窄波束雷达捕获空间目标的等仰角搜索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0787345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6 07:4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窄波束雷达捕获空间目标的等仰角搜索方法,采用了天体力学和天体测量学的基本方法,具体为基于空间目标的精密轨道参数,构建一种引导窄波束雷达发现和捕获目标的新方法,该方法为等仰角搜索方法,能够克服传统的点位预报搜索方法因预报沿迹误差扩散较快,雷达窄波束难以捕获目标的困难,显著提高窄波束雷达对空间目标的捕获成功率,是一种提升雷达应用效益的有效技术手段。种提升雷达应用效益的有效技术手段。种提升雷达应用效益的有效技术手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窄波束雷达捕获空间目标的等仰角搜索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空间探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窄波束雷达捕获空间目标的等仰角搜索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精密跟踪成像雷达是空间目标识别和精密定轨的重要手段,可为空间目标碰撞预警、运动态势感知等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为实现成像的高分辨率和点位观测数据的高精度,雷达一般工作在高频段,并采用大口径天线,因此其探测波束非常窄,有效波束直径(半功率波束宽)通常小于0.1
°
。近年来,随着遥感卫星星地链路信息传输速率的增长,宽带高速传输已成为星地数据传输的发展趋势,卫星的地面接收系统也需要采用高频率、大口径天线,其波束甚至更窄(非专利文献1)。以上两类设备在探测空间目标时所面临的共性问题可归结为窄波束雷达对空间目标的捕获和跟踪问题。
[0003]雷达获取数据的前提条件是能够实现对空间目标的捕获和跟踪,传统的捕获和跟踪方式主要是按目标点位预报的程序引导下的搜索捕获和跟踪,因此相比于一般的普通雷达,窄波束雷达捕获和跟踪空间目标存在极大的技术困难,以有效波束直径0.1
°
为例,为确保捕获空间目标,雷达波束中心指向与目标方向偏差需小于0.05
°
,从而对目标点位预报精度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为了克服因点位预报精度可能的不足而对窄波束雷达捕获和跟踪空间目标产生的不利影响,非专利文献1提出了两种技术方案,一种是程序引导雷达同轴的低频宽波束先完成对目标的捕获和跟踪,然后转高频窄波束对目标进行捕获和跟踪;另一种是程序引导雷达窄波束对目标进行搜索,搜索的同时在较小的预定区域内叠加波束的螺旋扫描,以实现窄波束雷达对目标的直接捕获和跟踪。然而这两种技术方案均存在明显的不足,第一种方案将会增加雷达制造的难度和成本;第二种方案则有较大的局限性,虽然螺旋扫描在某种程度上相当于拓宽了波束的有效直径,但由于扫描范围很小、扫描过程中波束驻留时间极短、且扫描方向变化具有一定的盲目性,目标漏失的概率仍然较大,为了提高捕获成功率,仍然需要较高精度的点位预报,因此采用第二种方案捕获目标时,必须选用离雷达工作当天较近的且精度较高的轨道参数进行预报,特别是对低轨高动态目标更是如此,而在实际工作所面临的各种情况中,这一条件往往难以得到满足,从而限制了雷达的有效使用。
