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魔芋烘干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754654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0 12: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小型魔芋烘干箱,属于魔芋烘干技术领域,该烘干箱包括箱体、脱水机构与烘干机构,所述支撑杆顶部通过弹簧与所述下料板连接,所述第一吸湿器连通有第一吸湿管,所述第一吸湿管连通第一分管,所述搅拌杆与所述搅拌扇叶中空连接,所述搅拌扇叶连通有出风管,所述进气套与所述搅拌杆转动连接,所述进气套内部设置有第一空腔,所述进气套与所述搅拌杆连接处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空腔远离所述第一通孔的一侧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热风机出风口与所述第二通孔接通,所述第二吸湿器连通有第二吸湿管,所述第二分管通过所述横板与所述第二吸湿管接通,该烘干箱可对魔芋进行脱水预处理,便于均匀烘干魔芋且烘干效果较好。较好。较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小型魔芋烘干箱


[0001]本技术涉及魔芋烘干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小型魔芋烘干箱。

技术介绍

[0002]魔芋喜温暖湿润,适温为20~30℃,25℃为最适温度,适宜相对湿度为80%~90%,魔芋性寒、味平,入药可消肿去毒,主治痈疮、肿毒、瘰疬等症。现在魔芋加工有湿法精粉加工和干法精粉加工,在魔芋的干法精粉加工过程中需要先用烘干机将新鲜、湿的魔芋片进行烘干。现有的烘干箱多为直接通入热风对其烘干,此种方法虽可进行烘干,但存在几点弊端,一是倘若魔芋上水分过多,不进行脱水预处理,烘干时间较长,二是通入热风烘干魔芋往往只是对其中一个面进行处理,还需要人工翻动魔芋,使其四周表面都能得以干燥,这样费时费力且难以保证魔芋四周均匀干燥。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弥补以上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小型魔芋烘干箱,旨在改善现有烘干箱多未进行脱水预处理和难以对魔芋四周均匀干燥的问题。
[0004]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
[0005]一种小型魔芋烘干箱,包括箱体、脱水机构与烘干机构。
[0006]所述箱体内壁侧部设置有保温层,所述保温层内部设置有加热丝。
[0007]所述脱水机构包括支撑杆、下料板、导向板与第一吸湿器,所述支撑杆底部与所述箱体内壁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顶部通过弹簧与所述下料板连接,所述下料板为倒立V形,所述下料板为网孔机构,所述下料板顶部表面设有阶梯形状的挡块,所述下料板底部设置有震动电机,所述导向板与所述下料板倾斜侧相互平行,所述第一吸湿器设置于所述箱体顶部,所述第一吸湿器连通有第一吸湿管,所述第一吸湿管贯穿所述导向板连通有第一分管,所述第一分管在所述导向板上倾斜设置。
[0008]所述烘干机构包括电机、搅拌杆、搅拌扇叶、进气套、热风机与第二吸湿器,所述电机输出轴贯穿所述箱体与所述搅拌杆连接,所述搅拌杆与所述搅拌扇叶中空连接,所述搅拌扇叶连通有出风管,所述进气套设于所述箱体内壁底部,所述进气套与所述搅拌杆转动连接,所述进气套内部设置有第一空腔,所述进气套与所述搅拌杆连接处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空腔远离所述第一通孔的一侧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所述第一空腔和所述第一通孔依次连通,所述热风机出风口与所述第二通孔接通;所述第二吸湿器连通有第二吸湿管,所述第二吸湿管为硬质管,所述第二吸湿管底部连接有横板,所述横板底部连通有第二分管,所述第二分管通过所述横板与所述第二吸湿管接通。
[0009]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箱体顶部连通有加料管,所述加料管顶部铰接有盖板,所述盖板设置有密封垫。
[0010]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震动电机外部设置有防护罩,所述防护罩内壁设有防水膜。
[0011]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分管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第一分管均匀分布于所述导向板。
[0012]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通孔设置为多个且环形分布于所述搅拌杆。
[0013]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下料板底部设置有集水箱,所述集水箱为顶部开口设置。
[0014]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箱体侧底部设置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处转动安装有盖板。
[0015]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加热丝盘旋设置于所述保温层内部,所述加热丝以所述箱体的轴线为中心均匀分布于所述箱体内部。
[0016]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箱体顶部设置有温度报警器,所述温度报警器感温端伸入所述箱体内部。
[0017]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分管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第二分管均匀分布于所述横板,所述第二分管吸入口设置有滤网。
[0018]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上述设计得到的一种小型魔芋烘干箱,使用时,将魔芋通过加料管加入箱体,魔芋首先落到下料板上,因为下料板为倒立V形且顶部表面设有阶梯形状的挡块,所以魔芋在下料板上滑动速度不快,此时启动震动电机,震动电机带动下料板震动,进而带动魔芋震动,将魔芋上较多的水分通过下料板内部的网孔排入集水箱,启动第一吸湿器,第一分管将魔芋上不易吸收的水渍吸入第一吸湿管,最后到达第一吸湿器内部的收集盒,之后魔芋落到下料板的下侧方,电机转动带动搅拌扇叶转动,热风机内的热风通过进气套内的第一空腔到第一通孔,进入搅拌杆内部,因为搅拌扇叶与搅拌杆中空连接且出风管连通搅拌扇叶,所以热风最后从出风管排出,这样就实现了一边转动一边出热风的效果,魔芋在翻转的过程,出风管排出的热风可对其均匀干燥,一部分水分可通过第二分管到第二吸湿管,最后到第二吸湿器内部的收集盒,该烘干箱可对魔芋进行脱水预处理,便于均匀烘干魔芋且烘干效果较好。
附图说明
[00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0020]图1是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小型魔芋烘干箱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脱水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3为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烘干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4为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进气套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4]图5为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进气套的仰视剖面图;
[0025]图6为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箱体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26]图7为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加热丝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中:100

