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丙烯热耦合精馏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792244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6 07: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丙烯热耦合精馏装置,其包括:高压精馏塔,其包括第一塔顶出口管;第一冷却器,其进口端与第二再沸器连通,出口管路设有外甩管路;低压精馏塔,其包括第二塔底出口管,同时塔釜设有第二再沸器和第三再沸器,两再沸器冷源侧进口端均与第二塔底出口管连通;其中,第一塔顶出口管连接至第二再沸器热源侧进口端,第二再沸器热源侧出口端连接至第一冷却器,第三再沸器热源侧进口端与蒸汽热源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精馏装置,通过将高压精馏塔塔顶气体引入低压丙烯精馏塔塔釜再沸器,气体在再沸器内液化而释放汽化热,以替代原低压丙烯精馏塔塔釜再沸器的蒸汽热源,从而实现丙烯精馏节能。本装置工艺流程简单,可操作性强,能耗低。能耗低。能耗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丙烯热耦合精馏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精馏装置的
,尤其涉及一种丙烯热耦合精馏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丙烯是石油化工的基础原料之一,近年来我国丙烯产能保持较快增速扩张,产量逐年增长,它主要通过催化裂解、蒸汽裂解、丙烷脱氢、煤制烯烃等工艺制取。以催化裂化(裂解),蒸汽裂解,MTO等装置产生的C3、C4混合气体为原料,通常需要通过丙烯精馏塔进行分离提纯操作。然而现有的丙烯精馏装置在丙烯分离提纯过程中存在精馏塔能耗高的问题。如何有效降低丙烯提纯过程中的能耗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长期关注的一个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鉴于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技术提供一种丙烯热耦合精馏装置,以解决现有丙烯精馏装置能耗高的问题。
[0004]为达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5]一种丙烯热耦合精馏装置,其包括:
[0006]高压精馏塔,其包括第一进口管、第一塔顶出口管和第一塔底出口管;
[0007]第一冷却器,其进口端与第二再沸器连通,出口端设有连接至所述高压精馏塔的冷凝液回流管,另出口管路设有丙烯外甩管路;
[0008]低压精馏塔,其包括第二进口管、第二塔顶出口管和第二塔底出口管,同时塔釜并列设有第二再沸器和第三再沸器,所述第二再沸器和第三再沸器的冷源侧进口端均与第二塔底出口管连通,其出口端均与所述低压精馏塔塔釜器壁连通;
[0009]其中,所述第一塔顶出口管连接至所述第二再沸器热源侧进口端,所述第二再沸器热源侧出口端连接至第一冷却器,所述第三再沸器热源侧进口端与蒸汽热源连通。
[0010]优选地,所述高压精馏塔前还设置有脱C3塔和脱C2塔,所述脱C3塔用以脱除原料中C4及C4以上馏分,所述脱C2塔用以脱除原料中C2及C1馏分。
[0011]优选地,所述第一冷却器和第二再沸器之间还设置有第一回流罐和第一输送泵,所述第一输送泵设置在第一回流罐和第一冷却器之间。
[0012]优选地,所述第一回流罐入口和第一输送泵出口之间设有副线管路。
[0013]优选地,所述第一冷却器和高压精馏塔之间还设置有第二回流罐和第二输送泵,所述第二输送泵设置在高压精馏塔和第一冷却器之间。
[0014]优选地,所述高压精馏塔塔釜设有第一再沸器;所述第一再沸器冷源侧进口端与第一塔底出口管连通,其出口端与所述高压精馏塔塔釜连通,其热源侧进口端用于通入蒸汽。
[0015]优选地,所述精馏装置还设置有第二冷却器,所述第二冷却器进口端连接至低压精馏塔塔顶设置的第二塔顶出口管,出口端连接至第三回流罐,所述第三回流罐通过第三输送泵连通至低压精馏塔塔顶,用作塔顶冷回流,所述第三回流罐出口端还设置有与丙烯
外甩管路连通的支管。
[0016]优选地,所述高压精馏塔塔顶温度比低压精馏塔塔釜温度高3~10℃。
[0017]优选地,所述高压精馏塔第一进口管的进料流量和低压精馏塔第二进口管的进料流量的比值为0.8~1.2:1。
[0018]优选地,所述第一冷却器选用水冷冷却器、空冷冷却器、热泵低温水冷器中至少的一种。
[0019]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20]本技术的精馏装置,通过将高压精馏塔塔顶气体引入低压丙烯精馏塔塔釜再沸器,气体在再沸器内液化而释放汽化热,以替代原低压丙烯精馏塔塔釜再沸器的蒸汽热源,从而实现丙烯精馏节能。
[0021]本技术的精馏装置,以催化裂化(裂解)、蒸汽裂解、MTO等装置产生的C3、C4混合气体为原料,通过本技术装置处理后,丙烯精馏能耗可降低40%以上。
[0022]本技术的精馏装置,其工艺流程简单,可操作性强,能耗低。
附图说明
[0023]图1为本技术丙烯热耦合精馏装置的示意图;
