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土地勘测用探地雷达,包括装置本体、主电机、副电机和探地雷达本体,所述装置本体的前后两端均固定设置有防撞梁,且装置本体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设置有限位柱,所述装置本体的左侧贯穿设置有驱动转杆,且驱动转杆贯穿设置于装置本体左侧限位柱的内部,并且驱动转杆的端部固定连接于翻转盘的内侧中部,所述支撑柱的内部贯穿设置有螺纹杆,且螺纹杆的左右两侧外壁套设有滑块。该土地勘测用探地雷达,通过转向导杆带动装置本体前方的行驶轮进行转向,通过驱动导杆带动后方的行驶轮进行转动,通过螺纹杆带动探地雷达进行升降,防止在复杂地形对装置本体以及探地雷达造成磨损以及毁坏。达造成磨损以及毁坏。达造成磨损以及毁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土地勘测用探地雷达
[0001]本技术涉及土地勘测
,具体为一种土地勘测用探地雷达。
技术介绍
[0002]土地勘测是指在面对土地内部的含有未知物件,例如地雷、贵金属、文物、受掩埋人体等不同情况的一种勘探,无需通过对土地的挖掘就可通过目前的探地雷达进行扫描得到结果,是一种无损探测技术,方便用户对土地进行勘测。
[0003]然而现有的土地勘探过程中,使用较多的还普遍是手持式的探地雷达,这就导致在一些危险地区,例如雷区、废墟、辐射区等场景中通过人为手持的探勘就有着极大的风险,且手持式的探地雷达因人为手持的高度无法保持相同一致,这就会导致探测结果受到影响,并且因人体手持勘测时的重量过大,导致这些危险地区的人为勘测比较不现实,降低探地雷达的探测精度以及使用效率。
[0004]所以我们提出了一种土地勘测用探地雷达,以便于解决上述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土地勘测用探地雷达,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提出的目前市场上现有的土地勘探过程中,使用较多的还普遍是手持式的探地雷达,这就导致在一些危险地区,例如雷区、废墟、辐射区等场景中通过人为手持的探勘就有着极大的风险,且手持式的探地雷达因人为手持的高度无法保持相同一致,这就会导致探测结果受到影响,并且因人体手持勘测时的重量过大,导致这些危险地区的人为勘测比较不现实,降低探地雷达的探测精度以及使用效率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土地勘测用探地雷达,包括装置本体、主电机、副电机和探地雷达本体,所述装置本体的前后两端均固定设置有防撞梁,且装置本体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设置有限位柱,并且限位柱的内部贯穿设置有主传动轴,所述装置本体右侧限位柱外部主传动轴的外壁通过减震弹簧连接于限位柱的顶面,且装置本体的右侧贯穿设置有转向导杆,并且转向导杆贯穿设置于限位柱的内部,所述限位柱内部的转向导杆通过锥形齿轮啮合连接于主传动轴的外壁,且主传动轴外壁的锥形齿轮转动连接于限位柱的内壁,并且主传动轴的底端转动设置有主行驶轮,而且装置本体的内部右侧固定设置有主电机,同时主电机通过传动皮带啮合连接于转向导杆的外壁,所述装置本体的左侧贯穿设置有驱动转杆,且驱动转杆贯穿设置于装置本体左侧限位柱的内部,并且驱动转杆的端部固定连接于翻转盘的内侧中部,而且翻转盘的内部通过贯穿设置的副传动轴转动连接于副行驶轮的中部,所述装置本体的内部左侧固定设置有副电机,且副电机的输出轴端部通过传动皮带啮合连接于驱动转杆的外壁,并且装置本体的左右两侧固定设置有限位柱,而且限位柱的内侧顶端贯穿设置有支撑柱,同时限位柱的内部贯穿设置有导向板,所述支撑柱的内部贯穿设置有螺纹杆,且螺纹杆的左右两侧外壁套设有滑块,并且滑块的底面通过铰接设置的连杆贯穿设置于支撑柱的外部,而且连杆的底端铰接设置于导向板的顶面左右两侧,同时导向板的底面固定设置有探地雷达本体。
[0007]优选的,所述装置本体的横向中心轴线与防撞梁的竖向中心轴线之间相互垂直分布设置,且防撞梁的长度大于装置本体的宽度,并且装置本体与防撞梁之间组合构成长方形结构设置。
[0008]优选的,所述限位柱关于装置本体的竖向中心轴线以及装置本体的横向中心轴线对称分布设置,且限位柱设置有两组,并且两组限位柱对称分布于装置本体的左右两侧,而且限位柱的顶面水平高度小于防撞梁的顶面水平高度。
[0009]优选的,所述主传动轴与限位柱之间为竖向同轴分布设置,且主传动轴与锥形齿轮为相互卡合的滑动设置,并且主传动轴的竖向中心延长线与转向导杆的横向中心延长线之间相互交错。
[0010]优选的,所述翻转盘为等腰三角形结构设置,且翻转盘内部的副传动轴与副行驶轮等角度均匀分布于翻转盘的三个角上,并且翻转盘底部副行驶轮的底面水平高度与主行驶轮的底面水平高度相同。
[0011]优选的,所述限位柱关于装置本体的竖向中心轴线对称分布设置,且限位柱内部导向板到装置本体之间的最小长度大于限位柱的最大移动长度。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土地勘测用探地雷达,通过转向导杆带动装置本体前方的行驶轮进行转向,通过驱动导杆带动后方的行驶轮进行转动,通过螺纹杆带动探地雷达进行升降,防止在复杂地形对装置本体以及探地雷达造成磨损以及毁坏;
