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侯守军专利>正文

一种建筑工程桥梁隧道内积水抽排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0775147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6 07:3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工程桥梁隧道内积水抽排系统,包括真空罐、真空管、真空泵、进水管和防堵装置,所述真空罐顶端右侧安装有压力表,所述真空罐左侧上部安装有液位计,所述真空罐右侧上部安装有控制箱,所述真空罐左侧下部安装有第一排水电机,所述真空罐右侧下部安装有第二排水电机,所述防堵装置左侧的进水管上安装有过滤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的防堵装置,有效了在抽积水时,杂物堵住抽水管的问题,过滤装置对积水进行过滤,便于对积水进行净化回收利用,防回流装置可实现在抽水完毕后积水倒流的问题;通过设置的流量计,在检测到进水管内无水流时,控制箱关闭真空泵,进而使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了全自动工作的功能。明实现了全自动工作的功能。明实现了全自动工作的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工程桥梁隧道内积水抽排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抽排水
,具体的说,尤其涉及一种建筑工程桥梁隧道内积水抽排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隧道是指在基础设计位置按基底标高和基础平面尺寸所开挖的土坑,即为进行建筑物(包括构筑物)基础与地下室的施工所开挖的地面以下基础空间。在进行建筑工程施工时,大多需要开挖隧道,由于建筑隧道施工一般用时较长,因而在建筑时需要对隧道设置排水系统。
[0003]随着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在国家大力推行绿色环保生产的大背景下,传统的明沟排水系统难以满足建筑施工阶段对于排水效率,文明施工、绿色施工,能源再利用等综合性要求。在底板混凝土浇筑前,基础位于隧道底部,整体高低起伏,地梁、承台形成彼此隔断的集水坑,积水无法汇集排出,只能投入大量的水泵及人力进行抽排水,排水效果较低,难以满足施工现场要求,特别是遇到暴雨、大暴雨,甚至特大暴雨时,排水不能及时、全部排出隧道,从而将不能满足隧道在干燥条件下施工的要求。为了达到防止边坡失稳、坑底管涌和地基承载力下降等目的,需要进行隧道降水、排除地下潜水、施工用水和天降雨水。
[0004]目前,通常使用明沟对建筑隧道内的水进行排除,只是将水引致简单挖造的集水井内,再利用水泵将其清空,长期使用隧道内的水汇集与集水井内导致隧道内土层的压力不均匀,导致建造建筑时不同区域的土层其承载力也不同,对于隧道内建筑易造成危害,同时需要及时的清理集水坑内的水,费时费力,且不易对集水井内的水进行二次利用,造成资源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工程桥梁隧道内积水抽排系统,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工程桥梁隧道内积水抽排系统,包括真空罐、真空管、真空泵、进水管和防堵装置;
[0007]所述真空管安装在所述真空罐顶端左侧,所述真空泵通过真空管与所述真空罐相连接,所述进水管安装在所述真空罐右侧中部,所述防堵装置安装在所述进水管远离真空罐一端的端部,所述真空罐顶端右侧安装有用于测量真空罐内压力的压力表,所述真空罐左侧上部安装有测量真空罐内积水容积的液位计,所述真空罐右侧上部安装有控制箱,所述真空罐左侧下部安装有用于排出真空罐内积水的第一排水电机,所述第一排水电机上安装有第一排水管,所述真空罐右侧下部安装有用于排出真空罐内积水的第二排水电机,所述第二排水电机上安装有第二排水管,所述防堵装置左侧的进水管上安装有用于过滤积水的过滤装置,所述过滤装置与真空罐之间的进水管上安装有防止积水倒流的防回流装置,所述防堵装置与过滤装置的进水管上安装有检测水流的流量计。
[0008]优选的,所述控制箱与液位计、压力表、流量计、真空泵和第一排水电机和第二排水电机电性连接,并且控制箱控制液位计、压力表、流量计、真空泵和第一排水电机和第二排水电机。
[0009]优选的,所述液位计从下到上设有第一刻度和第二刻度,当真空罐内积水达到第一刻度时,控制箱控制启动第一排水电机工作,第一排水管向外排水;当真空罐内积水达到第二刻度时,控制箱控制启动第一排水电机和第二排水电机工作,第一排水管和第二排水管同时向外排水。
[0010]优选的,所述防堵装置包括防堵外壳、转动轴和固定架,所述转动轴竖向安装在防堵外壳内中心位置,所述转动轴上端通过固定架安装在防堵外壳内,所述防堵外壳下端面设有多个进水孔,所述转动轴下端穿过防堵外壳安装有用于去除进水孔外侧杂物的刮板,所述转动轴中部安装有便于驱动其扇叶转动轴和刮板的扇叶,扇叶位于防堵外壳内部,防堵外壳与进水管内部相连通。
[0011]优选的,所述过滤装置包括过滤壳体,所述过滤壳体内从右到左分别安装有第一纱布层、卵石层、石英砂层、活性炭层和第二纱布层,过滤壳体与进水管内部相连通。
[0012]优选的,所述防回流装置包括防回流壳体、限位架和圆球,所述限位架从左向右斜向上安装在防回流壳体内,所述圆球安装在限位架右侧的防回流壳体内,防回流壳体与进水管内部相连通。
