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吸音装置、散热装置及用于服务器的机箱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784749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6 07:46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吸音装置、散热装置及用于服务器的机箱,其中,吸音装置,其适于置于沿第一方向流动的气流中,包括:壳体;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适于被所述气流穿过的多个吸音单元,所述多个吸音单元沿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方向排列,并且任意相邻的两个吸音单元之间通过空隙间隔开;以及多个支撑件,所述支撑件固定在所述壳体内,并且所述吸音单元通过所述支撑件被固定在所述壳体内。通过设置空隙,不仅可以降低气流的风阻,还可以增大吸音单元与噪音的接触面积,以提高降噪的效率。以提高降噪的效率。以提高降噪的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吸音装置、散热装置及用于服务器的机箱


[0001]本申请涉及降噪吸音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吸音装置、散热装置及用于服务器的机箱。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电子元件集成化、高密度、高功率的发展趋势,服务器产生的热量也越来越多,对高性能风扇的转速要求也越来越高。风扇作为旋转机械,其转速越高,运行时的气流扰动及不平衡响应也越大,带来的噪声会随之增加。研究发现,风扇产生的噪声是通过空气传递至机械硬盘,噪声会导致机械硬盘读写性能的下降。实验表明,噪声是造成机箱硬盘性能下降的主要原因,然而噪声对机械硬盘性能的影响很难通过调节机械硬盘内部的伺服控制系统来实现降低和改善。基于上述理论分析和实验依据,降低噪音传递是解决服务器降噪吸音问题的主要途径。
[0003]在实际应用中,为了降低机箱内的噪声,通常会在风扇与机箱接触的底部、顶部或者硬盘背板的背面增加吸音棉材料,从而达到减震吸噪的效果。通常吸音棉的有效厚度通常需要5

