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动排雷装置及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756200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0 12: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气动排雷装置及系统,其技术方案为:包括壳体,壳体内部设有转轮铲,沿转轮铲转动方向设定位置安装第一喷嘴,第一喷嘴用于喷出为转轮铲提供旋转动力的气体;壳体内壁具有高压腔,高压腔的出气端安装第二喷嘴,第二喷嘴能够喷出高压气流以形成气刀,通过转轮铲和/或气刀进行排雷作业。本发明专利技术集成有气刀和气动转轮铲,通过调整气瓶控制开关选择排雷状态,装置结构简单、轻便,适用于单兵作业;设置操作杆、摄像头和显示屏,提高排雷安全性。性。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气动排雷装置及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排雷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气动排雷装置及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排雷是排雷工兵将已探知位置的地雷,从土壤杂物中挖掘出所埋地雷的第一作业步骤。目前,排雷作业通常是采用人工排雷法、机械作业法、纵火毁雷法和爆破扫雷法等几种手段结合的作业方法。其中,人工排雷法是最传统的排雷手段,虽然效率不高,但是可以保证排雷的彻底性。而其它的作业法,除了可以减少排雷过程中的人员伤亡外,即使经过二次扫雷的雷场,不仅依然会存在很多不可知的危险隐患,而且排雷所用的机械、器械的成本费用也很高。
[0003]目前排雷工兵所使用的排雷作业器械装置,有以下几种:
[0004]一、人工直接用手或拿铲、刷类的工具等清除所埋地雷上部及周边的土壤,将地雷从所埋的雷场土壤中小心翼翼地挖出。人工用手拿小型工具直接挖雷,虽然可细致操作,并能够适用于各种复杂战地场景环境的挖雷作业,但对排雷工兵的危害性巨大。
[0005]二、采用大型机械装置或小型机器人装置的机械挖掘手清除所埋地雷上部及周边的土壤,将地雷从所埋的雷场土壤中翻挖出来。这种排雷方法,虽然可防止对排雷工兵的危害,不仅对于各种复杂战地场景环境的挖雷作业适应性限制较多,具体可应用作业雷场的场景十分有限,而且这种排雷器材的成本也较高。
[0006]三、采用大型气动探排雷装置进行通道式高压气体枪式切割土壤,在5~6米宽度范围的延长通道内将地雷从所埋的雷场中土壤掘土翻出。气动探排雷装置体积较大,需要多人协作、多步骤挖雷,不适用于单兵排雷作业。而且其仅限于平地大面积战地场景环境的雷场挖雷作业,并且不能应用于某些安装灵敏或力学预压装置等类型的地雷,因为用高压气体大面积的翻地式挖雷作业,即使一次挖排出这些不同类型(并且都已从土壤中露出)的地雷,也不能排除对排雷工兵二次危害的存在。
[0007]综上所述,目前包括气动探排雷装置在内的许多排雷机械器具,都是单兵作业无法完成的。对于复杂环境、危险的雷场,基本上都由排雷工兵的单兵手工作业完成。

