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陶瓷茶具壶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777181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6 07: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陶瓷茶具壶承,包括主体和限位杆,所述主体的外壁左右端均熔接有凸块,且主体的内壁左右端顶部与定位块之间通过铆钉相固定,所述限位杆焊接于定位块的顶部,且限位杆的外壁滑动有限位套,所述限位套靠近主体竖直中轴线的一端固定有隔离网,且隔离网靠近主体竖直中轴线的一端固定有硅藻泥板,所述主体的内壁左右端底部固定有导流板,且导流板靠近主体竖直中轴线的一端开设有导流孔,所述导流孔的底部连接有导流管,所述导流板的外壁贴合有电热丝。该新型陶瓷茶具壶承设置将主体与限位杆底部焊接的定位块之间通过铆钉相互穿设固定,以此可以实现定位块的定位作用,同时通过限位杆可以实现后续操作的定位卡合性能。定位卡合性能。定位卡合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陶瓷茶具壶承


[0001]本技术涉及陶瓷茶具
,具体为一种新型陶瓷茶具壶承。

技术介绍

[0002]陶瓷茶具,主要是以有高岭土、紫砂泥等原材料烧制而成的泡饮茶叶的专门器具,包括陶瓷茶壶,陶瓷盖碗,陶瓷茶杯,陶瓷茶盘,陶瓷茶托、陶瓷茶洗等;主要产地是江西景德镇、广东佛山、山东淄博、江苏宜兴、福建德化、广东潮州、湖南醴陵、河北唐山。壶承,亦称“茶船”、“盏托”、“茶托子”。以作承茶盏、接溢水、防烫手之用,为养壶必备器具。
[0003]市场上的茶具壶承功能设计单一,不具有一定的恒温性能,并且导水性能不佳,无法为使用者带去便利,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新型陶瓷茶具壶承。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陶瓷茶具壶承,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功能设计单一,不具有一定的恒温性能,并且导水性能不佳,无法为使用者带去便利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陶瓷茶具壶承,包括主体和限位杆,所述主体的外壁左右端均熔接有凸块,且主体的内壁左右端顶部与定位块之间通过铆钉相固定,所述限位杆焊接于定位块的顶部,且限位杆的外壁滑动有限位套,所述限位套靠近主体竖直中轴线的一端固定有隔离网,且隔离网靠近主体竖直中轴线的一端固定有硅藻泥板,所述主体的内壁左右端底部固定有导流板,且导流板靠近主体竖直中轴线的一端开设有导流孔,所述导流孔的底部连接有导流管,所述导流板的外壁贴合有电热丝,且电热丝的底部固定有承接杆,所述主体的外壁底部熔接有支撑杆,且支撑杆的底部熔接有承接板,所述承接板的外壁粘接有硅胶垫。
[0006]优选的,所述主体通过铆钉与定位块之间构成固定结构,且定位块与限位杆之间为焊接连接,并且定位块、限位杆和铆钉均关于主体的中心呈对称分布。
[0007]优选的,所述隔离网分别与限位套、硅藻泥板之间为固定连接,且限位套通过限位杆与定位块之间构成滑动结构。
[0008]优选的,所述主体与导流板之间为固定连接,且导流板关于主体的中心呈对称分布。
[0009]优选的,所述导流板的外壁紧密贴合于电热丝的外壁,且导流板、导流孔与导流管之间为连通状结构。
[0010]优选的,所述承接板与硅胶垫之间为粘接连接,且承接板、主体分别与支撑杆之间为熔接连接。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2]1、将主体与限位杆底部焊接的定位块之间通过铆钉相互穿设固定,以此可以实现定位块的定位作用,同时通过限位杆可以实现后续操作的定位卡合性能,将导流板固定于
主体的内壁,利用导流板,可以对渗出的水分起到导流作用,避免多余的水分残留在装置内部,从而强化清洁性能。
[0013]2、将硅藻泥板与隔离网之间相互固定,由于硅藻泥板具有快速变干的性能,因此可以对茶具底部的水分起到吸附作用,而利用隔离网,可以使得多余的水分进行渗透排出,同时隔离网端部固定的限位套可以滑动并卡合于限位杆的外壁,利用限位杆,可以对限位套、隔离网和硅藻泥板起到定位作用,并且便于拆卸更换。
[0014]3、将电热丝贴合于电热丝的外壁,利用电热丝,可以对茶具起到恒温加热的作用,以此保证茶具中茶水的温热性能,从而体现其人性化作用,将承接板与硅胶垫相互粘接,利用硅胶垫,可以加大承接板与桌面的接触面积,强化摩擦力,防止侧翻。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主体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8]图中:1、主体;2、硅藻泥板;3、隔离网;4、凸块;5、铆钉;6、导流板;7、电热丝;8、承接杆;9、支撑杆;10、导流孔;11、导流管;12、承接板;13、硅胶垫;14、限位杆;15、限位套;16、定位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0]请参阅图1

