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超薄薄膜废边回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776104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6 07: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超薄薄膜废边回收装置,包括切割轮、输送带和边框,所述切割轮位于输送带的上方,且输送带安装在边框上,切割轮安装在吸附轮的表面,且吸附轮通过横轴转动安装在边框上,并且横轴通过第一皮带轮机构和电动机相连,并且横轴上安装有第一气管,横轴上安装有齿轮,且该齿轮和横筒上安装的齿轮相啮合,并且横筒的左端安装有回收轮,同时回收轮位于吸附轮的边侧。该用于超薄薄膜废边回收装置,利用气压吸附的原理,实现超薄薄膜剪切后的便捷回收处理操作,无需工作人员手动反复将切割后的薄膜从装置中拎起,结构设计更加合理,使用十分方便。使用十分方便。使用十分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超薄薄膜废边回收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薄膜加工设备
,具体为一种用于超薄薄膜废边回收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超薄薄膜也是薄膜的一种,其厚度较小,在加工完成后,需要在输送装置上对其边缘处进行切割处理,确保薄膜边缘处的整齐,方便后续的包装以及使用,现有技术中,一般使用安装在输送装置边侧的切割轮对薄膜边缘进行切割,但是现有的同类装置在实际使用时存在以下问题:
[0003]薄膜在切割完成后,依旧会停留在输送带上跟随装置一同移动,为了不影响完整的薄膜的后续包装输送,需要工作人员手动将切割后的薄膜取出,但是由于超薄薄膜在切割后容易因静电吸附在输送带上,工作人员手动取出十分麻烦,并且容易在回收过程中造成误伤。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超薄薄膜废边回收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薄膜在切割完成后,依旧会停留在输送带上跟随装置一同移动,为了不影响完整的薄膜的后续包装输送,需要工作人员手动将切割后的薄膜取出,但是由于超薄薄膜在切割后容易因静电吸附在输送带上,工作人员手动取出十分麻烦,并且容易在回收过程中造成误伤的问题。
[0005]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0006]一种用于超薄薄膜废边回收装置,包括切割轮、输送带和边框,所述切割轮位于输送带的上方,且输送带安装在边框上,所述切割轮安装在吸附轮的表面,且吸附轮通过横轴转动安装在边框上,并且横轴通过第一皮带轮机构和电动机相连,并且横轴上安装有第一气管,所述横轴上安装有齿轮,且该齿轮和横筒上安装的齿轮相啮合,并且横筒的左端安装有回收轮,同时回收轮位于吸附轮的边侧。
[0007]优选的,所述第一气管和第一空腔相连通,且第一空腔开设在横轴的内部,并且第一空腔和第一吸孔相连通,同时第一吸孔等角度开设在吸附轮的边缘表面处。
[0008]优选的,所述横筒分为左右两段,两段之间轴承连接,左段水平贯穿且转动安装在边框上,并且右端固定安装在边框上,并且横筒的内部空心处安装有转轴。
[0009]优选的,所述转轴和横筒为转动连接,且转轴的左端和第二气管转动连接,第二气管和第二空腔相连通。
[0010]优选的,所述第二空腔开设在转轴的内部,且第二空腔和开设在回收轮上的第二吸孔相连,并且第二吸孔的直径大于第一吸孔的直径。
[0011]优选的,所述转轴通过第二皮带轮机构和横轴相连,且转轴上安装有位于横筒内部的绞龙板,并且横筒的右半段下端面安装有出料管。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用于超薄薄膜废边回收装置,利用气压吸附的原理,实现超薄薄膜剪切后的便捷回收处理操作,无需工作人员手动反复将切割后的薄膜从装置中拎起,结构设计更加合理,使用十分方便;
[0013]1.气管以及吸附轮的结构设计,能够利用第一气管的抽气操作,使吸附轮处的第一吸孔能过处于负压状态,从而将切割后的薄膜边缘直接吸起,不受静电影响,操作十分方便;
