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供一种在各种物体的表面上形成防污性和润滑性优良、同时耐擦伤性和耐磨性也优良的硬涂层用硬涂剂组合物。提供一种采用上述硬涂剂组合物的光信息介质。包含具有活性能量射线反应性基团的含氟聚醚化合物(A),和分子内有两个或三个以上活性能量射线聚合性基团的固化性化合物(B)的硬涂剂组合物。是在支持基体(20)上具有由至少含记录层(4)或反射层的一层或数层构成的膜体的光信息介质,支持基体(20)侧表面及上述膜体侧表面中至少一个表面是由含有上述硬涂剂组合物的固化物的硬涂层(8)形成的光信息介质。(*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为在各种物体的表面上形成防污性和润滑性优良、同时耐擦伤性和耐磨性也优良的硬涂层而使用的硬涂剂组合物。而且本专利技术还涉及在表面具有用上述硬涂剂组合物形成的硬涂层的物体。作为必须对表面赋予硬涂层的物体,包括光信息介质、光学透镜、光学滤光片、防反射膜、以及液晶显示器、CRT显示器、等离子显示器、EL显示器等各种显示元件等。本专利技术特别涉及表面具有用上述硬涂剂组合物形成的硬涂层的、再生专用光盘、光记录盘、光磁记录盘等光信息介质,更详细地讲本专利技术涉及记录和/或再生光束入射侧表面的防污性和润滑性优良,同时耐擦伤性和耐磨性也优良的光信息介质。
技术介绍
再生专用光盘、光记录盘、光磁记录盘等光信息介质的表面,在使用之际会引起由各种污染物质引起的污染和附着指纹。最好不出现这些污染和指纹的附着,而对光信息介质的表面实施适当表面处理以改善防污性、减少指纹的附着性或提高指纹的除去性。例如,研究了对光信息介质的表面实施各种疏水、疏油处理。而且为了提高光信息介质表面的耐擦伤性,一般在介质的记录和/或再生光束的入射侧表面上形成透明且具有耐擦伤性的硬涂层。硬涂层的形成,采用在介质表面上涂布分子中具有两个以上(甲基)丙烯酰基等聚合性官能团的活性能量射线聚合固化性化合物,通过紫外线等活性能量射线对其照射而固化的方式进行。然而,这种硬涂层由于是以提高耐擦伤性为目的,所以不能指望对于尘埃和大气中的油烟雾、或指纹等污染物质具有防污效果。作为对于有机污染物具有防污性的硬涂层,例如在特开平10-110118号公报中提出在硬涂剂中捏合混入非交联型含氟表面活性剂。非交联型含氟表面活性剂没有聚合性双键,与硬涂剂的基体树脂不交联。而且在特开平11-293159号公报中,提出在硬涂剂中同时捏合混入非交联型含氟表面活性剂和交联型含氟表面活性剂两种物质。作为交联型含氟表面活性剂,可以举出全氟辛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六氟丙基(甲基)丙烯酸酯、八氟戊基(甲基)丙烯酸酯等氟代烷基(甲基)丙烯酸酯。这种交联型含氟表面活性剂具有聚合性双键,所以能与硬涂剂的基体树脂交联而固化。特开平11-213444号公报中公开了在传统的聚碳酸酯等光盘基板表面上涂布含氟聚合物。特开平11-503768号公报中公开了一种由含氟尿烷低聚物及稀释溶剂单体组成的放射线固化性组合物。根据特开2002-190136号公报的公开,通过使硬涂剂中含有氧化硅微粒等金属硫属化合物微粒,提高硬涂剂的耐擦伤性,进而在硬涂层上设置含有疏水性或疏油性基团的硅烷偶合剂膜,使光信息介质表面的防污性提高。然而,一旦使光信息介质表面低摩擦系数化,由于与坚硬的突出物接触时因光滑而能逃避冲击,所以能抑制擦伤的产生。因此,通过使硬涂层表面低摩擦系数化,可以进一步提高耐擦伤性。尤其是最近,通过将记录/再生激光聚光用的物镜的数值孔径(NA)加大到0.85左右,同时将记录/再生激光光线的波长缩短到400nm左右,以此来缩小激光光线聚光光斑的直径,通过这种方式已使DVD的记录容量达到四倍以上的蓝色射线光盘(Blu-ray Disc)成品化。若试图这样实现高NA化,则物镜与光信息介质表面的作用距离就会减小(例如当将NA设定为0.85左右的情况下,作用距离为100微米,与传统的相比显著变窄),在光信息介质旋转时,在光信息介质的表面与物镜及支持其的支持体之间产生接触的可能性将会增高。因此,在提高硬涂层表面耐擦伤性的同时,要求实现低摩擦系数化。而且若就光信息介质以外的情况来看,例如光学透镜、光学滤光片、防反射膜、以及液晶显示器、CRT显示器、等离子显示器、EL显示器等各种显示元件等的表面需要具有耐擦伤性和耐磨性,可以在这些各种物体表面上赋予通常的保护层(硬涂层)。而且这些各种物体表面上,与光盘的情况同样,使用时也会产生由各种污染物质引起的污染和指纹的附着。人们希望看到最好没有这些污染和指纹的附着,防污性优良的硬涂层。然而,在上述已有技术中却存在硬涂剂防污性的耐久性差、硬度低等问题,以及制造成本增高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于是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各种物体表面上形成防污性及润滑性优良、同时耐擦伤性及耐磨性也优良的硬涂层用的硬涂剂组合物。而且本专利技术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表面上具有用上述硬涂剂组合物形成的硬涂层的物体。本专利技术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记录和/或再生光束入射侧表面的防污性和润滑性优良、同时耐擦伤性及耐磨性也优良的光信息介质。本专利技术人等深入研究的结果发现,采用具有活性能量射线反应性基团的含氟聚醚化合物,可以得到一种能够形成既能保持硬度、防污性和润滑性也优良的硬涂层的硬涂剂组合物。