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逃操控可调式捕鱼捞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767201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0 12:29
一种防逃操控可调式捕鱼捞具,包括支撑杆和网兜,支撑杆与网兜铰连接,在网兜上设有防逃网盖,在防逃网盖与支撑杆之间设有网盖控制机构,在网兜与支撑杆之间设有网兜倾角控制机构,在支撑杆的下端面设有支撑机构。网兜与支撑杆进行铰连接,通过网兜倾角控制机构来调节在网兜的入水角,实现对鱼头的精准操导入网。在网兜设有防逃网盖,在防逃网盖与支撑杆之间设有网盖控制机构,实现防逃网盖的打开或关闭,这样能效地防止进入网兜的鱼二次窜逃。在支撑杆的下端面设有支撑机构既能使用杠杆原理进行轻便省力的捕捞,能使支撑杆实现前移伸展或后移退缩,能对不同位置的鱼进行精准操作,当捕捞到鱼后还能使网兜转移上岸。当捕捞到鱼后还能使网兜转移上岸。当捕捞到鱼后还能使网兜转移上岸。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逃操控可调式捕鱼捞具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能取鱼的网兜,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能防止鱼入后窜逃的网兜,属于捕捞鱼器具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特别是饮食健康知识的普及,少吃肉多吃鱼成为越来越多人们优选方案,在日常生活中,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吃鱼,养鱼产业也随之兴旺,在鱼类养殖过程必须使用捕捞鱼器具进行捕捞,通常人们需要利用捞鱼网对鱼进行捕捞,使用网兜对网内的鱼进行定向捞取上岸或转移,在用网兜对鱼进行定向捞取时,由于全靠人力手持网兜杆进行角度的伸展和收回的人力握持操作,不仅操作难度大,技术要求高,而且还十分费力,更重要的是进入网兜的鱼二次窜逃率很高。
[0003]在授权公告号为CN 103734101 A的中国专利中,公开了一种伸缩安全捞鱼器,该专利技术为了不让鱼死,做一个可以存水的伸缩安全捞鱼器,就不会让鱼死了,网兜前的小皮兜还可以放一些鱼的饲料,可以保障小鱼的存活时间更长些。但是这种捞鱼器不能有效解决用网兜捕捞鱼劳动强度大,技术难度高,操控范围固定,网兜入水角不能调节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逃操控可调式捕鱼捞具,它能理想地解决
技术介绍
中所述的技术问题。
[0005]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防逃操控可调式捕鱼捞具,包括支撑杆和网兜,网兜设置在支撑杆的一端,其特征在于:支撑杆与网兜铰连接,在网兜上设有防逃网盖,在防逃网盖与支撑杆之间设有网盖控制机构,在网兜与支撑杆之间设有网兜倾角控制机构,在支撑杆的下端面设有支撑机构。
[0007]进一步,所述网盖控制机构包括连杆、移动杆、滑动块、上滑移槽和手柄,上滑移槽设置在支撑杆的上端面上,并沿支撑杆的杆体长度方向设置,滑动块固定在移动杆的下端面上,滑动块套装在上滑移槽,连杆的两端分别与移动杆和防逃网盖铰连接,手柄固定在移动杆上。
[0008]进一步,所述上滑移槽的截面形状为T型或燕尾形或开口矩形,滑动块的截面形状与上滑移槽的截面形状相对应。
[0009]更进一步,上滑移槽的截面形状为T型。
[0010]更进一步,上滑移槽的截面形状为燕尾形。
[0011]进一步,所述网兜倾角控制机构包括滑轮架、支撑滑轮、收放轮和绳索,滑轮架固定在支撑杆上,支撑滑轮安装在滑轮架的上端,收放轮安装在支撑杆的控制端,绳索的一端系扣在网兜上,绳索经支撑滑轮,绳索的另一端绕制在收放轮上。
[0012]进一步,所述支撑机构包括承载架、球头承载杆和下滑移槽,下滑移槽设置在支撑
杆的下端面上,并沿支撑杆的杆体长度方向设置,球头承载杆设置在承载架上,球头承载杆的球头位于下滑移槽中。
[0013]更进一步,所述支撑机构还包括调节轮,球头承载杆为螺杆结构,在调节轮的中心设有与球头承载杆对应的螺纹孔。
[0014]更进一步,所述承载架为带内螺纹孔的立柱管结构,球头承载杆旋接在立柱管的内螺纹孔中,并由锁紧调节轮锁紧。
[0015]更进一步,所述承载架为三角架结构,包括三根撑脚和设置在三角架顶端的承载板,承载板的中心设有通孔或螺纹内孔,球头承载杆旋接在调节轮的螺纹孔中,并位于承载板的中心设有通孔或螺纹内孔中。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7]将与网兜与支撑杆进行铰连接,通过网兜倾角控制机构来调节在网兜的入水角,能实现对鱼头的精准操导入网,当鱼头朝向网兜时,再将网兜前移,使鱼的身体全部进入网兜中,然后再通过网兜倾角控制机构使网兜前端向上翻转,能防止进入网兜的鱼初级窜逃。在网兜设有防逃网盖,并在防逃网盖与支撑杆之间设有网盖控制机构,能实现防逃网盖的打开或关闭,这样能更有效地防止进入网兜的鱼因强烈挣扎而产生二次窜逃。在支撑杆的下端面设有支撑机构既能使用杠杆原理进行轻便省力的捕捞,而且能轻松进行支撑杆前移伸展或后移退缩,能不同位置的鱼进行精准操作,还能改变整个操鱼网兜的入水和起鱼角度,当捕捞到鱼后还能使网兜转移上岸。
[0018]在这种结构的捕鱼捞具中,在网兜设有防逃网盖,并在防逃网盖与支撑杆之间设置推移式的网盖控制机构,由连杆、移动杆、滑动块、上滑移槽和手柄来实现对防逃网盖的打开与关闭,在支撑杆的上端面上设置上滑移槽,并沿支撑杆的杆体的长度方向设置,滑动块固定在移动杆的下端面上,滑动块套装在上滑移槽,连杆的两端分别与移动杆和防逃网盖铰连接,手柄固定在移动杆上,只要操控手柄前后移动就能对防逃网盖进行打开与关闭的操控,既省又便捷,能更有效地防止进入网兜的鱼因强烈挣扎而窜逃。
[0019]通过滑轮式的网兜倾角控制机构来操控网兜的倾角,结构巧妙,简单实用。
[0020]所述支撑机构使用杠杆原理,既能进行实现轻便捕捞操作,而且能轻便地使支撑杆实现前移伸展和后移退缩,能对不同位置的鱼进行精准操作,还能改变整个操鱼网兜的入水和起鱼角度,当捕捞到鱼后还能使网兜转移上岸,扩展了捕捞操作的范围。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支撑机构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0023]图3为专利技术中网兜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0024]图中:1

