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线射出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0781877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6 07:42
光线射出系统(1)具备形成气溶胶流动的流路的送风器(10)和射出光线的发射器(30);光线的至少一部分沿着气溶胶的流路传播。的至少一部分沿着气溶胶的流路传播。的至少一部分沿着气溶胶的流路传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光线射出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光线射出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在以往的投影系统中,公开了具备使雾向图像的投影空间喷出的喷出控制机构和向屏幕投影图像的投影机构(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0003]现有技术文献
[0004]专利文献
[0005]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5-179130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
[0007]但是,在以往的投影系统中,难以使扩散有作为气溶胶的一例的雾的区域和没有扩散有雾的区域的界面成为均匀的平面。由于作为投影到雾的光线的一例的图像依赖于该界面的形状,所以在凹凸的该界面,难以明确地识别作为图像的光。
[0008]所以,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明确地识别光线的光线射出系统。
[0009]用来解决课题的手段
[0010]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有关本专利技术的光线射出系统的一技术方案具备:送风器,形成气溶胶流动的流路;以及发射器,射出光线;上述光线的至少一部分沿着上述气溶胶的上述流路传播。
[0011]另外,这些包含性或具体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由系统、方法、集成电路、计算机程序或计算机可读取的CD-ROM等的记录介质实现,也可以由系统、方法、集成电路、计算机程序及记录介质的任意的组合来实现。
[0012]专利技术效果
[0013]本专利技术的光线射出系统能够明确地识别光线。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光线射出系统的框图。r/>[0015]图2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光线射出系统的立体图。
[0016]图3是表示将实施方式1的光线射出系统在第1方向上切断的情况的剖视图。
[0017]图4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光线射出系统的第1筒体、第2筒体及导光体的剖视图。
[0018]图5A是表示气溶胶的喷出量为9000(cc/h)的情况下的、一边变更导光体从第2开口突出的突出长度一边以目视确认是否能够将光线可视化的结果的图。
[0019]图5B是表示气溶胶的喷出量为18000(cc/h)的情况下的、一边变更导光体从第2开口突出的突出长度一边以目视确认是否能够将光线可视化的结果的图。
[0020]图6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变形例的光线射出系统的立体图。
[0021]图7是表示将实施方式1的变形例的光线射出系统在第1方向上切断的情况的剖视图。
[0022]图8是表示实施方式2的光线射出系统的立体图。
[0023]图9是表示实施方式3的光线射出系统的框图。
[0024]图10是表示实施方式3的光线射出系统的示意图。
[0025]图11是表示实施方式4的光线射出系统的框图。
[0026]图12是表示实施方式4的光线射出系统的示意图。
[0027]图13是表示实施方式4的变形例的光线射出系统的框图。
[0028]图14是表示在气溶胶流动的流路的显示面显示有与图像信息相应的图像的情况的图。
[0029]图15是表示从图14的状态经过了α秒的情况下的、在气溶胶流动的流路的显示面上显示有与图像信息相应的图像的情况的图。
[0030]图16是表示在气溶胶流动的流路的显示面吐出了与图像信息相应的气溶胶块的情况、将发射器关闭的情况的图。
[0031]图17是表示在气溶胶流动的流路的显示面显示有与图像信息相应的图像的情况的图。
[0032]图18是表示从图17的状态经过了α秒的情况下的、在气溶胶流动的流路的显示面显示有与图像信息相应的图像的情况的图。
[0033]图19是表示实施方式5的光线射出系统的示意图。
[0034]图20是表示实施方式6的光线射出系统的示意图。
[0035]图21A是表示使实施方式6的光线射出系统的第1发射器的第1光线传播到在流路中流动的气溶胶的状况的示意图。
[0036]图21B是表示使实施方式6的光线射出系统的第2发射器的第2光线传播到在流路中流动的气溶胶的状况的示意图。
[0037]图21C是表示使实施方式6的光线射出系统的第3发射器的第3光线传播到在流路中流动的气溶胶的状况的示意图。
[0038]图22是表示在实施方式6的光线射出系统中使用4个分束器的情况的示意图。
[0039]图23是表示实施方式7的光线射出系统的框图。
[0040]图24是表示实施方式7的光线射出系统的示意图。
[0041]图25是表示将实施方式7的光线射出系统的一对闸门主体沿着气溶胶流动的流路切断的情况的剖视图。
[0042]图26A是表示实施方式7的光线射出系统的动作的流程图。
[0043]图26B是表示作为图26A的X的后续处理的光线射出系统的动作的流程图。
[0044]图27是表示实施方式8的光线射出系统的框图。
[0045]图28是表示实施方式8的光线射出系统的立体图。
[0046]图29是表示将实施方式8的光线射出系统从侧方观察的情况的示意图。
