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自行车零部件技术领域,公开一种中轴机构及自行车,中轴机构包括车架、中轴、第一转动件、第三限位件和第二转动件,中轴贯穿车架,中轴上设置有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第一转动件用于支撑中轴一端的转动,第二转动件用于支撑中轴另一端的转动,第三限位件位于第二限位件远离第一限位件的一侧,第三限位件与车架连接以限制第一转动件和第二转动件的轴向移动;自行车包括上述的中轴机构。中轴机构取消五通管和一侧的丝碗,直接将中轴安装于车架上,第三限位件配合车架对第一转动件和第二转动件进行轴向限位,结构简单,进而简化了自行车的装配操作。化了自行车的装配操作。化了自行车的装配操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轴机构及自行车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自行车零部件
,尤其涉及一种中轴机构及自行车。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自行车以其经济实惠、机动方便和节能环保的特点,已经成为人们短距离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在自行车上,中轴机构是必不可少的传动结构,现有技术中,一般将五通管作为中轴的承载零件,也就是将五通管焊接于车架上,然后再将中轴通过球架和丝碗转动安装于五通管,结构复杂,进而导致装配操作复杂;而且五通管的左右丝扣方向相反,在将五通管焊接于车架时,如果将五通管的朝向弄反,有报废零件的风险。
[0003]基于上述现状,亟待我们设计一种中轴机构及自行车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轴机构,取消了五通管,结构简单。
[0005]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行车,包括上述的中轴机构,中轴机构的结构简单,进而简化了自行车的装配操作。
[0006]为达此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7]一方面,提供一种中轴机构,包括:
[0008]车架;
[0009]中轴,贯穿所述车架,所述中轴上设置有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
[0010]第一转动件,用于支撑所述中轴的转动,沿所述中轴的径向,所述第一转动件的内圈套设于所述中轴,外圈抵接所述车架,沿所述中轴的轴向,所述第一转动件的一侧抵接所述车架,另一侧抵接所述第一限位件;
[0011]第三限位件,位于所述第二限位件远离所述第一限位件的一侧,所述第三限位件与所述车架连接,所述中轴贯穿所述第三限位件;
[0012]第二转动件,用于支撑所述中轴的转动,沿所述径向,所述第二转动件的内圈套设于所述中轴,外圈抵接所述第三限位件,沿所述中轴的轴向,所述第二转动件的一侧抵接所述第三限位件,另一侧抵接所述第二限位件。
[0013]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车架上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槽底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转动件嵌装于所述第一凹槽内,并且所述中轴贯穿所述第一转动件和所述第一通孔。
[0014]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转动件设置为球架,所述第一凹槽的槽底设置为弧面。
[0015]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三限位件设置为丝碗,所述车架上设置有丝扣,所述丝碗通过所述丝扣连接于所述车架上,所述第二转动件嵌装于所述丝碗内。
[0016]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三限位件设置为限位板,所述车架和所述限位板夹紧所述第一转动件和所述第二转动件,以限制所述第一转动件和所述第二转动件沿所述中轴
的轴向移动。
[0017]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三限位件上开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的槽底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转动件嵌装于所述第二凹槽内,并且所述中轴贯穿所述第二转动件和所述第二通孔。
[0018]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二转动件设置为球架,所述第二凹槽的槽底设置为弧面。
[0019]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均设置为轴肩,所述轴肩与所述中轴一体成型。
[0020]另一方面,还公开一种自行车,包括上述的中轴机构。
[0021]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提供一种中轴机构及自行车,中轴机构取消五通管和一侧的丝碗,中轴直接贯穿车架和第三限位件,第一转动件和第二转动件分别支撑中轴两端的转动,中轴由车架靠近第三限位件的一侧穿设,第三限位件配合车架来对第一转动件和第二转动件进行轴向限位,结构简单;自行车包括上述的中轴机构,进而简化了自行车的装配操作。
附图说明
[0022]下面根据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3]图1为现有技术的中轴机构的分解示意图;
[0024]图2为实施例所述的第三限位件为限位板的第一视角图;
[0025]图3为实施例所述的第三限位件为限位板的第二视角图;
[0026]图4为实施例所述的第三限位件为丝碗的分解示意图。
[0027]图1至图4中:
[0028]1、车架;11、钣金架;111、第一凹槽;112、第一通孔;12、骨架;
[0029]2、中轴;21、第一限位件;22、第二限位件;
[0030]3、第一转动件;
[0031]4、第三限位件;41、第二凹槽;42、第二通孔;
[0032]5、第二转动件;
[0033]61、五通管;62、丝碗;63、盖丝;64、球架。
具体实施方式
[0034]为使本专利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5]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36]在本专利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0037]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
[0038]如图1所示,现有技术中,一般将五通管61作为中轴的承载零件,而且需要左右两侧丝碗62和盖丝63的配合安装,结构复杂。在装配时,先拧紧右侧的丝碗62,再将中轴穿设过球架64,进而穿入五通管61,然后拧紧左侧的丝碗62,最后拧紧左侧的盖丝63,装配操作复杂,效率低下。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中轴机构,取消了五通管61,直接将中轴安装在车架上,结构简单,简化了装配操作。
[0039]如图2和图3所示,具体地,中轴机构包括车架1、中轴2、第一转动件3、第三限位件4和第二转动件5,车架1包括骨架12和钣金架11,钣金架11焊接于骨架12上,中轴2贯穿钣金架11;第一转动件3为轴承类零件,第一转动件3套设于中轴2并且第一转动件3的外圈抵接车架1,沿中轴2的轴向,第一转动件3限位于钣金架11与第一限位件21之间;第三限位件4位于第二限位件22远离第一限位件21的一侧,并且第三限位件4与钣金架11连接,中轴2贯穿第三限位件4;第二转动件5同样为轴承类零件,第二转动件5套设于中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轴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车架(1);中轴(2),贯穿所述车架(1),所述中轴(2)上设置有第一限位件(21)和第二限位件(22);第一转动件(3),用于支撑所述中轴(2)的转动,沿所述中轴(2)的径向,所述第一转动件(3)的内圈套设于所述中轴(2),外圈抵接所述车架(1),沿所述中轴(2)的轴向,所述第一转动件(3)的一侧抵接所述车架(1),另一侧抵接所述第一限位件(21);第三限位件(4),位于所述第二限位件(22)远离所述第一限位件(21)的一侧,所述第三限位件(4)与所述车架(1)连接,所述中轴(2)贯穿所述第三限位件(4);第二转动件(5),用于支撑所述中轴(2)的转动,沿所述径向,所述第二转动件(5)的内圈套设于所述中轴(2),外圈抵接所述第三限位件(4),沿所述中轴(2)的轴向,所述第二转动件(5)的一侧抵接所述第三限位件(4),另一侧抵接所述第二限位件(2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1)上开设有第一凹槽(111),所述第一凹槽(111)的槽底开设有第一通孔(112),所述第一转动件(3)嵌装于所述第一凹槽(111)内,并且所述中轴(2)贯穿所述第一转动件(3)和所述第一通孔(11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中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同福,孙海林,杜菲,刘笑凯,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爱玛车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