技术实现思路

[0008]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气动排雷装置及系统,集成有气刀和气动转轮铲,通过调整气瓶控制开关选择排雷状态,装置结构简单、轻便,适用于单兵作业;设置操作杆、摄像头和显示屏,提高排雷安全性。
[0009]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0010]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气动排雷装置,包括壳体,壳体内部设有转轮铲,沿转轮铲转动方向设定位置安装第一喷嘴,第一喷嘴用于喷出为转轮铲提供旋转动力的气体;壳体内壁具有高压腔,高压腔的出气端安装第二喷嘴,第二喷嘴能够喷出高压气流以形成气刀,通过转轮铲和/或气刀进行排雷作业。
[0011]作为进一步的实现方式,所述壳体平行于转轮铲轴线的两侧分别安装毛刷。
[0012]作为进一步的实现方式,所述第一喷嘴连接第一进气管,高压腔的进气端连接第二进气管。
[0013]作为进一步的实现方式,所述转轮铲周向分布若干排铲齿,所述第一喷嘴朝向其中一排铲齿所形成的平面。
[0014]作为进一步的实现方式,所述第二喷嘴的安装位置低于第一喷嘴的安装位置。
[0015]作为进一步的实现方式,所述壳体外侧安装摄像头。
[0016]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气动排雷系统,包括所述的排雷装置。
[0017]作为进一步的实现方式,还包括操纵杆,操纵杆一端连接排雷装置,另一端安装操控把手。
[0018]作为进一步的实现方式,所述操纵杆内部中空,第一进气管和第二进气管经操纵杆内部空腔与气瓶连接。
[0019]作为进一步的实现方式,所述操纵杆安装显示屏。
[0020]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21](1)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的排雷装置安装转轮铲、能够产生气刀的高压腔和喷嘴,通过输入压缩气体使转轮铲和/气刀进行排雷操作,转轮铲旋转能够进行地雷覆盖表面物质的刚性接触去除操作,气刀通过高气压冲击气流对地雷覆盖表面物质进行非刚性接触的去除操作;能够适用于复杂场景的排雷。
[0022](2)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的壳体设置成变截面结构,并配合内部为空腔的操纵杆、小型气瓶,使这个装置体积小、重量轻,适合单兵作业;并可以配备万向架、防爆盾牌等使用,提高使用安全性。
[0023](3)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安装有摄像头、显示屏,配合加长操纵杆,能够远距离操控排雷装置进行排雷的挖掘操作,并具有降低人身伤害危险、操作简便省力的特点。
[0024](4)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的壳体安装有毛刷,可以用于扫除地表面的覆盖层物质,并能够对气动转轮铲或气刀运行工作时产生的灰尘杂质,起到限制飞溅和扬尘的作用。
附图说明
[0025]构成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
[0026]图1是本专利技术根据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的排雷系统结构示意图;
[0027]图2是本专利技术根据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的气刀工作原理示意图;
[0028]图3(a)

图3(d)是本专利技术根据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的排雷装置结构示意图;
[0029]图4是本专利技术根据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的排雷装置工作原理图;
[0030]图5是本专利技术根据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的气动工作结构原理框图;
[0031]其中,1、排雷装置,1

1、第一毛刷,1

2、第二毛刷,1

3、转轮铲,1

4、壳体,1

5、管线连接口,1

6、第二进气管,1

7、第一进气管,1

8、第一喷嘴,1

9、第二喷嘴,1

10、高压腔,1

11、地表面覆盖层;2、操纵杆,3、万向架,4、操控把手,5、软管,6、气瓶,7、显示屏,8、摄像
头,9、防爆盾牌。
具体实施方式
[0032]实施例一:
[0033]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气动排雷装置,如图3(a)

图3(d)及图4所示,包括壳体1

4、转轮铲1

3、第一毛刷1

1、第二毛刷1

2,其中,转轮铲1

3转动连接于壳体1

4内,第一毛刷1

1和第二毛刷1

2安装于壳体1

4端部。
[0034]具体的,壳体1

4一端内部具有容纳腔,转轮铲1

3安装于容纳腔中;壳体1

4与容纳腔连通的一端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动排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壳体内部设有转轮铲,沿转轮铲转动方向设定位置安装第一喷嘴,第一喷嘴用于喷出为转轮铲提供旋转动力的气体;壳体内壁具有高压腔,高压腔的出气端安装第二喷嘴,第二喷嘴能够喷出高压气流以形成气刀,通过转轮铲和/或气刀进行排雷作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动排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平行于转轮铲轴线的两侧分别安装毛刷。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动排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喷嘴连接第一进气管,高压腔的进气端连接第二进气管。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动排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轮铲周向分布若干排铲齿,所述第一喷嘴朝向其中一排铲齿所形成的平面。5.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宁孟凡镇袭祥泉王中会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兰动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