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温控器的外壳,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其具有敞口设置的容置空间,所述壳体上具有第一卡合部;盖体,其设置于所述壳体上,并将所述容置空间的敞口处封闭;以及连接附件,其包括主体部、设于所述主体部一端的第二卡合部及设于所述主体部另一端的作动部,所述连接附件具有一第一位置及第二位置,在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二卡合部露于所述壳体外部,并与所述第一卡合部形成连接部,在所述第二位置,所述第二卡合部至少部分进入所述壳体内,所述作动部设于所述壳体的外部。所述作动部设于所述壳体的外部。所述作动部设于所述壳体的外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温控器的外壳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温控器的外壳。
技术介绍
[0002]DIN导轨是德国工业标准,使用DIN轨是工业电气元器件的一种安装方式,安装支持此标准的电气元器件可以方便地卡在导轨上而无需用螺丝固定,维护也很方便。常用的导轨宽度是3.5cm的。在21世纪,很多的电气元器件都有采用了这种标准,比如PLC、断路器、开关、接触器等等。电气元器件在与DIN导轨组装时需要用到DIN导轨卡扣,通过DIN导轨卡扣完成DIN导轨与元器件的固定。
[0003]现在市面上的电器元器件大多数不带卡扣的,这时需要为每一个电气元器件安装DIN轨卡扣,DIN导轨卡扣与电气元器件一般需要3枚螺丝钉将DIN导轨卡扣与电气元器件固定在一起,费时费力,成本较高。现在一般的DIN轨卡扣一般使用高强度钢弹簧,以保证DIN导轨卡扣能够较为牢固的卡紧在DIN导轨上,其使用成本较高,且安装起来费时费力。长期用于工程项目时,由于现场条件恶劣,空气潮湿,温度变化大,容易导致弹簧生锈,弹力下降,DIN导轨卡扣与DIN导轨连接松动,或由于震动而发生弹簧错位松动的情况,从而不利于电气元器件的安全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的温控器的外壳。
[0005]本技术实施例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温控器的外壳,其特征在于,包括:
[0006]壳体,其具有敞口设置的容置空间,所述壳体上具有第一卡合部;
[0007]盖体,其设置于所述壳体上,并将所述容置空间的敞口处封闭;以及
[0008]连接附件,其包括主体部、设于所述主体部一端的第二卡合部及设于所述主体部另一端的作动部,所述连接附件具有一第一位置及第二位置,在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二卡合部露于所述壳体外部,并与所述第一卡合部形成连接部,在所述第二位置,所述第二卡合部至少部分进入所述壳体内,所述作动部设于所述壳体的外部。
[0009]本技术实施例所述壳体内具有一安装槽,所述连接附件的主体部设于所述安装槽内,且所述主体部于一方向上相对所述安装槽具有可移动的空间,所述主体部在所述安装槽移动时,可使所述连接附件于所述第一位置及所述第二位置间切换。
[0010]本技术实施例所述主体部呈弧形,且其与所述安装槽的形状匹配。
[0011]本技术实施例还包括一弹性部件,所述弹性部件迫使所述连接附件在无其他外力作用下而处于所述第一位置。
[0012]本技术实施例所述弹性部件一体形成于所述连接附件上,且所述弹性部件包括一第一弹性臂,所述第一弹性臂与所述壳体的内壁配合,在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一弹
性臂抵于所述壳体的内壁并形成弹性势能。
[0013]本技术实施例所述连接附件包括第二弹性臂,所述壳体上具有凸起部,所述第二弹性臂与所述凸起部配合,所述连接附件从所述第一位置切换至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二弹性臂先受所述凸起部挤压而发生弹性变形,然后所述第二弹性臂回弹而发出提示音。
[0014]本技术实施例所述作动部上设置有若干筋。
[0015]本技术实施例所述主体部上设置有第一限位部,所述壳体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限位部配合的第二限位部,以限制所述主体部于所述一方向的一侧从所述安装槽滑出。
[0016]本技术实施例所述主体部上设置有第三限位部,所述壳体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三限位部配合的第四限位部,以限制所述主体部于所述一方向的另一侧从所述安装槽滑出。
[0017]本技术实施例所述连接附件于其宽度方向上被夹持于所述壳体及所述盖体之间。
[0018]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一条或多条优点或效果:结构简单,设计合理;通过在外壳上设置连接附件,可直接与DIN轨形成配合,结构简单,通过调整连接附件的位置,可切换其状态,更便于实现拆装;通过第一弹性臂的设置,可使连接附件自动复位,更加方便操作,且在于DIN轨配合时,稳定性更好;提示音可提示连接附件的状态,以此可判断其是否与DIN轨正常配合,或提示连接附件是否顺利切换至第二位置。
附图说明
