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城镇用一体式生活污水处理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797162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6 08:02
本申请涉及生活污水处理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城镇用一体式生活污水处理设备,其包括箱体,箱体内依次设置有调节池、缺氧池、膜生物反应池和清水池,且均与箱体内壁之间均可拆卸连接,所述缺氧池和膜生物反应池之间设置有可拆离的连通装置,连通装置包括流出管、流入管和移动套管,移动套管套设在流出管外侧且与流出管滑动连接,当缺氧池内的污水无动力流入膜生物反应池内。本申请,在需要将损坏的反应池吊移出箱体时,先解除周边对反应池的限制,然后从箱体顶部将损坏的反映池移出更换,节省了对设备整体的更换操作,达到降低了设备维修更换劳动工作量的效果。换劳动工作量的效果。换劳动工作量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城镇用一体式生活污水处理设备


[0001]本申请涉及生活污水处理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城镇用一体式生活污水处理设备。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就是利用各种设施设备和工艺技术,将生活污水所含的污染物质从水中分离去除,使有害的物质转化为无害甚至有用的物质,让水得到净化,使水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城镇内普遍使用地埋一体式生活污水处理设备,将整个设备安装调试好埋入地下,减少对城镇地面的大面积占用。
[0003]常见的生活污水处理步骤为:生活污水

