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无人机电网运检的协同虚拟作业培训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770460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0 12:39
一种用于无人机电网运检的协同虚拟作业培训平台,在练习、考核过程中,需要检验操作人员是否按照规定路线控制无人机飞行、悬停。因此,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的检测定位装置,来检验操作人员控制的无人机。当练习、考核开始,控制终端(即计算机设备)根据预存的路径信息、各悬停位置坐标信息,控制环形轨道、行车移动到对应位置,使若干个激光传感器发射出的激光脉冲,对应交汇在无人机巡检拍摄所规定的悬停区域。无人机按照正确路径,来到规定的悬停区域,便会反射激光脉冲到传感器接收器,产生信号,控制终端根据此信号,便能判断操作人员的飞行路径是否正确。径是否正确。径是否正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无人机电网运检的协同虚拟作业培训平台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无人机巡检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无人机电网运检的协同虚拟作业培训平台。

技术介绍

[0002]国网公司明确提出将无人机巡检方式、机器人巡检方式、直升机巡检方式应用到输电线路的巡检工作当中,从而明显提升输电线路的在控、能控和可控能力。目前,多旋翼无人机现已广泛应用于架空输电线路巡视作业,极大提高了输电线路特别是山区线路传统人工巡视作业的质量和效率,无人机巡视逐步成为替代人工巡视的有效手段。在实践摸索下,无人机巡检逐渐形成了一套巡检拍摄规章,明确规定了对杆塔巡检时,无人机悬停区域、拍摄部位、拍摄角度、拍摄质量要求等细节规范。
[0003]现在存在的问题是:新员工学习巡检规章,却缺少练习、考核的平台,直接对实物进行实践操作,不仅肉眼观察难以检验新员工操作是否合规、到位,而且存在新员工操作不当,造成电网事故的安全风险。因此需要一种培训平台,为新员工提供安全操作实践的练习的机会,累积有效经验,并且形成一套科学的检验手段,对操作进行考核。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用于无人机电网运检的协同虚拟作业培训平台。
[0005]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无人机电网运检的协同虚拟作业培训平台,包括控制终端、带有摄像设备的无人机、模拟杆塔及检测定位装置,所述检测定位装置包括环绕模拟杆塔的环形轨道、升降轨道、升降驱动机构及若干个行车机构,所述环形轨道沿升降轨道做竖直方向升降滑动配合,所述升降驱动机构与环形轨道联动配合,驱动环形轨道升降,所述若干个行车机构设置于环形轨道内,沿环形轨道围绕模拟杆塔行走,该若干个行车机构上均设有激光传感器,所述控制终端与升降机构、行车机构、激光传感器信号连接,控制若干个行车机构对应无人机巡检模拟杆塔路径所规定的悬停区域调整自身位置,使若干个激光传感器发射出的激光脉冲,对应交汇在无人机巡检拍摄所规定的悬停区域,所述无人机依照巡检路径相对于模拟杆塔各处悬停,依次触发激光传感器信号。
[0006]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如说明书附图1所示,无人机在巡检杆塔时,根据所要拍摄的部位,是规划好巡检路径的,无人机依次在图1中各字母处悬停,调整拍摄角度,拍摄图1中各圆点(及杆塔各处)处图像信息。
[0007]因此,本专利技术按照真实杆塔一定比例设置了模拟杆塔,该模拟杆塔可以根据练习、考核需要,按照实际的换位塔、紧凑型塔、交流线路单回耐张干字塔、拉线塔等各类型杆塔外形设置,对应更换模拟杆塔,进行不同路径的无人机操作,并不受说明书附图中模拟杆塔的造型限制。
[0008]在练习、考核过程中,需要检验操作人员是否按照规定路线控制无人机飞行、悬
停。因此,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的检测定位装置,来检验操作人员控制的无人机。当练习、考核开始,控制终端(即计算机设备)根据预存的路径信息、各悬停位置坐标信息,控制环形轨道、行车移动到对应位置,使若干个激光传感器发射出的激光脉冲,对应交汇在无人机巡检拍摄所规定的悬停区域。无人机按照正确路径,来到规定的悬停区域,便会反射激光脉冲到传感器接收器,产生信号,控制终端根据此信号,便能判断操作人员的飞行路径是否正确。
[0009]其中环形轨道和行车组成的立体式移动,还可以绕开模拟杆塔的障碍物,使激光顺利对准悬停区域。
[0010]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设置:所述模拟杆塔上设有若干气囊型模拟件,所述气囊型模拟件包括气囊、气路及控制气路通断的第一电磁控制阀,该气囊该呈绝缘子串形状,设有进气口、出气口,所述进气口、出气口分别设有电磁控制阀,所述培训平台还包括气源设备,所述若干个气囊型模拟件分别通过气路与气源设备连通,所述第一电磁控制阀与控制终端信号连接,控制气囊充气、放气。
[0011]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无人机运检练习、考核,不仅是考察操作人员的飞行技术,还要考核操作人员的拍摄是否到位,是否准确找出故障点或故障隐患。因此本专利技术还在模拟杆塔设置的气囊型模拟件,通过控制终端控制各气囊的充气、放气,充气的气囊作为正常完整部件,放气的气囊模拟故障部件,随机出现模拟杆塔的各处,考核操作人员是否正确拍摄到故障部位。练习、考核后,比对照片内容和控制终端设置内容,照片出现多少设置的故障部位,进行计分,便可以得出操作人员的成绩。本专利技术举例将气囊做绝缘子串形状(模拟说明书附图2中第一张中绝缘子串),但同理,气囊亦可做杆塔上其他部件形状,进行模拟,依然在本专利技术设置思路内。