[00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0]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温控器的外壳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温控器的外壳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0022]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温控器的外壳去掉盖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4是图3中A处的放大图。
[0024]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壳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5]图6是图5中B处的放大图。
[0026]图7是连接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0027]图8是连接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技术的解释而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0029]参见图1至图8,本实施例的温控器的外壳,包括壳体1、盖体2和连接附件3。
[0030]本实施例中的壳体1,其具有敞口设置的容置空间,所述壳体1上具有第一卡合部101。本实施例中的壳体1上可设置调节旋钮。壳体1为塑料材质,其可通过注塑成型。
[0031]本实施例中的盖体2,其设置于所述壳体1上,并将所述容置空间的敞口处封闭。同样的,盖体2为塑料材质,其可通过注塑成型。本实施例中的盖体2可通过扣合的方式与壳体1固定。
[0032]本实施例中的连接附件3,其包括主体部31、设于所述主体部31一端的第二卡合部32及设于所述主体部31另一端的作动部33,所述连接附件3具有一第一位置及第二位置,在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二卡合部32露于所述壳体1外部,并与所述第一卡合部101形成连接部,此时,连接部可卡于DIN轨上,在所述第二位置,所述第二卡合部32至少部分进入所述壳体1内,所述作动部33设于所述壳体1的外部,此时,可将外壳从DIN轨上拆下。本实施例中通过在外壳上设置连接附件3,可直接与DIN轨形成配合,结构简单,通过调整连接附件3的位置,可切换其状态,更便于实现拆装。本实施例中,可通过推动作动部3而调整连接附件3的位置,操作更加方便。
[0033]本实施例所述壳体1内具有一安装槽102,所述连接附件3的主体部31设于所述安装槽102内,且所述主体部31于一方向上相对所述安装槽102具有可移动的空间,所述主体部31在所述安装槽102移动时,可使所述连接附件3于所述第一位置及所述第二位置间切换。本处的一方向可以是安装槽102的延伸方向上。
[0034]本实施例所述主体部31呈弧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温控器的外壳,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其具有敞口设置的容置空间,所述壳体上具有第一卡合部;盖体,其设置于所述壳体上,并将所述容置空间的敞口处封闭;以及连接附件,其包括主体部、设于所述主体部一端的第二卡合部及设于所述主体部另一端的作动部,所述连接附件具有一第一位置及第二位置,在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二卡合部露于所述壳体外部,并与所述第一卡合部形成连接部,在所述第二位置,所述第二卡合部至少部分进入所述壳体内,所述作动部设于所述壳体的外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控器的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具有一安装槽,所述连接附件的主体部设于所述安装槽内,且所述主体部于一方向上相对所述安装槽具有可移动的空间,所述主体部在所述安装槽移动时,可使所述连接附件于所述第一位置及所述第二位置间切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温控器的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呈弧形,且其与所述安装槽的形状匹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控器的外壳,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弹性部件,所述弹性部件迫使所述连接附件在无其他外力作用下而处于所述第一位置。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温控器的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部件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先波,
申请(专利权)人:奥托尼克斯电子嘉兴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