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块化储能电池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801182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6 08: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模块化储能电池舱,包括多个相互隔离的电池舱舱体、空调和与空调连通的空调冷却风道,电池舱舱体上端敞开,电池舱舱体内安装有支架,支架包括安装于顶部的横板,支架内安装有电池簇,电池簇分两列,每一列电池簇包括若干个上下排列的电池,横板上安装有散热风扇,空调冷却风道的下端设有出风口,每个电池舱舱体对应一个出风口,出风口正对散热风扇,电池簇中间设有供冷风流动的内部冷却风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模块化电池预制舱室对电池簇进行有效物理隔离,同时每个电池簇内通过散热风扇散热和浸没式水冷却系统相结合,散热效果好,大大减少单个电池簇发生火灾时对其余电池簇的影响。其余电池簇的影响。其余电池簇的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模块化储能电池舱


[0001]本技术涉及电池舱
,尤其涉及一种模块化储能电池舱。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负荷曲线呈现的峰谷差越来越大,这也造成了电力系统供需不平衡现象。模块化储能电池舱可以在低谷时间吸收多余电量进行储存,在高峰期释放电量,有效消除昼夜间的峰谷差值。
[0003]模块化储能电池舱中主要储电设备为锂电池,而锂电池的安全性能问题来自于电池的热失控。热失控指的是单体蓄电池放热连锁反应引起电池自温升速率急剧变化的过热、起火、爆炸现象。锂电池的热失控导致的火灾事故,即使在气体消防动作扑灭了明火,由于电池内部大量的热量集聚,无法有效导热和冷却,会诱发有害化学反应进而引起连锁反应,导致二次复燃,严重时甚至产生爆炸。
[0004]因此,如何对电池舱进行有效地散热降温是当前研究的重点。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散热效果好的模块化储能电池舱。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模块化储能电池舱,包括多个相互隔离的电池舱舱体、空调和与空调连通的空调冷却风道,所述电池舱舱体上端敞开,所述电池舱舱体内安装有支架,所述支架包括安装于顶部的横板,所述支架内安装有电池簇,所述电池簇分两列,每一列所述电池簇包括若干个上下排列的电池,所述横板上安装有散热风扇,所述空调冷却风道的下端设有出风口,每个电池舱舱体对应一个出风口,所述出风口正对散热风扇,所述电池簇中间设有供冷风流动的内部冷却风道。
[0008]所述散热风扇安装于两列电池簇的中间线上。
[0009]所述电池之间留有供冷风流动的间隙。
[0010]所述支架的下端设有叉车槽。
[0011]包括浸没式水冷却系统,所述浸没式水冷却系统包括溢流管、消防母管和消防支管,所述消防母管从外部接入冷却水,所述消防母管和消防支管相通,每个所述消防支管对应一个电池,所述溢流管的顶端安装于电池舱舱体外侧。
[0012]所述溢流管位于电池舱舱体外侧部分的最低点高于最上端的电池。
[00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散热风扇将冷风吹入电池舱舱体内,冷风经过内部冷却风道导流从中间向四周扩散,从舱顶直接出风,热空气扩散至房间内由空调形成内循环,相比常规集装箱内部放置电池簇成堆或顶部密封式电池舱的模式,散热效果及空调利用效率显著提高;采用浸没式水冷却系统,使热失控导致火灾事故后的电池迅速降温,避免二次复燃或爆炸事故的发生;采用模块化电池预制舱室对电池舱进行有效物理隔离,大大减少
单个电池舱发生火灾时对其余电池舱的影响。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图;
[0015]图2为单个电池舱的第一剖视图;
[0016]图3为单个电池舱的第二剖视图;
[0017]图4为电池舱的气流走向示意图;
[0018]图5为内部冷却风道的结构图。
[0019]图中:电池舱舱体1、空调冷却风道2、出风口21、散热风扇3、电池簇4、支架41、横板411、叉车槽412、电池42、内部冷却风道5、溢流管6、消防母管7、消防支管8、空调9。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
[0021]如图1~图5所示,一种模块化储能电池舱,包括多个相互隔离的电池舱舱体1、空调9和与空调9连通的空调冷却风道2,电池舱舱体1共有14个,电池舱舱体1上端敞开,有利于散热,电池舱舱体1内安装有支架41,支架41包括安装于顶部的横板411,支架41内安装有电池簇4,电池簇4分两列,每一列电池簇4包括若干个上下排列的电池42,横板411上安装有散热风扇3,散热风扇3共有3个,散热风扇3安装于两列电池簇4的中间线上,空调冷却风道2的下端设有出风口21,每个电池舱舱体1对应一个出风口21,出风口21正对散热风扇3,散热风扇3往下抽风,将冷风吹入电池舱舱体1内,电池簇4中间设有供冷风流动的内部冷却风道5,电池42之间留有供冷风流动的间隙,冷风经过内部冷却风道5导流从中间向两侧电池簇4扩散,经电池42中间的缝隙扩散至两侧再由电池舱舱体1的侧壁导流至舱顶直接出风,热空气扩散至房间内由空调形成内循环,相比常规集装箱内部放置电池簇4成堆或顶部密封式电池舱的模式,散热效果及空调利用效率显著提高。
[0022]支架41的下端设有叉车槽412,便于运输电池簇4.
[0023]一种模块化储能电池舱包括浸没式水冷却系统,浸没式水冷却系统包括溢流管6、消防母管7和消防支管8,消防母管7从外部接入冷却水,消防母管7和消防支管8相通,消防母管7竖直设置,消防支管8与消防母管7垂直设置,每个消防支管8对应一个电池42,溢流管6的顶端安装于电池舱舱体1外侧。
[0024]溢流管6位于电池舱舱体1外侧部分的最低点高于最上端的电池42,以便当电池舱内的冷却水高度足够浸没所有电池42后,冷却水可以排出舱外,避免水位继续上升影响其余电池簇4。
[0025]电池舱整个舱体采用高耐候钢板制作,可满足耐火1h要求,背部和侧面采用完全密封,正面为密封舱门,顶部敞口,能承受2350mm的注水高度,并能保持2h内泄漏率少于2%。
[0026]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块化储能电池舱,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相互隔离的电池舱舱体(1)、空调(9)和与空调(9)连通的空调冷却风道(2),所述电池舱舱体(1)上端敞开,所述电池舱舱体(1)内安装有支架(41),所述支架(41)包括安装于顶部的横板(411),所述支架(41)内安装有电池簇(4),所述电池簇(4)分两列,每一列所述电池簇(4)包括若干个上下排列的电池(42),所述横板(411)上安装有散热风扇(3),所述空调冷却风道(2)的下端设有出风口(21),每个所述电池舱舱体(1)对应一个出风口(21),所述出风口(21)正对散热风扇(3),所述电池簇(4)中间设有供冷风流动的内部冷却风道(5)。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模块化储能电池舱,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风扇(3)安装于两列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金光王凝碧辛小港祝凌云于世超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德升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