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修玻璃模具用的夹具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787140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6 07:49
一种维修玻璃模具用的夹具结构,属于工装夹具技术领域。包括工作台,工作台的左端朝向上的一侧有工作台左衬板;玻璃模具纵向支承挟持机构,其包括回转盘座、回转盘、一对玻璃模具合模面挟持爪、玻璃模具背部挟持块座、玻璃模具背部挟持块、挟持块限定压板和回转盘座第一、第二调整限定装;在玻璃模具背部挟持块座的前侧中部构成有第一V字形腔、在玻璃模具背部挟持块的前侧中部构成有第二V字形腔及在挟持块限定压板的前侧中部构成有第三V字形腔,第一、第二、第三V字形腔三者的位置相对应并且大小相同。优点:能使抛光部位与抛光机构的接触力大小趋于一致;减轻作业强度;降低维修成本;保障安全;方便制作和使用。方便制作和使用。方便制作和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维修玻璃模具用的夹具结构


[0001]本技术属于工装夹具
,具体涉及一种维修玻璃模具用的夹具结构。

技术介绍

[0002]上面提及的玻璃模具主要指成模即成型模,但并非绝对限于成模,例如还可包括初模。公知的制作玻璃容器(如啤酒瓶、红酒瓶、汽水瓶、日用生活化妆品瓶、调料瓶和各类饮品瓶,等等)所用的玻璃模具通常为彼此对称的两半模结构,对此可参见中国专利申请公布号CN101298355A (制作玻璃容器用的模具)、CN101298356A (制作玻璃容器的模具)、CN101298357A (加工玻璃容器用的模具)、CN101298358A (一种玻璃容器加工用的模具)、CN101298359A ( 玻璃容器加工用模具)、CN101941791A (制作瓶罐类玻璃容器的模具)、授权公告号CN102515471B (用于制造瓶罐类玻璃容器的模具)以及美国专利US2006/0213632A1 (玻璃成型模具),等等。
[0003]仍如业界所知,由于玻璃模具对材料和加工全过程中的工艺要求十分严苛,加上工艺步骤相对较多,因而价格较为昂贵,又由于从节约资源以及节省模具使用成本的角度考量,需根据具体情况对玻璃模具(初模、成型模)、口模乃至冲头、底模等等进行维修,例如对损坏部位修补、对模缝(模具浅裂缝)部位以及所有接合部位喷焊、对初模与闷头接合部位进行修整、对口模接合部位进行车削并且进行抛光处理、对模底板进行刻字和滚花,等等。玻璃模具成型模维修较为频繁或称较为常规的项目是对模腔腔口(习惯称“模腔头颈部腔口”或“模腔上腔口”)以及对位于瓶底模配合凹槽的凹腔(习惯称“模腔下腔口”)进行抛光,一方面确保玻璃制品的质量,另一方面确保玻璃模具的合理使用寿命,等等。
[0004]已有技术中当要对玻璃模具的前述模腔上腔口以及模腔下腔口依需进行抛光维修时,由于缺乏结构合理的得以承载并夹住玻璃模具的夹具,因而只能由操作人员在攥捏住玻璃模具的状态下人为地使玻璃模具的前述模腔上腔口或模腔下腔口与抛光机构的抛光头贴触,并且同时频繁地使玻璃模具转动以及合理作水平方向的位移。这种作业方式存在以下欠缺:其一,由于是人为地使待维修的玻璃模具在攥捏状态下贴靠至抛光机构的抛光头的,因而前述模腔上腔口或模腔下腔口与抛光机构(抛光机构的抛光头)之间的接触力或称贴紧程度的一致性难以保障,从而会严重影响抛光效果,最终影响维修质量;其二,由于玻璃模具相对笨重,又由于全凭操作者的双手捏住(攥住)玻璃模具,因而操作者的作业强度大,若是体能欠缺者,则根本无法胜任此项工作,因此维修作业对操作者的体能具有挑剔性;其三,由于维修效率低,因而一方面增大维修成本,另一方面存在影响与客户即与用户约定的交货期限之虞(玻璃模具的维修通常是由使用方交由制造商进行的);其四,一旦先前处于捏住状态的玻璃模具在维修过程中不慎脱手(滑脱),则会因跌落至地坪而损及玻璃模具,并且还存在伤及(砸伤)操作者足部而引发严重事故的风险。
[0005]依然如业界所知,工装夹具是用于在某种产品的制造和/或后继工序以及维修作业中对工件进行定位而得以达到一定工艺要求的特别的装备,并且还通常需要满足在工件加工(包括维修)时无干涉的现象、操作方便、结构相对简练等要求。并且由于工装夹具具有
针对某种工件或称产品加工的专属的特点,因此通用化程度极低,往往由工件(或称产品)的生产厂商自行设计并制作。正是基于该因素,在目前已公开的专利和非专利文献中均未见诸有适合于对前述玻璃模具维修用夹具的技术启示,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便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有助于使被抛光部位与抛光机构的接触力大小趋于一致而得以体现良好的维修抛光效果并且保障维修质量、有利于避免由操作者双手攥住整个玻璃模具半模的状态下进行抛光维修而得以显著减轻操作者的作业强度、有益于提高维修效率并且既可降低维修成本又能缩短用户委托维修的周期而得以避免耽误用户使用时间、有便于体现对处于维修过程中的玻璃模具的可靠支承与挟持效果而得以杜绝因玻璃模具跌落引发事故和有助于体现结构的简练性而得以方便制作与使用并且体现经济性的维修玻璃模具用的夹具结构。