支撑杆;2

网兜;3

防逃网盖;4

网盖控制机构;5

网兜倾角控制机构;6

支撑机构;41

连杆;42

移动杆;43

滑动块;44

上滑移槽; 45

手柄;51

滑轮架;52

支撑滑轮;53

收放轮;54

绳索;61

承载架;62

球头承载杆;63

下滑移槽;64

调节轮;611

撑脚;612

承载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结合附图举例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
[0026]实施例1:
[0027]一种防逃操控可调式捕鱼捞具,如图1、图3所示,包括支撑杆1和网兜 2,网兜2设置在支撑杆1的一端,支撑杆1与网兜2铰连接,在网兜2上设有防逃网盖3,在防逃网盖3与支撑杆1之间设有网盖控制机构4,在网兜2 与支撑杆1之间设有网兜倾角控制机构5,在支撑杆1的下端面设有支撑机构 6;
[0028]所述网盖控制机构4包括连杆41、移动杆42、滑动块43、上滑移槽44和手柄45,上滑移槽44设置在支撑杆1的上端面上,并沿支撑杆1的杆体的长度方向设置,滑动块43固定在移动杆42的下端面上,滑动块43套装在上滑移槽44,连杆41的两端分别与移动杆42和防逃网盖3铰连接,手柄45固定在移动杆42上,其中,所述上滑移槽44的截面形状为T型或燕尾形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逃操控可调式捕鱼捞具,包括支撑杆(1)和网兜(2),网兜(2)设置在支撑杆(1)的一端,其特征在于,支撑杆(1)与网兜(2)铰连接,在网兜(2)上设有防逃网盖(3),在防逃网盖(3)与支撑杆(1)之间设有网盖控制机构(4),在网兜(2)与支撑杆(1)之间设有网兜倾角控制机构(5),在支撑杆(1)的下端面设有支撑机构(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防逃操控可调式捕鱼捞具,其特征是:所述网盖控制机构(4)包括连杆(41)、移动杆(42)、滑动块(43)、上滑移槽(44)和手柄(45),上滑移槽(44)设置在支撑杆(1)的上端面上,并沿支撑杆(1)的杆体长度方向设置,滑动块(43)固定在移动杆(42)的下端面上,滑动块(43)套装在上滑移槽(44),连杆41的两端分别与移动杆(42)和防逃网盖(3)铰连接,手柄(45)固定在移动杆(42)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防逃操控可调式捕鱼捞具,其特征是:所述上滑移槽(44)的截面形状为T型或燕尾形或开口矩形,滑动块(43)的截面形状与上滑移槽(44)的截面形状相对应。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防逃操控可调式捕鱼捞具,其特征是:上滑移槽(44)的截面形状为T型。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防逃操控可调式捕鱼捞具,其特征是:上滑移槽(44)的截面形状为燕尾形。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防逃操控可调式捕鱼捞具,其特征是:所述网兜倾角控制机构(5)包括滑轮架(51)、支撑滑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响田荣伟周光付言言徐俊华王继斌潘云飞胡涛耿捷李红军曹建华孙春芳许钰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市金坛区溧阳市长荡湖水产管理委员会管理处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