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苯达唑亚砜在制备防治柑橘采后绿霉菌的农药杀菌剂的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778808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6 07:39
本发明专利技术首次公开了式I所示的阿苯达唑亚砜在制备防治柑橘采后绿霉菌的农药杀菌剂的应用:,在防治柑橘采后绿霉菌引起的农作物病害,安全性显著高于商品化杀菌剂咪鲜胺。商品化杀菌剂咪鲜胺。商品化杀菌剂咪鲜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阿苯达唑亚砜在制备防治柑橘采后绿霉菌的农药杀菌剂的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阿苯达唑亚砜在制备防治柑橘采后绿霉菌的农药杀菌剂的应用。

技术介绍

[0002]柑橘属于芸香科柑橘属植物,我国柑橘以鲜销为主,成熟期基本上集中在9~11月,由于柑橘的产地和消费区存在一定的距离,而且成熟期也相对集中,需要一定的贮藏和运输周期来调节市场供求的矛盾,在此期间由微生物侵染引起的果实损失大量发生,如腐烂、营养和水分损失常常发生,造成了极大的经济损失。其中又以真菌性病害侵染最为严重,常见的真菌性病害有绿霉病(Penicillium digitatum)、青霉病(P.italicum)、酸腐病(Oosporacitriaurantii)、黑色蒂腐病(Diplodia natalensis)、褐色蒂腐病(Phomopsis cytosporella)、黑腐病(Alternaria citri)、炭疽病(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褐腐病(Phytohthora citrophthora)等。近年来研究发现,我国柑橘采后腐烂有30%~50%由绿霉(指状青霉,P.digitatum)引起。因此,柑橘的贮藏和保鲜将是未来几年国内外开发研究的方向和热点。
[0003]虽然培育抗性品种是防控该类病害最为经济、环保的方法,但在缺少抗性品种或抗性不完整的情况下,使用化学药剂仍将是防控作物真菌病害的主要手段。阿苯达唑亚砜在医学上可用于驱蛔虫、蛲虫、绦虫、鞭虫、钩虫、粪圆线虫等。但目前尚无阿苯达唑亚砜在抗柑橘采后绿霉病菌病害方面的相关研究。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阿苯达唑亚砜在制备防治柑橘采后绿霉菌的农药杀菌剂的应用。
[0005]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
[0006]式I所示的阿苯达唑亚砜在制备防治柑橘采后绿霉菌的农药杀菌剂的应用:
[0007][0008]使用时阿苯达唑亚砜的浓度为1μg/mL

