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弯式密封尾部附件的电缆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753853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0 12: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弯式密封尾部附件的电缆连接器,插头的第一端与连接环的第一端连接,连接环的第二端与弯管的第一端连接,弯管的第一端外壁上设有第一凹环,连接环的内壁上与第一凹环对应的位置设有第二凹环,第一凹环的与第二凹环共同形成一个密封凹环,第一密封圈置于密封凹环内并与插头壳体的第一端紧密接触,弯管的外壁上靠近第一凹环的位置设有第一环形凹槽,第二密封圈置于第一环形凹槽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密封凹环并安装第一密封圈,同时在弯管的外壁上靠近第一凹环的位置设置第一环形凹槽并安装第二密封圈,在外壁和连接环之间形成两次密封,从而实现密封效果极佳的高效密封。果极佳的高效密封。果极佳的高效密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弯式密封尾部附件的电缆连接器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电缆连接器,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弯式密封尾部附件的电缆连接器。

技术介绍

[0002]电缆连接器是一种用于将电缆与其它器件进行快速电性连接的连接器,主要包括相互连接的插头和尾部附件,由于尾部附件与电缆连接且常用于液体或蒸汽环境中,所以尾部附件与连接环之间的密封性能非常重要。
[0003]电缆连接器的尾部附件根据形状不同可以分为直式密封尾部附件和弯式密封尾部附件,具有弯式密封尾部附件的传统电缆连接器中,尾部附件的弯管与连接环之间主要靠两者之间的紧密接触来实现密封,或者在弯管的外壁与连接环的内壁之间设置一个密封圈来实现密封,这种密封结构导致弯管与连接环之间的密封性能较差,可能导致电缆侧的液体或蒸汽进入连接环内再进入插头内,影响电子产品的正常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尾部附件的弯管与连接环之间密封效果好的具有弯式密封尾部附件的电缆连接器。
[0005]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0006]一种具有弯式密封尾部附件的电缆连接器,包括插头和弯式密封尾部附件,所述弯式密封尾部附件包括弯管和连接环,所述插头的第一端与所述连接环的第一端连接且所述插头的插头壳体的第一端置于所述连接环内,所述连接环的第二端与所述弯管的第一端连接且所述弯管的第一端置于所述连接环内并与所述插头壳体靠近,所述弯管的第一端外壁上设有第一凹环,所述连接环的内壁上与所述第一凹环对应的位置设有第二凹环,所述第一凹环的环壁与所述第二凹环的环壁齐平共同形成一个密封凹环,第一密封圈置于所述密封凹环内且其一侧同时与所述第一凹环的环壁和所述第二凹环的环壁接触,所述第一密封圈的另一侧与所述插头壳体的第一端紧密接触,所述弯管的外壁上靠近所述第一凹环的位置设有第一环形凹槽,第二密封圈置于所述第一环形凹槽内且与所述连接环的内壁紧密接触。
[0007]作为优选,为了将从第一环形凹槽渗漏的液体储存起来尽量避免渗入到第一凹环内,所述弯管的外壁上位于所述第一凹环和所述第一环形凹槽之间的位置设有第二环形凹槽。
[0008]作为优选,为了尽可能避免第二环形凹槽内的液体渗入到第一凹环内,所述弯管的外壁上位于所述第二环形凹槽与所述第一环形凹槽之间的位置与所述连接环的内壁之间设有间隙,所述弯管的外壁上位于所述第二环形凹槽与所述第一凹环之间的位置与所述连接环的内壁之间紧密接触。
[0009]作为优选,为了提高第一密封圈与第一凹环的环壁和第二凹环的环壁的接触面积
以提高密封效果,所述第一密封圈为径向截面为矩形的矩形密封圈。