[0004]影响目标点位预报精度的主要因素包括轨道参数误差、轨道力学模型误差以及预报的时间长度,此外当定轨的力学模型与预报的力学模型不适配时,也会显著损失预报精度,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利用两行根数并采用高精密数值方法进行预报,由于目标面值比不能得到准确换算,相当于引入了系统性的预报误差。在实际工作中,往往受具体条件所限,我们不能期望对以上各种既定因素作出改善或改变,必须另辟蹊径。
[0005]上世纪七十年代,出于观测激光地球动力学卫星的需要,国内天文界相关科研人员曾提出了一种捕获激光卫星的轨道拦截方法(非专利文献2),利用安装在极轴式跟踪系统上的光学望远镜对激光卫星实施拦截和捕获跟踪,并基于一年和几年前的轨道参数成功
捕获到目标。该方法的机理是:受各种力学因素的影响,虽然卫星本身在轨道上的运动非常迅速,但卫星轨道相对于惯性空间的变化却非常缓慢,其长时间预报的精度损失并不大,因此可在卫星轨道上选取某个适合于光学观测的拦截点,并考虑该点作为惯性空间中的不动点,观测时光学望远镜对准拦截点以后,开动驱仪钟以抵消地球自转的影响,让望远镜保持对拦截点的凝视,通过观测提前和推迟守候实现对卫星的拦截捕获,实际工作中,为了顾及轨道摄动对轨道预报产生的影响,望远镜一般采用较大的视场。以上的成功经验主要归功于空间目标捕获策略的改变,虽然由于雷达与光学望远镜探测机理的不同,以上方法对轨道摄动影响的处理尚显不足,以及应用要求和探测对象的不同,以上方法并不完全适用于雷达对空间目标的捕获和跟踪,特别是不能适用于窄波束雷达对低轨高动态目标的捕获和跟踪,但其中的处理思想值得借鉴。
[0006]针对窄波束雷达捕获空间目标现有技术方案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本专利技术通过吸纳天文领域在捕获激光卫星时采用的相关技术方法,及时转变思路,并结合雷达的工作机理,提出了一种适用于窄波束雷达发现和捕获空间目标的等仰角搜索方法,该方法对应于一种全新的捕获策略,不同于现有的基于点位预报的搜索捕获和跟踪方式,该方法对点位预报的精度没有过高的要求,不会增加雷达的制造成本和难度,适用性强,同时可实现较高的捕获成功率,有利于雷达的有效使用,是窄波束雷达捕获和跟踪低轨高动态目标的一项关键技术。
[0007]引证文件列表
[0008]非专利文献:
[0009]1、王小妹,王万玉,毛伟,何元春,“窄波束高动态目标高精度跟踪技术分析”,物联网技术,No.4,2018.
[0010]2、林钦畅,牛秀兰,“拦截人造卫星的一种方法”,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年刊,No.1,1979.
[0011]3、Oliver Montenbruck,Eberhard Gill,Satellite Orbits,Models,Methods,and Applications,Springer

