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电力转换装置的线圈装置中,层叠线圈(30)在支承体(40)的面上层叠有平面线圈(20)。铁芯(10)包含在支承体(40)的面上被层叠线圈(30)卷绕的部分,并在平面线圈(20)的长度方向上相互隔开间隔地排列多个。第一凸构件(41)配置于在长度方向上相互相邻的一对铁芯(10)之间并固定于支承体(40)。第一固定构件(51)配置于第一凸构件(41)之上。层叠线圈(30)以第一面与第一凸构件(41)接触且第二面与第一固定构件(51)接触的方式由第一固定构件(51)和第一凸构件(41)夹持固定。凸构件(41)夹持固定。凸构件(41)夹持固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电力转换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具备作为变压器的线圈装置的电力转换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例如在DC/DC转换装置等电力转换装置中搭载有平滑线圈及变压器等线圈装置。线圈装置一般通过在铁芯上卷绕组圈而构成。近年来,为了使作为线圈装置的变压器小型化,搭载于电力转换装置的开关元件的开关频率例如高频化为1kHz以上。由此,由于能够减小铁芯的截面面积或减少线圈的匝数,所以能够使变压器小型化。
[0003]当变压器小型化时,变压器包含的线圈的发热增加。截面面积变小且小型化的线圈的电阻值变大。因此,小型化的线圈由于电流通电时的导通损耗而温度上升变大。并且,虽然能够通过使开关元件高频化而使变压器小型化,但在该情况下,线圈的发热也增加。当交流电流在导体中流动时,由于所谓的趋肤效应,电流密度在导体的表面较高,当远离导体的表面时变低。因此,由于频率越高,电流越以集中在表面的方式流动,所以导体的交流电阻变高,线圈的发热增加。
[0004]例如,在日本特开2015
‑
173188号公报(专利文献1)中,通过在以成为平面形状的方式卷绕的线圈与铁芯之间插入散热片,从而使线圈的温度上升降低。
[0005]在先技术文献
[0006]专利文献
[0007]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5
‑
173188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08]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
[0009]为了通过高频化而使变压器小型化,使用以板状的线圈成为平面形状的方式卷绕的所谓的平面线圈。在具有平面线圈的大容量的变压器中,需要大型的铁芯。但是,大型的铁芯的烧制较困难,并且作为铁芯的性能下降。因此,在大容量的变压器中,有时排列多个小型的铁芯来代替设置一台大型的铁芯。在如上述那样排列多个小型的铁芯而成的结构的日本特开2015
‑
173188号公报中,在绕组框上卷绕组圈并安装于铁芯。由此,能够将铁芯和线圈固定。但是,线圈未固定于包含线圈装置在内的电力转换装置整体。因此,在日本特开2015
‑
173188号公报中,有可能铁芯及线圈振动,铁芯及线圈会破坏。
[0010]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课题而做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相对于装置整体固定线圈装置包含的平面线圈并使耐振动性提高的电力转换装置。
[0011]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0012]根据本公开的电力转换装置具备线圈装置。线圈装置包含支承体、层叠线圈、铁芯、第一凸构件及第一固定构件。层叠线圈在支承体的面上层叠有多个平面线圈。铁芯包含在支承体的面上被层叠线圈卷绕的部分,并在平面线圈的长度方向上相互隔开间隔地排列多个。第一凸构件配置于在长度方向上相互相邻的一对铁芯之间并固定于支承体。第一固
定构件配置于第一凸构件之上。层叠线圈以第一面与第一凸构件接触且第一面的相反侧的第二面与第一固定构件接触的方式由第一固定构件和第一凸构件夹持固定。
[0013]专利技术的效果
[0014]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提供相对于装置整体固定线圈装置包含的平面线圈并使耐振动性提高的电力转换装置。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示出各实施方式的电力转换装置的结构的电路图。
[0016]图2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第一例的作为变压器的线圈装置的结构的概略立体图。
[0017]图3是将图2的线圈装置包含的铁芯、第一及第二固定构件以及第一及第二凸构件取出并示出的概略立体图。
[0018]图4是图2的线圈装置的概略俯视图。
[0019]图5是将图2的线圈装置包含的第一线圈的部分取出后的概略俯视图。
[0020]图6是将图2的线圈装置包含的第二线圈的部分取出后的概略俯视图。
[0021]图7是沿着图4的VII
‑
VII线的部分处的图2的线圈装置的概略剖视图。
[0022]图8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第二例的作为变压器的线圈装置的结构的概略剖视图。
[0023]图9是示出实施方式2的第一例的作为变压器的线圈装置的结构的概略俯视图。
[0024]图10是沿着图9的X
‑
X线的部分处的图9的线圈装置的概略剖视图。
[0025]图11是示出实施方式2的第二例的作为变压器的线圈装置的结构的概略俯视图。
[0026]图12是示出实施方式2的第三例的作为变压器的线圈装置的结构的概略俯视图。
[0027]图13是示出实施方式3的第一例的作为变压器的线圈装置的结构的概略俯视图。
[0028]图14是沿着图13的XIV
‑
XIV线的部分处的图13的线圈装置的概略剖视图。
[0029]图15是示出实施方式3的第二例的作为变压器的线圈装置的结构的概略剖视图。
[0030]图16是示出实施方式4的第一例的作为变压器的线圈装置的结构的概略剖视图。
[0031]图17是示出实施方式4的第二例的作为变压器的线圈装置的结构的概略剖视图。
[0032]图18是示出实施方式4的第三例的作为变压器的线圈装置的结构的概略剖视图。
[0033]图19是示出实施方式4的第四例的作为变压器的线圈装置的结构的概略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4]以下,基于附图说明本实施方式。此外,为了便于说明,导入X方向、Y方向、Z方向。
[0035]实施方式1.