10μg/mL。
[0009]柑橘采后绿霉菌病病原菌为Penicillium digitatum。
[0010]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本专利技术首次发现了阿苯达唑亚砜作为农药杀菌剂在防治柑橘采后绿霉菌的新用途。防治由柑橘采后绿霉菌病病原菌Penicillium digitatum引起
的农作物病害,安全性显著高于商品化杀菌剂咪鲜胺。
附图说明:
[0011]图1是不同化合物对柑橘采后绿霉病菌的抑制作用(第六天)。
[0012]图2是不同浓度阿苯达唑亚砜对年桔柑橘采后绿霉病菌的抑制作用(6天)。
[0013]图3是沃柑果实接种绿霉病菌孢子7天绿霉病生长情况。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以下是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说明,而不是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15]实施例1:阿苯达唑亚砜对柑橘采后绿霉菌的抑制作用
[0016]1)受试药物
[0017]阿苯达唑亚砜,咪鲜胺(阳性对照化合物,商业农药),特比奈芬。
[0018](2)供试真菌菌种
[0019]供试真菌菌种有1个,为柑橘绿霉菌病病原菌Penicillium digitatum。
[0020](3)抗植物真菌活性测定
[0021]供试菌平板的制备:在无菌条件下,将纯种供试菌以密波线划法分别接种至无菌PDA培养基平板上,27℃培养一周左右,平板上长满菌苔,待用。
[0022]培养基的制备及其灭菌:培养基为PDA固体培养基,配方为:马铃薯200g、葡萄糖20g、琼脂20g、自来水1000mL。具体配制过程为:将去皮马铃薯切至5mm见方大小片状,加入自来水,煮沸20min,8层纱布过滤,在滤液中加入相应量的葡萄糖和琼脂粉,加热搅拌使其溶解,最后加自来水定容至相应量,分装在250mL的三角瓶中并加塞封口(每瓶装100mL 培养基),用高压灭菌锅115℃灭菌30min。
[0023]药液的配制:称取化合物咪鲜胺、阿苯达唑亚砜、特比奈芬各1.00mg于1.5mL无菌离心管中,分别加入1mLDMSO将其溶解。
[0024]带药培养基的制备:将灭好菌的三角瓶内的培养基加热溶化并冷却至50℃左右,在超净工作台上经无菌操作分别加入上述准备好的药液,轻轻摇动三角瓶使药液均匀分布于培养基中,阿苯达唑亚砜配成终浓度为10μg/mL的带药培养基,随即趁热倒入5个无菌培养皿(每个培养皿20mL培养基)中制成薄厚均匀的平板,并做好标记,其中咪鲜胺为阳性对照;以相同操作,制备阴性对照DMSO(0.1mL直接加入100mL无菌培养基中)的平板,做标记。
[0025]抑菌率测试:在无菌条件下,将供试菌平板用无菌打孔器打出一定数量的菌饼,用接种环托取菌饼置于准备好的带药培养基上,菌丝一面向下,每皿1个菌饼(做三个重复),做好标记,置于27℃恒温箱中培养72h后取出培养物,用卡尺测量菌落直径(须十字交叉量取两次,三个重复平板都测量,取其平均数),按照公式(1)计算抑菌率,在10μg/mL的浓度下,阿苯达唑亚砜抗植物真菌活性的计算结果见表1。
[0026]抑菌率=(阴性对照生长直径

处理生长直径)/(阴性对照生长直径

5)
×
100%

(1)。
[0027]由表1和图1可见,本专利技术化合物阿苯达唑亚砜对柑橘采后绿霉菌有较好的杀菌效果,其中浓度为10μg/mL时能达到100%。
[0028]表1化合物阿苯达唑亚砜和咪鲜胺对植物真菌的抑菌率
[0029]化合物抑菌率(%)咪鲜胺100阿苯达唑亚砜100特比奈芬43.91
[0030]实施例2:不同浓度阿苯达唑亚砜对柑橘采后绿霉菌的抑制作用
[0031]参考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带药培养基的制备:将灭好菌的三角瓶内的培养基加热溶化并冷却至50℃左右,在超净工作台上经无菌操作分别加入上述准备好的药液,轻轻摇动三角瓶使药液均匀分布于培养基中,阿苯达唑亚砜配成终浓度分别为0.5μg/mL、1μg/mL、 2μg/mL、4μg/mL、8μg/mL的带药培养基,随即趁热倒入5个无菌培养皿(每个培养皿20mL 培养基)中制成薄厚均匀的平板,并做好标记;以相同操作,制备阴性对照DMSO(0.1mL 直接加入100mL无菌培养基中)的平板,做标记。
[0032]不同浓度阿苯达唑亚砜对柑橘采后绿霉菌的抑制活性的计算结果见表2。
[0033]表2不同浓度阿苯达唑亚砜抑制柑橘采后绿霉菌的抑制活性(6天)
[0034][0035]毒力方程为:y=6.7264x+2.4537,相关系数R2=0.9917,EC
50
=2.3908μg/ml
[0036]实施例3:不同浓度阿苯达唑亚砜对柑橘采后绿霉菌的抑制作用
[0037](1)受试药物
[0038]阿苯达唑亚砜(阳性对照化合物,商业农药)。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式1所示的阿苯达唑亚砜在制备防治柑橘采后绿霉菌的农药杀菌剂的应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阿苯达唑亚砜在制备防治柑橘采后绿霉菌的农药杀菌剂的应用,其特征在于,使用时阿苯达唑亚砜浓度为1μg/mL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程邱继水朱从一陆育生常晓晓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