[0024]图2为本技术丙烯热耦合精馏装置另一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0025]其中,高压精馏塔1、低压精馏塔2、脱C3塔3、脱C2塔4、第一再沸器11、第一冷却器12、第一出口泵13、第二回流罐121、第二输送泵122、第二再沸器21、第三再沸器22、第二冷却器23、第二出口泵24、第一回流罐211、第一输送泵212、第三回流罐231、第三输送泵232、第一进口管1a、第一塔顶出口管1b、第一塔底出口管1c、第二进口管2a、第二塔顶出口管2b、第二塔底出口管2c。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以下描述用于揭露本技术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本技术。以下描述中的优选实施例只作为举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其他显而易见的变型。
[0027]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丙烯热耦合精馏装置,其包括高压精馏塔1、第一冷却器12和低压精馏塔2;所述高压精馏塔1包括第一进口管1a、第一塔顶出口管1b和第一塔底出口管1c;所述第一冷却器12的进口端与第二再沸器21连通,其出口端设有连接至所述高压精馏塔1的冷凝液回流管,另出口管路设有丙烯外甩管路,在所述第一冷却器12内,经过冷却后的丙烯与其所夹带的液相物质分离,提纯后排出;所述低压精馏塔2包括第二进口管2a、第二塔顶出口管2b和第二塔底出口管2c,同时塔釜并列设有第二再沸器21和第三再沸器22,所述第二再沸器21和第三再沸器22的冷源侧进口端均与第二塔底出口管2c连通,其出口端均与所述低压精馏塔2塔釜器壁连通;所述第一进口管1a和所述第二进口管2a的进料均为丙烯和丙烷的C3混合物;所述高压精馏塔1和低压精馏塔2塔底均产出丙烷,并且分别由第一塔底出口管1c和第二塔底出口管2c连通的第一出口泵13和第二出口泵24将丙烷产物输送至下游;其中,所述第一塔顶出口管1b连接至所述第二再沸器21热源侧进口端,所述第二再沸器21热源侧出口端连接至第一冷却器12,所述第三再沸器22热源侧进口端与蒸汽热源连通。将高压精馏塔1和低压精馏塔2塔顶压力调节为一高一低,将操作压力高的丙烯
高压精馏塔1塔顶气体引入操作压力低的丙烯低压精馏塔2塔釜第二再沸器21内,高压精馏塔1塔顶气体在第二再沸器21内冷凝,释放大量的汽化热作为第二再沸器21新热源,第三再沸器22蒸汽热源逐步退出,从而有效降低了丙烯精馏过程中的能耗;冷凝液则返回操作压力高的丙烯高压精馏塔1塔顶。所述高压精馏塔1塔顶温度比低压精馏塔2塔釜温度高3~10℃;两塔进料流量可保持一致,也可有1~20%左右的差异,即所述高压精馏塔1第一进口管1a的进料流量和低压精馏塔2第二进口管2a的进料流量的比值为0.8~1.2:1,具体看热耦合时释放的汽化热量能否完全满足低压塔塔釜再沸器的需要。本实施例的第一冷却器12可选用水冷冷却器、空冷冷却器、热泵低温水冷器中的任意一种,以期降低高压精馏塔1的操作压力。
[0028]在至少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冷却器12和第二再沸器21之间还设置有第一回流罐211和第一输送泵212,所述第一输送泵212设置在第一回流罐211和第一冷却器12之间。通过设置第一回流罐211和第一输送泵212,可更加有效地提高第一冷却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丙烯热耦合精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精馏装置包括:高压精馏塔,其包括第一进口管、第一塔顶出口管和第一塔底出口管;第一冷却器,其进口端与第二再沸器连通,出口端设有连接至所述高压精馏塔的冷凝液回流管,另出口管路设有丙烯外甩管路;低压精馏塔,其包括第二进口管、第二塔顶出口管和第二塔底出口管,同时塔釜并列设有第二再沸器和第三再沸器,所述第二再沸器和第三再沸器的冷源侧进口端均与第二塔底出口管连通,其出口端均与所述低压精馏塔塔釜器壁连通;其中,所述第一塔顶出口管连接至所述第二再沸器热源侧进口端,所述第二再沸器热源侧出口端连接至第一冷却器,所述第三再沸器热源侧进口端与蒸汽热源连通。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丙烯热耦合精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精馏塔前还设置有脱C3塔和脱C2塔,所述脱C3塔用以脱除原料中C4及C4以上馏分,所述脱C2塔用以脱除原料中C2及C1馏分。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丙烯热耦合精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冷却器和第二再沸器之间还设置有第一回流罐和第一输送泵,所述第一输送泵设置在第一回流罐和第一冷却器之间。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丙烯热耦合精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回流罐入口和第一输送泵出口之间设有副线管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辛本恩叶宗君曹卫民洪伟胡冰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科茂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