调节池

缺氧池

膜生物反应池

清水池

排放,生活污水导入调节池内进行均和调节处理,控制水量和水质方面趋于稳定,之后利用缺氧池内的微生物反硝化去除污水中的硝态氨,再通过膜生物反应池内的膜分离作用截留水中的活性污泥与大分子有机物,对污水进行深度净化,净化后的水收集于清水池并进行排放。
[0004]参照图1,一体式生活污水处理设备中通过密封的挡板9将箱体1隔开为四个区域,调节池11、缺氧池12、膜生物反应池13和清水池14依次连通,调节池11与缺氧池12之间与膜生物反应池13与清水池14之间均通过水管和水泵的方式连通,缺氧池12和膜生物反应池13之间通过靠近顶部位置开槽连通,开槽位置高度略低于缺氧池12和膜生物反应池13的水位高度,缺氧池12和膜生物反应池13之间还设置回流管道3,提升对污水反硝化的效果。
[0005]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存在有以下缺陷:由于上述一体式污水处理设备作为一个整体采用地埋方式进行安装,设备重量沉且占地面积大,当设备中某个反应池出现故障及损伤时,需要对整个设备进行整体更换,导致设备维修更换的劳动工作量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了降低设备维修更换的劳动工作量,本申请提供一种城镇用一体式生活污水处理设备。
[0007]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城镇用一体式生活污水处理设备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城镇用一体式生活污水处理设备,包括箱体,箱体内从左到右依次设置有调节池、缺氧池、膜生物反应池和清水池,调节池、缺氧池、膜生物反应池和清水池依次连通,调节池还连接有将生活污水送入调节池的进水管,缺氧池和膜生物反应池之间设置回流管道,清水池连接有将净化处理后的清水排放出箱体的排放管,所述调节池、缺氧池、膜生物反应池和清水池与箱体内壁之间均可拆卸连接,且调节池、缺氧池、膜生物反应池和清水池中相邻两个反应池之间均设置有连通管,连通管两端分别与相邻两个反应池可拆卸固定连接且连通,连通管均位于各反应池顶部外侧;所述箱体顶部可拆卸固定连接设置有顶盖,顶盖覆盖调节池、缺氧池、膜生物反应池和清水池顶部;
所述缺氧池和膜生物反应池之间设置有可拆离的连通装置,连通装置包括与缺氧池固定连接且连通的流出管和与膜生物反应池固定连接且连通的流入管、以及位于流出管和流入管之间的移动套管,移动套管套设在流出管外侧且与流出管滑动连接,当移动套管移动至也套设在流入管外侧时,移动套管将流出管和流入管接通,缺氧池内的污水无动力流入膜生物反应池内。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各反应池和箱体内部均可拆卸连接,在某个反应池出现故障和损伤时,将出现故障的反应池从箱体顶部移出;同时箱体顶部可拆卸设置有顶盖,将顶盖拆卸下来解除对反应池的封死和覆盖,此时为反应池的移出提供移动通道;又由于相邻两个反应池之间通过连通管来实现连接,且连通管两端分别与相邻两个反应池可拆卸固定连接,在需要移出某反应池前,先将与反应池连接的两个连通管拆卸,解除对反应池位置的限制,同时连通管设置在反应池顶部,方便了地埋式反应池移出的操作;缺氧池和膜生物反应池的正向连接位置不是在顶部,而是在两个反应池的侧壁处,缺氧池内的水无动力流入膜生物反应池内,在拆卸移出缺氧池或膜生物反应池时,需要先打断缺氧池和膜生物反应池之间的连通,由于移动套管套设在流出管外侧且与流出管滑动连接,实现了移动套管位置的可移动性,在移动套管同时套设在流出管和流入管外侧时实现了两者的连通,在移动套管移动着远离流入管时打断了两者的连通,解除了对缺氧池和膜生物反应池移出的限制;通过连通管和顶盖的设置,在需要将损坏的反应池吊移出箱体时,先解除周边对反应池的限制,然后从箱体顶部将损坏的反映池移出更换,节省了对设备整体的更换操作,达到降低了设备维修更换劳动工作量的效果。
[0009]可选的,所述移动套管侧壁穿设有螺杆,螺杆与移动套管螺纹连接,螺杆与流出管外侧壁转动连接。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固定板与流出管固定连接,且螺杆穿设在固定板内且与固定板转动连接,固定板将螺杆在流出管外侧的位置固定,使螺杆仅可绕轴线转动;由于螺杆穿设于移动套管侧壁处且与移动套管螺纹连接,转动螺杆,螺杆在转动的同时带动移动套管沿流出管的长度方向滑动,提高了驱动移动套管移动的便捷性。
[0011]可选的,所述螺杆远离移动套管一端连接有调节杆,调节杆一端固定连接有调节转盘,调节转盘位于缺氧池顶部,调节杆的另一端与螺杆之间设置有用于使调节杆和螺杆同步传动的传动部,调节杆与缺氧池外侧壁转动连接。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调节杆一端与螺杆之间设置有传动部,调节杆又与缺氧池外侧壁转动连接,转动调节杆,调节杆通过传动部带动调节杆同步发生转动,进而通过转动调节杆来控制移动套管发生移动;又由于调节杆远离螺杆一端与调节转盘固定连接,调节转盘的位置位于缺氧池顶部,调节转盘为调节杆的转动调节提供了便捷的施力点,同时也方便了工人在反应池顶部的施工,进一步提高了驱动移动套管移动的便捷性。
[0013]可选的,所述传动部为锥齿轮组,锥齿轮组包括上锥轮和下锥轮,上锥轮与调节杆端部固定连接,下锥轮与螺杆端部固定连接,下锥轮和上锥轮啮合。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下锥轮和上锥轮之间的啮合,实现了调节杆和螺杆之间的传动,同时更改了力的传递方向,使调节杆的轴线与螺杆轴线可以垂直设置。
[0015]可选的,所述调节杆外侧设置有两个绳索,两个绳索的一端均与缺氧池外侧壁固定连接,另一端均与调节杆侧壁固定连接,两个绳索在调节杆外侧的缠绕状态相反,当一个
绳索处于绷紧状态缠绕在调节杆外侧时,另一个绳索处于无张力的松开状态。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两个绳索的一端均与缺氧池外侧壁固定连接,另一端均与调节杆侧壁固定连接,且两个绳索均缠绕在调节杆外侧;在转动调节杆时,调节杆带动两个绳索在调节杆外侧分别做缠绕和解缠绕的动作,两个绳索的绷紧状态相反,实现了对调节杆转动范围的限制,也实现了对移动套管两极移动位置的精准定位。
[0017]可选的,所述流入管和流出管均设置有启闭阀,两个启闭阀外侧均固定设置有利用转动来驱动启闭阀启闭的齿轮,两个齿轮分别与流入管和流出管转动连接。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启闭阀的设置,在需要拆离流入管和流出管前,先将启闭阀关闭,以防缺氧池和膜生物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城镇用一体式生活污水处理设备,包括箱体(1),箱体(1)内从左到右依次设置有调节池(11)、缺氧池(12)、膜生物反应池(13)和清水池(14),调节池(11)、缺氧池(12)、膜生物反应池(13)和清水池(14)依次连通,调节池(11)还连接有将生活污水送入调节池(11)的进水管(111),缺氧池(12)和膜生物反应池(13)之间设置回流管道(3),清水池(14)连接有将净化处理后的清水排放出箱体(1)的排放管(141),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池(11)、缺氧池(12)、膜生物反应池(13)和清水池(14)与箱体(1)内壁之间均可拆卸连接,且调节池(11)、缺氧池(12)、膜生物反应池(13)和清水池(14)中相邻两个反应池之间均设置有连通管(5),连通管(5)两端分别与相邻两个反应池可拆卸固定连接且连通,连通管(5)均位于各反应池顶部外侧;所述箱体(1)顶部可拆卸固定连接设置有顶盖(2),顶盖(2)覆盖调节池(11)、缺氧池(12)、膜生物反应池(13)和清水池(14)顶部;所述缺氧池(12)和膜生物反应池(13)之间设置有可拆离的连通装置(6),连通装置(6)包括与缺氧池(12)固定连接且连通的流出管(61)和与膜生物反应池(13)固定连接且连通的流入管(62)、以及位于流出管(61)和流入管(62)之间的移动套管(63),移动套管(63)套设在流出管(61)外侧且与流出管(61)滑动连接,当移动套管(63)移动至也套设在流入管(62)外侧时,移动套管(63)将流出管(61)和流入管(62)接通,缺氧池(12)内的污水无动力流入膜生物反应池(13)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城镇用一体式生活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套管(63)侧壁穿设有螺杆(74),螺杆(74)与移动套管(63)螺纹连接,螺杆(74)与流出管(61)外侧壁转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城镇用一体式生活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74)远离移动套管(63)一端连接有调节杆(72),调节杆(72)一端固定连接有调节转盘(71),调节转盘(71)位于缺氧池(12)顶部,调节杆(72)的另一端与螺杆(74)之间设置有用于使调节杆(72)和螺杆(74)同步传动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志平王俊伟段士清李春盛汪学洋杨卓李呈祥李亮亮王彬彬马玉龙梁凯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三公局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