[001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1]本技术通过在弯式密封尾部附件的弯管的第一端和连接环的对应位置设置密封凹环并安装第一密封圈,使第一密封圈封堵住弯管第一端的外壁和连接环的内壁之间的缝隙,同时在弯管的外壁上靠近第一凹环的位置设置第一环形凹槽并安装第二密封圈,在外壁和连接环之间形成两次密封,从而实现密封效果极佳的高效密封;通过在弯管的外壁上位于第一凹环和第一环形凹槽之间的位置设置储存液体的第二环形凹槽,实现更好的密封效果,尤其适用于对蒸汽等气体的密封,因为蒸汽会液化成小水滴储存在环形槽内,很难再进入第一凹环内。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本技术所述具有弯式密封尾部附件的电缆连接器的局剖主视图,其中的弯式密封尾部附件为半剖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14]如图1所示,本技术所述具有弯式密封尾部附件的电缆连接器包括插头1和弯式密封尾部附件2,弯式密封尾部附件2包括弯管25和连接环20,插头1的第一端与连接环20的第一端连接且插头1的插头壳体11的第一端置于连接环20内,连接环20的第二端与弯管25的第一端连接且弯管25的第一端置于连接环20内并与插头壳体11靠近,弯管25的第一端外壁上设有第一凹环(图中未标记),连接环20的内壁上与所述第一凹环对应的位置设有第二凹环(图中未标记),所述第一凹环的环壁与所述第二凹环的环壁齐平共同形成一个密封凹环(图中未标记),第一密封圈21置于所述密封凹环内且其一侧同时与所述第一凹环的环壁和所述第二凹环的环壁接触,第一密封圈21的另一侧与插头壳体11的第一端紧密接触,弯管25的外壁上靠近所述第一凹环的位置设有第一环形凹槽(图中未标记),第二密封圈23置于所述第一环形凹槽内且与连接环20的内壁紧密接触;弯管25的外壁上位于所述第一凹环和所述第一环形凹槽之间的位置设有第二环形凹槽22,弯管25的外壁上位于第二环形凹槽22与所述第一环形凹槽之间的位置与连接环20的内壁之间设有间隙,弯管25的外壁上位于第二环形凹槽22与所述第一凹环之间的位置与连接环20的内壁之间紧密接触;第一密封圈21为径向截面为矩形的矩形密封圈。
[0015]图1中还示出了如下结构:弯管25的外壁上还设有第三环形凹槽并安装有卡簧24,利用卡簧24实现连接环20与弯管25的连接,由连接环20带动弯管25实现轴向位移;弯管25内靠近第二端的位置安装有第三密封圈26和衬套27,电缆30穿过护线套29、衬套27和第三密封圈26并通过尾螺母28与弯管25的第二端连接;这些都是常规结构。
[0016]如图1所示,使用时,如果有液体或蒸汽等气体从电缆30一侧通过卡簧24进入第一环形凹槽,首先会被第二密封圈24阻挡,如果还有一部分渗透到第二环形凹槽,则会储存在第二环形凹槽内,储存的液体(蒸汽等气体会液化成液体)不会受到太大的压力,而且靠近第二密封圈23一侧的压力小于靠近第一密封圈21一侧的压力,所以很难再渗透到第一凹环;如果长期使用后还有一小部分渗透到第一凹环,则会被密封性能更好的第一密封圈21
挡住,基本可以保证不会从第一密封圈21渗透通过,所以能够实现效果极佳的密封效果。
[0017]上述实施例只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不是对本技术技术方案的限制,只要是不经过创造性劳动即可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实现的技术方案,均应视为落入本技术专利的权利保护范围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弯式密封尾部附件的电缆连接器,包括插头和弯式密封尾部附件,所述弯式密封尾部附件包括弯管和连接环,所述插头的第一端与所述连接环的第一端连接且所述插头的插头壳体的第一端置于所述连接环内,所述连接环的第二端与所述弯管的第一端连接且所述弯管的第一端置于所述连接环内并与所述插头壳体靠近,其特征在于:所述弯管的第一端外壁上设有第一凹环,所述连接环的内壁上与所述第一凹环对应的位置设有第二凹环,所述第一凹环的环壁与所述第二凹环的环壁齐平共同形成一个密封凹环,第一密封圈置于所述密封凹环内且其一侧同时与所述第一凹环的环壁和所述第二凹环的环壁接触,所述第一密封圈的另一侧与所述插头壳体的第一端紧密接触,所述弯管的外壁上靠近所述第一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靖舒吴旭娇刘向阳余睿黄婉秋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宏明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