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新型陶瓷茶具壶承,包括主体1、硅藻泥板2、隔离网3、凸块4、铆钉5、导流板6、电热丝7、承接杆8、支撑杆9、导流孔10、导流管11、承接板12、硅胶垫13、限位杆14、限位套15和定位块16,主体1的外壁左右端均熔接有凸块4,且主体1的内壁左右端顶部与定位块16之间通过铆钉5相固定,限位杆14焊接于定位块16的顶部,且限位杆14的外壁滑动有限位套15,限位套15靠近主体1竖直中轴线的一端固定有隔离网3,且隔离网3靠近主体1竖直中轴线的一端固定有硅藻泥板2,主体1的内壁左右端底部固定有导流板6,且导流板6靠近主体1竖直中轴线的一端开设有导流孔10,导流孔10的底部连接有导流管11,导流板6的外壁贴合有电热丝7,且电热丝7的底部固定有承接杆8,主体1的外壁底部熔接有支撑杆9,且支撑杆9的底部熔接有承接板12,承接板12的外壁粘接有硅胶垫13;
[0021]主体1通过铆钉5与定位块16之间构成固定结构,且定位块16与限位杆14之间为焊接连接,并且定位块16、限位杆14和铆钉5均关于主体1的中心呈对称分布,将主体1与限位杆14底部焊接的定位块16之间通过铆钉5相互穿设固定,以此可以实现定位块16的定位作用,同时通过限位杆14可以实现后续操作的定位卡合性能;
[0022]隔离网3分别与限位套15、硅藻泥板2之间为固定连接,且限位套15通过限位杆14与定位块16之间构成滑动结构,将硅藻泥板2与隔离网3之间相互固定,由于硅藻泥板2具有
快速变干的性能,因此可以对茶具底部的水分起到吸附作用,而利用隔离网3,可以使得多余的水分进行渗透排出,同时隔离网3端部固定的限位套15可以滑动并卡合于限位杆14的外壁,利用限位杆14,可以对限位套15、隔离网3和硅藻泥板2起到定位作用,并且便于拆卸更换;
[0023]主体1与导流板6之间为固定连接,且导流板6关于主体1的中心呈对称分布,将导流板6固定于主体1的内壁,利用导流板6,可以对渗出的水分起到导流作用,避免多余的水分残留在装置内部,从而强化清洁性能;
[0024]导流板6的外壁紧密贴合于电热丝7的外壁,且导流板6、导流孔10与导流管11之间为连通状结构,将电热丝7贴合于电热丝7的外壁,利用电热丝7,可以对茶具起到恒温加热的作用,以此保证茶具中茶水的温热性能,从而体现其人性化作用;
[0025]承接板12与硅胶垫13之间为粘接连接,且承接板12、主体1分别与支撑杆9之间为熔接连接,将承接板12与硅胶垫13相互粘接,利用硅胶垫13,可以加大承接板12与桌面的接触面积,强化摩擦力,防止侧翻。
[0026]工作原理:对于这类的新型陶瓷茶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陶瓷茶具壶承,包括主体(1)和限位杆(14),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的外壁左右端均熔接有凸块(4),且主体(1)的内壁左右端顶部与定位块(16)之间通过铆钉(5)相固定,所述限位杆(14)焊接于定位块(16)的顶部,且限位杆(14)的外壁滑动有限位套(15),所述限位套(15)靠近主体(1)竖直中轴线的一端固定有隔离网(3),且隔离网(3)靠近主体(1)竖直中轴线的一端固定有硅藻泥板(2),所述主体(1)的内壁左右端底部固定有导流板(6),且导流板(6)靠近主体(1)竖直中轴线的一端开设有导流孔(10),所述导流孔(10)的底部连接有导流管(11),所述导流板(6)的外壁贴合有电热丝(7),且电热丝(7)的底部固定有承接杆(8),所述主体(1)的外壁底部熔接有支撑杆(9),且支撑杆(9)的底部熔接有承接板(12),所述承接板(12)的外壁粘接有硅胶垫(1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陶瓷茶具壶承,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通过铆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茹春玲梁亚萍高阿妮李境徐杰薛胜利
申请(专利权)人:铜川市耀州窑唐宋陶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