[0036]<序言>
[0037]首先,简单地说明本实施方式的第一例的线圈装置的结构上的特征。参照图7,本实施方式的电力转换装置具备的线圈装置101Aa包含支承体40、层叠线圈30及铁芯10。在层叠线圈30上层叠有第一线圈20及第二线圈21。铁芯10在X方向上隔开间隔地排列有多个。在该多个铁芯10之间配置有第一凸构件41。第一凸构件41固定于支承体40。在第一凸构件41之上(例如正上方)具有第一固定构件51。层叠线圈30以Z方向上的下侧的面与(包含第一传热构件41a的)第一凸构件41接触且Z方向上的上侧的面与第一固定构件51接触的方式由第一固定构件51和第一凸构件41夹持固定。以下,关于该电力转换装置,以该电力转换装置具
备的线圈装置的结构为中心进行说明。
[0038]在本说明书中,例如,“在第一凸构件41的正上方具有第一固定构件51”是指在俯视时与第一凸构件41重叠的上侧的区域配置有第一固定构件51的至少一部分。也就是说,是指在从图7的Z方向上侧观察时第一凸构件41与第一固定构件51的至少一部分重叠。
[0039]<电力转换装置的结构>
[0040]图1是示出各实施方式的电力转换装置的结构的电路图。参照图1,电力转换装置1是DC/DC转换装置,但也可以是转换交流电压的装置。电力转换装置1主要具备逆变器电路2、变压器电路3、整流电路4、平滑电路5及控制电路6。电力转换装置1将从输入端子110输入的直流电压Vi转换为直流电压Vo,并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电力转换装置,所述电力转换装置具备线圈装置,其中,所述线圈装置包含:支承体;层叠线圈,所述层叠线圈在所述支承体的面上层叠有多个平面线圈;铁芯,所述铁芯包含在所述支承体的面上被所述层叠线圈卷绕的部分,并在所述平面线圈的长度方向上相互隔开间隔地排列多个;第一凸构件,所述第一凸构件配置于在所述长度方向上相互相邻的一对铁芯之间,并固定于所述支承体;以及第一固定构件,所述第一固定构件配置于所述第一凸构件之上,所述层叠线圈以第一面与所述第一凸构件接触且所述第一面的相反侧的第二面与所述第一固定构件接触的方式由所述第一固定构件和所述第一凸构件夹持固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转换装置,其中,在所述长度方向上排列有三个以上的所述铁芯,所述电力转换装置包含多个配置于所述一对铁芯之间的所述第一凸构件。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力转换装置,其中,所述电力转换装置还包含:第二凸构件,所述第二凸构件配置于所述长度方向上的所述多个铁芯的外侧;以及第二固定构件,所述第二固定构件配置于所述第二凸构件之上,所述层叠线圈以所述第一面与所述第二凸构件接触且所述第二面与所述第二固定构件接触的方式由所述第二固定构件和所述第二凸构件夹持固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力转换装置,其中,所述第二凸构件固定于所述支承体。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电力转换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凸构件及所述第一固定构件中的至少任一个还包含以与所述层叠线圈相邻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藤井健太,熊谷隆,福田智仁,
申请(专利权)人: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