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家用天然气灶输送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795699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6 08:00
本申请涉及一种家用天然气灶输送管,属于天然气技术领域,包括与天然气源连通的运输管、与气灶连通的软管以及设置在软管与运输管之间的管接头,软管以及运输管通过管接头相连通,管接头包括软管连接部、连通部与运输管连接部,连通部设置在软管连接部与运输管连接部之间,运输管连接部与运输管螺纹连接,软管连接部与软管相连接,软管连接部包括插接管、抵接环及第一套接软管,插接管设置在连通部一端,抵接环环设在插接管与连通部之间,第一套接软管连接抵接环外侧且套接在插接管外侧,软管插接于插接管与第一套接软管之间且其端部与抵接环相抵接,第一套接软管外可拆卸式安装有第一卡箍。本申请具有减少天然气泄漏的效果。果。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家用天然气灶输送管


[0001]本申请涉及天然气
,尤其是涉及一种家用天然气灶输送管。

技术介绍

[0002]燃气灶,是指以液化石油气、人工煤气和天然气等气体燃料进行直火加热的厨房用具,燃气灶又叫炉盘,其大众化程度无人不知,但又很难见到一个通行的概念,一如柴禾灶、煤油炉、煤球炉等等,按气源讲,燃气灶主要分为液化气灶、煤气灶和天然气灶,按灶眼讲,分为单灶、双灶和多眼灶。
[0003]天然气灶在我们的生活中广泛使用,因此天然气灶与天然气运输管的重要连接部分需要较高的安全性,现有的天然气灶连接管均为橡胶软管,具体的,在与天然气运输管进行连接时,往往是通过直接套设在天然气运输管出气端,继而在软管外围套设上卡箍进行固定,没有专门的防泄漏保护,如若天然气连接管发生泄漏,将严重威胁到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0004]针对上述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存在的缺陷在于,天然气软管与天然气运输管连接处通过卡箍进行固定容易发生天然气泄漏的危险,对此有待进一步改善。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解决天然气软管与天然气运输管连接处容易发生天然气泄漏的危险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家用天然气灶输送管。
[0006]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家用天然气灶输送管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7]一种家用天然气灶输送管,其特征在于,包括与天然气源连通的运输管、与气灶连通的软管以及设置在所述软管与所述运输管之间的管接头,所述软管以及所述运输管通过管接头相连通,所述管接头包括软管连接部、连通部以及运输管连接部,所述连通部设置在所述软管连接部与所述运输管连接部之间,所述运输管连接部与所述运输管螺纹连接,所述软管连接部与所述软管相连接,所述软管连接部包括插接管、抵接环及第一套接软管,所述插接管设置在连通部一端,所述抵接环环设在所述插接管与所述连通部之间,所述第一套接软管连接抵接环外侧且套接在插接管外侧,所述软管插接于所述插接管与所述第一套接软管之间且其端部与抵接环相抵接,所述第一套接软管外可拆卸式安装有第一卡箍。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的运输管连接部与运输管螺纹连接可有效增强了运输管与运输管连接部处的密闭性,而设置的插接管与第一套接软管增大了与软管的接触面积,从而增强了密闭性,并通过利用第一卡箍进行安装,有效对软管进行紧密地固定,因此,设置的管接头能够有效减少了天然气泄漏的危险。
[0009]可选的,所述第一套接软管包括固定部与弹性部,所述固定部与所述抵接环相连接,所述弹性部连接在固定部远离抵接环一端,所述第一卡箍套装在弹性部外。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软管插设进入固定部与插接管之间,从而实现固定,而设置的弹性部能够发生形变,使得第一卡箍的安装能够更加严密,减少第一卡箍与软骨之间
的产生缝隙的可能性。
[0011]可选的,所述弹性部内侧设置有胶粘剂。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的胶粘剂可使得弹性部能够紧密地的粘接在软管上,提高软管与管接头连接的紧密度。
[0013]可选的,所述弹性部孔径由固定部一侧朝向软管一侧逐渐收小。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的弹性孔孔径的逐渐减少可有效对软管进行固定裹紧。
[0015]可选的,所述插接管的孔径由连通部朝向软管一侧逐渐变小。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的插接管孔径逐渐变小能够便于插入软管中,实现过盈配合。
[0017]可选的,所述第一卡箍朝向弹性部两侧处凸设有凸环,所述凸环之间形成有凹槽,所述软管外壁设置有与凹槽相适配的卡块。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的凸环与卡块能够限定第一卡箍的套装位置,并且能够使得第一套接管发生弯折变形,从而让第一卡箍的固定更加紧密。