[0012]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设置:所述模拟杆塔上设有若干个气动型模拟件,所述气动型模拟件包括底座、升降杆、升降气缸、可动螺母及不动螺母,所述底座一端面与不动螺母固定连接,该底座上设有与不动螺母同轴设置的通孔,所述升降气缸与底座另一端面固定连接,并与升降杆联动配合,该升降杆穿过不动螺母座滑动配合,并与可动螺母同轴固定连接,所述控制终端与升降气缸信号连接,控制可动螺母相对贴合或远离不动螺母,模拟松紧状态。
[0013]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升降气缸的驱动,模拟螺栓上螺母是否松开的状态(模拟说明书附图2中第二张中螺母),进一步可控制的提供故障特征,供给拍摄使用。本专利技术举例驱动螺母之间相对运动,同理,通过更换特征零件,亦可模拟杆塔上其他部件的间距开合姿态,并不限于螺母。
[0014]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设置:所述模拟杆塔上海设有若干个转动型模拟件,该转动型模拟件包括座体、扣体及旋转电机,该扣体与座体呈铰链连接,所述旋转电机与座体固定连接,并与扣体联动配合,所述控制终端与旋转电机信号连接,控制扣体相对座体旋转合拢或旋转打开。
[0015]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转动型模拟件,模拟悬垂绝缘子串导线端挂点(模拟说明书附图2中第二张中挂点)是否脱扣的故障。本专利技术举例驱动挂点与钢缆的扣合状态,同理,通过更换特征零件,亦可模拟杆塔上其他部件的旋转扣合姿态,并不限于挂点结构。
[0016]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设置:所述培训平台设置于库房内,该库房内还设有大型风机及分布于库房各处的若干个出风管,该若干个出风管均设有控制通断电控门,且均与大型风机连通,所述控制终端与大型风机、电控门信号连接,控制库房内形成单向气流或乱流。
[0017]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真实杆塔设置于户外,受自然强风条件影响,无人机实际飞行会更为困难,因此本专利技术为模拟户外无人机飞行条件,平台设置于环境可控的库房内,模拟户外强风,控制大型风机对库房内鼓风,增加训练强度。
[0018]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设置:所述库房内还设有照明设备,所述控制终端与照明设备信号连接,控制库房内能见度。
[0019]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无人机巡检是为了拍摄图像,户外光线变化,对图像质量有显著影响,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控制照明设备,形成不同的明亮度,增加训练仿真性。
[0020]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设置:所述库房内还设有喷雾机,所述控制终端与喷雾机信号连接,控制库房内能见度。
[0021]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一些杆塔设置于山区,常伴有突来的云雾,突发情况造成视线遮挡,极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无人机电网运检的协同虚拟作业培训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终端、带有摄像设备的无人机、模拟杆塔及检测定位装置,所述检测定位装置包括环绕模拟杆塔的环形轨道、升降轨道、升降驱动机构及若干个行车机构,所述环形轨道沿升降轨道做竖直方向升降滑动配合,所述升降驱动机构与环形轨道联动配合,驱动环形轨道升降,所述若干个行车机构设置于环形轨道内,沿环形轨道围绕模拟杆塔行走,该若干个行车机构上均设有激光传感器,所述控制终端与升降机构、行车机构、激光传感器信号连接,控制若干个行车机构对应无人机巡检模拟杆塔路径所规定的悬停区域调整自身位置,使若干个激光传感器发射出的激光脉冲,对应交汇在无人机巡检拍摄所规定的悬停区域,所述无人机依照巡检路径相对于模拟杆塔各处悬停,依次触发激光传感器信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无人机电网运检的协同虚拟作业培训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拟杆塔上设有若干气囊型模拟件,所述气囊型模拟件包括气囊、气路及控制气路通断的第一电磁控制阀,该气囊该呈绝缘子串形状,设有进气口、出气口,所述进气口、出气口分别设有电磁控制阀,所述培训平台还包括气源设备,所述若干个气囊型模拟件分别通过气路与气源设备连通,所述第一电磁控制阀与控制终端信号连接,控制气囊充气、放气。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无人机电网运检的协同虚拟作业培训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拟杆塔上设有若干个气动型模拟件,所述气动型模拟件包括底座、升降杆、升降气缸、可动螺母及不动螺母,所述底座一端面与不动螺母固定连接,该底座上设有与不动螺母同轴设置的通孔,所述升降气缸与底座另一端面固定连接,并与升降杆联动配合,该升降杆穿过不动螺母座滑动配合,并与可动螺母同轴固定连接,所述控制终端与升降气缸信号连接,控制可动螺母相对贴合或远离不动螺母,模拟松紧状态。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无人机电网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温积群张希杨迁王绍荃汪大海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图盛输变电工程有限公司温州科技分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