[0007]本技术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维修玻璃模具用的夹具结构,包括工作台,在该工作台的左端朝向上的一侧固定有一工作台左衬板,在该工作台左衬板上开设有工作台左衬板抛光头让位孔;玻璃模具纵向支承挟持机构,该玻璃模具纵向支承挟持机构各包括回转盘座、回转盘、一对玻璃模具合模面挟持爪、玻璃模具背部挟持块座、玻璃模具背部挟持块、挟持块限定压板、回转盘座第一调整限定装置Ⅰ和回转盘座第二调整限定装置Ⅱ,回转盘座前后位移调整地设置在所述工作台左衬板上,在该回转盘座的中央位置开设有一回转盘座枢转配合孔,在回转盘的中央位置开设有一回转盘抛光头让位孔,该回转盘抛光头让位孔与所述回转盘座枢转配合孔相对应,在回转盘朝向下的一侧并且围绕回转盘抛光头让位孔的四周构成有一凸起于回转盘的下表面的一回转盘枢转座,该回转盘枢转座探入所述回转盘座枢转配合孔内并且与回转盘座枢转配合孔的孔壁枢转配合,一对玻璃模具合模面挟持爪以彼此左右对应的状态调整地设置在所述回转盘朝向上的一侧的前方,玻璃模具背部挟持块座在对应于一对玻璃模具合模面挟持爪的位置前后位移调整地设置在回转盘朝向上的一侧的后方,玻璃模具背部挟持块设置在玻璃模具背部挟持块座朝向上的一侧的中部,挟持块限定压板对应于玻璃模具背部挟持块的上方并且在处于对玻璃模具背部挟持块限定的状态下与所述玻璃模具背部挟持块座固定,回转盘座第一调整限定装置Ⅰ在对应在于所述回转盘座的前方的位置调整地设置在所述工作台左衬板的前方并且该回转盘座第一调整限定装置Ⅰ与回转盘座的回转盘座前盘缘接触,回转盘座第二调整限定装置Ⅱ在对应于回转盘座的后方的位置调整地设置在工作台左衬板的后方并且该回转盘座第二调整限定装置Ⅱ与回转盘座的回转盘座后盘缘接触;所述一对玻璃模具腔口抛光机构的上部各由下向上经所述回转盘抛光头让位孔伸展到回转盘的上方并且对应于一对玻璃模具合模面挟持爪与所述玻璃模具背部挟持块之间;在所述玻璃模具背部挟持块座的前侧中部构成有一第一V字形腔Ⅰ、在玻璃模具背部挟持块的前侧中部构成有一第二V字形腔Ⅱ以及在所述挟持块限定压板的前侧中部构成有一第三V字形腔Ⅲ,第一V字形腔Ⅰ、第二V字形腔Ⅱ以及第三V字形腔Ⅲ三者的位置相对应并且大小相同。
[0008]在本技术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工作台左衬板的前端中部并且以并行于工作台左衬板的长度方向的状态开设有一回转盘座导滑块前凹槽,而在工作台左衬板
的后端中部并且同样以并行于工作台左衬板的长度方向的状态开设有一回转盘座导滑块后凹槽;在所述回转盘座朝向下的一侧并且在对应于回转盘座导滑块前凹槽的位置开设有一回转盘座前滑块槽,在该回转盘座前滑块槽内固定有一回转盘座前导滑块,该回转盘座前导滑块探出回转盘座的下表面并且与所述回转盘座导滑块前凹槽滑动配合,在回转盘座朝向下的一侧并且在对应于所述回转盘座导滑块后凹槽的位置开设有一回转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维修玻璃模具用的夹具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台(1),在该工作台(1)的左端朝向上的一侧固定有一工作台左衬板(11),在该工作台左衬板(11)上开设有工作台左衬板抛光头让位孔(111);玻璃模具纵向支承挟持机构(2),该玻璃模具纵向支承挟持机构(2)各包括回转盘座(21)、回转盘(22)、一对玻璃模具合模面挟持爪(23)、玻璃模具背部挟持块座(24)、玻璃模具背部挟持块(25)、挟持块限定压板(26)、回转盘座第一调整限定装置Ⅰ(27)和回转盘座第二调整限定装置Ⅱ(28),回转盘座(21)前后位移调整地设置在所述工作台左衬板(11)上,在该回转盘座(21)的中央位置开设有一回转盘座枢转配合孔(211),在回转盘(22)的中央位置开设有一回转盘抛光头让位孔(221),该回转盘抛光头让位孔(221)与所述回转盘座枢转配合孔(211)相对应,在回转盘(22)朝向下的一侧并且围绕回转盘抛光头让位孔(221)的四周构成有一凸起于回转盘(22)的下表面的一回转盘枢转座(222),该回转盘枢转座(222)探入所述回转盘座枢转配合孔(211)内并且与回转盘座枢转配合孔(211)的孔壁枢转配合,一对玻璃模具合模面挟持爪(23)以彼此左右对应的状态调整地设置在所述回转盘(22)朝向上的一侧的前