[0047]图30是表示在将实施方式8的光线射出系统从上方观察的情况下接近体A从非限制区域朝向限制区域移动的状况的示意图。
[0048]图31是表示在将实施方式8的光线射出系统从上方观察的情况下接近体B从限制
区域朝向非限制区域移动的状况的示意图。
[0049]图32是表示将实施方式8的光线射出系统设置于T字路的状况的示意图。
[0050]图33是表示将实施方式8的光线射出系统设置于自动扶梯的状况的示意图。
[0051]图34是表示将实施方式8的光线射出系统设置于楼宇的状况的示意图。
[0052]图35是表示将实施方式8的光线射出系统设置于会议室K2的入口处的状况的示意图。
[0053]图36是表示实施方式8的光线射出系统的动作例1的流程图。
[0054]图37是表示实施方式8的光线射出系统的动作例2的流程图。
[0055]图38是表示实施方式8的变形例的光线射出系统的框图。
[0056]图39是表示实施方式8的变形例的光线射出系统的立体图。
[0057]图40是表示将实施方式8的变形例的光线射出系统设置于电梯厅的入口处的状况的示意图。
[0058]图41是表示将实施方式8的变形例的光线射出系统的标签认证部设置于地面的情况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59]有关本专利技术的一技术方案的光线射出系统具备:送风器,形成气溶胶流动的流路;以及发射器,射出光线;上述光线的至少一部分沿着上述气溶胶的上述流路传播。
[0060]由此,通过向沿着流路流动的气溶胶照射光线,能够使照射的光线浮现。即,通过使光线被气溶胶扩散,能够使气溶胶流动的流路发亮,所以即使是明亮的空间,也能够使光线成为容易辨识的形态。
[0061]因而,在光线射出系统中,能够明确地识别光线。
[0062]特别是,由于从哪个方向观察都能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光线射出系统,其中,具备:送风器,形成气溶胶流动的流路;以及发射器,射出光线;上述光线的至少一部分沿着上述气溶胶的上述流路传播。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线射出系统,其中,上述气溶胶包括雾。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光线射出系统,其中,上述送风器使上述气溶胶向第1方向流动;上述光线的至少一部分沿着上述第1方向传播。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线射出系统,其中,上述光线的至少一部分传播的方向与上述第1方向一致。5.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光线射出系统,其中,上述光线的至少一部分传播的方向相对于上述第1方向的角度为15
°
以下。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光线射出系统,其中,上述送风器使上述气溶胶向第1方向流动;上述光线的至少一部分沿着与上述第1方向相反的第2方向传播。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线射出系统,其中,上述光线的至少一部分传播的方向与上述第2方向一致。8.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光线射出系统,其中,上述光线的至少一部分传播的方向相对于上述第2方向的角度为15
°
以下。9.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光线射出系统,其中,所射出的上述光线的至少一部分被上述气溶胶散射而被可视化。10.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光线射出系统,其中,上述送风器具有:第1筒体,具有沿着气流吸入上述气溶胶的第1开口和将从上述第1开口吸入的上述气溶胶向上述流路吐出的第2开口;以及风扇,在上述第1筒体内产生上述气流。11.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光线射出系统,其中,还具备生成上述气溶胶的气溶胶生成器。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光线射出系统,其中,上述气溶胶生成器具有:容器,存放液体;以及通过对上述液体进行加热而生成上述气溶胶的加热器、使上述液体振动的超声波振子及将气体向上述液体进行送风的风扇中的至少某一个。13.如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光线射出系统,其中,上述送风器具有:风扇,通过产生气流,生成上述气溶胶流动的上述流路;以及第1筒体,具有沿着上述气流吸入上述气溶胶的第1开口和将从上述第1开口吸入的上述气溶胶向上述流路吐出的第2开口;
上述气溶胶生成器具有向上述第1开口引导上述气溶胶的第2筒体。14.如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光线射出系统,其中,上述送风器具有:风扇,通过产生气流,生成上述气溶胶流动的上述流路;以及第1筒体,具有吸入气体的第1开口和将从上述第1开口吸入的气体吐出的第2开口;上述气溶胶生成器具有向上述流路引导上述气溶胶的第2筒体;上述第2筒体从上述第1开口被插入;上述第2筒体在与上述第1筒体隔开距离的状态下被保持。15.如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光线射出系统,其中,上述第1筒体是双重壁筒体,具有:内筒体,形成上述第1开口及上述第2开口;以及外筒体,在上述第1开口侧的端缘处与上述内筒体连接,并以在该外筒体与上述内筒体之间形成间隙的方式覆盖上述内筒体的外周;在上述第1筒体,在上述内筒体与上述外筒体之间,形成有: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森山刚志野间康平青山秀纪大岛光昭
申请(专利权)人:松下电器美国知识产权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