箱体;110

保温层;111

加热丝;120

加料管;130

出料口;140

温度报
警器;200

脱水机构;210

支撑杆;220

下料板;221

震动电机;2211

防护罩;222

集水箱;230

导向板;240

第一吸湿器;241

第一吸湿管;242

第一分管;300

烘干机构;310

电机;320

搅拌杆;330

搅拌扇叶;331

出风管;340

进气套;341

第一空腔;342

第一通孔;343

第二通孔;350

热风机;360

第二吸湿器;361

第二吸湿管;362

横板;363

第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小型魔芋烘干箱,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100),所述箱体(100)内壁侧部设置有保温层(110),所述保温层(110)内部设置有加热丝(111);脱水机构(200),所述脱水机构(200)包括支撑杆(210)、下料板(220)、导向板(230)与第一吸湿器(240),所述支撑杆(210)底部与所述箱体(100)内壁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210)顶部通过弹簧与所述下料板(220)连接,所述下料板(220)为倒立V形,所述下料板(220)为网孔机构,所述下料板(220)顶部表面设有阶梯形状的挡块,所述下料板(220)底部设置有震动电机(221),所述导向板(230)与所述下料板(220)倾斜侧相互平行,所述第一吸湿器(240)设置于所述箱体(100)顶部,所述第一吸湿器(240)连通有第一吸湿管(241),所述第一吸湿管(241)贯穿所述导向板(230)连通有第一分管(242),所述第一分管(242)在所述导向板(230)上倾斜设置;烘干机构(300),所述烘干机构(300)包括电机(310)、搅拌杆(320)、搅拌扇叶(330)、进气套(340)、热风机(350)与第二吸湿器(360),所述电机(310)输出轴贯穿所述箱体(100)与所述搅拌杆(320)连接,所述搅拌杆(320)与所述搅拌扇叶(330)中空连接,所述搅拌扇叶(330)连通有出风管(331),所述进气套(340)设于所述箱体(100)内壁底部,所述进气套(340)与所述搅拌杆(320)转动连接,所述进气套(340)内部设置有第一空腔(341),所述进气套(340)与所述搅拌杆(320)连接处开设有第一通孔(342),所述第一空腔(341)远离所述第一通孔(342)的一侧设置有第二通孔(343),所述第二通孔(343)、所述第一空腔(341)和所述第一通孔(342)依次连通,所述热风机(350)出风口与所述第二通孔(343)接通;所述第二吸湿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富均
申请(专利权)人:凉山州春雨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