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移液移管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761841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0 12:15
一种移液移管装置,包括:一号直线电机、二号直线电机、Z型连接件、Z向连接件、三号直线电机、横置承载板、两个柱塞泵、两个L型导轮架、两个Y轴导轮,所述Z型连接件一边与所述一号直线电机上的滑动块连接、另一边与所述二号直线电机上的基座连接,所述Z向连接件的上部与所述二号直线电机的滑动块连接、下部与三号直线电机的基座连接;所述三号直线电机上远离所述一号直线电机的一端设置L型导轮架,所述L型导轮架的长边固定于所述三号直线电机的基座上,短边固定于所述三号直线电机的底部;所述横置承载板与Z向连接件连接,两个所述柱塞泵固定于所述横置承载板的上部;优点是:可实现精确定位以及位移功能。位以及位移功能。位以及位移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移液移管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液体试剂的取样
,具体地说是一种移液移管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向试管或其他容器中添加液体一般通过人为操作,即通过称量器配置好液体试剂后,再人工滴入试管内,费时费力,且存在精度控制不准确情况的发生。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提供一种移液移管装置,目的是至少克服上述一种技术缺陷,可实现自动精确控制液体添量,并且具备位移功能。
[0004]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移液移管装置,包括:X方向上的一号直线电机、Y方向上的二号直线电机、Z型连接件、Z向连接件、设置在Z轴方向上的三号直线电机、横置承载板、两个柱塞泵、两个L型导轮架、两个Y轴导轮、采样针固定板、电动滑台、电动夹爪、采样针固定件、两根采样针,所述Z型连接件的两个相互平行边一边与所述一号直线电机上的滑动块连接、另一边与所述二号直线电机上的基座连接,所述Z向连接件的上部与所述二号直线电机的滑动块连接、下部与三号直线电机的基座连接,且所述二号直线电机位于所述Z向连接件上背离所述三号直线电机的一边;所述三号直线电机上远离所述一号直线电机的一端设置有L型导轮架,且所述L型导轮架的长边固定于所述三号直线电机的基座上、且背离所述Z向连接件,短边固定于所述三号直线电机的底部、且与所述一号直线电机平行设置,使得两个所述Y轴导轮分别设置于L型导轮架的短边上、并沿所述滑轨滑动;
[0006]所述横置承载板的一边上对称设置有将其固定于Z向连接件两对立边的竖向连接件、且所述竖向连接件与所述三号直线电机同向设置,两个所述柱塞泵固定于所述横置承载板的上部;
[0007]所述采样针固定板一面固定于所述三号直线电机的滑动块上、另一面上固定有所述电动滑台,且所述电动滑台的基座上固定有所述电动夹爪,两根所述采样针通过所述采样针固定件与所述电动滑台上的滑动块连接,使得所述电动滑台带动所述采样针上、下移动。
[0008]进一步地,所述采样针固定件包括与所述采样针固定板平行、且部分层叠连接的竖直连接件,L型滑台连接件、方形连接件、套设于所述采样针外部的筒套,所述竖直连接件上部的一侧面与所述L型滑台连接件的短边连接,所述竖直连接件下部的一侧面与所述方形连接件连接,所述套筒穿过所述方形连接件;所述L型滑台连接件的长边与所述电动滑台上的滑动块连接。
[0009]进一步地,所述横置承载板上还设置有气压模块,且所述气压模块的两个接口分别通过一T字接头与一柱塞泵的吸口连接。
[0010]进一步地,所述柱塞泵的出液口通过软管与所述采样针的进液端连通。
[0011]本技术的一种移液移管装置,其优点是:
[0012]1、本技术的结构设计,可实现精确定位以及位移功能;
[0013]2、本技术结构可结合其它结构实行操作,以对添加至容器内的试剂进行离心混匀或向试管内配液或对试管内试剂进行检测或清洗试管操作,适应性强。
附图说明
[0014]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
[0015]图1至图3本技术不同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4为本技术Z轴方向上未设置柱塞泵和气压模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5为图4中未设置三号直线电机和横置承载板的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0018]其中:
[0019]一号直线电机1、二号直线电机2、Z型连接件3、Z向连接件4、三号直线电机5;