Verlag Berlin Heidelberg 2000.
[0012]4、刘林,航天器轨道理论,国防工业出版社,2000.
[0013]5、吴连大,人造卫星与空间碎片的轨道和探测,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
[0014]6、Press W.H.,Flannery B.P.,Teukolsky S.A.and Vetterling W.T.,Numerical Recipes

The Art of Scientific Computing,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Cambridge,New York,New Rochelle,Melbourne,Sydney,1989.
[0015]7、Michael A.Steindorfer,Georg Kirchner,Franz Koidl,Peiyuan Wang,Beatriz Jilete and Tim Flohrer,Day light space debris laser ranging,Nature communications,2020.
[0016]8、Felix R.Hoots and Ronald L.Roehrich,SPACETRACK REPORT N0.3,Models for Propagation of NORAD Element Sets,1980.

技术实现思路

[0017]窄波束雷达在空间目标成像识别、精密定轨和星地链路信息高速传输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空间目标的捕获和跟踪是各类应用得以成功实现的前提条件,相比于有效波
时刻,得到T0时刻目标相对于历元地心惯性系的位置矢量和速度矢量并对和进行转换,得到目标于T0时刻的初始拟平均根数;基于初始拟平均根数,构建数学表达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窄波束雷达捕获空间目标的等仰角搜索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目标精密轨道参数、目标过境的起止时刻以及目标过境期间的最大轨道沿迹误差估计,产生雷达引导数据,以实现雷达对相应目标的捕获和跟踪;具体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根据目标本次过境的起止时刻计算目标本次过境的中间时刻并作为参考时刻,结合目标精密轨道参数,构建以参考时刻为初始时刻的分析摄动模型;步骤2:结合步骤1构建的分析摄动模型,计算目标本次过境期间的理论近站点时刻;步骤3:对沿迹误差进行离散化处理,结合分析摄动模型,得到一系列用于描述各虚拟目标运动的新的摄动模型,各虚拟目标在本次过境期间所产生的不同的视轨迹组成视轨迹簇;步骤4:基于步骤2计算的理论近站点时刻及其求解过程,对视轨迹簇中各条视轨迹进行可见性确认,去除所有不可见视轨迹;步骤5:去除视轨迹簇中可探测弧长不符合要求的视轨迹;步骤6:确定视轨迹簇中各条视轨迹的最大可探测仰角和最小可探测仰角,进而计算得出雷达的搜索仰角;步骤7:对于视轨迹簇中的各条视轨迹,基于对应的摄动模型,计算所有虚拟目标上升到指定仰角时的观测特征参量;步骤8:对视轨迹簇中每一条视轨迹所对应的虚拟目标上升到指定仰角时的方位角取值进行连续化处理,使其具有连续变化特征;步骤9:根据步骤7和步骤8的计算结果,进一步计算并产生一系列引导数据,用于雷达进行等仰角搜索和跟踪。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窄波束雷达捕获空间目标的等仰角搜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选用目标本次过境的中间时刻T0作为参考时刻:其中T
b
和T
e
分别为目标本次过境的起始时刻和结束时刻;将目标本次过境期间的轨道沿迹误差定义为参考时刻的沿迹误差,并采用第一类无奇点轨道根数作为基本变量,构建以参考时刻为初始时刻的分析摄动模型,模型的构建过程如下:已知的一组目标精密轨道参数为t
q
,∈,其中t
q
为该组轨道参数的历元时刻,和分别为目标相对于历元地心惯性系的位置矢量和速度矢量,∈为目标面质比;基于已知的轨道参数t
q
,∈,采用数值方法和精密力学模型进行摄动外推,由t
q
时刻外推到T0时刻,得到T0时刻目标相对于历元地心惯性系的位置矢量和速度矢量并对和进行转换,得到目标于T0时刻的初始拟平均根数;基于初始拟平均根数,构建数学表达形式如下的分析摄动模型:设a,i,Ω,ξ=ecosω,η=

e sinω,λ=ω+M为目标第一类无奇点形式的吻切轨道根数,其中a为轨道半长径,i为轨道倾角,Ω为轨道升交点赤经,e为轨道偏心率,ω为轨道近地点幅角,M为目标平近点角,则有:
以上各式左端表示t时刻的吻切根数,表示T0时刻的初始拟平均根数,为目标平运动角速度,μ为地心引力常数,Ω1,ω1,λ1为对应根数的一阶长期变化项系数,为各根数的一阶短周期变化项,为各根数的二阶短周期变化项,为与地球自转相关的降阶项。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窄波束雷达捕获空间目标的等仰角搜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计算目标本次过境期间的理论近站点时刻分为以下两步:第一步求解近似近站点时刻公式如下:其中λ0是λ(t)在T0时刻的取值,为T0时刻的目标平纬度角,由式(6)计算得到,为λ(t)的长期变化率,u
s
和λ
s
分别为T0时刻测站在轨道上投影的真纬度角及其对应的平纬度角,是us的时间变化率;第二步先由式(6)计算得到时刻的目标平纬度角并利用椭圆运动关系由计算得到时刻的目标真纬度角然后以为初值,通过迭代求解给出精确近站点时刻对应的目标真纬度角迭代求解的方程如下:其中和分别为ξ(t)和η(t)在时刻的取值,分别由式(4)和式(5)计算得到,θ为时刻目标和测站在地心处的张角,θ0为时刻测站的轨道纬度,r为时刻目标的地心距,R为测站的地心距;最后利用椭圆运动关系由计算得到时刻的目标平纬度角精确近站点时刻则由下式给出: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窄波束雷达捕获空间目标的等仰角搜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将目标本次过境期间的轨道沿迹误差考虑为一个在[