[0014]2.第二空腔的结构设计,使回收轮能够在吸附轮上停留的薄膜吸附至第二吸孔处,并且由于负压指数高于第一空腔,因此会相应进入到横筒内部并经由绞龙板输送离开装置,方便工作人员的统一处理。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吸附轮正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横筒正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本技术回收轮侧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1、切割轮;2、输送带;3、边框;4、吸附轮;5、横轴;6、第一皮带轮机构;7、电动机;8、第一气管;9、第一空腔;10、第一吸孔;11、齿轮;12、横筒;13、回收轮;14、转轴;15、第二气管;16、第二空腔;17、第二吸孔;18、第二皮带轮机构;19、绞龙板;20、出料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1]请参阅图1

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用于超薄薄膜废边回收装置,包括切割轮1、输送带2、边框3、吸附轮4、横轴5、第一皮带轮机构6、电动机7、第一气管8、第一空腔9、第一吸孔10、齿轮11、横筒12、回收轮13、转轴14、第二气管15、第二空腔16、第二吸孔17、第二皮带轮机构18、绞龙板19和出料管20,切割轮1位于输送带2的上方,且输送带2安装在边框3上,切割轮1安装在吸附轮4的表面,且吸附轮4通过横轴5转动安装在边框3上,并且横轴5通过第一皮带轮机构6和电动机7相连,并且横轴5上安装有第一气管8,横轴5上安装有齿轮11,且该齿轮11和横筒12上安装的齿轮11相啮合,并且横筒12的左端安装有回收轮13,同时回收轮13位于吸附轮4的边侧。
[0022]第一气管8和第一空腔9相连通,且第一空腔9开设在横轴5的内部,并且第一空腔9和第一吸孔10相连通,同时第一吸孔10等角度开设在吸附轮4的边缘表面处,可使电动机7运行,并通过第一皮带轮机构6带动横轴5同步转动,横轴5带动切割轮1和吸附轮4同步转动,从而对薄膜进行边缘切割,使用者可将第一气管8和第二气管15分别与一个气泵等现有吸气设备相连,第一气管8处于负压状态时,在第一空腔9的连通作用下,第一吸孔10会相应的处于负压状态,从而将被切割后的薄膜边缘吸起,并且被吸起的薄膜会跟随吸附轮4同步转动。
[0023]横筒12分为左右两段,两段之间轴承连接,左段水平贯穿且转动安装在边框3上,并且右端固定安装在边框3上,并且横筒12的内部空心处安装有转轴14,转轴14和横筒12为转动连接,且转轴14的左端和第二气管15转动连接,第二气管15和第二空腔16相连通,第二空腔16开设在转轴14的内部,且第二空腔16和开设在回收轮13上的第二吸孔17相连,并且第二吸孔17的直径大于第一吸孔10的直径,转轴14通过第二皮带轮机构18和横轴5相连,且转轴14上安装有位于横筒12内部的绞龙板19,并且横筒12的右半段下端面安装有出料管20,在齿轮11的啮合传动作用下,横筒12会同步的边框3上转动,因此会带动回收轮13同步转动,而且在第二气管15的负压作用下,第二吸孔17会同步处于负压状态度,且负压强度要大于第一吸孔10,因此回收轮13会通过第二吸孔17将吸附轮4上的薄膜吸附至回收轮13内部,同时如图1和图3所示,当薄膜进入到横筒12内部时,被第二皮带轮机构18带动同步转动的转轴14以及绞龙板19同步转动,因此进入到回收轮13以及横筒12内部的废边会从出料管20处排出。
[0024]工作原理:首先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方案中的输送带2以及边框3为现有技术中的输送装置现有结构,其运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超薄薄膜废边回收装置,包括切割轮、输送带和边框,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割轮位于输送带的上方,且输送带安装在边框上,切割轮安装在吸附轮的表面,且吸附轮通过横轴转动安装在边框上,并且横轴通过第一皮带轮机构和电动机相连,并且横轴上安装有第一气管,横轴上安装有齿轮,且该齿轮和横筒上安装的齿轮相啮合,并且横筒的左端安装有回收轮,同时回收轮位于吸附轮的边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超薄薄膜废边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管和第一空腔相连通,且第一空腔开设在横轴的内部,并且第一空腔和第一吸孔相连通,同时第一吸孔等角度开设在吸附轮的边缘表面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超薄薄膜废边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筒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益华戴宏彪邢培灿
申请(专利权)人:江阴市三马塑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