[0013]优选的,所述防回流壳体右端设有便于圆球堵住进水管的圆台部。
[0014]优选的,所述圆球直径大于进水管直径。
[0015]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的防堵装置,有效了在抽积水时,杂物堵住抽水管的问题,过滤装置对积水进行过滤,便于对积水进行净化回收利用,防回流装置可实现在抽水完毕后积水倒流的问题;通过设置的流量计,在检测到进水管内无水流时,控制箱关闭真空泵,进而使本专利技术实现了全自动工作的功能。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建筑工程桥梁隧道内积水抽排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图1中A处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图1中B处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图1中C处结构示意图。
[0020]图5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建筑工程桥梁隧道内积水抽排系统的固定架结构示意图。
[0021]图6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建筑工程桥梁隧道内积水抽排系统的限位架结构示意图。
[0022]附图中:1.真空罐、2.真空管、3.真空泵、4.进水管、5.防堵装置、501.防堵外壳、502.转动轴、503.固定架、504.进水孔、505.刮板、506.扇叶、6.过滤装置、601.过滤壳体、602.第一纱布层、603.卵石层、604.石英砂层、605.活性炭层、606.第二纱布层、7.回流装置、701.防回流壳体、702.限位架、703.圆球、704.圆台部、8.压力表、9.控制箱、10.液位计、11.第一排水电机、12.第一排水管、13.第二排水电机、14.第二排水管、15.流量计、16.第一刻度、17.第二刻度。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0024]实施例
[0025]请参阅说明书附图,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一种建筑工程桥梁隧道内积水抽排系统,包括真空罐1、真空管2、真空泵3、进水管4和防堵装置5;所述真空管2安装在所述真空罐1顶端左侧,所述真空泵3通过真空管2与所述真空罐1相连接,所述进水管4安装在所述真空罐1右侧中部,所述防堵装置5安装在所述进水管4远离真空罐1一端的端部,所述真空罐1顶端右侧安装有用于测量真空罐1内压力的压力表8,所述真空罐1左侧上部安装有测量真空罐1内积水容积的液位计10,所述真空罐1右侧上部安装有控制箱9,所述真空罐1左侧下部安装有用于排出真空罐1内积水的第一排水电机11,所述第一排水电机11上安装有第一排水管12,所述真空罐1右侧下部安装有用于排出真空罐1内积水的第二排水电机13,所述第二排水电机13上安装有第二排水管14,所述防堵装置5左侧的进水管4上安装有用于过滤积水的过滤装置6,所述过滤装置6与真空罐1之间的进水管4上安装有防止积水倒流的防回流装置7,所述防堵装置5与过滤装置6的进水管4上安装有检测水流的流量计15。
[0026]进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工程桥梁隧道内积水抽排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真空罐、真空管、真空泵、进水管和防堵装置;所述真空管安装在所述真空罐顶端左侧,所述真空泵通过真空管与所述真空罐相连接,所述进水管安装在所述真空罐右侧中部,所述防堵装置安装在所述进水管远离真空罐一端的端部,所述真空罐顶端右侧安装有用于测量真空罐内压力的压力表,所述真空罐左侧上部安装有测量真空罐内积水容积的液位计,所述真空罐右侧上部安装有控制箱,所述真空罐左侧下部安装有用于排出真空罐内积水的第一排水电机,所述第一排水电机上安装有第一排水管,所述真空罐右侧下部安装有用于排出真空罐内积水的第二排水电机,所述第二排水电机上安装有第二排水管,所述防堵装置左侧的进水管上安装有用于过滤积水的过滤装置,所述过滤装置与真空罐之间的进水管上安装有防止积水倒流的防回流装置,所述防堵装置与过滤装置的进水管上安装有检测水流的流量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桥梁隧道内积水抽排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箱与液位计、压力表、流量计、真空泵和第一排水电机和第二排水电机电性连接,并且控制箱控制液位计、压力表、流量计、真空泵和第一排水电机和第二排水电机。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桥梁隧道内积水抽排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位计从下到上设有第一刻度和第二刻度,当真空罐内积水达到第一刻度时,控制箱控制启动第一排水电机工作,第一排水管向外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守军杜连平赵世超张中胜李春林张勇军张兴于海龙
申请(专利权)人:侯守军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