螺栓11均嵌装于所述壳体支座8以及壳体压条 10内。
[0033]需要说明的是,当需要对泵后盖进行固定时,由工作人员首先将泵前盖9放置在壳体支座8上,再将壳体压条10放置在泵前盖9 上,并通过若干固定螺栓11将泵前盖9进行固
定,再将检测的泵后盖固定在泵前盖9上,实现对泵后盖的固定的目的。
[0034]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进一步的,所述电机6与所述安装板1连接处设有固定电机6的固定块12。
[0035]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进一步的,所述电机6采用无刷电机。
[0036]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杆一端设有检测头 13。
[0037]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泵后盖耐疲劳检测系统,包括安装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上设有导向部件、偏心轮传动部件以及壳体部件;所述导向部件包括:操作箱体、四个导向棒、移动套筒以及连接杆;所述操作箱体固定安装于所述安装板上壁面处,四个所述导向棒均固定安装于所述操作箱体内,所述移动套筒活动套装于四个所述导向棒上,所述连接杆端活动嵌装于所述操作箱体一侧壁面内且与所述移动套筒一侧连接;所述偏心轮传动部件包括:电机以及偏心轴;所述电机固定安装于所述安装板上壁面处,所述偏心轴一端与所述电机驱动端连接且另一端活动嵌装于所述移动套筒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毅文种晖张建锋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佳林医疗用品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