本专利技术中包括以下各向专利技术。(1)一种硬涂剂组合物,其中含有具有活性能量射线反应性基团的含氟聚醚化合物(A),和分子内有两或三个以上活性能量射线聚合性基团的固化性化合物(B)。(2)(1)中记载的硬涂剂组合物,其中相对于100重量份组合物中的不挥发成分,含有0.01重量份以上和3重量份以下的含氟聚醚化合物(A)。不挥发成分中包括含氟聚醚化合物(A)和固化性化合物(B)、以及后述的无机微粒(C)、光聚合引发剂、各种添加剂等的任意成分。(3)(1)或(2)中记载的硬涂剂组合物,其中以所述的固化性化合物(B)作基准计,含有65~100重量%的分子内有三个以上活性能量射线聚合性基团的固化性化合物(Bt),和0~35重量%的分子内有两个活性能量射线聚合性基团的固化性化合物(Bd)。(4)(1)~(3)中任何一项记载的硬涂剂组合物,其中所述的含氟聚醚化合物(A),在其分子内具有两个以上活性能量射线反应性基团。(5)(4)中记载的硬涂剂组合物,其中所述的含氟聚醚化合物(A),在其分子的两个末端具有活性能量射线反应性基团。(6)(1)~(5)中任何一项记载的硬涂剂组合物,其中所述的含氟聚醚化合物(A)在每1000分子量中具有一个以上活性能量射线反应性基团。(7)(1)~(6)中任何一项记载的硬涂剂组合物,其中所述的含氟聚醚化合物(A)在每1000分子量中具有两个以上活性能量射线反应性基团。(8)(1)~(7)中任何一项记载的硬涂剂组合物,其中所述的含氟聚醚化合物(A)在每1000分子量中具有四个以上活性能量射线反应性基团。(9)(1)~(8)中任何一项记载的硬涂剂组合物,其中所述的含氟聚醚化合物(A)具有的活性能量射线反应性基团,是从(甲基)丙烯酰基及乙烯基中选出的。(10)(1)~(9)中任何一项记载的硬涂剂组合物,其中所述的含氟聚醚化合物(A),是在末端有羟基的含氟聚醚化合物的羟基上,导入了(甲基)丙烯酰基的化合物。(11)(1)~(10)中任何一项记载的硬涂剂组合物,其中所述的含氟聚醚化合物(A),是具有全氟聚醚部位的化合物。(12)(1)~(11)中任何一项记载的硬涂剂组合物,其中还含有平均粒径100nm以下的无机微粒。(13)(12)记载的硬涂剂组合物,其中相对于100重量份固化性化合物(B)含有5重量份以上、500重量份以下的无机微粒(C)。(14)(12)或(13)中记载的硬涂剂组合物,其中所述的无机微粒(C)是金属(或半金属)氧化物微粒或金属(或半金属)硫化物微粒。(15)(12)~(14)中任何一项记载的硬涂剂组合物,其中所述的无机微粒(C)是氧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硬涂剂组合物,其中含有具有活性能量射线反应性基团的含氟聚醚化合物(A),和分子内有两个或三个以上活性能量射线聚合性基团的固化性化合物(B)。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JP 2003-10-3 345523/20031.一种硬涂剂组合物,其中含有具有活性能量射线反应性基团的含氟聚醚化合物(A),和分子内有两个或三个以上活性能量射线聚合性基团的固化性化合物(B)。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硬涂剂组合物,其中相对于100重量份组合物中的不挥发成分,含有0.01重量份以上、3重量份以下的含氟聚醚化合物(A)。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硬涂剂组合物,其中以所述的固化性化合物(B)作基准计,所述固化性化合物(B)含有65~100重量%的分子内有三个以上活性能量射线聚合性基团的固化性化合物(Bt),和0~35重量%的分子内有两个活性能量射线聚合性基团的固化性化合物(Bd)。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硬涂剂组合物,其中所述的含氟聚醚化合物(A),在分子内具有两个以上活性能量射线反应性基团。5.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硬涂剂组合物,其中所述的含氟聚醚化合物(A),在分子的两个末端具有活性能量射线反应性基团。6.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硬涂剂组合物,其中所述的含氟聚醚化合物(A),在每1000分子量中具有一个以上活性能量射线反应性基团。7.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硬涂剂组合物,其中所述的含氟聚醚化合物(A),在每1000分子量中具有两个以上活性能量射线反应性基团。8.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硬涂剂组合物,其中所述的含氟聚醚化合物(A),在每1000分子量中具有四个以上活性能量射线反应性基团。9.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硬涂剂组合物,其中所述的含氟聚醚化合物(A)具有的活性能量射线反应性基团,是从(甲基)丙烯酰基及乙烯基中选出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伊藤秀毅,田中和志,林田直树,
申请(专利权)人:TDK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