方,玻璃模具背部挟持块座(24)在对应于一对玻璃模具合模面挟持爪(23)的位置前后位移调整地设置在回转盘(22)朝向上的一侧的后方,玻璃模具背部挟持块(25)设置在玻璃模具背部挟持块座(24)朝向上的一侧的中部,挟持块限定压板(26)对应于玻璃模具背部挟持块(25)的上方并且在处于对玻璃模具背部挟持块(25)限定的状态下与所述玻璃模具背部挟持块座(24)固定,回转盘座第一调整限定装置Ⅰ(27)在对应在于所述回转盘座(21)的前方的位置调整地设置在所述工作台左衬板(11)的前方并且该回转盘座第一调整限定装置Ⅰ(27)与回转盘座(21)的回转盘座前盘缘接触,回转盘座第二调整限定装置Ⅱ(28)在对应于回转盘座(21)的后方的位置调整地设置在工作台左衬板(11)的后方并且该回转盘座第二调整限定装置Ⅱ(28)与回转盘座(21)的回转盘座后盘缘接触;所述一对玻璃模具腔口抛光机构(4)的上部各由下向上经所述回转盘抛光头让位孔(221)伸展到回转盘(22)的上方并且对应于一对玻璃模具合模面挟持爪(23)与所述玻璃模具背部挟持块(25)之间;在所述玻璃模具背部挟持块座(24)的前侧中部构成有一第一V字形腔Ⅰ(245)、在玻璃模具背部挟持块(25)的前侧中部构成有一第二V字形腔Ⅱ(253)以及在所述挟持块限定压板(26)的前侧中部构成有一第三V字形腔Ⅲ(263),第一V字形腔Ⅰ(245)、第二V字形腔Ⅱ(253)以及第三V字形腔Ⅲ(263)三者的位置相对应并且大小相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维修玻璃模具用的夹具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工作台左衬板(11)的前端中部并且以并行于工作台左衬板(11)的长度方向的状态开设有一回转盘座导滑块前凹槽(112a),而在工作台左衬板(11)的后端中部并且同样以并行于工作台左衬板(11)的长度方向的状态开设有一回转盘座导滑块后凹槽(112b);在所述回转盘座(21)朝向下的一侧并且在对应于回转盘座导滑块前凹槽(112a)的位置开设有一回转盘座前滑块槽(212),在该回转盘座前滑块槽(212)内固定有一回转盘座前导滑块(2121),该回转盘座前导滑块(2121)探出回转盘座(21)的下表面并且与所述回转盘座导滑块前凹槽(112a)滑动配合,在回转盘座(21)朝向下的一侧并且在对应于所述回转盘座导滑块后凹槽(112b)的位置开设有一回转盘座后滑块槽(213),在该回转盘座后滑块槽(213)内固定有一回转盘座后导滑块(2131),该回转盘座后导滑块(2131)探出回转盘座(21)的下表面并且与所述回转盘座导滑块后凹槽(112b)滑动配合;在所述回转盘座(21)的回转盘座前盘缘上并且在对应于所述回转盘座第一调整限定装置Ⅰ(27)的位置构成有一回转盘座前盘缘铣平面(214),而在
所述回转盘座(21)的回转盘座后盘缘上并且在对应于所述回转盘座第二调整限定装置Ⅱ(28)的位置构成有一回转盘座后盘缘铣平面(215);所述回转盘座第一调整限定装置Ⅰ(27)在对应于所述回转盘座导滑块前凹槽(112a)的前端的位置调整地设置在工作台左衬板(11)上并且与所述回转盘座前盘缘铣平面(214)接触,所述回转盘座第二调整限定装置Ⅱ(28)在对应于所述回转盘座导滑块后凹槽(112b)的后端的位置调整地设置在工作台左衬板(11)上并且与所述回转盘座后盘缘铣平面(215)接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维修玻璃模具用的夹具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工作台左衬板(11)上并且在对应于所述回转盘座导滑块前凹槽(112a)的前端的位置间隔开设有前限定螺杆座调整孔(113a),而在对应于所述回转盘座导滑块后凹槽(112b)的后端的位置间隔开设有后限定螺杆座调整孔(113b);所述的回转盘座第一调整限定装置Ⅰ(27)在对应于所述前限定螺杆座调整孔(113a)的位置固定在所述工作台左衬板(11)上并且位于工作台左衬板(11)的前端;所述的回转盘座第二调整限定装置Ⅱ(28)在对应于所述后限定螺杆座调整孔(113b)的位置固定在所述工作台左衬板(11)上并且位于工作台左衬板(11)的后端。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维修玻璃模具用的夹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回转盘座第一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郁伟峰沈军苏谦金旗陈俊黄晓磊
申请(专利权)人:常熟建华模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