[0020]横置承载板6、竖向连接件6a、气压模块6b;
[0021]柱塞泵7、L型导轮架8、Y轴导轮9、采样针固定板10、电动滑台11、电动夹爪12;
[0022]采样针固定件13、竖直连接件13a、L型滑台连接件13b、方形连接件13c、筒套13d、
[0023]采样针14。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5]为了实现对重金属的自动分析,并省时、省力,如图1至图4所示,提供一种移液移管装置,包括:X方向上的一号直线电机1、Y方向上的二号直线电机2、Z型连接件3、Z向连接件4、设置在Z轴方向上的三号直线电机5、横置承载板6、两个柱塞泵7、L型导轮架8、两个Y轴导轮9、采样针固定板10、电动滑台11、电动夹爪12、采样针固定件13、两根采样针14,所述Z型连接件3的两个相互平行边一边与所述一号直线电机1上的滑动块连接、另一边与所述二号直线电机2上的基座连接,所述Z向连接件4的上部与所述二号直线电机2的滑动块连接、下部与三号直线电机5的基座连接,且所述二号直线电机2位于所述Z向连接件4上背离所述三号直线电机5的一边;所述三号直线电机5上远离所述一号直线电机1的一端设置有L型导轮架8,且所述L型导轮架8的长边固定于所述三号直线电机5的基座上、且背离所述Z向连接件4,短边固定于所述三号直线电机5的底部、且与所述一号直线电机1平行设置,使得两个所述Y轴导轮9分别设置于L型导轮架8的短边上;
[0026]所述横置承载板6的一边上对称设置有将其固定于Z向连接件4两对立边的竖向连接件6a、且所述竖向连接件6a与所述三号直线电机5同向设置,两个所述柱塞泵7固定于所述横置承载板6的上部;
[0027]所述采样针固定板10一面固定于所述三号直线电机5的滑动块上、另一面上固定有所述电动滑台11,且所述电动滑台11的基座上固定有所述电动夹爪12,两根所述采样针14通过所述采样针固定件13与所述电动滑台11上的滑动块连接,使得所述电动滑台11带动所述采样针14上、下移动。
[0028]在具体实施方式中,根据图1图3所示,所述横置承载板6上还设置有气压模块6b,且所述气压模块6b的两个接口分别通过一T字接头与一柱塞泵7的吸口连接。
[0029]在具体实施方式中,根据图5所示,所述采样针固定件13包括与所述采样针固定板10平行、且部分层叠连接的竖直连接件13a,L型滑台连接件13B、方形连接件13c、套设于所述采样针14外部的筒套13d,所述竖直连接件13a上部的一侧面与所述L型滑台连接件13B的短边连接,所述竖直连接件13a下部的一侧面与所述方形连接件13c连接,所述筒套13d穿过所述方形连接件13c,用于保护所述采样针14、延长其使用寿命;所述L型滑台连接件13B的长边与所述电动滑台11上的滑动块连接。
[0030]在具体操作过程中,所述柱塞泵7的出液口通过软管与所述采样针14的进液端连通,即每个所述柱塞泵7通过一个软管与一根所述采样针14连通,使得开启所述柱塞泵7后,通过所述采样针14取样、放样;所述柱塞泵7的进液口通过其它软管可与供液结构连通,用于向所述采样针14提供试剂。
[0031]在具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移液移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X轴方向上的一号直线电机(1)、Y轴方向上的二号直线电机(2)、Z型连接件(3)、Z向连接件(4)、设置在Z轴方向上的三号直线电机(5)、横置承载板(6)、两个柱塞泵(7)、L型导轮架(8)、两个Y轴导轮(9)、采样针(14)固定板(10)、电动滑台(11)、电动夹爪(12)、采样针固定件(13)、两根采样针(14),所述Z型连接件(3)的两个相互平行边一边与所述一号直线电机(1)上的滑动块连接、另一边与所述二号直线电机(2)上的基座连接,所述Z向连接件(4)的上部与所述二号直线电机(2)的滑动块连接、下部与三号直线电机(5)的基座连接,且所述二号直线电机(2)位于所述Z向连接件(4)上背离所述三号直线电机(5)的一边;所述三号直线电机(5)上远离所述一号直线电机(1)的一端设置有L型导轮架(8),且所述L型导轮架(8)的长边固定于所述三号直线电机(5)的基座上、且背离所述Z向连接件(4),短边固定于所述三号直线电机(5)的底部、且与所述一号直线电机(1)平行设置,使得两个所述Y轴导轮(9)分别设置于L型导轮架(8)的短边上;所述横置承载板(6)的一边上对称设置有将其固定于Z向连接件(4)两对立边的竖向连接件(6a)、且所述竖向连接件(6a)与所述三号直线电机(5)同向设置,两个所述柱塞泵(7)固定于所述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晶战艺芳胡金伟陈明杰孙绍文李正姚琪郑思洁李婷婷王嫦嫦白向茹官金艳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市农业科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