[0013]1.通过转动支撑柱内部贯穿设置的螺纹杆,使得螺纹杆带动外壁螺纹连接设置的滑块以及滑块底面铰接设置的连杆进行翻转,连杆底端铰接设置的导向板带动底面固定连接设置的探地雷达本体进行升降,达到高度调节的作用;
[0014]2.通过副电机带动驱动转杆发生旋转,使得贯穿设置于限位柱内部的驱动转杆带动翻转盘和副传动轴以及副行驶轮进行转动,从而带动装置本体进行移动,通过主电机带动转向导杆转动,使得转向导杆通过锥形齿轮啮合主传动轴发生旋转,从而带动主行驶轮进行转向。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正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限位柱侧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限位柱正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本技术转向导杆安装结构示意图;
[0019]图5为本技术图4中A处结构示意图;
[0020]图6为本技术翻转盘侧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1、装置本体;2、防撞梁;3、限位柱;4、主传动轴;5、转向导杆;6、主行驶轮;7、主电机;8、传动皮带;9、驱动转杆;10、翻转盘;11、副传动轴;12、副行驶轮;13、副电机;14、限位杆;15、支撑柱;16、导向板;17、螺纹杆;18、滑块;19、连杆;20、探地雷达本体。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
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3]请参阅图1
‑
6,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土地勘测用探地雷达,包括装置本体1、主电机7、副电机13和探地雷达本体20,装置本体1的前后两端均固定设置有防撞梁2,且装置本体1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设置有限位柱3,并且限位柱3的内部贯穿设置有主传动轴4,装置本体1右侧限位柱3外部主传动轴4的外壁通过减震弹簧连接于限位柱3的顶面,且装置本体1的右侧贯穿设置有转向导杆5,并且转向导杆5贯穿设置于限位柱3的内部,限位柱3内部的转向导杆5通过锥形齿轮啮合连接于主传动轴4的外壁,且主传动轴4外壁的锥形齿轮转动连接于限位柱3的内壁,并且主传动轴4的底端转动设置有主行驶轮6,而且装置本体1的内部右侧固定设置有主电机7,同时主电机7通过传动皮带8啮合连接于转向导杆5的外壁,装置本体1的左侧贯穿设置有驱动转杆9,且驱动转杆9贯穿设置于装置本体1左侧限位柱3的内部,并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土地勘测用探地雷达,包括装置本体(1)、主电机(7)、副电机(13)和探地雷达本体(20),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本体(1)的前后两端均固定设置有防撞梁(2),且装置本体(1)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设置有限位柱(3),并且限位柱(3)的内部贯穿设置有主传动轴(4),所述装置本体(1)右侧限位柱(3)外部主传动轴(4)的外壁通过减震弹簧连接于限位柱(3)的顶面,且装置本体(1)的右侧贯穿设置有转向导杆(5),并且转向导杆(5)贯穿设置于限位柱(3)的内部,所述限位柱(3)内部的转向导杆(5)通过锥形齿轮啮合连接于主传动轴(4)的外壁,且主传动轴(4)外壁的锥形齿轮转动连接于限位柱(3)的内壁,并且主传动轴(4)的底端转动设置有主行驶轮(6),而且装置本体(1)的内部右侧固定设置有主电机(7),同时主电机(7)通过传动皮带(8)啮合连接于转向导杆(5)的外壁,所述装置本体(1)的左侧贯穿设置有驱动转杆(9),且驱动转杆(9)贯穿设置于装置本体(1)左侧限位柱(3)的内部,并且驱动转杆(9)的端部固定连接于翻转盘(10)的内侧中部,而且翻转盘(10)的内部通过贯穿设置的副传动轴(11)转动连接于副行驶轮(12)的中部,所述装置本体(1)的内部左侧固定设置有副电机(13),且副电机(13)的输出轴端部通过传动皮带(8)啮合连接于驱动转杆(9)的外壁,并且装置本体(1)的左右两侧固定设置有限位杆(14),而且限位杆(14)的内侧顶端贯穿设置有支撑柱(15),同时限位杆(14)的内部贯穿设置有导向板(16),所述支撑柱(15)的内部贯穿设置有螺纹杆(17),且螺纹杆(17)的左右两侧外壁套设有滑块(18),并且滑块(18)的底面通过铰接设置的连杆(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伟,赵迪,
申请(专利权)人:刘伟,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