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件货物滚装临时码头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782277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6 07: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大件货物滚装临时码头结构,包括:填充过渡层、集装箱基础结构、碎石层、隔离层、防护层和抗沉结构,所述填充过渡层设置于所述集装箱基础结构远离海洋的一侧,所述碎石层、隔离层和防护层依次设置于所述集装箱基础结构靠近海洋的一侧,所述抗沉结构设置于所述集装箱基础结构的下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施工工期短、拆装方便快捷,能够很好地满足重型货物或大件货物滚装作业对码头的强度要求,建造成本和后续维护成本低,安全可靠并且还能够尽量减小对环境的影响。尽量减小对环境的影响。尽量减小对环境的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件货物滚装临时码头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临时码头结构,尤其涉及一种大件货物滚装临时码头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海运滚装市场的快速发展,船舶逐年增多,运量越来越大,对于重型货物和大件货物滚装码头的要求也越来越多;而重型货物或大件货物所采用的滚装码头船岸连接如果采用修建固定码头耗资巨大,采用常规的临时桥架又由于强度和施工等问题,无法满足实际的去修,并且建造成本和后续维护成本也比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需要提供一种能够满足强度要求,便于施工,建造成本和后续维护成本低,且尽量减少对环境影响的大件货物滚装临时码头结构。
[0004]对此,本技术提供一种大件货物滚装临时码头结构,包括:填充过渡层、集装箱基础结构、碎石层、隔离层、防护层和抗沉结构,所述填充过渡层设置于所述集装箱基础结构远离海洋的一侧,所述碎石层、隔离层和防护层依次设置于所述集装箱基础结构靠近海洋的一侧,所述抗沉结构设置于所述集装箱基础结构的下方。
[0005]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集装箱基础结构包括多个并列拼接的集装箱,所述集装箱的顶板拆除并通过槽钢进行焊接,相邻的两个集装箱之间采用钢板焊接。
[0006]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多个并列拼接的集装箱焊接成一个整体,所述集装箱的内部填充砂石混合物。
[0007]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集装箱基础结构的底部设置多排抗沉结构,所述抗沉结构包括抗沉桩。
[0008]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抗沉结构的数量为至少4排。
[0009]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集装箱基础结构的顶部均匀焊接多条横向的槽钢,相邻的两条槽钢之间的间距小于1m。
[0010]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隔离层为铁丝网,所述铁丝网与所述集装箱基础结构之间的间隙填充碎石。
[0011]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防护层包括一排或多排防护桩,所述填充过渡层包括填充沙石层。
[0012]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集装箱基础结构和抗沉结构之间铺设靠海侧比背离海侧高的斜坡面,所述集装箱基础结构设置于所述斜坡面上。
[0013]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斜坡面为靠海侧比背离海侧高20cm的斜坡面。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所述填充过渡层设置于所述集装箱基础结构远离海洋的一侧,所述碎石层、隔离层和防护层依次设置于所述集装箱基础结构靠近海洋的一侧,所述抗沉结构设置于所述集装箱基础结构的下方,进而能够快速实现
大件货物滚装临时码头结构,本技术施工工期短、拆装方便快捷,能够很好地满足重型货物或大件货物滚装作业对码头的强度要求,建造成本和后续维护成本低,安全可靠并且还能够尽量减小对环境的影响。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6]图2是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并列拼接结构示意图;