8mm才能完全释放其性能。由于受到服务器空间的限制及高功耗的影响,无法在风扇的四周增加大面积及有效厚度的吸音棉,因此不能达到理想的吸音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主要提供一种吸音装置、散热装置及用于服务器的机箱,能够有效降低噪音的传递。
[0005]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0006]根据本申请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吸音装置,其适于置于沿第一方向流动的气流中,其中,所述吸音装置可以包括:
[0007]壳体;
[0008]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适于被所述气流穿过的多个吸音单元,所述多个吸音单元沿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方向排列,并且任意相邻的两个吸音单元之间通过空隙间隔开;以及
[0009]多个支撑件,所述支撑件固定在所述壳体内,并且所述吸音单元通过所述支撑件被固定在所述壳体内。
[0010]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所述吸音单元的截面积逐渐增大。
[00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撑件可以包括与所述吸音单元的表面相贴合的第一支撑片,所述第一支撑片与所述第一方向平行或与所述第一方向的夹角为锐角。
[00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撑片具有栅格结构、网状结构或多孔结构。
[0013]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个所述支撑件还可以包括至少一个第二支撑片,至少两个所述第一支撑片以及至少一个第二支撑片相连接以围成框形结构。
[001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吸音单元被填充在所述框形结构内。
[001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撑件的面向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二支撑片呈圆弧形。
[001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包括垂直于第一方向设置的挡板,所述挡板具有栅格结构、网状结构或多孔结构。
[0017]根据本申请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散热装置,其可以包括风扇组件以及上述任意一个实施例所述的吸音装置,其中,所述吸音装置设置在所述风扇组件的进气侧。
[0018]根据本申请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服务器的机箱,其中,所述机箱包括用于接收硬盘的硬盘区、用于接收风扇组件的风扇区以及用于接收上述任意一个实施例所述的吸音装置的吸音区,其中,所述吸音区设置在所述硬盘区与所述风扇区之间。
[0019]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吸音装置,其适于置于沿第一方向流动的气流中,其中,所述吸音装置可以包括:壳体、吸音单元和支撑件,多个吸音单元设置在所述壳体内,并且被沿第一方向流动的气流穿过,同时任意相邻的两个吸音单元之间通过空隙间隔开;多个支撑件固定在所述壳体内,并且所述吸音单元通过所述支撑件被固定在所述壳体内。通过设置空隙,不仅可以降低气流的风阻,还可以增大吸音单元与噪音的接触面积,以提高降噪的效率。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申请的机箱的一个可选实施例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申请的吸音装置的一个可选实施例的俯视剖面示意图;
[0022]图3为图2中吸音装置的后视图;
[0023]图4为本申请的吸音装置的另一个可选实施例的后视图;
[0024]图5为本申请的吸音装置的一个可选实施例的俯视剖面示意图;
[0025]图6为本申请的吸音装置的一个可选实施例的俯视剖面示意图;
[0026]图7为本申请的吸音装置的一个可选实施例的俯视剖面示意图;
[0027]图8为图6和图7中支撑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9为本申请的吸音装置的一个可选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0029]图10为本申请的吸音装置的一个可选实施例的俯视剖面示意图;
[0030]图11为本申请的吸音装置的一个可选实施例的俯视剖面示意图;
[0031]图12为本申请的吸音装置的一个可选实施例的俯视剖面示意图;
[0032]图13为本申请的吸音装置的一个可选实施例的俯视剖面示意图;
[0033]图14为图13中吸音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0034]图15为图13中一个吸音单元和一个支撑件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5]下面通过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36]在现有的机箱中,均设置有风扇,其目的是降低机箱内的温度,从而有效的达到硬盘等发热元件的散热。但是作为旋转机械的风扇,其转速越高,运行时的气流扰动及不平衡响应也越大,带来的噪声会随之增加,这些噪音是造成机箱硬盘性能下降的主要原因,而在现有技术中,往往是通过粘贴吸音棉材料,从而达到减震吸噪的效果,但是机箱的空间有限,效果一般。
[0037]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吸音装置,该吸音装置设置在用于服务器的机箱1内。该机箱1的示意性结构的俯视图如图1所示,该机箱1包括用于接收硬盘的硬盘区20、用于接收风扇组件的风扇区30、用于接收吸音装置100的吸音区10以及用于接收其他电子器件的其他区域40。其他电子器件例如可以包括中央处理器、多媒体模块、网络模块等,也可以包括其他存储模块和散热模块。
[0038]如图1所示,吸音区10设置在硬盘区20与风扇区30之间,并且吸音区10设置在风扇区30的进气侧31。在实际工作中,风扇区30中的风扇组件开始转动时,风扇区30的进气侧31附近形成负压,而其排气侧33附近形成正压,沿第一方向流动的气流140由此形成,该气流140携带着硬盘区20中的硬盘产生的热量向着风扇区30流动,并依次穿过吸音区10和风扇区30。
[0039]吸音装置100包括多个用于吸收噪音的吸音单元120,该吸音单元120沿如图所示的X

X方向排列开,并且各吸音单元120之间通过空隙间隔开。为清楚说明起见,图1中示出了假想的X

Y直角坐标系。其中,气流140流动的第一方向与Y

Y方向平行,吸音单元120的排列方向与X

X方向平行,并且与Y

Y方向垂直。
[0040]当气流140带着热量穿过吸音装置1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吸音装置,其适于置于沿第一方向流动的气流(140)中,其中,所述吸音装置(100)包括:壳体(110);设置在所述壳体(110)内的适于被所述气流(140)穿过的多个吸音单元(120),所述多个吸音单元(120)沿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方向排列,并且任意相邻的两个吸音单元(120)之间通过空隙间隔开;以及多个支撑件(130),所述支撑件(130)固定在所述壳体(110)内,并且所述吸音单元(120)通过所述支撑件(130)被固定在所述壳体(110)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音装置,其中,在所述第一方向(140)上,所述吸音单元(120)的截面积逐渐增大。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吸音装置,其中,所述支撑件(130)包括与所述吸音单元(120)的表面相贴合的第一支撑片(131),所述第一支撑片(131)与所述第一方向平行或与所述第一方向(140)的夹角为锐角。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吸音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支撑片(131)具有栅格结构、网状结构或多孔结构。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吸音装置,其中,每个所述支撑件(13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海燕曹业伟
申请(专利权)人: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