τ,τ]内均匀分布的随机变量,并对该随机变量进行离散化处理,以将一个概率问题转化为确定性问题,为此定义:其中Δτ是一个时间增量,l≥1为正整数,并有(l

1)Δτ≤τ,τ为目标本次过境期间的最大沿迹误差估计;在已构建的分析摄动模型中,将式(6)中的替换为其它各式保持不变,得到一系列新的摄动模型,每个新的摄动模型对应于理论轨道上的一个虚拟目标,其
中k=0时,对应的虚拟目标即为理论目标;各虚拟目标在本次过境期间形成一个视轨迹簇,该视轨迹簇表示为{Γ
k|l,

l
},其中的每个元素Γ
k
均对应于一条视轨迹,由唯一确定,k从l逐1递减到

l就形成了视轨迹簇。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窄波束雷达捕获空间目标的等仰角搜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的具体过程如下:1)考虑理论视轨迹Γ0,其可见性由过境预报确定,对应的近站点时刻已在步骤2中计算得到;2)考虑两个相邻的视轨迹Γ
k
和Γ
k+1
,以Γ
k
的精确近站点时刻作为Γ
k+1
的近似近站点时刻,直接进入步骤2的第二步求解过程,求解过程中采用Γ
k+1
对应的摄动模型进行相关计算,以给出Γ
k+1
的精确近站点时刻;让k从0到l

1连续变化,采用以上的处理方式,逐步得到一系列视轨迹Γ1,Γ2,...,Γ
l
对应的近站点时刻;3)考虑两个相邻的视轨迹Γ
k
和Γ
k
‑1,以Γ
k
的精确近站点时刻作为Γ
k
‑1的近似近站点时刻,直接进入步骤2的第二步求解过程,求解过程中采用Γ
k
‑1对应的摄动模型进行相关计算,以给出Γ
k
‑1的精确近站点时刻;让k从0到

l+1连续变化,采用以上的处理方式,逐步得到一系列视轨迹Γ
‑1,Γ
‑2,...,Γ

l
对应的近站点时刻;至此完成了视轨迹簇{Γ
k|l,

l
}中全部视轨迹的近站点时刻计算;已知近站点时刻,基于各条视轨迹对应的摄动模型,通过轨道计算和相关的坐标转换分别求解各近站点的距离和仰角,并与雷达的可探测条件逐一进行匹配,以完成对各条视轨迹可见性的确认;其中,雷达的可探测条件包括作用距离和仰角的阈值;从视轨迹簇{Γ
k|l,

l
}中去除了若干不可见的视轨迹,余下的各条视轨迹仍具有连续性,组成的视轨迹簇表示为{Γ
k|i,j
},其中i≥0≥j。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窄波束雷达捕获空间目标的等仰角搜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的具体过程如下:对于视轨迹簇{Γ
k|i,j
}中的一条视轨迹Γ
k
,结合雷达的可探测条件,并基于对应的摄动模型,从其近站点时刻向后沿降段以合适的步长进行搜索计算,一直到门限设定的时刻,搜索过程中若发现有不可见的目标点,则从视轨迹簇中去除该条视轨迹;对视轨迹簇中的其它各条视轨迹重复以上的处理过程,去除若干可探测弧长不符合要求的视轨迹,余下的各条视轨迹仍具有连续性,由它们组成的视轨迹簇表示为{Γ
k|m,n
},其中m≥n。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窄波束雷达捕获空间目标的等仰角搜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6的具体过程如下:对于视轨迹簇{Γ
k|m,n
}中的一条视轨迹Γ
k
,可探测仰角范围由其最大可探测仰角和最小可探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劲曹志斌刘科君杜建丽杨冬马剑波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