[0017]图3是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并列拼接俯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较优的实施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19]如图1至图3所示,本例提供一种大件货物滚装临时码头结构,包括:填充过渡层1、集装箱基础结构2、碎石层3、隔离层4、防护层5和抗沉结构6,所述填充过渡层1设置于所述集装箱基础结构2远离海洋的一侧,所述碎石层3、隔离层4和防护层5依次设置于所述集装箱基础结构2靠近海洋的一侧,所述抗沉结构6设置于所述集装箱基础结构2的下方。
[0020]本例所述填充过渡层1为用于实现过渡的填充层,该填充过渡层1设置于所述集装箱基础结构2远离海洋的一侧,即设置于背离海侧(远离海洋的一侧),所述填充过渡层1优选包括填充沙石层,即采用沙石压实实现填充层;所述集装箱基础结构2为通过集装箱23实现的滚装主体,所述集装箱基础结构2包括多个并列拼接的集装箱23,所述并列拼接优选为纵向拼接;如图2所示,所述集装箱23的顶板拆除并通过槽钢20进行焊接以实现加固,如图3所示,相邻的两个集装箱23之间采用钢板21焊接;本例所述多个并列拼接的集装箱23优选焊接成一个整体,所述集装箱23的内部填充砂石混合物并压实,进而能够很好地满足重型货物或大件货物滚装作业对码头的强度要求。
[0021]如图1所示,本例所述集装箱基础结构2的底部设置多排抗沉结构6,所述抗沉结构6包括抗沉桩,比如抗沉木桩等;所述集装箱基础结构2就位前,本例先打好多排抗沉结构6,所述抗沉结构6的数量为至少4排,即所述集装箱基础结构2的底部设置至少4排抗沉木桩等,以保证具备足够的抗沉作用力。
[0022]如图2和图3所示,本例所述集装箱基础结构2的顶部均匀焊接多条横向的槽钢20以实现加固,相邻的两条槽钢20之间的间距小于1m(即1000mm)。本例左右相邻的无顶板的集装箱23的四周优选采用钢板21焊接,如图3所示,使所有无顶板的集装箱23拼接成一个整体,所述集装箱23内部填充沙石混合物并压实。
[0023]本例所述隔离层4优选为铁丝网,所述铁丝网与所述集装箱基础结构2之间的间隙填充碎石,本例通过碎石将铁丝网与集装箱基础结构2之间的间隙填实,以便实现隔离的作用,并与所述防护层5实现对所述集装箱基础结构2的保护;所述防护层5包括一排或多排防护桩,所述防护桩优选为防护木桩。
[0024]如图1所示,本例所述集装箱基础结构2和抗沉结构6之间铺设靠海侧比背离海侧高的斜坡面7,所述集装箱基础结构2设置于所述斜坡面7上,所述靠海侧指的是所述集装箱基础结构靠近海洋的一侧,所述背离海侧指的是所述集装箱基础结构远离海洋的一侧,本例所述斜坡面7优选为靠海侧比背离海侧高20cm的斜坡面,通过这样的设计,保证所述集装
箱基础结构2在填充沙石混合物后保持向背离海侧有一定的倾斜角度,便于实现货物滚装。
[0025]综上所述,本例所述填充过渡层1设置于所述集装箱基础结构2远离海洋的一侧,所述碎石层3、隔离层4和防护层5依次设置于所述集装箱基础结构2靠近海洋的一侧,所述抗沉结构6设置于所述集装箱基础结构2的下方,进而能够快速实现大件货物滚装临时码头结构,本例施工工期短、拆装方便快捷,能够很好地满足重型货物或大件货物滚装作业对码头的强度要求,建造成本和后续维护成本低,安全可靠并且还能够尽量减小对环境的影响。
[0026]以上所述之具体实施方式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并非以此限定本技术的具体实施范围,本技术的范围包括并不限于本具体实施方式,凡依照本技术之形状、结构所作的等效变化均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件货物滚装临时码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填充过渡层、集装箱基础结构、碎石层、隔离层、防护层和抗沉结构,所述填充过渡层设置于所述集装箱基础结构远离海洋的一侧,所述碎石层、隔离层和防护层依次设置于所述集装箱基础结构靠近海洋的一侧,所述抗沉结构设置于所述集装箱基础结构的下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件货物滚装临时码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集装箱基础结构包括多个并列拼接的集装箱,所述集装箱的顶板拆除并通过槽钢进行焊接,相邻的两个集装箱之间采用钢板焊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大件货物滚装临时码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并列拼接的集装箱焊接成一个整体,所述集装箱的内部填充砂石混合物。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意一项所述的大件货物滚装临时码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集装箱基础结构的底部设置多排抗沉结构,所述抗沉结构包括抗沉桩。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大件货物滚装临时码头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劳军成海亮孔德财崔文珂韩耀东
申请(专利权)人:中远海运工程物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