[0019]可选的,所述运输管连接部包括螺纹管以及第二套接软管,所述螺纹管设置在连通部远离插接管一端且与运输管螺纹连接,所述第二套接软管设置在螺纹管远离连接部一端且套设在运输管外壁处,所述第二套接软管上设置有第二卡箍。
[00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的第二卡箍以及第二套接软管能够进一步增强运输管与管接头之间连接的密闭性。
[0021]可选的,所述连通部外环设有监测管,所述抵接环环壁处环设有第一透气孔,所述螺纹管管壁处环设有第二透气孔,所述监测管上设置有气体探测器。
[00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的气体探测器能够从第一透气孔与第二透气孔中监测出管接头连接的漏气情况,从而能够进一步保证软管与天然气运输管之间连接的安全性。
[0023]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0024]管接头的运输管连接部与运输管进行螺纹连接有效提高了运输管与运输管连接部处连接的密闭性,同时,软管可通过插入插接管与第一套接软管之间并利用第一卡箍进行固定,从而增强了软管与软管连接部之间的密闭性,因此,设置的管接头能够有效减少了天然气泄漏的危险。
附图说明
[0025]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整体剖视示意图。
[0026]附图标记说明:1、运输管;2、软管;3、管接头;30、软管连接部;301、插接管;302、抵接环;303、第一套接软管;3031、固定部;3032、弹性部;304、第一卡箍;31、连通部;32、运输管连接部;320、螺纹管;321、第二套接软管;322、第二卡箍;4、凸环;40、卡块;5、监测管;6、气体探测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以下结合附图1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8]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家用天然气灶输送管。参照图1,家用天然气灶输送管包括运输管1、软管2以及管接头3,其中,运输管1与天然气源连通,软管2与气灶连通,管接头3则连接在软管2与运输管1之间,软管2与运输软管2通过管接头3相连通,具体的,管接头3包括软管连接部30、连通部31以及运输管连接部32,其中,连通部31设置在软管连接部30与运输管连接部32之间,运输管连接部32与运输管1进行螺纹连接实现固定。
[0029]此外,软管连接部30则与软管2相连接,具体的,软管连接部30包括插接管301、抵接环302以及第一套接软管303,其中,插接管301设置在连通部31远离运输管1连通部31一端,插接管301端部的孔径由连通部31朝向软管2一侧逐渐变小,可便于用户将插接管301插入至软管2内并实现过盈配合,使得软管2与管接头3之间的连接更加紧密。
[0030]此外,抵接环302环设在插接管301与连通部31之间,同时,第一套接软管303连接抵接环302外侧并套接在插接管301外侧壁处,可使得软管2插接在插接管301与第一套接软管303之间,并且让软管2端部与抵接环302相抵接,进而在第一套接软管303外可拆卸式安装第一卡箍304,从而完成软管2与软管连接部30之间的连接。
[0031]设置的第一套接软管303包括固定部3031与弹性部3032,其中,固定部3031与抵接环30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家用天然气灶输送管,其特征在于,包括与天然气源连通的运输管(1)、与气灶连通的软管(2)以及设置在所述软管(2)与所述运输管(1)之间的管接头(3),所述软管(2)以及所述运输管(1)通过管接头(3)相连通,所述管接头(3)包括软管连接部(30)、连通部(31)以及运输管连接部(32),所述连通部(31)设置在所述软管连接部(30)与所述运输管连接部(32)之间,所述运输管连接部(32)与所述运输管(1)螺纹连接,所述软管连接部(30)与所述软管(2)相连接,所述软管连接部(30)包括插接管(301)、抵接环(302)及第一套接软管(303),所述插接管(301)设置在连通部(31)一端,所述抵接环(302)环设在所述插接管(301)与所述连通部(31)之间,所述第一套接软管(303)连接抵接环(302)外侧且套接在插接管(301)外侧,所述软管(2)插接于所述插接管(301)与所述第一套接软管(303)之间且其端部与抵接环(302)相抵接,所述第一套接软管(303)外可拆卸式安装有第一卡箍(30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家用天然气灶输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套接软管(303)包括固定部(3031)与弹性部(3032),所述固定部(3031)与所述抵接环(302)相连接,所述弹性部(3032)连接在固定部(3031)远离抵接环(302)一端,所述第一卡箍(304)套装在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学贺培胜张福海阳志亮付春林李虹霖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中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